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事。一个国家如果青年知识分子都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了,这个国家也就真的没有前途了。所以,大学生一定要关心政治。不过政治这个问题比日常的一些生活问题要复杂的多,特别是一些关涉到国家根本利益的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到国家的大局。大学生是爱国的,这一点应当充分地肯定,但是在遇到大的政治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冷静,要认真地思考,切不可感情用事。
01
钓鱼岛问题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
“
日本是个岛国,1.29亿的人口居住3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人口密度实在是太大,加上资源贫乏,仅凭这点,要想生存就得依赖中国,日本还哪里敢把本是我们的钓鱼岛说成是他们的呢?
”
那么从钓鱼岛问题的出现,大学生们应当认识到什么呢?
这里我想跟大学生朋友们交流的是,大学生们不仅要关心政治,更要懂政治,当国与国之间发生大的事件时,首先应当厘清当今世界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冷静面对,理性爱国。可以肯定地讲,钓鱼岛问题绝不是孤立的,因为世界上不就只有中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自从出现“一球两制”的政治格局后,世界上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国家与走资本主义道路国家间的关系就变得更加错综复杂。这里先例举这样一个历史上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来佐证我的观点。
第
则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结束了,如何处置法西斯分子的暴行?
如何抚慰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心灵的创伤?
时至今日,西方总的战略就是要阻止在东方出现一个强大的、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国,这个战略西方从没改变过、动摇过,后面我们还会谈到这个问题。虽然日本是个战败国,但是她沾了资本主义体系的光,为扼制社会主义的中国,西方国家就是要用日本这枚棋子搅中国的局,这就是在西方看来让日本存在的价值!大学生们关心政治,要爱国,前提是要真懂政治,懂得这样一些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这里我们可以把历史的镜头回放的再远些。
拥有政治观念
02
政治
政治不是从来就有的。在原始社会,没有私有概念,更没有国家,也就没有什么政治可言。政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的上层建筑,出现在产生阶级对立和产生国家的时候,并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同国家相联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国家利益是政治代表和反映的核心利益,一切与国家利益相悖的思想行为都会在政治层面上遭到反对的,其采取的手段是不惜动用武力,发动战争。
我们常讲,今天的世界已进入到多极化时代,就是讲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利益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处理像国与国之间的事情,需要大的智慧,需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来把握。
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20世纪应当算为一个具有十分重大意义的世纪。在此前人类社会的漫长发展中,先后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样几种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这是人类发展的一大进步。
-伽利略与比萨斜塔-
我去意大利的时候,参观过著名的比萨斜塔。我那天下午四点多钟到了比萨斜塔处,正值夕阳西下的时分。落日余辉直射在斜塔上,塔身周围一片绿色的草坪正好与此相映衬,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此时我想到了人类是如此地智慧:一座倾斜了几百年的斜塔,历经风吹雨打,就是不倒!但站在斜塔旁,更使我想到了一个人,想到了伽利略的悲惨命运。伽利略算得上科学革命的先驱,毕生把哥白尼、开普勒开创的新世界观加以证明和广泛宣传。他大声呐喊: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他的行为受到教士们和罗马教皇的激烈反对,伽利略被开除了比萨大学教授的职务,并被判刑入狱。伽利略以自己在教会迫害下的牺牲唤起人们对日心说的认同,在人类思想解放和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加速度实验,这样一项研究成果,若是放在今天,不知会得到怎样的赞誉,给予怎样的奖励!遗憾的是伽利略生活在一个野蛮愚昧的封建年代,科学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科学是与宗教相悖的,谁倡导科学,谁遭到的只能是不劫的恶运。
2
-英国资产阶级-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拍摄了一部名叫《勇敢的心》的影片。这部影片描绘了这样一个情节:英王爱德华为巩固在苏格兰的统治,颁布法令允许英国贵族在苏格兰享有结婚少女的初夜权,以便让贵族们效忠皇室。何谓初夜权?初夜权流行在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社会,享用新娘的第一夜变成了统治的权利,变成了占有农奴的一切和玩弄女性的一种手段。对于封建领主来说,农奴中的年轻姑娘等于是免费的娼妓,不特定的贱妾,“初夜权”是对人性的泯灭,是对人的尊严、自由的极大亵渎。
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这场革命如同闪电,划破了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夜空,宣告了一个旧制度的结束,一个新制度的开始,资本主义社会由此成了人类社会的主角。相对封建社会,资本主义文明多了,进步多了,科学得到了重视,初夜权取消了,人类社会向更文明的方向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这样一段肯定性的描述: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制造的全部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利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运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03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改变剥削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道: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般的关系都破坏了。他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用一种没有良心的贸易自由代替了无数特许的和自力挣得的自由。总而言之,他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现在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起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1848年2月底,《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用德文版发表。这是共产党人的第一份纲领性文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把他们的思想做了更系统地阐述: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1867年9月中旬,马克思最伟大的理论著作《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出版。正是在这部著作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做了淋漓尽致的揭露和批判,掀开了笼罩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层层迷雾。大学生们可能有所不知,马克思主义不仅在中国,不仅在过去,直至今日,在西方世界也是很活跃的。每当世界遭遇重大危机,每当人类社会面临重大转折,人们就会把渴求的目光转向《资本论》。大学生们一定还记得发生在前几年的“金融风暴”吧?这场来势凶猛、席卷全球的风暴所造成的影响至今也没有散去。许多西方学者也是不得不到马克思那里寻找破解难题的钥匙。马克思的思想几乎触及了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影响了全世界。
