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芬的养猪场非常隐蔽,环境脏乱差实习记者张训武摄
猪圈旁一条排放生猪排泄物的沟渠,阵阵猪尿和泔水混合的味道让人作呕,旁边坐着养猪场的主人刘老芬。5天前,昆明市滇管执法局在检查河道时,刘老芬的养猪场被发现,如今搬离的限期已到,守着家里4个月以后才能卖的130头小猪,刘老芬搬不走,也不知如何面对随时可能来检查的执法人员。此时距昆明滇池流域禁养令已经过去9个月,然而直到现在,昆明主城像六甲、龙泉路沿线、茨坝等地,都还隐藏着养猪户。他们有的没收到通知,接到通知的也称没有办法搬。
养猪场深藏盘龙江边
几经辗转,记者才在距离盘龙江150米远的一间出租房中找到了刘老芬的养猪场。一进门,门口池子里装放的泔水已经溢了出来,一些泔水顺着池壁流到了地上;进门的两侧是猪圈,低矮的房檐和粗糙的围墙非常简陋,猪圈的砖墙上已经厚厚地附上了一层污垢;在猪圈旁边有一条排放生猪排泄物的沟渠没有任何遮拦,散发出的猪尿味和泔水味混合在一起让人作呕。
散户太多难以掌握
沿着龙泉路一侧的财院大沟向上走,询问村民,他们就会指出几家养猪户的位置。一户来自四川的陈姓夫妇的规模很小的猪圈,隐藏在一条转弯多次的小路尽头。女主人说,去年底就有人来要他们搬走。不过,那次之后,再也没有人来检查或者通知他们搬迁,他们家附近的几户规模更大的养猪户都没有动静,他们也就继续养猪。
养猪户和政府都为难
禁养工作由各区的农业局牵头负责,由于散户太多,往往难以全面掌握。加之小散户按规定得不到任何补贴,搬迁会导致他们蒙受难以承受的损失,也使得政府部门和养殖户均陷入两难境地。
昆明市盘龙区农业局动检站的段站长表示,目前他们已经关闭了盘龙区范围内河道两边的80多家养猪场,其中以有规模的养殖户居多。由于散户数量太多,过于分散、隐蔽,则相对难掌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