年初,邻居白小姐说她家的两个娃想养狗。经过一番调研,几周后,一只小男狗就坐着飞机从隔壁省来投奔白府了。于是白家在大少、二小姐之后,有了三少,白小姐被我称为白妈妈。
作者辛上邪
三少在大少和二小姐的陪同下,上过一个狗狗学校,还拿了结业证。可惜花了一百多加币后,收效甚微,简直是学校一套、家里一套,两面派的表现之一就是在家里乱咬。为了让三少不咬东西,白妈妈也是煞费苦心,买防咬喷剂、狗口罩、奖励用的狗零食,学习巴普洛夫的条件反射教学方式,一通折腾后还是未能立刻奏效。但这边不能打小孩,也不能打狗,再说,白妈妈也不舍得打,只能耐心地等着它自觉起来。在成长的过程中,三少咬坏家具、地毯之外,还把墙咬了一个洞(这边的房子都是木头的)。看着三少耷拉脑袋做内疚状,白妈妈心都融化了,只能不痛不痒地叱责一句“坏孩子”。白爸爸也是不忍心责罚三少,扭头嚷嚷了二小姐一顿。迁怒不能解决问题,白爸爸表示要拿出一笔钱,让三少上一对一的私人辅导。私人辅导一次需要90加币,一个教程至少5次,税后五百多加币。我问白妈妈,养三少的钱是不是赶上哥哥姐姐上课外班的钱了。白妈妈仔细考虑了一下说:“那还没到。”
春假和暑假前,白妈妈为了给三少找日托班也是煞费苦心——他们全家要出游,三少必须被送出去寄养几周。经白妈妈调查,这个市场也是细分化的,比较复杂,有的是政府非盈利性的,有的是强调狗狗行为管理的,有的是讲究舒适度的,有的是私人家庭办的温馨自由的,但都尊重狗权,保证卫生条件,绝不超量招生,一般都会把绝育和没绝育的狗分开管理。相应的价格也不同,从一天25到50加币。细算下来,三少日托的费用和机票钱也差不多了。性价比好的、服务周到的那些还得早早预定,订晚了就没有位置了。
第一次日托后,三少回来有些腹泻和打蔫儿,因此刚进入五月,白妈妈便又开始为七月的日托找地方。种种调查咨询后,选中了小区里一个爱狗的租客。为了慎重起见,暑假临近前,三少还去租客家试住了一晚。双方都满意后,才正式托过去。日托班也可以临时托半天,主要是为了让太宅的狗去社交一下。已经有好几位专业人士建议白妈妈多带着三少去和其他狗狗社交,在社交中学会规矩。
白爸爸也是宠娃的人。在白妈妈还坚持狗粮喂养时,白爸爸已擅自让三少加入全家的三餐中。于是,全家吃饭时,三少就趴在桌边。白妈妈对此多次抗议无效后,便也开始同流合污。前天,他家来了一个客人看到三少在吃餐桌上淘汰下来的北极虾的头和尾时,义正言辞地提出来批评。白妈妈喜出望外,以为找到了同盟,谁知满不是那么回事儿。客人并非嫌白家未按照养狗指南等书面说明喂养三少、只给三少吃狗粮,而是嫌白家虐待三少,给三少吃“垃圾”。他说,他家的狗,吃的是送货上门的狗狗专用冷冻生肉,并佐以鱼肝油和钙片。
看来享受真是无止境啊,三少的幸福生活指数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