在德国西南边境的摩泽尔河畔,一个小城安静地坐落在青山绿水间。这里就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诞生的特里尔城。至今每年会有四万多人自发地来到这里。大学生们知道吗?在美国的许多大学里,都将马克思的著作,如《共产党宣言》,列为通识课中必读的书籍。此时我想起了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赞同马克思主义的人一定会多起来。这样来说,在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的时候,马克思为什么能够被世界上一些社会团体评为“千年伟人”就不难理解了。遗憾的是,我们有的大学生在谈到马克思主义时却表现出了不屑一顾的态度,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马克思的著作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不知报有这样看法的大学生看了多少,理解了多少,掌握了多少,怎么能一言以敝之“过时了”呢?这种态度本身就不是科学的、就不可取。
对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们给予现实社会的批判,资本家阶级并不感到惊慌,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空想社会主义者们只是希望他们能有悔改,能有良心的发现,既然这样,那就照旧由资本家阶级自己说算了,他们可以悔改,也可以不悔改,即便不作良心发现,空想社会主义者们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给予现实社会的批判。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声音,资本家阶级便不敢怠慢了,他们同样清楚地知道,这是整个无产阶级砸碎锁链时发出的怒吼,这怒吼会积聚成排山倒海的力量,最终淹没资本家阶级,推翻资本主义统治。显然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对此资产阶级不可等闲视之了,这已成为资产阶级来到人世间后发生的最大的政治问题!
历史上没有一个获得统治的阶级会自动退出历史的舞台,资产阶级同样不会坐以待毙,他们迅速地“联合”了起来。
他们诬蔑马克思的学说是“幽灵”,是不可能实现的;
他们鼓吹资本主义社会是天经地义的,不可改变的;
他们极力阻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他们取消了马克思的国籍;
对马克思进行政治上迫害和人身上的攻击;
马克思逝世的时候,全世界无产阶级感到莫大的悲痛。马克思的伟大战友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道: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崇高,意识到自身的解放的条件。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嫉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大学生们可能不了解这些,当听到马克思逝世的消息,资产者们是如此地欣喜若狂,一些报刊纷纷撰文,希冀这个“红色博士”所创立的学说能够随着他的死去而一道消亡。大学生们想过了没有,政治是什么?人都逝去了,连尸骨都不放过。且看资本家阶级对无产阶级革命恐惧和仇恨到何种地步,且问此时他们的“人性”、“博爱”又躲藏到哪里去了呢?
社会主义制度就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给人类带来了新的曙光,展示了更加公平、正义、和谐的美好前景,这是资产阶级不愿看到的。因此,当社会主义还是“幽灵”的时候,资产阶级就想把它扼杀掉,在资产阶级看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不共戴天的,如今这个“幽灵”就像一个人的成长,已经由胎儿成长为婴儿,继而成为少儿、少年、青年,不仅没有扼杀掉,反而越来越强壮。如何应对“一球两制”的政治局面?大学生可能不清楚,为了对付社会主义、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利益,西方世界是绞尽了脑汁的。
-大陆腹地说-
社会主义体系和资本主义体系
04
十月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人类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的开始,世界分裂为两个对立的社会政治集团:社会主义体系和资本主义体系。从苏维埃政权建立的最初日子起,被推翻的剥削阶级就企图组织叛乱和反革命活动,不仅如此,而且当时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都给予了苏联反革命派以支持。对此,列宁保持了清醒的认识,他总是提醒人们,不能忘记“我们是被极端仇恨的阶级和政府包围着”,“只要世界帝国主义在,经常威胁我们的危险就不会消除”。列宁还认为,只要还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就必然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而斗争的结局,“最后不是这个胜利,就是那个胜利,不是为苏维埃共和国唱挽歌,就是为世界资本主义唱挽歌。”(参见《列宁全集》第31卷第416页)在这个结局没有到来之时,一系列可怕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列宁的领导下,苏联的反革命势力被平息了。间接的支持并没有实现苏联国内的反革命势力推翻苏联社会主义的目的,于是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狗急跳墙,采取了联合武装直接干涉苏联的手段,欲将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是何等的仇恨。
政治继续进行着。在仇视和对付社会主义方面,西方社会还是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不遗余力。第二次世界大战曾给资本主义世界阻挡苏联社会主义前进的脚步,甚至扼杀苏联社会主义提供了一次重大的机会。
05
资本主义
希特勒这个法西斯魔鬼一心想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在希特勒看来,什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统统都是要消灭掉的,不仅欧洲是德国人的欧洲,世界也应当是德国人的世界。希特勒先是大举进攻英国,但是希特勒清楚,影响他称霸世界的主要反抗力量还是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于是他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莫斯科发起了进攻。丘吉尔是个很有头脑的政治家,他深知二战的结果无论是希特勒胜了,还是斯大林胜了,都不符合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利益。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里露骨地表达了他对二次世界大战结局的期待:我希望看到德国葬身于坟墓之中,并希望看到俄国躺在手术台上。
次前的英国首相张伯伦亦曾赤裸裸地宣称:
如果把德国的扩张引向东方,就可使国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冲突中消耗力量,希特勒打败斯大林,自己也大大削弱,这不能不是令人高兴的
