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宠物狗伤人,所有流浪动物都该死?

作者|张文曦编辑|晏非题图|《一条狗的使命》剧照

这种声音意在“肃清”流浪动物。个别小区公开说明,将对流浪动物进行捕杀。

网传成都某社区以居委会的名义发布通告,称“街道将对接公安等部门组织开展流浪犬清理整治行动,对辖区内的流浪犬、无主犬进行集中捕杀等”。为此,@伴侣动物专项基金联系了成都市民服务热线,得到的答复是:成都没有捕杀犬只的通知。

“仇猫”“仇狗”情绪在现实和网络中持续发酵。10月17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一只流浪的小黄狗被保安抓捕后打死。无独有偶,10月19日,有游客称江苏苏州的虎丘山风景区的流浪猫明显减少,还发现一只猫疑似中毒,浑身抽搐。

多地养宠人士发现了不同形式的、针对猫狗的投毒现象。(图/社交平台截图)

事件讨论的重点由最初的文明养犬问题,演变成了对流浪动物是否该捕杀的激辩。一个不牵绳遛狗的主人的过错,连坐了所有猫狗。

流浪动物的悲剧,来自人类

动物之于现代人类,似乎从来都是一个被使用的对象。部分犬类因其嗅觉尤为灵敏、服从性高,被用于搜毒、救援、导盲等公共事业。更多的猫狗则是作为宠物,陪伴着人类。

段义孚在《制造宠物》一书中道明了,人是如何通过支配资源和创造权力来对动物产生影响的。

人类创造某种产物,都以利己性为基础,以人类的标准定义有用与有害。能帮助人类完成任务、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情绪价值,便是“人类的好朋友”,是伟大、有益的;等到它们变成了需要人为规范和管理的流浪动物时,就变成了影响市容、危害安全、需要被清理的有害对象。

缉毒犬常被用于查获走私毒品。(图/图虫创意)

但是,人们忽略了,每一只流浪动物的背后,都有着不负责任的主人。

在《法治日报》2022年的一篇报道中,钱叶芳解释了我国流浪动物的数量为何不降反增:“在我国,由于没有实质性的法律禁止和惩治遗弃宠物行为、养犬管理执法不到位、地下繁殖无人过问等原因,猫狗饲养和繁殖处于失控、无序状态。”

猫狗无法自行选择主人,流浪动物之所以存在,被不负责任的饲养者随意遗弃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不少人因为猫狗可爱,一时冲动买下带回家,之后又因各种原因放弃饲养,美其名曰“放归自然”。一些饲养者没有及时为猫狗进行绝育,导致它们在流浪后大量繁殖,产生了更多的流浪动物。

饲养者随意丢弃宠物,是流浪动物数量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图/unsplash)

而畸形病态的人类审美和逐利需求,同样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侧面写照。

一些特定种类的宠物因其本身带有疾病基因,本不应继续繁育。但出于追求利益的需求,不少商家仍旧繁育这类宠物用以出售。

例如,折耳猫因为耳朵耷拉下来的外观颇受个别“养宠人士”的喜爱,但实际上,这种特征是软骨病的表现,部分消费者疏于了解,等到折耳猫发病后便将其直接遗弃。

不负责任的养宠者、无底线逐利的无良商家和科学养宠观念的缺乏,共同造就了流浪动物的悲剧。

人犬矛盾为何频繁发生?

