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4.昆虫备忘录,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中小学教案资源大全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4.昆虫备忘录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
2.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3.用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4.培养多多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默读课文,说说你最感兴趣的内容。
2.用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3.培养多多观察,探索昆虫奥秘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揭示课题。观察图片,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昆虫吗?你知道哪些昆虫?了解它们的什么?(课件出示多种常见的昆虫图片。)小组同学交流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昆虫,教师巡视,参与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导入课题:从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昆虫,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进一步了解几个昆虫。(板书课题,学生齐读。)1.写几个自己熟悉的昆虫名称。
二、自主读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课文,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读通句子,读懂课文,看自己通过读课文能了解到些什么。有不懂得问题可以随时询问老师。
2.学生自由默读课文,教师巡视,随即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
3.分节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够准确的字音。
2.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记录(lùlǜ)
款款(kuǎnqiàn)
丝绸(chóuzhóu)
大约(yuēyāo)
三、互相交流,学习第一部分“复眼”。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看作者主要介绍了昆虫的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做好记录。
3.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4.教师评议,随机小结。
(1)蜻蜓有复眼。(板书:复眼)
(2)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板书:视觉灵敏)
5.查字典了解什么是复眼?(学生发言,教师小结,课件出示:节肢动物的一个典型的眼,尤其在昆虫和节肢动物内,而主要包括大量的(有时几千个)小单眼,密集在一起,但是视觉上由暗色细胞分开,在凸出的基底膜上排列,而在外部遮盖着一个几丁质的角膜。)
6.作者是怎么研究复眼的?
(1)琢磨。(琢磨是什么意思?思考;研究。)(板书:琢磨)作者是怎样琢磨的?(“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那它怎么看东西呢是每个小眼睛都看到一个小形象,合成一个大形象还是每个小眼睛看到形象的一部分,合成一个完整的形象)(板书:合成)
(2)观察。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板书:观察)(你走近蜻蜒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板书:视觉灵敏)
(3)想象。(如果人长了一对复眼……)
7.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善于观察和思考。板书:善于观察思考)
8.再读课文,看还有什么发现?
9.学生发言,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琢磨()
凡是()
灵敏()
4.用简短的话介绍你喜欢的一种昆虫身体的某一部分。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在“复眼”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什么?(蜻蜓有复眼,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2.教师评议,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汪曾祺的“昆虫备忘录”,去了解更多的昆虫的秘密。
二、独立学习,自主探究。
1.投影自学要求。
(1)小组同学从课文后三部分选择小组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部分交流探究。
(2)看小组同学都发现了什么?小组长做还记录。
2.小组同学互相合作,交流探究。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深入探究。
1.预设一:“花大姐”探究小组(板书:花大姐)
(1)瓢虫的膜翅: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①拟人: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板书:拟人语言生动)
②词语:顺顺溜溜(这里指平整,变化不大。)严丝合缝(指缝隙严密闭合。)<板书:顺顺溜溜严丝合缝用词准确>
③动词:落折收拢细节描写(板书)
(2)外形: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做“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瓢虫就分为两大类。(板书:外形观察细致)
(3)习性:有的瓢虫吃蚜虫的,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的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板书:益虫害虫喜爱之情)
2.预设二:“独角仙”探究小组(板书:独角仙)
(1)作者介绍了独角仙的哪些方面?
①笨重: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它摔得很重,摔晕了。轻轻一捏,就捏住了。
②体长:约有两寸(板书:体长约有两寸)
③甲壳:深色挺硬(挺硬,指很硬。)(板书甲壳:深色挺硬)
④头部:尖端有角(板书:头部尖端有角)
⑤力气:很大(板书:力气很大)
(2)作者是怎样介绍独角仙的?
①用词准确:(板书)
约有两寸(“约”用词准确,是坐着的估测,不是实际测量的数据。)
北京隆福寺过去有独角仙卖,据说给它套上一辆泥制的小车,它就拉着走。(据说:听说,听他人说。意思是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不一定真实。)
②对比:(板书)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形象说明独角仙角的坚硬。)
3.预设三:“蚂蚱”探究小组(板书:蚂蚱)
(1)作者介绍了蚂蚱的哪些方面?
