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温顺、聪明可爱的猫狗给养宠物的人士带去欢乐与温情,宠物饲养被赋予更多陪伴和社交等社会功能。宠物数量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恶犬伤人、犬吠扰民、随地便溺、遛犬不牵绳等一系列不文明甚至违法行为,造成了诸多社会问题。
文明养犬反映市民素质,关乎城市形象。文明养犬,不应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应是养犬人用行动来践行的责任,更应是全社会要形成的共识。
■慎重选择,养宠有“门槛”
正如许多人慎重做出养犬选择一样,“选择不养”也是许多人出于对宠物负责的考虑。
有句话说,“狗的性子随主人”。犬的生活习惯都是后天养成的,不管是吃喝拉撒还是生活习性,都需要养犬人提前介入。
葱宝刚来王一航家时,有些护食,只要看到狗粮就紧紧盯着,谁靠近都会龇牙警告。这个时候,王一航反复训练引导葱宝,让它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慢慢养成习惯。渐渐地,葱宝养成了固定地点排便、不乱叫等行为习惯。
宠物饲养,规矩先行。如何规范宠物行为、对宠物进行有效管理,成为一道治理课题。其实,在不少国家和城市,饲养宠物有一定的“门槛”。
在韩国首尔,除实施饲养宠物登记制度外,政府部门还通过举行考试、教育培训等手段,促进更多市民学习饲养宠物专业知识,强化责任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文明养宠物的氛围。
■“宠”爱有方,科学规范养犬
2706亿元,这个庞大的数字代表着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也说明饲养宠物正成为一些家庭的生活方式,其中养猫和养犬的家庭数量尤为庞大。
养宠物要对身边的人负责,避免宠物给他人造成麻烦。数据显示,2022年度中国城镇犬只数量为5119万只。面对如此庞大的养犬数量,如何科学、规范、文明养犬应该成为每个养犬人的必修课。
10月24日16时,在西安市红石榴流浪动物救护中心,季平正在对自己领养的博美犬进行行为训练。尽管这只活泼的博美犬只有4个月大,但它已经能够根据季平的口令完成许多特定动作。
近年来,陕西各地相继出台养犬条例,修订原有的管理条例,强化犬只免疫和登记管理,并明确公安机关等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对解决城乡养犬难题、引导文明养犬以及涵养社会文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共同发力,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平时遛狗时,我会牵好绳,以防狗乱跑丢失,同时也可以避免狗对他人造成骚扰。特别是遇到老人、孕妇、小孩时,我会更加注意,主动避让。”家住西安曲江新区龙邸小区的养犬人郭刚说。
对养犬市民办理犬证、疫苗登记等情况进行常态化检查,提醒市民落实遛犬时拴好犬绳、为犬只戴嘴套、及时清理犬只粪便……陕西各地公安、城管等部门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及宣传活动,加强养犬管理,快速处理市民群众反映的养犬投诉案件。
养犬管理是一项涉及群众生活和城市管理的重要工作。文明养犬,需要各方面形成治理共识,做好协同配合。
戏曲正青春|总决赛第三场第一名出炉!
《西北岁月》跟集剧照
陕西省建设工会为职民工颁发劳动证书和纪念章
西安发布一批人事任免
扬优势育新机陕西县域经济“百花齐放”
用视频做翻译西安“90后”博主带你换个角度“看懂”历史
满满的仪式感!西安市民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车牌了
寻访太平遗址考古进展新发现陶窑揭示完整制陶流程
再见59路
38项陕西省教师发展研究计划专项项目通过验收
西安铁路局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精益管理客货运输实现双增长
【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从产业链到“共赢链”——陕西钛产业集群发展观察
【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铝产业变身“绿”产业——铜川扎实推进铝产业链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