随着崇州罗威纳犬扑咬女童新闻事件的传播范围扩大,社会上对养宠人士的不信任感也越发强烈。

一方面,城市里确实存在着不牵绳、任由宠物随地大小便等不文明养宠现象;另一方面,小部分不文明养宠的责任,被不理解养宠人士的群体归到了整个群体乃至流浪动物头上,认为伴侣动物、流浪动物都是潜在的攻击者。

极端情况下的后者,不愿了解动物习性,只想粗暴地抹去一切在他们看来危险的因素,因而出现了针对动物的虐杀行为甚至无差别投毒。两种立场的人们相互攻击,信任难以弥合。

10月16日,四川崇州市发生了罗威纳犬咬人事件。

近年来,各地人犬矛盾频发,具体表现为不牵绳的宠物扑咬路人、流浪狗攻击路人、无节制繁育的流浪狗影响市民生活等情况。

虽然多地出台了地方性的城市养犬管理条例,但一线城市对养犬的具体规定上仍存在着标准不一的情况。(参见《烈犬伤人事件频发,我们只能学习自保吗》)

此外,虽然现行法律没有针对宠物的明确规定,但是人为饲养的宠物往往可以被认定为物权中的动产。这让养宠人士能寻求相应权益的保护的同时,也对其本身进行了法律上的规制。

在民法典第九章《饲养动物损害责任》中,对“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禁止饲养的烈性犬等危险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均写明了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在路边等待主人的犬只。(图/unsplash)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人犬矛盾的,从来都不只是犬这一方面的原因。

根据《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的数据,国内城镇犬的数量为5119万只。其中,二线城市的养宠人士占主要比重,达到了50.7%;一线城市的养宠人士占全国的27.5%。

养宠热情高涨的同时,一些城市并没有围绕居民的养宠需求做好充足的准备。2022年,UPS城市场景研究室与All4Pets、拾集建筑、AaaM(ArchitectureasaMedium)团队联合发起并完成了《我们可以享受和宠物的共处》的研究报告,通过125份调查问卷与访谈,调查了城镇养宠人士面临的困境。

在回收的问卷中,研究者发现,城镇养宠人士的痛点大多集中在室外公共空间产生的不便,包括但不限于现行的道路设施中缺乏宠物友好装置、遛狗过程中可能遇见怕狗的路人等。

(图/unsplash)

此外,城市中缺乏宠物可以进入的公共空间,无形中也收窄和压抑了养宠人士的需求。澎湃新闻《上海文明养宠观察|宠物出行和公共安全如何平衡?》中的一名受访者表示,她住在普陀区,周围的公园都是不能带狗狗进入的,“通常只能前往嘉定、松江等位于郊区的公园绿地,或者就是室内宠物乐园”。

讨论的应是文明养犬,而不是无差别捕杀动物

流浪动物属于无主、流浪在外的生物,它们造成他人损害后,难以找到具体的责任主体进行追责。即便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九条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但是,找到动物原饲养人并非易事。

“但是,在现行法律法规中,并未对构成饲养人的具体标准进行详细说明,基本是法官根据实际情节进行判断。”

时至今日,我国尚未有一部专门针对流浪动物或动物福利的法律规定。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虐待、捕杀流浪动物的现象难以惩戒,也是缺乏法律规范作为依据的结果。

虽然动物防疫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中有涉及流浪动物的零散条款,但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农促动物福利国际合作分会副会长赵皖平指出,目前仍存在着“许多规范互相矛盾,法律之间难以衔接”“没有对虐待动物加以严格界定和管理”“防范措施少,惩罚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这些条款并没有在实质上对抑制流浪动物数量的增长及虐待动物等现象产生作用。

事实上,我国已于2009年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2010年又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虐待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但上述立法迟迟未能通过。

“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动物法律地位的争议、社会共识未达成统一,保护必要性难以确认、执行标准和执行成本问题。”林黎明律师解释道。

人与犬之间,应该如何共存?

