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绿色家庭,需要同学和家长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吧。
Reduce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室内空气污染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化学的,主要来自装修、家具、玩具、煤气、热水器、杀虫喷雾剂、化妆品、厨房的油烟等;第二大类是物理的,主要来自室外及室内的电器设备产生的噪声、光和建筑装饰材料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等;第三类是生物的,主要来自寄生于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生活用品和空调中产生的螨虫及其他细菌等。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可以做到:节约用水,使用节水龙头;保护水源,使用无磷洗涤用品;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少用空调;使用无铅汽油,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以自行车族为荣;宣传和使用无氟冰箱和不含氟的定型发胶、空气清新剂等物品。
Reevaluate
――绿色消费,环保选购
追求绿色消费,体现绿色健康,小编为你设计一天的绿色食谱:
1.每天吃一点水果。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及纤维素。
2.每天两勺油。这是指在炒菜烹调中平均每人一天摄取调料油脂的总量,其中植物油和动物油各占一半。
3.每天三碟蔬菜。尤其要吃叶绿素丰富的茎叶类蔬菜,其次是瓜果类。
4.每天四碗饭或四个馒头。在人体所需营养中,谷类食物的营养是必不可少的。
5.每天五种蛋白质。一个鸡蛋,一杯牛奶或豆浆,一碟鱼或虾类、贝类,一碟肉,一碟黄豆芽或豆腐。
Reuse
――重复使用,多次利用
绿色生活中的重复使用、多次利用,主要是针对水和纸来说的。
日常生活中,洗漱后的水不要立即倒掉,用一个桶子装起来,可以用来冲厕所。平常淘米的水可以多次利用,用来洗菜、浇灌植物等。
家庭打印后的废纸,可以用来制作纸笔筒、纸玩具、纸垃圾桶等。
Recycle
――垃圾分类,循环回收
首先,要将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如金属、塑料、玻璃、纸)、不可回收垃圾(如剩菜、剩饭等生活垃圾)、有毒有害物质(如废旧电池、废药品、危险化学品、含汞灯管等)。
再次,要将分类的垃圾投入到由社区物业提供的有分类标志的垃圾分类回收箱中,然后社区保洁人员将可回收垃圾转卖给废品收购公司,将不可回收垃圾收集,由城市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将有毒有害垃圾,集中送到市危险废物处置填埋厂做无害化处理。
RescueWildlife
关键词:虐待动物;法律治理;部门法
几年前,网络上的一段“高跟鞋虐猫”的视频引发了中国社会经久不息的讨论,既有对当今社会人性道德缺失的声讨,也有法律应该如何治理虐待动物行为的讨论。就后一话题来讲,普通公众与部分专业人士的观点都认为虐待动物的行为应该入罪,应该动用刑法进行规制。甚至有学者提出了《反虐待动物法》的专家建议稿。①然而,一只小猫的惨死是否真的应该引发一场刑法立法的改革?虐待动物的行为入罪是否真能实现提升社会道德水平,保护动物不受虐待的目标?围绕着虐待动物行为的法律治理,是刑法“一支独大”,还是分由刑法、行政法与民法协调衔接?这些问题在提出立法建议时不可不查,否则有可能使得立法建议成为一纸空文。有鉴于此,笔者就虐待动物行为的法律治理进行初步讨论,以期为学界提供一些新的思考素材。
一、虐待动物的行为及后果
(一)什么是虐待动物的行为
(二)虐待动物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三)对虐待动物的一点基本认识
二、不同虐待动物行为的法律分层治理
虐待动物仅仅是行为人为了达到影响一定社会关系目的的手段而已。这是上文的分析结论。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从法律治理的角度来看虐待动物,对于虐待动物这一社会现象不宜采取“一刀切”(如“虐待动物入罪”)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应分清虐待动物所影响到的社会关系种类,区别对待,实现法律的分层治理。
(一)在个体与个体关系层面
(二)在个体与社会关系层面
(三)在个体与国家关系层次
三、刑法、行政法、民法的协调衔接
作者:蒋涤非单位:云南省人民检察院
参考文献:
[1]王洋.伦理结构、尊卑与社会生产[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14.