①别称:挂大扁儿(板书)
②形态:好画(板书)
③飞起来:咯咯作响(板书)
④膜翅:桃红色(板书)
⑤土蚂蚱:身体粗短(板书)
(2)作者是怎样介绍蚂蚱的?
①举例:(板书)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画草虫的很少有没画过蚂蚱。齐白石、王雪涛都画过。我小时也画过不少。(“画草虫的很少有没画过蚂蚱。”是什么意思?<画草虫的画家很少有没画过蚂蚱。>)
②用词准确:(板书)咯咯作响(象声词)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溜溜
()丝()缝
2.仿写词语。
咯咯
可能()
讨厌()
4.选择“挺”在不同词句中的意思。
①笔直;②伸直;③很;④量词。
(1)一挺机枪
()
(2)挺立()
(3)挺腰()
(4)挺好()
四、练习全文,继续探究。
怎样写好昆虫备忘录?
1.细致观察。
2.善于思考。
3.描写准确
4.恰当修辞
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如表格、配有文字说明的图片等。
五、总结全文,感情朗读。
1.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随着作者汪曾祺了解了几种常见的昆虫,学习了怎样写好昆虫备忘录。希望同学们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也能写出自己的昆虫备忘录。
2.利用网络阅读更多的有关作品。
课堂小结
[教学板书]
昆虫备忘录
花大姐
复眼琢磨合成善于思
观察视觉灵敏善于思考
拟人语言生动
顺顺溜溜严丝合缝用词准确
落折收拢细节描写
独角仙
外形:观察细致
习性:益虫害虫喜爱之情
体长约有两寸用词准确
甲壳深色挺硬观察细致
头部尖端有角观察细致
力气很大用词准确
蚂蚱
别称挂大扁儿
形态好画对比
飞起来咯咯作响用词准确
膜翅桃红色观察细致
土蚂蚱身体粗短观察细致
[教学反思]
《昆虫备忘录》
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较好地处理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了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语文基础。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尤其要指出的是,培养习惯,正面引导固然重要。
培养学生基本的读书技能。学生要会默读,要能做到默读中注意力集中,不动指、不动唇、不回视,抓住主要内容等;学生要学会在读中思考、质疑、解疑,学会在读中圈点、批画;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阅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鼓励他们多读多看,养成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多总结的良好习惯。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1.蜜蜂、马蜂、蜻蜓、苍蝇、蚊子、牛虻、蝴蝶等。
2.记录(lù)款款(kuǎn)丝绸(chóu)大约(yuē)
3.琢磨(思考)凡是(通常)灵敏(敏捷)
4.范例:蜻蜓的飞行绝技来自于一对极其出色的翅膀,它轻而薄,长不到5厘米,重量只有0.005克,但每秒钟却扇动30——50次做高速飞行,其中的奥秘足够我们人类研究一阵子了。
第二课时
1.顺顺溜溜严丝合缝
2.隆隆啪啪哗哗叽叽呼呼
3.可能(或许)讨厌(厌恶)
4.(1)一挺机枪(④)(2)挺立(①)(3)挺腰(②)(4)挺好(③)
5.例文:我发现了蜻蜓的秘密
炎热的夏天里,有许多美丽的昆虫在空中飞来飞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蜻蜓。
每到这时,我经常到外面捉蜻蜓玩。一次,我看见一只蜻蜓落在花朵上,就躲在他的身后,心想:看你往哪跑,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我捉到它,它就飞了。就这样连续捉几只都没捉到。我就去问爸爸说:“爸爸,为什么我捉蜻蜓还没有碰到它,他就飞了呢”爸爸回答我说:“你到电脑中查一查,会有详细的答案。”我将信将疑,就去咨询我的小老师——电脑。通过资料显示:“蜻蜓一对大眼睛是由无数的小眼组成的,叫复眼。它的每只复眼由一万多只小眼睛组成的,头部能灵活转动,能够看见四面八方的事物。蜻蜓是世界上“眼睛”最多的动物,视觉极为灵敏。即便我们从后面去捉它,它也能看见,所以我们捉它时它立刻就飞了,就抓不到了。我急切地让爸爸帮我捉了一只。小蜻蜓扑打着透明的翅膀,好像很怕我。我小心地捏着它的翅膀,把它放在手心里仔细地观察。呀,我发现小蜻蜓的大眼睛是绿的,而且还放着光呢!我想知道它的眼睛为什么那么大,于是,我拿来放大镜仔细观察。咦,蜻蜓的每只眼睛真的是由许多只小眼睛组成的。
大自然真是太奇妙了!我终于明白了蜻蜓的秘密。也懂得了:只要通过我们的认真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小学作文能力的培养,
应该从看图写话训练起步。
看图写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
下面整理的好词、好句,
快为孩子收藏一份吧~
好词
干干净净、工工整整、开开心心
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痛痛快快
漂漂亮亮、大大方方、欢欢喜喜
平平安安、风风光光、红红火火
羞羞答答、风风雨雨、高高大大
亲亲热热、轰轰烈烈、家家户户
结结巴巴、口口声声、方方正正
千千万万、飘飘洒洒、轻轻细细
躲躲闪闪、拉拉扯扯、拖拖拉拉
暖暖和和、热热闹闹、清清楚楚
摇摇晃晃、方方面面、哭哭啼啼
