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劳是指心、肝、脾、肺、肾五脏劳损。七伤是指喜、怒、悲、忧、恐、惊、思七情伤害。人们经常用“五劳七伤”来形容人身体虚弱多病。其实,“五劳七伤”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形成因素也包含着多个方面。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五劳七伤”实际上是经常被人忽略的,所以才会“积劳成疾”。小处着手,注意日常细节,生活就会更健康,更快乐。
五类劳损概念
指人因为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类劳损。《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有时也指肝劳、心劳、脾劳、肺劳、肾劳等五种疲劳,它们都是指由于过度劳身与劳心所产生的种种疲劳状态。
久视伤血
因此,我们不管是看书,还是玩电脑等,只要有一个小时了,就应该休息一会儿,或者起来走走,也可以往远处看一会儿,也可以做做眼保健操,以此来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
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
久坐不好,久立也不好。久立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使部分组织和细胞的营养失调,出现气滞血凝,导致某些骨骼关节发育畸形或活动障碍。久立不走,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便会引起腰痛、腿软、足麻。另外,长久站立,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曲张或导致某些骨骼关节发育畸形和活动障碍。因此,久立之后,也要坐着或者躺着休息一下,才能让周身气血正常运行,调节神经功能,保持身心的健康。
久行伤筋
所以说,我们走路也是需要注意休息了,走一会儿就可以休息一下了哦。
久卧伤气
人有事没事总是躺着,特别是吃完饭后就躺下来,就会使得经脉难以流通,气血凝滞不行,不仅肢体筋肉之气渐趋衰弱,而且还会伤及五脏六腑,引起一些气血不足的表现,如精神萎靡,疲倦无力,食欲不振,心悸气短等症状。所以,睡眠应当适可而止,有规律,有节制,顺应“春夏夜卧早起,秋季晚卧早起,冬季早卧晚起”的规律。
七伤的概念
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行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解伤志。
可以看出,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的影响也最大,互相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互为协调。所以,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论是劳身还是劳心都要有节制,不可过度,要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神经和身心,这样才是正确的养生之道。
治疗五劳七伤验方
1、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宜服“三黄丸”
随季节而不同。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量是:四两一三两一四两;夏季是:六两一一两一七两;秋季是:六两一三两一三两;冬季是:三两一五两一二两。配好后捣碎和蜜做成丸子,如乌豆大。每服五丸,渐增至七丸。一天服三次。一月后病愈。久服使人健壮。
2、治五劳七伤,下元久冷,一切风病,四肢疼痛
用补骨脂一斤,酒浸一夜,晒干,加乌油麻(黑芝麻)一升炒,等麻子炸声绝后,簸去麻子,只取补骨脂研为末,以醋煮面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服,温酒盐汤送下。
3、再方
用干漆、柏子仁、山茱萸、酸枣仁,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4、再方
用乌鸦一只,于其腹中装入栝楼瓤一枚和白矾少许,扎紧煮熟,分作四次服下。
5、再方(衰弱型)
用枸杞叶半斤,切细,加粳米二合,豉汁适量,一起煮成粥。每日食用,有效。
6、再方(阳虚无力型)
用羊肾一对,去脂,切小;肉苁蓉一两,酒浸一夜,去皮,和作羹汤,加葱、盐五味吃下。又方兼治腰脚疼痛:用羊肾三对、羊肉半斤、葱白一根、枸杞叶一斤,同五味煮成汁,下米煮粥吃。
7、再方(吐血咯血型)
用水牛脑一具,涂纸上阴干,杏仁(煮去皮)、胡桃仁、白蜜各一斤,香油四两,同熬干为末。每服二匙,空心服,烧酒送下。
8、五劳七伤的治疗偏方(吐血虚瘦症)
用初生的紫河车,洗净至清汁流出乃止。以酒煮烂,捣哪泥,加白茯神末,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米汤送下。忌用铁器煮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