[2]常纪文.《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及其说明[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5):33-34.
[3]俞吾金,陈学明.国外哲学流派新编(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56.
[5]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困境——一个反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8.
2.记忆中的那场雨初中生辅导杜敏
3.爸爸的马铃薯刘永莉
4.追逐母爱彭高美
5.小鸟叫了
6.重访"秋思"之路田雅红
7.浓浓雪中情韦川
8.山里的孩子刘秀菊
9.因为有了你满艳
11.初中生辅导换个角度写汤国铣
12.例谈轴对称的应用岳天桃
13.平方根与数轴陈仕川
14.物理量多种巧妙的间接测量方法马美芹
15.by和with大比拼张慧娴
16.begoingto的用法高桂华
17."不确定"的十种表达严双红
18.冰上巡回赛:荷兰人的狂欢节陈健生
19.望天门山李白
20.上海世博会掠影
1.聆听春雨王傲蕾
2.初春谭思柳
3.大自然就像母亲的怀抱吕贵萍
4.精彩瞬间牟琪
5.我的乐园刘忠祥
6.棋如人生王翔
7.西西初中生辅导信箱
8."排比"修辞的妙用杨万灵
9.《送元二使安西》赏析罗德勇
10.耐人寻味的细节描写李赫然
11.灵活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王昕
12.2006年贵州省中学生数学竞赛试题叶明亮
13.浅谈英语冠词杨昌清
14.浅议GO作名词的用法杨秀菊
15.一般现在时的"老谈新解"娄义益
16.学好历史,让我们更聪明张霞
17.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刘俊昌
18.未来"迷你飞碟"高空盯住你曾道红
19.黔地无闲草四处皆灵药金灵
20.台球神童丁俊晖走向成熟胡振环
1.昨天今天明天王一恒
2.躲雨记宋军
3.山路徐浪
4.我被感动了张玉梅
5.雪儿笑了张云
6.苹果里有颗星星石莉丹
7.如何分析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于明光
8.以景结情含蓄隽永——古诗的"尾景"欣赏李仰臣
9.作文结尾例谈张丽君
10.中学生写作如何积累素材陶玲
11.浅谈猜想型探索问题徐立荣
12.活用平方差公式巧解数字计算题杨武忠
13."have"与"make"用法面面观曾文秀
14.连词before的用法胡正宏
15.蒯通自救白庆顺
16.一旦机器人拿直武器……曾道红
17.首届奥运会趣事陈健生
18.贵州境内乌江梯级水电站简介范有林
19.我的美国之行邵璇
1.学会欣赏周闪闪
2.人生中的财富罗飞
3.又到叶落花枯时刘维琳
4.回家的路吴炜堃
5.初中生辅导泪肖丰明
6.作文的思维方式汤国铣
7.语文知识易混概念辨识姜方
8.条件取值轻松解题罗运友
9.几何命题证明中的联想颜显成
10."填补法"在解题中的应用张本伦
11.解浮力题应注意的问题周敖影
12.英语书面表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李琍
13.巧解"完形填空"张芳
14.天赋开阳金灵hHTTp://
15.莫把维生素C当"灵丹砂药"李晓琪
16.海洋动物也能知天测地王化清
17.月球上的四个奇怪现象刘吉顺
1.寻觅春天周四维
2.残阳钟亚亚
3.快乐悄悄地走了田珊
4.那一刻沈琴凤
5.我不哭向洋
6.池塘边的树郭彬彬
7.我的梦想龙雪梅
8.梦的童年张梦欣
9.手握希望初中生辅导贾雅茹
10.初探初中文言小说的一般学习方法杨勇
11.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韦永灿
12.《滁州西涧》赏析罗德勇
13.逆用公式巧解题夏坤学
14.不可忽视数学概念的学习陆海泉
15.巧添平行线求角度赵静
16.巧学反身代词孙高敏
17.浅析一般过去式的用法张蓉
18.Some的用法知多少冯骥
19.魏征是镜白庆顺
20.温带天然博物馆——长白山赵茗
21.军事仿生:盯住动物的眼睛曾道红
22.奥运奖牌——民族文化的精华陈健生
23.摄影作品欣赏
24.旷世奇才——达·芬奇
1.飘落的秋叶陈雪娇
2.让我们为你把泪水擦干张萍
3.童年往事写真杨坤
4.流浪汉·露珠·老大爷陈启荣
5.我迷上了古诗文邹依洁
6.数词在成语中的活用陈敏
7.作文没有标准答案汤国铣
8.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十大误区"龚荣明
9.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设元技巧黎贤友
10.破译"首字母"之谜陈顺
11.小议反身代词的用法杨春艳
12.英语学习"诗"二首丁银雄
13.国界上的奇闻趣事苏新民
14."聚宝盆"柴达木范怡
15.初中生辅导东方金字塔凌莹
16.辉煌3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成就与展望陆秋实
17.改革开放30年之广西发展宋心台
18.马来西亚想当造枪大国曾道红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答题卷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1、告别了小学生活,步入了初中,面对新学校、新同学、新生活,我们应该()
A、留恋小学的生活,对新学校处处不满
B、以积极的心态尽快适应新环境
C、专心学习,不参加学习以外的任何活动
D、不主动与别人说话交流,保持矜持
2、“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一半。”这句话给刚进入初中的学生的启示是()
A、只要把七年级的课程学好,以后的课程就肯定没问题了
B、进入一个好的学校等于成功了一半
C、进入新学校,认识新同学,以后的学习就成功了一半
D、要主动适应新环境,珍惜新起点,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3、在校园文化节上,七年级(2)班的同学争先恐后纷纷献艺。开展此次活动可以让同学们()
