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狂犬病的症状、传播方式和传播动物
2.中国的狂犬病泛滥吗?
3.什么样的猫能传染狂犬病?
4.你一定要知道十日观察法
5.中国狂犬病疫区分布
6.狂犬疫苗真能100%杀死病毒?
7.被猫咬后我到底该咋办?
8.猫必须打狂犬疫苗吗?怎么打
狂犬病小述
狂犬病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人畜共患病,
通过疫苗可以100%预防,可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
传播方式
狂犬病毒通过伤口或与黏膜表面直接接触而进入体内,
沿神经到达脑部,
通过伤害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而危害生命,
再通过唾液传染给其他动物或人。
症状
狂犬病早期症状和流感相似,
包括发热、头痛、全身无力、伤口处刺痛或瘙痒,
持续数天。
随后会出现更多症状,
以躁动和波动性意识障碍为特征,
烦躁、有攻击性、痉挛、怕风、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唾液分泌过多、四肢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等。
这些可以作为初步判断狂犬病的依据。
哪些动物能传播狂犬病(储存宿主)
只有哺乳动物能感染狂犬病,
但能传播狂犬病的哺乳动物很少,
全世界范围内,99%的人狂犬病是由狗传播的,剩下的1%主要是猫。
人类接触狗和猫以外的动物宿主后患狂犬病的情况极为罕见,
在中国,能传播狂犬病毒的动物(即储存宿主)除了猫狗只有鼬獾和蝙蝠。
野生鼬獾在浙江等地曾引起人畜患病,
在台湾的野生鼬獾中曾分离到狂犬病毒。
而蝙蝠在中国传播狂犬病的概率极低,
迄今都没有任何感染人的确切病例。
(这一点不同于美国,美国是有病例的。)
中国的狂犬病泛滥吗?
WHO的统计数据表明,
全世界每年数万人感染狂犬病,99%在发展中国家,其中印度最多,中国其次。
中国近年的狂犬病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如下:
中国作为狂犬病发病人数第二的国家,
却消耗了全世界80%的狂犬疫苗,每年注射狂犬疫苗的人数超过1000万。
狂犬病在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包括拉美)都已得到有效控制,
狂犬病的死亡人数多年保持为0或接近于0。
而中国普遍存在低风险人群大量接种疫苗、真正的高风险人群(尤其是贫困农村)接种率却很低的情况。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严家新教授表示,
中国的狂犬疫苗滥用状况非常严重,
据估算,近年来平均每1.5万个接种狂犬疫苗的人中,
只有1人是真正需要接种的,
99.99%以上的狂犬疫苗都被滥用或浪费掉了。
打了全世界80%的疫苗,却至今没有消灭狂犬病,令人唏嘘。
WHO致力于2030年全球范围内实现狂犬病零死亡,全世界都在盯着中国。
现阶段中国狂犬病泛不泛滥不好评价,人注射狂犬疫苗反正是泛滥了。
什么样的猫能传染狂犬病?
狂犬病毒不会凭空产生,更不是娘胎里带着,
亦不会长期(半年以上)潜伏在动物体内。
总之,健康的猫是不能把狂犬病毒传染给其他动物和人的。
只有感染期内的猫才传播狂犬病
首先,咱们要区分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
狂犬病的潜伏期和感染期。
狂犬病的潜伏期相对较长。
对人来说,多在1~3个月之间,短则不到一周,最长不超过一年。
有些“潜伏期几年、十几年”的传言,从没有一例是被证实的。
对动物来说,狂犬病潜伏期一般在10天到6个月之间。
动物实验证明,狂犬病在所有动物中的潜伏期都不超过半年。
各国海关通常将犬猫动物检疫期定为6个月,
依据即在于此,此规定在全球执行数十年,从未发现有问题。
同样,我们可以把半年作为判断一只猫有没有被传染狂犬病的依据,
也就是说,只要半年内没发病,就可以确定猫没有被传染;
只要确定半年内没被可疑动物咬过,猫就不会传播狂犬病。
感染了狂犬病毒的猫,到潜伏期的最后几天会发病,也就是进入了发病期。
猫发病后3到7天内就会死亡。
从发病前(最多3天)直至发病、死亡总共大约3~10天,
这3~10天里,猫可以通过唾液传播狂犬病毒。
潜伏期、传染期与发病期的关系
总之,即便是被传染了狂犬病的猫,
在潜伏期前半段也是不具有传染性的,
只有到了发病期及发病期前3天之内,才可能传染狂犬病毒。
狂犬病多是通过“咬伤”,“抓伤”并不常见
狂犬病的传播靠唾液,因此主要的传播方式是“咬伤”,抓伤的案例很少见。
因为狂犬病毒在外界的生命力很差,
含有狂犬病毒的唾液沾到手上,几分钟基本死光;
沾到其他物品上,物品干燥后,病毒基本死光。
由于发病后的猫很可能会流涎,也不排除唾液刚刚沾到爪上就抓伤人的可能,
因此,保险起见,WHO将“抓伤”也列入暴露范畴。
你一定要知道十日观察法
十日观察法
WHO在正式的文件中一直认可并推荐“十日观察法”,
并多次明确表示适合中国。
可疑猫狗在咬人(即暴露)后,
应立刻对伤口清洗消毒,并将咬人猫狗隔离观察,
如果在暴露发生后的10天观察期内保持健康,
则可断定猫狗不具有传染性。
为什么是10天?
