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亲眼看到你永远想象不到那里的景色有多么的美。这大概就是我对这次,也是平生第一次坐邮轮出游前往阿拉斯加的感想。
此次我们乘坐的皇家公主号邮轮是从加拿大温哥华出发前往美国阿拉斯加,所以需要在出行之前分别办理加拿大和美国的签证,缺一不可。办理签证的具体要求一般可以寻求专门办理签证的中介的帮助(我们是通过熟人的介绍,如果之前没有经验也可以直接寻求淘宝帮助)。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的美国驻华大使馆只分布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和沈阳五个城市,而办理美国的签证需要面签,所以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就近选择一个地点进行面签。
另外,加拿大和美国的签证是互相承认的,可以考虑先办理加拿大的签证,这样美国签证通过的几率会稍大一些。
去阿拉斯加旅行一定要带羽绒服!最南的城市凯奇坎可能大衣还扛得住,但继续北上,到了抬眼就是雪山和冰川的地方,没有厚衣服护体真的扛不住。而且我还是在初夏的5月底去的,可见如果到了冬天阿拉斯加会是何等的寒冷。
我们的邮轮航线是8天7晚:温哥华(登船加拿大)-内湾巡航-凯奇坎(阿拉斯加)-朱诺(阿拉斯加)-史凯威(阿拉斯加)-冰川湾国家公园(景观巡航)-学院峡湾(景观巡航)-安克雷奇(下船美国阿拉斯加)
我们出行的几天天气算是非常的不错,只有第一天晚上的时候海上在下雨有一些风雨飘摇,但是即使是风浪很小的情况下也能够感受到摇晃,所以平时本身就晕车晕船的人一定要准备好晕船药(虽然船上也有卖,但是可能会有供不应求的情况出现,我就是在船上想买安眠药品结果都卖完了!绝望!)
在船上的所有消费都是在登船的时候用信用卡与房卡进行绑定后消费的,不需要任何的现金。但是在下船游玩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消费,所以需要携带一些现金,我们两个人一共换了1000美元,由于我们俩信用卡额度都不高,所以用到最后山穷水尽。
出发前在办理好两国的签证后需要完善个人预定信息,并打印出来作为登船凭证。
1.出示登船凭证,领取行李条,将行李交给工作人员进行托运(行李会直接运送到房间门口,登船后直接去自己的房间就好)
2.办理登船前的checkin,出示护照,领取房卡
3.进行登船前的安全检查和美国的入境审查
注意事项:
这趟航线上船上的工作人员和旅客95%以上都是外国人,所以需要用英语进行交流,幸好我的朋友身兼翻译一职,我的英语怕不是早就还给老师了。
房间内不提供拖鞋、牙刷、牙膏等一次性用品,最好可以自己提前准备,如果忘记携带了或者用光了可以在船上的超市购买。
船上所有的主餐厅、自助餐厅以及24小时点心吧都是免费的,其他的一些餐厅、酒吧和咖啡店是通过刷房卡进行消费的。
船上还有很多的特色设施,比如露天按摩浴缸(不过航行途中真的很冷,敢在露天泡按摩浴缸的都是勇士)、星空影院(白天晚上都会播放电影,免费不需要预约)、健身房、游泳池、SPA、青少年活动中心、全透明海景廊桥(在船的第16层),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船航行的时候选择自己想尝试的活动和项目。
登船之后对我们比较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购买wifi,有很多的套餐可供选择,我们选择的是7天4个设备可以连接使用,花费139.99美元。由于真正航行到海上后手机大多是没有信号的,所以购买船上的wifi非常有必要,虽然在海上的时候wifi非常的不稳定,不过总比没有好!
船下活动:雨林野生动物保护区行走&蟹宴
参考价格:179.95美元/人
早上6点半,我们来到了此次航行的第一站——凯奇坎。作为邮轮停靠的第一站,凯奇坎有很多“特别”之处。这里是“阿拉斯加第一城”也是阿拉斯加州最南端的城市,这里是世界闻名的“世界鲑鱼之都”,这里还是神秘的“图腾柱之乡”。
早上7点30分,拿着提前一天预订好的门票,坐上早就等候我们多时的大巴车,迎着早上初升的太阳,我们开始了当天的行程。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乔治度假小屋。这里曾经是一个罐头厂,后来被改造成了海边的度假小屋,不过不论这个地方的历史如何,从下车的那一刻开始我就已经开始心潮澎湃了,因为我知道我们即将要吃螃蟹了!