①结识新伙伴,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②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③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自己的价值
④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在哈佛大学图书馆的墙上有一条格言:“此刻打盹,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这句格言启迪我们()
A、要根据自身的独特性,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B、学习是一个充满梦想的过程
C、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D、社会越发展,选择的机会就越多,选择的难度就越大
5、下列关于受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受教育是公民的权利,上不上学是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
B、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C、公民的自身发展要求有受教育的权利
D、公民受教育对对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极为重要
6、有的同学常常抱怨“老师对我们要求那么严格,真烦啊!”“爸爸妈妈为什么要送我到这个学校读书啊”“学习真累啊!”,在学习面前,他们害怕、退缩。对此,你认为他们迫切需要做的是()
A、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B、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C、提高学习质量D、纠正不良的学习习惯
7、中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最重要的是()
A、照搬老师的学习方法
B、学习优秀学生的学习方法
C、根据自己的特点、学科特征去探索适合自己和学科的学习方法
D、学习科学家的学习方法
8、李明想竞选班长,带领大家共同创建良好的班集体。以下是他的演讲提纲。其中不恰当的是()
A、我们要有共同的目标B、我们要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C、我们班的事务我都会一肩挑负全责D、我们要团结协作,互助前行
9、“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就其大;没有细流,河海不能成就其深。”这句话告诉我们()
A、集体离不开个体B、个人离不开集体
C、集体的利益比个人的利益重要D、个人的利益比集体的利益重要
10、有人把集体比喻成森林,个人比喻成小树,一棵小树只有投入森林的怀抱才能经受住风雨。这句话告诉我们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
①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
②个人不能自立,只能依赖集体才能生存
③集体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1、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行为是()
A、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B、将掺有硫酸的饮料泼在动物身上
C、不吃青蛙,反对打鸟D、将流浪猫的腿打瘸
12、下列关于生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世界是因生命而精彩②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③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④我们只需要关爱和呵护人类的生命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③
13、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类的生命有()
A、适应性B、智慧C、无限性D、共同性
14、进入青春期,我们生理上都发生着显著变化,下面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这意味着我们已经长大成人了
②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
③这是我们从童年向成年过渡的必然变化
④主要体现在身体外形、内部器官与性机能的变化
15、对于青春,我们充满了好奇,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彼此共享成长的体验,作为同学间形成亲密友情最基本的准则是:()
A、主动热情B、要讲“哥们儿”义气C、互相帮助D、互相尊重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请你辨析(10分)
兰兰:青春是一颗划破天宇的流星,虽绚烂却很短暂。
花花:青春是一棵常青树,永不凋零。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刚刚适应初中生活,一些莫名奇妙的烦恼便悄悄爬上心头:我为什么长的这么矮、这么丑为什么有的男孩长了胡须,我却没有呢为什么有的女孩子长了青春痘,我也长了青春痘为什么我的成绩没有小学好为什么总是有人在我背后指手画脚,说我体味重,为此我都不敢和同学交往了。
(1)你知道青少年心理发展有哪些特点吗(4分)
(2)你认为小明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些心理矛盾(6分)
18.最近,妈妈发现小刚特别爱穿一些奇怪的衣服,便对他说:“你是一个学生这样穿可不太好。”小刚不以为然地说:“你知道什么!这才叫‘酷’。”妈妈又说了几句,小刚生气地说:“我已经长大了,穿什么是我自己的事情,不用你管!”