其实最早是“5日观察法”,
因为猫具有传染性时,其大脑中必然已有大量狂犬病毒,
随着脑内病毒的进一步繁殖,
咬人且唾液“带毒”的猫在3~5天内必然会发病,随后死亡。
10天已经是非常保守的数字,可以确保100%安全。
两个TIPS
TIPS1——如果处在狂犬病重点疫区,人应该先进入疫苗接种流程,10天后猫没有发病,再终止这一流程,以防猫真的发病身亡,再去接种就晚了。如果远离狂犬病重点疫区,所在地的人口密度与狗密度也低,那么人被传染的概率本身就极低,原则上可以不打疫苗,直接观察猫10天即可。
TIPS2——如果确定猫并没有处在狂犬病感染期、不会传播狂犬病毒,那它不算可疑动物。
还需要说明的是,10日观察法只适用于猫狗,目前还不适用于其他动物。
中国狂犬病疫区分布
狂犬病疫区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这关系到猫传染狂犬病的概率,也影响我们被猫抓咬后的处理措施。
中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狂犬病疫情分布一栏空白。
网上能找到的最近的疫区分布图是2016年的,
来自中国CDC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2012年疫区分布情况
1996-2008年,西藏和青海人狂犬发病率一直为0,属于非疫区;
新疆、宁夏、甘肃、内蒙、黑龙江、吉林、辽宁历史上发病率基本为0,属轻度疫区;
广西、湖南、贵州、广东、江西、江苏、湖北、河南、四川和安徽等省份发病人数在国内名列前茅。
疫区与非疫区是动态的,常略有改变,仅供家长们判断的时候有个大概依据。
狂犬疫苗真能100%杀死病毒?
狂犬疫苗的有效率
狂犬病虽然100%死亡,但万幸的是,它也100%可预防。
无论被抓咬得多严重,
只要及时正确地清洗伤口、正确地接种狂犬疫苗,
(严重暴露还需要接种免疫球蛋白),
就百分百可以避免发病。
狂犬疫苗的保护期
接种疫苗后,只要人体内的中和抗体滴度在0.5IU/ml以上,就具有保护作用。
但WHO不承认疫苗的绝对保护期,
因为中合抗体滴度的有效性要根据病毒的多少区分,
假设病毒数量无限增加,抗体总会有抵挡不住的时候。
1)不承认绝对保护期:
只要是特别严重的再次暴露,就要加强接种2针(不要接种免疫球蛋白)。
特别严重的暴露是指头部、面部或手部多处同时被疯动物严重咬伤;
可能会有特别大量的病毒同时感染,而且感染部位接近大脑。
2)相对保护期为无限长:
只要以前接种过3针(或以上)疫苗,对于非咬伤类型的轻微暴露,均可不进行加强接种;
对于严重的再次暴露,无论过了多久,都只需加强接种2针(不要接种免疫球蛋白)。
3)有效保护期相对固定:
可认定全程接种完疫苗后有效保护期为半年~1年,加强免疫后为1~3年。
在此期间,对于不是特别严重的一般性暴露,都不必进行加强接种。
(有效保护期属于相对保护期的第一阶段。)
被猫咬后我到底该咋办?