阿拉斯加比起景色迷人的一面,更多为人熟知的便是阿拉斯加帝王蟹。平时我们要花很贵的价格才能吃到的珍贵帝王蟹,在这边作为盛产的海洋资源之一轻易的就可能被端上餐桌,而我当然也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大吃特吃了一顿。
进到小屋之后,先是自主到吧台拿饮品(咖啡,啤酒和快乐水(怪不得外国人容易发胖)),然后品尝吃螃蟹之前的开胃沙拉(我不吃,给我螃蟹!!),再听经营这个度假小屋的姐妹花介绍完如何吃螃蟹后,终于端着一大盆已经煮熟的帝王蟹分别分发给每一个嗷嗷待哺的游客。
作为清晨的第一个活动项目,吃蟹无疑让每一个游客都大饱口福,更何况是只要吃得下便可以无限续蟹。不过吃螃蟹虽爽,美中不足的便是提供的蘸料是甜甜的黄油,如果换成醋我想我还想再战三百回合。
吃完蟹还有蓝莓芝士蛋糕作为这顿奢侈早餐的完美收尾。
第二站,我们则是来到了凯奇坎当地的一个小型的热带雨林。沿着早就被人们踏出的一条林间小路,我们跟在队伍的最后面,边走边听着当地讲解员的讲解(由于是全英文的,小哥声音又不是很大,专有名词又太多,大多数我们都听不懂)边到处看着只会在此地出现的各种植物。
作为“世界鲑鱼之都”,这里自然也少不了鲑鱼的养殖地,长长的三文鱼栈道下,鱼苗们就在此地孕育出生。
白头鹰作为美国的国鸟,也是这趟旅程中重要的主人公之一,在它不眨眼的时候我们一度以为它就是个标本。
最后我们参观了凯奇坎另一个闻名于世的产物——图腾柱。在此地图腾柱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是某种宗教的象征,原住民制作众多和复杂的图腾柱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纪念祖先,并且记录历史上的重要事件,社会活动和一些文化的传承。这些图腾柱在沿途的街道上随处可见,令我们想不到的是这些“大家伙”其实是人用斧子纯手工制作的,而非机器的产物。
船下活动:观赏鲸鱼&野生动物探索
我们抵达朱诺的这一天,并没有像昨日在凯奇坎那样是个阳光明媚的晴天,厚厚的云层压在天上,但这样的阴天反而和已经可以在朱诺看到的雪山交相辉映,逐渐展现出了属于自然的那一种自由的美。
在作为阿拉斯加州首府的同时,这里也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城镇之一,享有着3248平方英里的地域面积,但虽然占有首府和美国最大的城镇,这里的交通却不是那么的方便,只能通过水路和空路与外界相连,真的是,想见你一面不容易。
乘坐着观光巴士,我们抵达了出海小船停靠的小码头,出行前我还揶揄说,要是我们没有看到鲸鱼怎么办,而导游便已经在出发前给所有的游客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如果没有观赏到鲸鱼便会退票。便可见在这个季节鲸鱼出现之频繁。
搭载着出海的小船,我们背向陆地,往着大海深处航行。一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同我们一样出海赏鲸的小船,而我们的船同大多数一样,一层是封闭的,二层则是可以露天观看,更为贴心的是,每个座位上都准备了一个望远镜方便游客赏景。
经过约莫20分钟的航行,将沿途连绵的雪山尽收眼底后,我们的船停在了某片海域的中央,我同所有的游客一样,开始举起望远镜静静的等待鲸鱼的出现。
虽然与想象中鲸鱼会大幅度的浮出海面不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能依靠着望远镜看到鲸鱼露出海面的一点点背部还有俯冲捕食后探出水面的鱼尾以及由于呼吸喷射出的水柱,但这便足以让我第一次在海洋馆以外看到这样纯粹的属于自然的景象而感动不已。在远离人群远离喧嚣的地方,大自然的生态是如此的令人震撼而着迷。
赏鲸后,我们继续野生动物探索活动,在经过一个人为放置的海上浮标的时候,意外的看到好几只小海豹慵懒的趴在上面,浮标的顶端则是站立着一只孤傲的白头鹰。
另外,游览的小船上还提供了阿拉斯加特色的小吃,烟熏三文鱼。
船下活动:观光铁路&淘金&美味的午餐
参考价格:219.95美元/人
航行的第五天,我们到达了此次邮轮旅行中登岸的最后一个地方——史凯威。
作为所有邮轮必停的港口,史凯威曾是通往金矿的大门,在100多年前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狂热淘金者蜂拥而至,淘金者们则是将史凯威作为起点,向着金矿地区修筑了一条铁路,而这条铁路就是如今世界上景色最美的观光铁路的前身,同时这条线路连接了加拿大的育空地区,所以在前一天邮轮上便通知了游客需要携带好护照,在乘坐铁路观光的时候出示备查。
由于航行的方向是一路往北,史凯威这里的温度和之前两个城市相比骤降,再加上我们抵达史凯威的这一天在下雨,让本就人烟稀少的城镇更是笼罩在一片朦胧雨雾之中。
按照导游的指示,我们乘上了看起来保留了19世纪末淘金色彩的十分复古的绿皮小火车,开始了为期3个多小时的铁路观光。
史凯威的这条观光铁路如今已经成为支撑这个城市经济的重要顶梁柱之一。从山脚下一路攀登至海拔2888英尺(880米)的山峰,一路上的景观从看不尽的悬崖峭壁,到雪山之上的白雪皑皑无不令人惊叹。有点遗憾的是当天的雾实在是太大了,遮挡住了远处的雪山,我想若是晴天的话,这条独一无二的线路风光则会更加让人为之颤畏吧。
作为曾经淘金者的大本营,自然在史凯威体验淘金也是旅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小火车抵达终点后,我们一行人乘坐已经等候多时的大巴车,拉着我们穿越回到19世纪,体验从泥沙中淘金致富。
每个人都会有着或大或小的发财梦,而淘金则是可以满足这个梦想的捷径之一,但其实从大量的泥沙中淘出星星点点的金子却是一个需要耐力的体力活,我也是在当地人的再三指导之下才从我那份的泥沙中淘出了属于我的金子!称重后价值17.02美元!
