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主携犬出门,必须要给犬只拴上狗绳成了当天在座代表的共识。
市民代表刘一宏还建议道,不仅要牵狗绳,还应该戴上嘴罩,防止犬只在外咬人。为犬只戴嘴套应该贯穿犬只出门到回家整个过程。
碰撞:大型犬、烈性犬的确定是难题
“首先希望评定大型犬是否会对人造成威胁。”市民代表李颖说道,不同种类的宠物狗有不同的性格,有些狗虽然大,但是它的性格很温顺的,不具备攻击性。希望能有一支专业的能对犬只危险性进行评定的团队,不应该一刀切来解决问题,最好是根据大型犬只的性格来判定危险程度。这样的处理方式比较人性化,市民也比较能接受。
如果是饲养多年的大型宠物狗,直接就判定为不能饲养,这部分的宠物主人一定不能接受,不管是情绪还是身心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也有代表认为动物不像人,它的情绪不受控制,有些大型犬你以为它很温顺,但是它可能遇到一些刺激就会突然咬人。
养狗的人觉得自己大型犬很温顺,但是没有养的人,可能看见就会很害怕,特别是小孩子,大家都需要相互的理解。
海玉认为犬只的攻击性并不会因为是小犬就没有攻击性,攻击性和犬只大小并不是绝对的成正比关系。市民代表岳健表示,自己所在小区业主也提出了很多建议,包括把大型犬和烈性犬区分开对待,烈性犬肯定是应该禁止的,大家都对此没有异议。
但是针对大型犬的界定标准,有业主就提出来35厘米的标准已经过时了,那已经是2000年的标准。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市民代表唐健的认可,现在饲养中大型犬的市民还是比较多,如果直接就不准市民饲养,不给他们办理狗证,很容易会激化矛盾。而且这些大型犬应该怎么处理也需要思考,肯定不能直接捕杀,不少市民养宠物都是寄托了很多情感,但是宜宾现在并没有适合收养的场所。
要强制杜绝中大型犬在全国来说都非常困难,也容易激化矛盾,不利于工作开展,最后导致执法更加困难。他也希望能把犬只收容场所尽快落实,现在即使抓到流浪狗,也没有地方可以收。
如何处罚更能合情合理
“不牵狗绳的罚款最低标准为20元,不能起到震慑违规犬主的作用。”刘一宏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他认为不牵狗绳出门应该重罚,罚款标准应该提升到200元起罚,才能有警示的作用,愿意养狗的人肯定是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没有经济基础就不应该养狗。
“我们可以把罚款作为一种行政手段,同时加入征信系统,有了记录,再配套相应的措施,采用加分减分的模式,分太低了,以后要做其他一些事就会受到限制。”刘一宏反驳道,要从公共利益的角度来衡量,不能照顾违法者。一定要从重处罚,规定一定要明确,减少人为的自由裁量权。
也有代表提到,罚款还是要根据大众的一个标准来制定,这样执行实施起来才有可行性。
“有人家庭富裕,他或许就喜欢养很名贵的狗,但是有人家庭贫困,他养狗主要是一种精神寄托,纯粹就是出于对动物的喜爱,也有人就是自己吃的很一般都会愿意养狗。”对此观点,海玉也表示认同,作为社区工作人员的她很能理解普通市民的心情,在老城区的街道、社区,有很多老年人工资并不高,而且低保户和困难户的数量也不少。因为儿女长期不在身边,老年人就想养只狗作为精神的寄托,如果从重处罚他们,比如一次就罚200元、500元,他们可能就是拿不出来,执行就会非常困难,还有可能在执行过程中,有老年人年纪大了一激动就会引发疾病,这样反而会引发更大的矛盾。
市民观点黄源,成都上班族,父母在宜宾生活,成都和宜宾各养一只拉布拉多。
宜宾规定的可养犬种范围全是小型犬,中大型是办不了证的,规定不能一刀切,我们已经养了中大型犬怎么办?像拉布拉多在成都和重庆都能办到证,宜宾就不行,而且宜宾没有狗狗公园,希望最好能像成都一样,专门有个狗狗公园。平时出门,饲养的狗都会自己用嘴含着绳子或者木棍,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
王鑫,上班族,十分怕狗。
每次看到大狗我都要躲开,太吓人了,但是如果旁边有主人,牵着狗绳,我就会安心很多。我也不认识狗,不知道这些狗的性格究竟是什么样,只有选择躲开,现在有很多人养狗素质很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还是有很多素质不高的,特别是频繁发生的狗咬人事件,会让人很反感,从而牵扯到一个群体。
小李,上班族,2019年底自发组建宜宾宠物领养平台救助猫狗。
我所发布的救助信息,一部分是捡到的流浪猫狗,还有更多的是自己养的,因为工作忙、怀孕了、家人反对等各种理由弃养的。个人弃养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因为很多人养猫狗就是一时兴起,没有想过承担责任,喜欢就养,不喜欢就扔了,以至于现在有这么多的流浪猫狗。
我觉得处罚肯定不是目的,减少社会矛盾才是。城市中养狗养猫的人很多,这是一种解压和情感需求,无法去压制这种需求。
禁止不牵狗绳,那么就该有区域允许让遛狗自由活动。就像禁烟,也要设立吸烟区一样。
深圳这方面值得学习,公园会划出一块区域,作为遛狗区。既满足养狗群众的需要,又不会影响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