WHO全球统一推荐的接触后预防方案:
与疑似狂犬病动物的接触类型
接触后预防措施
I类:触摸或饲喂动物,动物舔触处的皮肤完整(即无暴露)
无
II类:轻咬裸露皮肤,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立即接种疫苗并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冲洗15分钟)
III类:一处或多处穿透性皮肤咬伤或抓伤,动物舔触处的皮肤有破损;动物舔触处的黏膜被唾沫污染(动物舔触);暴露于蝙蝠
立即接种疫苗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对伤口进行局部处理
简言之,皮肤及黏膜完整就不需要处理,
一旦破损就需要按级别采取接触后预防措施:
轻微接触需处理伤口+接种疫苗,严重接触需处理伤口+接种疫苗+注射免疫球蛋白。
这套预防方案与十日观察法配合使用,
在观察可疑猫10天的同时进行接种,
如果10天内猫没有狂犬病发,预防方案就可以终止。
当然,即使你不愿意使用10日观察法,
WHO这套预防方案也是最权威的接触后预防方案。
此外,一定要重视伤口清洗的作用,
由于狂犬病毒较差的外界生存能力,
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可以杀灭大部分病毒。
什么情况下人可以不打疫苗?
主要依据三个点来判断:
猫近期是否接触到外界、猫有没有打过狂犬疫苗、人有没有打过疫苗。
其他辅助判断依据:是否处在严重疫区、猫是否为主动攻击且行为异常。
具体来说,符合以下任意一条,即可认为被咬的人不接种疫苗只观察10天,也是安全的:
1)猫在首次接种疫苗1年后至少又进行过1次加强免疫。
2)猫已多次接种疫苗,且最近一次接种后未超过所用疫苗规定的有效期(1年或3年)。
3)猫接种疫苗后经实验检测到确实有抗体产生。
4)对确认接种过疫苗的猫采用十日观察法,确证其当时无传染性。
5)确认猫最近半年内没有暴露于可疑的储存宿主。
6)一个月龄以下的小奶猫。
7)人打过狂犬疫苗,还处于有效保护期内,且伤势并不严重。
必须给猫打狂犬疫苗吗?怎么打?
狗必须打,猫不一定
由于狗需要频繁外出活动,99%的狂犬病由狗传播,
所以狗无疑需要接种狂犬疫苗,这也是消灭狂犬病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在有些地区,给狗注射狂犬疫苗是强制性的法律规定。
做一个负责任的狗主人,请给狗注射狂犬疫苗。
而猫不需要遛,有的猫一辈子都生活在室内,
因此猫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大大减小,打不打狂犬疫苗也就有了探讨余地。
我们来做一个给猫定期打狂犬疫苗的利弊分析。
利:
猫基本不会得狂犬病,也不会将狂犬病传染给人,
人被猫抓咬后非严重暴露就无需打疫苗。
弊:
接种疫苗本身是存在风险的,
常见的是食欲不振等轻微不良反应,
重则出现过敏,甚至肾衰竭、恶性纤维肉瘤等。
给不给猫打狂犬疫苗,是一道风险选择题,如何选择取决于你自身的情况。
此时你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1.是否处于狂犬重点疫区,
2.猫自由外出的可能性,
3.家里环境封闭情况。
这三个考虑因素其实是在讲一个问题:
你家猫接触到外界狂犬病储存宿主的可能性有多大。
如果可能性大,就去打;可能性小,就可以不打。
例1:你家猫一直处在室内,家里门窗严实,你确定猫没有和外界猫狗接触的机会,又不想让它承担疫苗的风险,那就完全可以不打疫苗。
例2:你家环境不封闭/猫有较大的外出可能/你家处在重点疫区,你很担心猫会被传染狂犬,也担心自己会被猫传染狂犬,那就去打疫苗。
狂犬疫苗分灭活和弱毒两种,
弱毒疫苗在实验中被证明对某些幼小动物有可能致病,
因此,最好选择灭活疫苗。
目前国内正规进口的狂犬疫苗有英特威、梅里亚的瑞贝康和维克,都是灭活疫苗。
英特威的狂犬疫苗据说假货多,
因此,打疫苗一定要选择正规可信任的医院。
在有的国家和地区,
1年1次或3年1次,是不得不遵守的。
如果按照疫苗说明书的说法,
有的疫苗首年只需接种1针,有的则需接种2针,有的往后要每年注射1次,有的则是三年注射1次。
但是,正如前文所说,频繁注射疫苗对猫是有危害的,
严重危害发生的可能性也不见得就比感染狂犬的可能性小。
做抗体测试是个有效的方法,但测试价格比打一针疫苗要贵得多,而且许多宠物医院并不提供这项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