阅读上述文字,回答下面问题:
(1)小刚所理解的“酷”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酷”的(8分)
(2)小刚对妈妈说:“你知道什么!”这反映了他的一种什么心态(4分)
(3)小刚是怎样理解长大的含义的你又是怎样理解的呢(8分)
参考答案
一、单选(每题2分,共30分)
1-5BDDCA6-10BCCAB11-15CABCD
16、(10分)
答:①青春是活力的象征,蕴含着智慧、勇敢和意志,但青春期年龄范围只有10-19岁,很短暂,因此说青春是天宇的流星,绚烂而短暂。
②青春和年迈不仅在于年龄的大小,而在于心境。一个人虽年事已高,但仍可保持青春活力,所以青春可永不凋零。
③我们要抓住青春美好时光,努力学习,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保持青春的心境,让我们的青春永不凋零。
17、(10分)
(1)青少年心理发展有以下特点:①智力逐步发展到高峰期②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强烈③情绪和情感丰富和强烈,但不稳定,具有两极性④性发育加速,性意识萌动(4分)
(2)①可以向父母、老师、朋友及社会寻求帮助。②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听听音乐或者打打球,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与同学聊聊天,给朋友写写信等等。(6分)
18、(20分)
(1)①小刚理解的“酷”是打扮奇特,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等;
②我理解的酷不一定是表面上的标新立异,而是人格独立,从内心深处散发真正的魅力,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8分)
关键词:名车品牌品牌翻译隐喻
什么是隐喻?隐喻一向是一个令各界方家着迷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隐喻只是一种修辞方法。其实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一种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反应,它体现了人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观念系统的本质特点,是人们认识、思维和行为的基础。隐喻是人类用来组织其概念系统的不可缺少的认知工具,是通过甲事物理解乙事物的重要手段,给人类以观察世界的新方法和看待事物的新视角,还能创造新意义,表达新思想。用隐喻来说明事理则趣味盎然,状事则事情昭然,绘物则物态宛然,抒情则情意剀然,被誉为修辞格中的“巨无霸”。
如何翻译英语隐喻?隐喻更多的是一种特定的文化独特的表达方式,那么英语隐喻的翻译就要采取较为综合、全面的翻译策略,方能尽量还原源语所蕴含的语义和文化体验。翻译英语品牌时一般以直译法为主,必要时选用意译法、转译法或合译法。
其三,一部分品牌则通过双语并存使用,使本身的隐喻意义延伸进译入语。德国大众公司的Satana是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座常刮旋风的山谷(桑塔纳)而命名的,所以我们看到的桑塔纳车标都是英汉并存,这样桑塔纳本身的含义就自然而然地融入译语文化了。又如:Audi的品牌翻译,Audi来自于拉丁文,译成中文是听的意思,是其创始人霍尔希名字的拉丁译文。我们看到每辆奥迪汽车的散热器的前面和车尾都镶有四环标志,同时汽车尾部还有英文商标Audi。通过Audi与奥迪共同存在,很好地向消费者传达了奥迪的汽车文化,也使奥迪给人以一种古典的韵味。
外国车名的翻译基本有两种趋势.一种是音译+某种涵义的翻译,另一种是纯音译。无论哪种方法,译者在翻译时都会考虑跨文化的因素,采用各种翻译策略反映原有商品中的隐喻,或者利用译语文化创造新的隐喻,亦或双语并存使本身含义延伸至译入语文化。无论何种策略都是为了更好地占领市场,促进销售,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品牌翻译在国际贸易中所起的桥梁作用。
[1]陈陵娣,陈倩.国际名车品牌汉译赏析[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5,(11).
