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某些社交平台上,出现了大量关于“全民抓特务反间谍”的帖子。这些帖子中散布了一些危言耸听的言论,声称一些体制内单位已经禁止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员报考。
然而,这些言论缺乏可靠的证据和官方消息支持,大家应该持谨慎态度。
有关部门最新公开信息显示:
中国反间谍机构,将海外侨民和留学欧美的中国公民,都视为可能被敌对势力招募的间谍;
除了传统的军队、警察和安全部门,一些地区对非公派留学生申请公务员考试或事业单位招聘也提出了加强政治审查的要求。此外,引进海归人数众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被列抓间谍的重点区域。
事情是这样的:
年初大连市人才招聘信息发布《国企党政机关单位招聘大连地区档案录入员68名公告》,在公告的招录要求中,不仅限制了有国外留学经历、出国劳务经历的人员,还包括两代以内直系亲属在国外定居的(包括港、澳、台)人员也不能报考。
当时不少网友们吐槽:名校生或者海外留学经历原本具备极大的就业优势,没想到在如今的某些事业单位里却变成劣势,而且连报名资格都没有。
难道留学生都被事业单位“打入冷宫”了?
事实并非如此,大连某事业单位这次招聘只是特例,绝大部分事业单位都不会限制留学生报考,甚至有些事业编岗位是特别适合留学生报考的。
那么,这次招聘为什么要把有海外经历与背景的人都排除在外呢?
很大可能是与招录岗位“档案录入员”的工作内容有关,“档案录入员”听起来是一份很轻松自由的工作,整理资料并录入档案库中即可。
但是,该岗位平时会接触许多内部信息,或者国家层次的重要机密,如果不能确保政治立场正确,很可能会被不安好心的人加以利用,因此在招聘的时候会卡很多条件。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我国公民在境外要切实提高防范意识,自觉抵制可疑人员的利益诱惑,避免因小失大,堕入犯罪深渊。
此外,留学生做间谍只是个例,上升到整个留学生群体,就太可笑了...
因此许多学生想了解留学对考公有没有影响。其实留学并不会对考公产生影响,留学生和家长们可以放心。
确实,留学生如果想要参加公务员考试,仍然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例如,2024年北京定向选调的要求已经正式发布,我们一起来看看对留学生有哪些要求。
比如上海《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第一批拟录用名单》中,就有来自新国立、曼大、利兹大学等院校的学生。
本次北京的定向选调和“优培计划”,针对留学生的招聘要求为:2022年8月1日—2024年7月31日期间,取得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国(境)外院校学位(以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准)。
北京市还公布了明确的境外大学认可名单,小计一下,这份名单中共包括:
38所美国大学
8所英国大学:G5(除LSE)+王曼爱布
6所澳洲大学:墨大、新南、悉尼、莫纳什、澳国立、昆士兰
2所新加坡大学:新国立,南洋理工
1所中国香港大学:港大
在官方发布的院校认证名单中,英国G5院校中除LSE之外的4所,加上王曼爱“布”,布里斯托大学取代了华威大学的位置。
美国一共有38所大学进入名单,包括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耶鲁、纽大等。
澳洲也有6所大学在榜,包括墨大、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大学、莫纳什、澳国立、昆士兰大学。
这次北京市的定向选调招聘对于某些名校的留学生来说,可能是遗憾和失落。比如一些名牌大学,虽然在国际上拥有较高的声誉和排名,但是在2023年的软科排名中却没有进入前100名,无缘选调资格,这些学生觉得努力和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和认可。
那么,其他城市对留学生考公的要求是什么样的呢?
每个地区的认可标准并不相同,北京以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准,而有些地区会以QS排名为准。
2024年上海选调要求
在今年上海的选调优秀应届毕业生的公告中,上海对于留学生的报考依据为上海市留学回国人员可直接办理落户的高校名单。
而上海直接申办落户的高校名单为四大榜单中的世界前50名,共计73所高校,对国(境)外大学比较友好。
留学生考公需要注意的事项:
1、学历认证
学历认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留学生的大学在境外,想要回国参加公务员考试,必须要提前完成学历认证。
进入国企、事业单位、报考其他证书都是需要提供学历认的,所以建议留学生在回国后立刻申请。
2、专业认证
如果同学们在专业认证的时候,发现专业名称和自己读的不吻合,可以与留学服务中心联系协商解决。
在这里,也建议未来有考公想法的同学,在择校和选专业的时候,要考虑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因为留学生考公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一些涉密的敏感单位,不接受自费留学生,但是外交部、商务部等单位,有留学背景会比较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