说说笑笑、来来去去、圆圆满满
整整齐齐、嘻嘻哈哈、摇摇摆摆
断断续续、忙忙碌碌、完完全全
滴滴答答、白白净净、稳稳当当
进进出出、歪歪扭扭、蹦蹦跳跳
完完整整、弯弯曲曲、安安稳稳
好句
1、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2、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尘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马路上发着白光,小摊贩不敢吆喝,商店门口的有机玻璃招牌,也似乎给晒化了。
3、那是一个久旱不雨的夏天,炎热的太阳烤得田里的老泥鳅都翻白了,村边的小溪,溪水一下低了几寸,那些露在水面的石头,陡地变大了。
4、鲜红的鸡冠在远处看像一团火。
5、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6、从远处看,一株株桃树活像一把把张开的大花伞。
7、我终于明白了春天的色彩为什么这样丰富:是春姑娘手中的彩笔勤奋地挥动着;是稚气的孩子们天真地打扮着;是被人们忽视的小草默默地孕育着。尽情地享受着春的色彩的怡悦的人们啊,你为春天的色彩贡献了什么
8、小蜜瓜羞得满脸通红,只好硬着头皮向心兰老师请教。
9、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10、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11、一想到这儿,眼泪就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
12、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
13、乌龟把脖子和脑袋都缩进了硬壳里,四肢一伸一伸的,好像在做广播操,有趣极了。
14、格本的鼻子和下巴都磕破了,他又惊又痛,搂着滑梯的支柱,吸溜吸溜的哭了。
15、刚一出屋,脸和鼻子就像用刀割一样冻得难受。
16、那条小狗一身金黄色的毛,闪闪发亮,像刚刚擦过油似的。
17、小花猫的脑袋圆圆的,顶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那大大的绿眼睛瞪得像两盏小绿灯。
18、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好期末考。
19、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20、蓝蓝的湖水和蓝蓝的天连在了一起,分不清哪是湖水,哪是天。
21、太阳像个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线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发烫,脚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烟。
22、在春天里,动物们也从沉睡中醒来。小草开始发芽了,大地上到处都显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一眼望去,到处都是一片绿景象,就像一幅水彩画。
23、一阵微风吹来,桂花树舒展着它的枝叶,随风微微摇动着,在阳光下闪着绿光。
24、早上推开房门,只见地上的积雪已经一尺多厚了。
25、圆圆的脸上,蝌蚪似的两只黑亮的眼珠一闪一闪的,可爱极了。
26、那蜜蜂,好勤快哟,赶集似地飞来飞去。
27、乌黑的眼珠,像算盘珠儿似的滴溜溜乱转。
28、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再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
29、她两条细长的眉毛就像两个倒下来的小括号。
30、白公鸡竖着鸡冠怒气冲冲地扇着翅膀,伸着长长的脖子箭似地向前冲去。
31、那些像小扇子一样的叶子组成了一把大绿伞,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送给人们一片阴凉。
32、他那又黑又粗的眉毛就像两把大扫帚。
33、这些飘落的叶子,好像是仙女撒下的五颜六色的花瓣。
34、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35、小鸟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垂头丧气,像是奄奄等毙;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破碎的高叫;真是破锣碎鼓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36、校园里,到处都是春光明媚的鲁象。柳树抽出了细细的柳丝,上面缀洁了淡黄色的嫩叶;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37、格本念分数念得很兴奋,可是小蜜瓜却像是被霜打过的茄子似的,耷拉着脑袋,难过的要哭了。
38、小蜜瓜激动得心脏扑腾扑腾乱跳,他冲到台上,像捧宝贝一样把那盒糖果捧在怀里,然后他就保持着这样的姿势,小心翼翼地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一直走到家里。
39、声音又响又脆,像炒豆子似的。
40、又白又嫩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
41、哥哥的一双大眼睛,瞪起眼看人就像小老虎。
《三体》这本书已经被人点评过千百次了,但我现在开始在头条发文,想做个小说系列的,首先想到的就是它。
没办法,我是真喜欢这本书。
本文摘自未在网上平台发布过的旧作,我当时写了有两万字,分别有人物和经典词句的赏析、点评,我会重新整理,分篇在这里发布。
你们是虫子
“你们是虫子!”这句话警醒了多少人?
