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曼苏尔介绍她拍摄的照片和她与南京的故事
来自埃及的SoadMansour(苏德·曼苏尔)是一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这是她第五次跟随联合国的赴华培训项目来到南京参观学习了。“我非常喜欢中国,喜欢南京菜,南京的博物馆也很有意思。”她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我是埃及人,但我的心在中国,明年我还要再来。”
和众多参加联合国赴华培训项目的联合国工作人员一样,SoadMansour也拍摄了很多关于南京的照片。这些照片目前正呈现在中国科举博物馆的“联合国工作人员镜头下的南京”摄影展上。
联合国工作人员参观展览
Thephotographyexhibitiontitled“NanjingThroughtheLensofUNStaffMembers”iscurrentlyheldatNanjing’sImperialExaminationMuseumofChinatoshowcasevariousphotosofNanjingtakenbyUNstaffmemberslikeSoadMansour.
联合国赴华培训项目已经持续了16个年头。自2004年以来,已有来自三十多个国家的上千名联合国工作人员踏上中国的土地,进行为期三个星期的学习和游览。
DuringtheirstayinNanjing,theydonotonlystudyChineseintensivelyatNanjingUniversity,butalsovisitdifferentplacesinNanjing,interactwithChinesepeople,andtastelocalcuisinessoastogetanauthenticexperienceoflifeinChina.
UNChinaStudyProgram合照
那么联合国赴华培训项目是如何诞生的呢?这背后有一位南京人功不可没,他就是联合国前中文组组长何勇。
何勇
何勇曾任联合国中文组组长,是哥伦比亚大学语言学人类学博士,也是两次“21世纪联合国奖”获得者。谈及他设立联合国赴华培训项目的契机,他说:“联合国的工作人员都有国际视野,应该对中国有比较多的了解,但其实他们对中国的认知也不是那么深刻。通过这个项目,他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文化,这比西方媒体报道下的中国要真实很多。”
UNChinaStudyProgram成员参观南京河西·建邺24小时美术馆
“Inaddition,sincetheycomefromallovertheworld,theycouldbringNanjingandChineseculturebacktotheirhomecountries.HavingaprogramliketheUNChinaStudyProgramwouldbringmutualbenefitstoboththeUNandNanjing.”YongHoexplained.
追溯联合国赴华培训项目成立的过程,原南京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程爱民回忆道:“我看见那么多的联合国工作人员在学中文,他们那么热爱中文和中国文化,我想南大作为中国这么好的大学,我们能够提供一个什么样的条件让他们到中国来学习?”由此一来,何勇便联手国家汉办和南京大学,发起了“南京大学暑期中文培训班”,这也就是后来的联合国赴华培训项目。
点击观看对何勇博士进行的独家专访↓
今年,何勇博士建立了自己的国际交流工作室,工作室就坐落于秦淮区的中国科举博物馆。
“何勇国际交流工作室”揭牌仪式
“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willbethemainfocusofthisstudio,”YongHotoldus,“WewouldcontinuetocloselycooperatewiththeUNandothermetropolisesworldwidelikeNewYork,andtoinviteexpertsofallfieldstoNanjingtoholdevents.Thisway,wecouldbringNanjingevenclosertothe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