[2]韩晋.名车的历史[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1).
[关键词]电影;《功夫熊猫》;认同;中国文化
一、引言
二、从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谈电影《功夫熊猫》对他者文化的认同
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和文化传统及其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一些动物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着截然不同的象征意义,有的动物词汇在一种文化中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文化中确没有任何文化内涵。电影《功夫熊猫》中呈现的龙、乌龟、老虎、鹤等动物,都是典型的中华民族的祥瑞动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被用来表达人们的某种心理满足和愿望;而此类动物在西方文化中并未有任何特殊的含义。然而,观毕电影我们可以发现,导演并没有用西方文化中具有类似象征意义的动物词汇进行置换,这种尊重他文化的行为,体现了影片对他文化的认同。
1.龙
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残暴和残酷的象征,它是一种被描述为有着长角、蝙蝠的翅膀、晃动的爪子和蛇尾的怪物,通常在最后都会被杀死。因此,杀死一条龙被视为英雄行为。英语中的短语theolddragon指魔鬼或丑陋的泼妇,chasethedragon指吸食鸦片和海洛因的行为,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龙在西方文化中具有否定意义。
而《功夫熊猫》中等同于功夫之王的龙斗士所蕴涵的积极文化暗含则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征,它是权力、尊严、图腾、幸运和吉祥的象征。依据中国古老的传说,龙是一种可以在空中飞、在海中游的动物,它甚至有权力控制风和雨。在中国文化中,龙被视为传奇神话的生灵,是一种变化莫测的神物。在封建时期,皇帝把它当做自己的真身,自称为“真龙天子”,出现了各种含有“龙”字的短语如龙袍、龙体、龙王、龙庭等;平民百姓把它当做自己的神灵,每每在祭龙求雨时,表现得极为的虔诚。作为力量与精神的象征,龙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民间,自古以来就有赛龙舟、舞龙灯等游艺活动。同时龙一直被视为祖先,这就是为什么海内外的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不仅如此,龙已经成为一种永不衰竭的精神力量,形成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外形充满力感、动感和美感的“龙文化”。
2.鹤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功夫熊猫》中师傅的五大徒弟之一的大师鹤为道教引入神仙世界,被视为出世之物,是高洁、清雅的象征,成为名士高情远志的象征物。得道之士骑鹤往返;修道之士,以鹤为伴。唐代诗人杜牧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的诗句。而北宋高士林逋更是隐于浙江西湖的孤山,30年中足迹不及城市,终身不娶,以梅鹤为伴,享有“梅妻鹤子”的美誉。由于鹤跟道教、神仙有着密切的关系,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被视为长寿之物,父母会给孩子取名叫“鹤龄”“鹤年”,希望孩子长命百岁。鹤还常常与松结合,象征着坚定、长久的生活,短语如“松鹤延年”“鹤发童颜”等,成为对高寿者的赞辞。而在西方文化中,鹤则没有类似的联想,可见影片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3.乌龟
在西方人眼中,乌龟仅仅是行动缓慢、不引人注意的小动物,但《功夫熊猫》中乌龟大师的睿智及其“世上无巧合,从来就没有意外,一切皆有可能”等经典话语给所有电影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正与中国文化所赋予乌龟的象征意义相吻合。由于乌龟上面的壳是圆的,下面的身子是方的,符合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因此,古人觉得乌龟通灵,沟通天地,可以用来占卜。这样,古人就抓来乌龟,把壳取下,在上面钻个小眼,放在火上烤。根据壳开裂的纹路,预测吉凶。古人认为,“龟者,神异之介虫也,玄采五色,上隆像天,下平像地”,“左睛象日,右睛象月,知存亡吉凶之忧。”说它“生三百岁,游于蕖叶之上,三千岁尚在蓍丛之下。”(程裕祯,1998)因此后世把龟作为长寿和预知吉凶的神物。汉代以来,以“龟龙”比喻人中英杰,以“龟龄”比喻高龄。