想要厘清关于如何在城市中与动物共存的问题,必然要面临如何处理流浪动物的讨论。

这里所说的“处理”,并非人类中心主义地剥夺流浪动物的生命,以达到粗暴解决问题的目的。而是从根源上减少对宠物的遗弃,减少流浪动物的繁育数量和频率,同时,对在外生存的流浪动物,提供合适、恰当的收容制度。

提高养宠人士的遗弃成本,能够减少宠物被遗弃的风险。(图/unsplash)

提高养宠人士的遗弃成本,能够减少宠物被遗弃的风险,也能让人们在购买宠物之前重新考量、慎重决定。

德国因流浪动物数量极少而被誉为“不会出现流浪狗”的国家。早在1990年,德国便在其民法典中增加第90a条:“动物不是物,动物受到特别法律的保护。”这一条例将动物纳入了法律保护的范围内。在德国,遗弃犬只的主人可能会面临高达25000欧元的罚款。

生活在城市里的猫猫狗狗,何错之有?(图/图虫创意)

在减少流浪动物繁育数量方面,TNR被认为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通行的人道、有效控制流浪动物的方法。

20世纪90年代,TNR在西方国家推广,后传入国内。TNR的具体含义为诱捕(Trap)、绝育(Neuter)、放回原地(Return)。现在,一些救助机构会在“绝育”和“放回原地”两个环节之间加入帮助流浪动物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步骤,以达到预防狂犬病扩散的目的。

良好的收容制度和机构能起到安置流浪动物的作用,从而减少人犬矛盾的发生。

2019年,动物救助公益机构“爱笑天使动物关爱中心”在广州市海珠区建成了一个领养体验中心。区别于单纯的救助基地,该领养中心向公众开放预约,机构可以通过公众购买的鞋套、逗猫棒来减轻运营负担。

类似的,还有将流浪动物救助与商业结合的案例。2023年4月,小橘猫流浪猫公益项目的流动车出现在上海长宁区的大型商场,等待领养的猫猫吸引到了路过的消费者,带动了咖啡的销量。

流浪动物的生命,也是生命。(图/unsplash)

但遗憾的是,无论制度如何完善,方法如何改进,流浪动物的数量都不会清零。“人类究竟是否有决定其他生命的权力”,成了我们绕不开的问题。

有人会问,宠物终究不是人类,性命比不得人类高贵,而流浪猫狗更是无人饲养的“低等动物”,连私有财产都称不上,保护它们的生命,到底有何必要?

答案或许在于,这昭示了我们如何看待生命,如何对待不如自身强大的弱者。

对于现在社会上关于流浪动物的争议,中国台湾作家、动物保护志愿者朱天心对书籍《我要它们活下去:熊本市流浪动物零扑杀十年奋斗纪实》的推荐语值得重新被人品读:“一个肯善待流浪动物的地方,必定也会善待非我族类。”

(图/《一条狗的使命》剧照)

除了流浪动物,人们还要学会如何与城市里的宠物相处。

一些地区的宠物友好型商家开始设置专门的宠物休息区和携宠消费者的区域,避免打扰其他消费者的同时,也让养宠人士享受了更大的空间。部分宠物友好型公园里的宠物区域,还会设置专供宠物排泄的用品,减少宠物在城市中随地大小便引发的问题。

自私地认为某个空间只属于人类所有,是一种傲慢与自大。面对共同生活的其他生物,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与其和谐共存,而不是将其捕杀了事。

文明的高等与否,不在于是否有杀戮弱者的能力,而在于是否有容纳非我族类的空间。一个不遵守规定的养宠者的错误,也不应该由无辜的动物来承担。

校对:邹蔚昀运营:嘻嘻排版:沈早慧

[1]关于立法解决流浪犬(流浪动物)问题的建议,安庆师范大学[2]日本动物保护及管理法律制度解读,陈孙林枫[3]我国流浪动物法律研究,粘晓洋[4]ANewDealforTurkey’sHomelessDogs,NewYorkTimes[5]“铲屎官”注意了,各地禁养犬种、出行限制、违规处罚措施,澎湃新闻[6]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报告[7]“它经济”热潮下,如何构建与宠物和谐共处的城市空间?,FRAMEEEE构架[8]伤人惹人厌、消杀让人怜流浪猫狗数量激增应如何处置?,法治日报[9]世博文化公园搭建认养平台,流浪动物公益服务如何“自我造血”,上观新闻[10]成都16日起开始收容禁养犬,22种烈性、大型犬禁养,红星新闻[11]快递投毒事件引发行业发酵:150+宠物品牌发声,4个维度保障物流安全,派读宠业参考

