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广州公安日前公布的数据,截至8月29日,全市累计登记犬只为142315只,其中今年以来登记25535只。去年12月,曾有媒体报道,广东省宠物行业协会早前统计,广州饲养犬只超过20万头。南都记者在市政府网站上看到今年8月15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回复政协委员谭国戬提案的函中写到:从随机抽查情况来看,目前,市中心犬只登记率只有60%左右。
问卷调查结果
近七成受访者进行犬只登记,六成通过线上登记
《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中规定,每户限养一犬,不过条例实施多年以来,一户多犬现象依然存在。那么对于一户一犬犬主与一户多犬犬主,他们的登记情况又如何呢?问卷数据显示,有68%的狗主为家中全部犬只进行了登记,其中一户一犬犬主占56%,一户多犬犬主占11%。有3%的一户多犬犬主为家中部分犬只进行了登记。亦有23%的犬主无论家中只有一犬还是多犬,都未进行登记。
根据广州公安公布的数据,截至8月底,今年登记数量为25535只,较2018年全年的14313只以及2017年的13923只,都有大幅度增长。且今年1-5月,广州公安公布的登记数量仅为4056只,可见,自7月开展整治行动而来,登记数量显著提升。
整治行动是否真的影响了狗主登记的积极性?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19%的狗主表示是在整治后进行的登记,而近27%狗主表示养犬后即立刻进行登记,31%狗主表示是在养犬后半年进行登记。不过也有17%的受调查狗主表示,暂时未打算为犬只进行登记。
近八成受访者认为服务缺失
系导致“不登记”的首要原因
实行养犬登记制度,旨在规范养犬行为和养犬管理,保障公民健康和人身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市容环境卫生。不过就此次调查数据反映,“就目前的条例而言,作用不大”观点有52%受调查者表示赞同。“提高犬主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的意识”、“建立犬只信息档案,利于管理犬只”及“减少犬主随意抛弃犬只情况”选择比例分别是47%、46%、42%。也有37%的人认同登记制度能加强犬只免疫管理,35%的人认为发生犬只伤人事故时,可以追踪犬只及犬主信息。
同时,由于养犬条例中有禁养犬的限制,也令27%的狗主认为“所饲养的犬只不符合养犬条例规定”系造成不登记的重要原因。
免征养犬登记管理费
近九成受访者表示欢迎
如何能有效改善养犬不登记问题?79%狗主认为应提供相对应的养犬服务配套措施,保障狗主和狗只的权益。40%狗主认为,减免养犬登记的费用可提交登记的积极性。有52%的狗主认为可以简化手续推广线上办理服务,也有47%狗主表示可放宽多犬犬主已拥有非禁养犬只数量管理。还有27%狗主认为在宠物店等场所设置身份门槛,强制登记后才能提供服务,25%狗主认为要加重对不办理登记的犬主的惩罚。
今年6月有报道称,已实施10年的《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将进行修订,养犬管理费有望得到免征。88%的狗主对免征表示赞同。但也有声音对免征表示不赞同:3%的人担心免征令登记门槛降低,不利于控制犬只数量;另有3%的狗主担心免征会令政府养犬管理方面的资金减少,设施建设跟不上。
养犬服务缺失成为养犬不登记主因,如何提升养犬服务成为迫切问题。在对于养犬服务提升措施调查中,“免费提供犬只芯片植入、疫苗注射等服务”得到最多人,共77%支持,据了解目前犬只每年需要打一次狂犬疫苗,价格为每针80块钱。而今年番禺南村、洛浦、大石等地已开展为犬只免费注射狂犬疫苗的服务。
另外,“为犬只划定活动公共区域”“提高流浪犬、弃养犬收容能力,加强犬只留验场所建设”“对民间救助机构进行认证,并适当进行帮扶指导”也有超过七成狗主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