4.老虎
在东方文化中老虎被视为王,被视为果断、强大、活力、威猛用武和权威性的象征。在远古时代,有各种不同的传奇英雄,如“武松”,他们打败了老虎,这被视为英雄行为。作为勇猛威武的形象,老虎自然成为英勇作战的将士们的象征,故有“虎将”“虎士”“将门虎子”之称。其次,老虎代表权威,成语“伴君如伴虎”(随同皇帝是可怕的,因为如同伴随着老虎),“敢把皇帝拉下马,老虎也得掰掉牙”(如果有人敢拉皇帝下马,如同拔下老虎的牙齿)。这些例子不仅证明老虎是权力的象征,同时也显示出老虎拥有如同国王般不能受到挑战的尊严。
而在西方文化中,狮子取代了老虎的地位成为百兽之王,象征着强大的太阳神,也象征着权力、庄严和勇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很少提到老虎。电影《功夫熊猫》中拥有最高功夫代表之一的Tigress在太郎逃出监狱袭击和平谷时所体现出的无畏勇气,无疑证明了导演对老虎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的认可。
三、从哲学思想及谈电影《功夫熊猫》对他者文化的认同
哲学思想是历代哲人们对天地万物、对社会、对人生的各种思考和认识,展示了一个民族的无穷智慧,也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品格,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的体现。而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影响了人类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是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和民族文化最有价值的社会现象之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东西方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哲学思想学说和,并通过其文学作品、电影、艺术品等展现出来。按理,此部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应充分宣传西方的哲学观和,但事实是影片中,中国式的哲学思想(儒家道家学说)及宗教(佛教及道教)所散发的潜在魅力让观众无法抵挡。
作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和中国文化史上第一学说的儒家学说在本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师傅对龙斗士熊猫的训练正是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具体表现,即针对学习者的志趣、能力、喜好等情况进行相应的训练以期实现既定教学目标。师傅发现熊猫在心情不佳时喜欢吃,在吃东西的同时内在的潜力得到进发,表现出极大的功夫天分,因此在传授功夫秘笈的过程中用各种吃的东西做诱饵,借以激励熊猫的斗志和潜力,并使其逐步从功夫的门外汉朝功夫大师迈进。
同时熊猫通过“相信自己,人人都能成为大侠”的
“禅”式自我领悟,最终成为真正的龙斗士,受万人仰慕的大师。而这种领悟正是佛教宗派之一的禅宗主张的体现,“尚静悟,贵解脱,以入定为工夫,以参证为法门,能于此而有所悟入,而后性静心空,脱离一切挂碍。无挂碍斯无恐怖矣,无恐怖则神清,神清则气足,气足则应变无方、随机生巧。如是而后,明于法而不拘于法,沉其心而不动其气。”
影片中充满无限神秘、人人梦想得到的功夫秘笈龙之典,在“千呼万唤始出来”的一霎那却发现是一纸空白,就在大家莫名其妙时,熊猫父亲告诉其面条祖传秘诀的那句话“真正的秘诀其实没有任何秘诀”让熊猫茅塞顿开,原来“无即是有”,最后凭借自己的实力和自信心打败了太郎。这种“无即是有”的主张与中国本土上产生的宗教道教的“道”的主张不谋而合。道教认为,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极,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象以之生,五行以之成”,它无所不在,无所不生,不所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