二战的结局并没有完全实现丘吉尔的愿望。虽然希特勒躺进了坟墓之中,但是斯大林不仅没有躺在手术台上,而且在苏联的帮助下,使东欧各国实现了社会主义。特别是在世界的东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当然也要感谢苏联出兵东北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放眼20世纪50年代的世界,在社会主义的影响下,亚非拉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民族独立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此时的世界,岁月过去了一百年,社会主义怎么了?由幼年到少年、青年,日益强壮起来,反观资本主义倒日益呈现出日薄西山的景象,资本主义自从来到人世间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变得慌慌不可终日。怎么办?到底能怎么办?从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中可以体味出资本主义世界对社会主义无可奈何的悲意。
铁幕演说
1946年1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应邀访美。这次访美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对付社会主义。3月5日,丘吉尔在美国总统杜鲁门陪同下抵达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在杜鲁门的母校威斯敏斯特学院,丘吉尔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丘吉尔在演说中公开攻击苏联的“扩张”,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里“针插不进去,阳光渗透不进去,水泼不进去”。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当负起未来的责任。丘吉尔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共同制止苏联的“侵略”。富尔顿演说后不到十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伙。“铁幕演说”是是西方世界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遏制政策
政治上美国又做了什么呢?可以说对社会主义的担忧美国比英国更甚。美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赢家,借二次世界大战之机,美国走向了世界政治权力的中心。美国最为担心苏联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的迅猛发展,担心在中苏这样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影响下,形成世界范围反对资本主义的阵营,果真如此,不仅美国保不住世界政治权力中心的地位,连资本主义体系恐怕也要土崩瓦解。政治就是这样,没有自甘落后、自愿消亡的国家,美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更加处心积虑地研究对付社会主义的办法。
马歇尔计划
大学生们可以好好地想一想,马歇尔疯啦?干吗提议主动地给欧洲国家数额如此巨大的赠款和贷款?美国政府脑子灌水了?为什么要如此迅速地批准马歇尔计划?这里的核心在于经过二次世界大战的较量,社会主义的火焰不仅没有被“借机”扑灭,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东欧社会主义连成一片;亚非拉美纷纷掀起摆脱殖民统治的浪潮;欧洲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像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内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历史不能假设,若是没有马歇尔计划,处在奄奄一息中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哪里能够抵挡住社会主义的风暴,社会主义国家一定会像多米诺骨块一样很快席卷欧洲大陆。世界岛淹没了,非洲会怎样呢?美国还会有今天的地位吗?经济从来都是为政治服务的,马歇尔计划表面看来是一种经济活动,深藏其中的是政治在作祟。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也说过同样的话:在贸易过程中,千万别忘了美国的价值观。这是巧合吗?这是政治的需要。
《形式手册》十条诫令
那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是如何对付中国社会主义的呢?
早在195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便在极其机密的《形式手册》中制定了针对中国的十条诫令,其居心昭然若揭。这十条诫令是:
1、尽量用物质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育。向他们制造对色情的情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耻。毁掉他们强调的刻苦耐劳精神。
2、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和新式的宗教传播。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3、一定要把他们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意识、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4、时常制造一些无风三尺浪的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列的种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列他们的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略的策略。
5、要不断制造“新闻”,丑化他们的领导。我们的记者应该找机会采访他们,然后组织他们自己的言辞来攻击他们自己。
6、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宣传民主。一有机会,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无形,就要抓紧发动“民主运动”。无论在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不断地对他们要求民主和人权。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断地说同样的话,他们的人民就一定会相信我们说的是真理。我们抓住一个人是一个人,我们占住一个地盘是一个地盘,一定要不择手段。
7、要尽量鼓励他们(政府)花费,鼓励他们向我们借贷。这样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来摧毁他们的信用,使他们的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要他们对物价失去了控制,他们在人民心目中就会完全垮台。
8、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有形无形地打击他们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去,我们就可以鼓动社会动乱,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善地去帮助他们,这样他们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的动乱。
9、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是举手投足、一言一笑,都是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毁灭他们自尊、自信的钥匙,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十条诫令》原来属于美国政府的绝密文件,现在公开了。这里我不想再做过多的阐释,有一点我想大学生们一定会和我的看法一样:为了政治利益,西方国家的用心多么恶毒啊!