THE END
1.柚子猫:一种新兴的宠物文化现象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研究在选择柚子猫时有什么建议?首先应考虑自己是否能负担长期的宠物费用与时间投入,此外建议选择正规的宠物店或领养机构,以确保宠物健康与适应。 参考文献: 孙梅, 《宠物文化现象的社会影响分析》, 《社会学研究》, 2022. 李华, 《当代青年与宠物养护行为的研究》, 《心理与行为学刊》, 2023. ...http://sujiatun.dllhzc.com/lhzx/5945.html
2.如今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饲养宠物.有些人甚至把养的宠物视作...如今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饲养宠物,有些人甚至把养的宠物视作家庭的一名成员。而由宠物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咬伤小孩,随地大小便污染环境等。那么,同学们是怎样看待饲养宠物这一现象的呢?请根据以下提示以Pets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http://www.1010jiajiao.com/czyy/shiti_id_01a36391dc8be6dc8bea7c73460f3f8c/
1.宁愿养狗也不养孩子?“育儿式”养宠兴起在近年来双十一消费氛围遇冷的情况下,宠物消费仍在保持高速增长。 01 舍得养狗,不舍得养孩子 前段时间,知名投行高盛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宠物数量在今年首次超过4岁以下婴幼儿总量,而到2030年,中国宠物数量将达到幼儿数量的两倍。 “不生孩子,养宠物”,这与当下年轻人的婚恋观不无关系,晚婚晚育成为普遍现象,导致中...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77376
2.台湾哈士奇说唱文化探秘(探寻台湾哈士奇说唱背后的宠物文化现象...近年来,台湾哈士奇说唱文化逐渐走红,这种融合了宠物、音乐和时尚元素的文化现象备受年轻人追捧。然而,台湾哈士奇说唱的背后,更是一个关于宠物文化的深入探讨。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剖析台湾哈士奇说唱的背后秘密,以及这个文化现象所代表的宠物文化现象。 一、台湾哈士奇说唱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https://www.pettb.cn/article-22601-1.html
3.宠物魅力与争议: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宠物魅力与争议: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一、宠物的魅力:陪伴与情感的纽带 宠物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成员,它们不仅是忠实的伙伴,更是情感的支持者。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宠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宠物来充实自己的生活。宠物的可爱外貌、忠诚性格以及它们带来的快乐,让人们感到温馨和幸福。 https://blog.csdn.net/JiYan_yellow/article/details/142874372
4.律师解读宠物保护法律,毒杀宠物将面临有期徒刑严厉制裁加强宠物管理和保护 为了有效防止虐待宠物现象的发生,应当加强宠物管理和保护,建立健全宠物管理制度,规范养宠行为,加强对宠物店、宠物医院等场所的监管力度,确保宠物得到良好的照顾,应当提高养宠人的素质和责任意识,让他们了解养宠不仅是个人爱好,更是社会责任。 https://api.28wp.com/post/1997.html
5.2017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D.社会组织可以通过搭建联络平台组织相关活动来培养兴趣爱好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某年度某机构关于中国宠物主人消费行为及倾向调查回收的10680份有效问卷显示:女性养宠者占58.1%,宠物主人为“80—90后”占79.5%。将宠物定义为“孩子”“亲人”“朋友”和“宠物”的分别为54.5%、33.4%、7.7%和3.2%。8.9%的人月开销在...https://www.yjbys.com/edu/gongwuyuankaoshi/250189.html
6.郑州宠物狗群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及其对城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宠物犬类作为一种家庭成员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郑州作为河南省的一个大城市,其宠物狗群体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这不仅反映了当地居民消费能力和生活品质,也对城市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郑州宠物狗群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并分析其对城市生活质量的影响。 https://www.qqddujnzs.cn/chong-wu-mao/467735.html
