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崔大夫和育学园教育中心总监郭艳老师进行了一场以“家庭消毒对全家的身心影响”为主题的直播。直播过程中,很多网友都遗憾自己的提问没有被翻牌,那么今天,小园子就把大家关于“家庭消毒”的疑惑梳理一下,并统一作答吧!
01家庭消毒
1.为什么不建议在家里使用消毒剂?
答:家庭空间相对公共区域比较封闭,而一般消毒剂(包括酒精)都是可挥发性的。在密闭的空间里使用之后,容易在物体表面或空气中产生残留,如果家庭成员特别是宝宝接触到或是吸入了残留的消毒剂成分,可能会造成呼吸道损伤或皮肤损伤等问题。其实家庭相对公共区域也会更安全,没有那么多的病毒或细菌,家庭消毒更多地可能是一种心理作用。
2.相比84,家里使用75%酒精,是不是对身体害处会小一点?
答:不论是84还是75%酒精,判断是否对人体有害,要先看它的使用方式。如果经常在家中用稀释的酒精擦洗家具、地板或是将酒精喷到随身的衣物上,那么挥发酒精成分还会残留在家庭的密闭的小空间内,一样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尽量不要在家里内部空间中使用,如果使用了,一定再用清水清洁一遍,并做好通风。
3.手机天天不离身,感觉上面有很多细菌,应该怎么给手机消毒?
答:其实不用太过担心。手机是我们个人的随身物品,不太会被其他人直接接触,因此对于没有密切接触过新冠病人的普通人来说,手机传播新冠病毒的几率是很小的。另外,由于手机长期保持干燥状态,并不利于细菌的大量滋生。日常如果发现手机上有污渍,只要简单用清水擦拭干净即可,如果实在觉得不放心,或者的确曾经带手机出入过高风险区域,也可使用酒精擦拭,但不宜常擦。
4.洗衣液里面有消毒剂吗?怎么能把洗衣液漂洗干净?
答:洗衣液的种类很多,不同的产品不能一概而论,而且不同的洗衣机清洗力度也不同。如果家长担心使用洗衣液有残留,可以自己做个试验,按照产品的说明,取出一定量的洗衣液,清洗相应量的衣服,洗完之后用清水浸泡一下,看是否还有泡沫,有泡沫就说明洗衣液没有完全清洗干净。根据泡沫的多少,再评估是不是洗衣液放多了,或者是否更换洗衣液的牌子等等。
5.买回来的包装食品,需要怎么消毒?洗菜、洗水果时要用专用的果蔬清洗剂吗?
答:买回的带有包装的食品,其实没有必要消毒,直接放入冰箱、柜子里即可。清洗蔬果时,也不需要使用果蔬清洗剂,如果在清洗时,清洗剂没有被完全冲洗干净,反而对人体更有害,清洗果蔬时可以用用流动的水清洗干净泥土,再用清水浸泡一会儿,就可以了。
6.家里养有宠物,是不是应该每天消毒,应该怎么做?
答:养宠物不等于“圈养”病菌。只要给宠物定期洗澡,按时打疫苗,其实养宠物是非常安全的。如果乱用消毒剂,除了可能伤害家人健康,还有可能造成宠物误食,或者造成宠物皮肤不适,让它们生病。如果家庭成员对养宠物一事不能达成共识,建议先沟通好双方或多方意见,再决定是否要养。
02公共区域消毒
7.一般来说,公共区域消毒用什么?如果用84消毒剂,是不是有剧毒?
答:公共场所是否使用消毒剂,与我们对消毒剂的整体认识有关。受目前疫情的影响,大型公共区域不使用消毒剂好像不太现实,但我们要知道,不管是84还是其他可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都是有害的。我们外出戴好口罩不仅可以预防病毒感染,对吸入空气中弥漫的消毒剂也有一定的帮助。不过一般大型公共区域通风也会比较好,大家也无需过于担心。但是不建议大家在小区楼道、自己家中使用此类消毒剂。
8.去早教中心,进门都要求用免洗洗手液,虽然知道不太好,但又不好意思果断拒绝,应该怎么办?
答:首先,建议尽量避免使用免洗洗手液。如果你处于一些特殊场合,比如早教中心,有进门就要使用免洗洗手液的惯例,你又不便拒绝的话,可以在使用免洗洗手液后,和宝宝一起用流动的清水洗洗手,将免洗洗手液洗掉即可。如果遇到其他人不理解你的做法,正好可以借机向他们解释一下。
9.幼儿园说天天都会用消毒剂、紫光灯消毒,保证每天早晨孩子进园都是无菌的环境,作为家长怎么办?需要给孩子补充益生菌吗?