1957年,时任美国国务卿的约翰.福斯特.杜勒斯(1888——1959年)即《十条诫令》的始作俑者艾伦.威尔逊.杜勒斯(1893年——1969年)的哥哥,在《十条诫令》的基础上,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战略共识:对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像苏联、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不能靠武力来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苏联被德国打到了何种地步最后还是胜利了;朝鲜战争时,中国人民志愿军亦是在物质装备很差的条件下赢得了战场的主动权。对社会主义国家,要有耐心、要克制、要慢慢等待,共产党要有后代的,他们后代的后代一定是自由的人。针对杜勒斯的观点,毛泽东同志在中央的一份工作简报上作了如下批示: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党的第三代或第四代人的身上,我们一定要使他们的阴谋彻底破产。毛泽东同志的这段话,就是我们大学生熟知的“和平演变”的由来。
“和平演变”
为了实施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战略,西方国家首先加强了以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为核心的思想渗透。美国在西欧设立了两个专门对东欧苏联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政治和文化渗透的大型广播电台——“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他们丝毫也不掩饰他们的目的:“其主要任务和目的就是从全人类的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即尊重人权和民主原则,尊重言论自由,促进自由交流思想。”
西方社会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有实际的做法。他们对社会主义国家诱压兼施,煽动民族情绪,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动派,并且运用经济手段来诱压社会主义国家接受西方条件,动辄以“经济制裁”相威胁。美国西方国家随时密切注视着东欧、苏联等国的内部动向。1980年波兰团结工会成立之后,“美联社”“路透社”“自由欧洲电台”等都大加吹捧。1982年,波兰宣布取缔团结工会之后,美国立即宣布对波兰进行经济制裁,1983年7月12日,美国总统批准了为波兰前团结工会的基础组织提供100万美元津贴的决定,使资助团结工会的行为从暗地里变为公开化。在波兰发生剧变的过程中,美英法等西方国家都对波兰社会主义政府施加了巨大压力,而对团结工会都给予巨大支持。由此我想大学生们一定能够看出,东欧的剧变受这种外因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再举几个关于中国的例子。可以说从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诞生那天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便极力破坏、阻挠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是铁的事实。统一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新中国一建立,统一祖国的大业便提上了日程。可是时至今日中华民族的愿望也没有实现。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干涉。美国将舰队派到了台湾海峡;与台湾签订防务条例;向台湾出售武器。一到“关键”时候,美国都要对台湾“示好”,宁肯“得罪”十几亿大陆人。若是没有美国的干扰破坏,台湾应当早就回到祖国的怀抱了。美国之所以要这样,核心还是政治问题。在美国看来,“分裂”比“统一”要大大利好于美利坚。
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WTO”却在很长一段时期将中国拒之门外。道理何在?没有中国的参加,“WTO”怎么有资格称得上世界级的贸易组织呢?按常理讲,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加入“WTO”,应当是被积极地邀请,怎么能变得我们积极主动、迫不及待呢?这又是西方国家政治上的考虑。西方不愿中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利用“WTO”这样的平台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不愿中国通过“WTO”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形象,说到骨子里,是最不希望在东方出现一个意识形态与他们对立的经济大国。很明显,在经济“联合国”这张餐桌上,绝不会有“免费的午餐”。“WTO”是把“双刃剑”,它不单单是经济的活动,与之同行的是严峻而复杂的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乃至生活方式的渗透和影响。有人说20世纪是武力兼经济竞争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经济竞争兼文化交融的世纪。西方的意图很明显,能拖你晚一天加入“WTO”就决不让你提前半天加入,即便阻挡不了你加入“WTO”,也要竭尽全力使我们在“WTO”这个平台上获得的利益最小化,使他们获得政治利益最大化。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发展了,更强大了。根据世界银行预测,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总额将是发达国家的一点五倍,中国将占全球投资总额的百分之三十。这又使得西方世界受不了了。他们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其用意在于歪曲中国的国际形象,阻挠和干扰中国发展,这些都告诉我们,只要地球上存在着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这种政治上的斗争就不会完结。2013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郑重宣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们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人间正道是沧桑,大国之路不争一时。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全球经济合理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