7.关于社会现象的作文(精选4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社会现象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社会现象的作文 篇1 在今天,每个家庭中的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宝贝。我曾经看过一幅有着深刻道理的漫画。 https://www.cnfla.com/zuowen/340543.html
8.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的调查问卷17篇(全文)11你认为学习风气好或差的最主要原因在于:.①学校管理上的问题②教师的教风③社会大环境④学生自身⑤校园文化氛围 12请为创建优良学风提几条合理建议: ---⑥英语或计 关于大学生英语学习态度的调查问卷 第2篇 近些年来,大学生打工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对此,我们大学生调查小组想对此做一次调查,希望您能抽出一点时间帮...https://www.99xueshu.com/w/filelplxtel6.html
9.律师解读宠物保护法律,毒杀宠物将面临有期徒刑严厉制裁虐待宠物的现象与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虐待宠物的行为屡见不鲜,有些人为了一己私利,残忍地毒杀宠物;有些人因为宠物不听话或者生病,而选择遗弃或者虐待,这些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宠物的生命权和福利,也违背了社会道德和伦理,虐待宠物的行为不仅会对宠物造成极大的伤害,也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破坏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https://vvrcloud.com/post/2106.html
10.探究免费领养宠物狗现象社会福利动物福祉与人类行为的交汇点分析在当今社会,宠物行业不断发展,人们对宠物的需求日益增长。特别是免费领养宠物狗这一现象,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人文关怀和动物福利问题。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剖析这个现象,并探讨其对社会、动物以及人类行为的影响。 社会福利视角 免费领养宠物狗不仅为失去家园的小生命提供了第二次机会,也为寻找新的伴侣或家庭成员的人们带...https://www.yztep.cn/geng-duo-chong-wu/289535.html
11.2022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提案优秀社情民意优秀调研...8、关于深入挖掘文化底蕴以文赋能中心城区品质提升的建议 (民进无锡市委) 9、关于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建议 (农工党无锡市委) 10、关于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农工党无锡市委) 11、完善地方立法及举措 优化住宅小区社会治理体系 ...http://zx.wuxi.gov.cn/doc/2023/01/09/3861069.shtml
12.小区宠物狗尸体埋葬现象及其社会文化意义探究然而,随着宠物的数量增加,以及人们对待动物的态度发生变化,这些温顺的小生命有时也会因为主人离世或者其他原因而成为遗弃对象。在一些住宅小区里,不少家长为了避免麻烦,将已经去世的宠物狗尸体秘密地埋葬于庭院内。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折射出我们社会对于生死和责任问题的一种处理方式。https://www.778sjdhfg.cn/geng-duo-chong-wu/50567.html
13.关于网红现象社会影响的调查报告关于网红现象社会影响的调查报告 网红因网而生,随网而长。“网红是互联网的产物,没有互联网就没有网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纵深发展,网红也在不断随之迭代升级,从文字时代的网红、到图文时代的网红,再到视频时代的网红,每一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都带来网红展现形式和传播内容的变化和扩展。随着社交网络在互联网...https://www.cnhubei.com/xw/2018zt/dxsshsj/all/201809/t4160595.shtml
14.生活中常有这样现象,有的人虽然很喜欢花,但因为不愿意看到花的...生活中常有这样现象,有的人虽然很喜欢花,但因为不愿意看到花的凋落,所以从不种花;有的人虽然很喜欢宠物,但因为不能承受宠物的逝去,而不敢养宠物;有的人虽然很希望交到朋友,但因为担心朋友离开,而宁愿忍受孤独……为了避免某种结果,而拒绝了开始。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https://www.zujuan.com/question/detail-524312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