地球与三体世界的科技差距太大,在三体人眼里,人类就是虫子。
一句“你们是虫子”让人看到了知识分子软弱的一面,汪淼和丁仪在精神上已经自暴自弃了。
“我们这辈子反正能打发完,今后,倾废和堕落有理由了!我们是虫子!即将灭绝的虫子,哈哈……”
掌握科技越多的人,越容易产生技术崇拜,就像后来军队中的失败主义一样,当战争越来越靠技术的时候,人们难免会对技术产生依赖。
可是有人没有被这句话击倒。史强看到两位科学家这幅熊样,直接把他们带到了一片发生了蝗灾的麦田。文中是这么描写的:
我只想请二位想一个问题:“是地球人与三体人的技术水平差距大呢,还是蝗虫与咱们人的技术水平差距大?”
这个问题像一瓢冷水泼在两名醉汉科学家头上,他们盯着面前成堆的蝗虫,表情渐渐凝重起来,两人很快就明白了大史的意思。
看看吧,这就是虫子,它们的技术与我们的差距,远大于我们与三体文明的差距。人类竭尽全力消灭它们,用尽各种毒剂,用飞机喷撒,引进和培养它们的天敌,搜寻并毁掉它们的卵,用基因因改造使它们绝育;用火烧它们,用水淹它们,每个家庭都有对付它们的灭害灵,每个办公桌下都有像苍蝇拍这种击杀它们的武器……这场漫长的战争伴随着整个人类文明,现在仍然胜负未定,虫子并没有被灭绝,它们照样傲行于天地之间,它们的数量也并不比人类出现前少。把人类看做虫子的三体人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虫子从来就没有被真正战胜过。
太阳被一小片黑云遮住了,在大地上投下一团移动的阴影。这不是普通的云,是刚刚到来的一大群蝗虫,它们很快开始在附近的田野上降落,三个人沐浴在生命的暴雨之中,感受着地球生命的尊严。丁仪和汪淼把手中拎着的两瓶酒徐徐洒到脚下的华北平原上,这是敬虫子的。
虫子又怎样?虫子也有生存、奋斗的权利!
网络小说里经常看到一句:圣人之下皆蝼蚁。可是我想说蝼蚁尚且能偷生!
可笑蚍蜉撼大树?但蚁穴也能溃大堤!一个人可以弱小,但不能因为弱小就失去信念,谁能说弱小的背后,没有某种强大呢?
看看地球和三体的斗争吧,虫子到最后输了吗?没有!