答:首先,幼儿园使用消毒剂、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是为了向家长传递幼儿园环境比较干净、安全的信息,同时也是为了杜绝一些集体生活中容易爆发的季节性、传染性疾病。但家长也不必过于担心,因为想要达到真正无菌,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也就是说,幼儿园基本不会出现无菌环境。
其次,要不要给宝宝补充益生菌,要看宝宝自身的身体状况。如果宝宝出现了一些异常表现,比如腹泻、皮疹等,或者家长担心宝宝出现肠道菌群失衡的问题,可以带宝宝来育学园诊所进行肠道菌群检测,或直接在育学园App上预约远程肠道菌群检测服务,并请医生根据检测结果,帮忙判断是否需要补充益生菌,以及补充哪种益生菌。
03儿童消毒
10.纯水婴儿湿巾可以用吗?
11.奶瓶可以用消毒柜的臭氧功能消毒吗?
答:有条件的话是可以的,但其实没有必要严格对奶瓶消毒。人类本来就生存在充满细菌的环境中,人与细菌之间的关系也不是完全对立的,比如参与组成人体肠道菌群的细菌,与人其实是存在共生关系的。肠道菌群的好坏与肠道的健康、免疫力的建立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宝宝长期生活在近乎无菌的环境中,不仅不利于肠道菌群的建立,也不利于他们日后适应家庭之外的环境。因此,我们更建议家庭环境保持“干净”,而非“无菌”,奶瓶日常只要用流动的清水洗净、充分晾干即可,不需要严格消毒。
12.孩子不会直接接触到酒精、84,只是在玄关拖地用一用,但她还是有湿疹,跟消毒剂有关系吗?
13.四岁孩子,用了几天成人的洗手液,突然手上有红疹子了,是过敏吗?孩子会对大人的洗手液过敏吗?
答:其实不一定是过敏。因为宝宝的皮肤比较娇嫩、敏感,而大人的洗手液并非为宝宝设计,其中可能含有对宝宝来说有刺激的成分,如果宝宝使用后没有冲洗干净,残留的洗手液可能持续刺激宝宝手部皮肤,导致红疹产生。对此,一方面,要培养宝宝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用洗手液后多用流动的水冲洗一会儿;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宝宝用专门的儿童洗手液。
14.周末在外面游玩的时候,给孩子偶尔用下免洗洗手液可以吗?
答:这个仍然是不建议的,如果给孩子用完免洗洗手液后,孩子接下来要玩耍或者吃东西,很容易将手上的残留的免洗洗手液成分吃进肚子里,影响肠道菌群健康。建议家长外出不便洗手时,带一瓶矿泉水,用矿泉水沾湿纸巾帮孩子擦手或直接用矿泉水冲洗手。
04消毒心理
15.随着疫情逐渐好转,怎么快速摆脱新冠病毒带给我们的“阴影”?
16.面对当前的新冠疫情,我们更应该做点什么?
17.如果孩子有“过分清洁,保持干净”的心理,家长应该怎么干预?
答:孩子出现追求过分清洁的情况,可能与家长的引导有关系。如果家长过于频繁地提醒孩子要洗手、要擦脸,孩子的潜意识里可能会觉得自己手上、脸上、身上不干净,就会出现频繁洗手、擦脸等行为问题。建议家长首先摆正自己的心态,要明白清洁要适度,不要过于频繁地刻意地提醒孩子去做清洁。尤其是在学习自主进食阶段的孩子,他们在吃饭的时候弄得满身、满手、满脸都是食物是很正常的,不要因为这一点就不让孩子自己吃,或者在孩子吃的过程中频繁帮孩子清洁,甚至因此训斥孩子。
18.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说“细菌是脏的,不好的”,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答:家长总说“细菌脏、不好”,会引导孩子讨厌甚至憎恨细菌,认为一定要将细菌消除掉才可以。但其实细菌也分“有害菌”和“有益菌”,如果孩子怀着对细菌的憎恨生活,可能对他未来的生活习惯、社交习惯等方面产生不良的影响。比方说,现实中有些人会“嫌别人脏”,与人握手后会擦手、洗手,这可能会影响到他未来社交活动中的人际关系。教育孩子保持健康的意识虽然很重要,但选择合适的方式更重要。
19.怎么逐渐摆脱“不消毒就不舒服”的心理呢?
以上,就是小园子关于3月24日【家庭消毒对全家的身心影响】这场直播中,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做的详细解答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