在淘金消耗了大量体力之后,我们的此趟行程还为我们在淘金小屋中准备了丰盛的阿拉斯加特色BBQ午餐,不得不说在进行体力劳作之后,品尝到的食物绝对会觉得特别的美味。
阿拉斯加坐拥了8个隶属美国的国家公园,而冰河湾国家公园则是其中最知名也是最令人惊叹的一个。冰河湾国家公园占地330万公顷,被誉为“大自然最伟大的奇景”,由于这里的是围绕在陡峭的群山中,所以只能依靠船或飞机到达,出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这里每天只允许两艘船进入,幸运的是我们所乘坐的公主邮轮就是在严格的挑选标准之下获得特许进入冰河湾国家公园的每天两艘中的其中之一。
早上伴随着邮轮上广播的讲解,我们逐渐驶向冰川一带。这里虽然名为国家公园,但是其实实际上并不允许游客下船游览,所以我们便在我们巨大的邮轮上感受着在冰河上面行驶,宛如一路要开向世界尽头。
上万年前,我们如今生活的星球还在被冰雪所覆盖,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冰川就是在那个冰天雪地所遗留下来的产物。整个冰河湾国家公园一共有18座冰川,而最著名的有泛太平洋冰川(GrandPacificGlacier)、约翰霍普金斯冰川(JohnsHopkinsGlacier)、朗普冰川(LamplughGlacier)、马杰瑞冰川(MargerieGlacier)、麦克布莱德冰川(McBrideGlacier)、谬尔冰川(MuirGlacier)、瑞德冰川(ReidGlacier)、瑞吉冰川(RiggsGlacier),而我们则是有幸观赏到其中最著名的朗普冰川和马杰瑞冰川。
由于夏季的关系,冰川会产生崩塌,遗憾的是我们没有亲眼见到冰川崩塌的那一刻,所以只能依靠海面上漂流不断的浮冰依稀想象冰川崩落的场景。
虽然这里杳无人烟,但我们并不孤单,海上时不时就会游过来一只小海豹,大方的从海面探出头和这些外来的游客们打着招呼。
没有提前做好预习功课的我本以为在下船的前一天我们会和登船的第二天一样,漂流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直到抵达目的地安克雷奇,没想到这一天居然还有一站,大量冰川聚集的学院峡湾。
在学院峡湾一共汇集着二十六条冰川,如果说前一天在冰河湾国家公园天气时阴时晴有那么一丝丝的缺憾,那可以说我们在学院峡湾的这一天天气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完美了,湛蓝的天空中摆放着交叠的云层,而天空之下是冰川、无尽的雪山和平缓的海面,即使是一个再怎么不喜欢拍照的人也无法不在这里留下那么几张纪念的照片。
这壮观的学院峡湾是在1899年被铁路大王EdwardHarriman组织的一次对阿拉斯加大规模探险中发现的,而命名则是由第一位看到这些壮观冰山的大学教授们完成的。这些冰川大多以东海岸的著名大学和学院命名:峡湾西侧的冰川多以十九世纪著名女子学院命名,如卫斯理(Wellesley),史密斯(Smith)等。东侧则以常春藤著名校命名,如哈佛(Harvard),耶鲁(Yale)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阿拉斯加也是观看极光的绝佳地点,在安克雷奇下船后,也可以选择坐飞机前往费尔班克斯市,去追寻这世界上最美的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