人类靠着智慧和三体人周旋了二百多年,最终还是迫使三体舰队改变了航向。最终的结局暂且不说,仅这点来看,人类就可以骄傲地向三体人说:我们是虫子,那又怎样?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这句话改编自帕斯卡的“给时光以生命,而不是给生命以时光”。
得知三体世界即将入侵,人类进入备战状态,所有的资源都提供给军事研究,人类的生活水平降低到极致,很快人类整体经济水平倒退一百年,进入“大低谷”时期。
在大低谷时期,资源的匮乏、人性的压抑,使得人间变成地狱,人吃人的现象虽然在书中没有明显描写,但看了之后就知道这是存在的。大低谷时期,人口从85亿骤减到35亿,三体人还没打过来,人类自己就面对着灭亡的危机。
为了纪念“大低谷”,为未来以警醒,有了上边那句话: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这句话理解起来并不容易,我也是在查了众多资料之后才明白它的意思。简单地说,就是:不要为了文明的延续而压制文明本身的发展。
文明将被毁灭是一件可怕的事,但是为了让文明延续下去,而压抑人性,得到的结果是什么?
提前导致文明的毁灭。这个道理可以适用到许多其他的问题,比如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生命是可贵的,但是为了生存下去而限制生命本身的发展,偏离了原本的道路,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反过来讲,在这个进程的最后,人类还是失败了,被三体人的一颗水滴击垮。如果在过去重新选择呢?结果依然未可知。
毁灭你,与你何干
我爱你,与你何干——歌德
人类造出了强大的舰队,自以为已经能够战胜三体人了。的确,人类科技的发展速度太出乎意外了,也难怪人类自信心爆棚。
可是人类在战略上犯了一个非常幼稚的错误:轻敌,严重的轻敌。
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其实这一点,在我看来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我认为作者是为了情节发展才这么描写。
孙子兵法说:未算胜先算败。地球人还不至于傻到不了解对方真实实力,只是妄加猜测,就自认为必胜无疑,难道这是因为人类经过极度恐惧之后,又到了另一个极端吗?
在人类建造出强大的舰队,猜测三体人的探测器是来谈判的时候,三体人什么都没表示,只是默默地等待探测器飞到地球。相信在三体人眼中,人类的行为可笑至极。一群虫子,掌握了点技术,还以为能翻了天?
探测器到来时,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美丽的“水滴”:
探测器的大小与预想的差不多,长三点五米,丁仪看到它时,产生了与其他人一样的印象:一滴水银。探测器呈完美的水滴形状,头部浑圆,尾部很尖,表面是极其光滑的全反射镜面,银河系在它的表面映成一片流畅的光纹,使得这滴水银看上去纯洁而唯美。它的液滴外形是那么栩栩如生,以至于观察者有时真以为它就是液态的,根本不可能有内部机械结构。
丁仪本来就对三体世界的探测器是否带着善意到来持怀疑态度,当他弄清楚“水滴”内部真实结构后,马上意识到,人类的预想完全错误了,三体人根本就没在乎人类怎么想。
圣母的眼泪?嘿嘿。丁仪发出一阵冷笑,听起来有种令人寒颤的凄厉,三名军官也同样知道这冷笑的含义:水滴不像眼泪那样脆弱,相反,它的强度比太阳系中最坚固的物质还要高百倍,这个世界中的所有物质在它面前都像纸片般脆弱,它可以像子弹穿透奶酪那样穿过地球,表面不受丝毫损伤。
那它来干什么?中校脱口问道。
谁知道?也许它真是一个使者,但带给人类的是另外一个信息。丁仪说,同时把目光从水滴上移开。
什么?
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
这句话带来一阵死寂,就在考察队的另外三名成员和联合舰队中的百万人咀嚼其含义时,丁仪突然说:快跑。这两个字是低声说出的,但紧接着,他扬起双手,声嘶力竭地大喊:傻孩子们,快跑啊!
如果说歌德那句“我爱你,与你何干”能让人觉得浪漫,那么“毁灭你,与你何干”就只留下悲哀了。原来在别人毁灭我们的时候,我们连选择的权利都没有。前边我说过虫子的力量,但又不得不承认,我们在消灭虫子的时候,考虑过它们的想法吗?
这句话在书中更有力的表现在第三部。
歌者文明发现了人类和三体世界的通讯记录,发现的人只是一个很低级的做清理的人,他去长老那里申请:“我需要一块二向箔,清理用”,这一句话就决定了太阳系二维化的命运。
我读到这里,心中一阵凄凉,想到了前边的虫子,想到了更远的“弱国无外交”,原来被毁灭,真的与我毫不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