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第九章预习考点(911分)社会工作者

第九章社会政策与法规是历年考试中重要出题方向和内容,分值占比9-11分,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需要对不同人群和领域的政策法规了解和认识。考试中,单选和多选均有出题。

我国特定领域政策法规是社会政策与政策的重要章节内容,每年考试的分值大约在5-6分,涉及的知识点较广,涵盖了婚姻家庭、社会救助、劳动就业及医疗保障等领域。

1、老年人获得家庭赡养与抚养的权利

(1)家庭赡养。赡养内容包括:①护理②照料③安排住房④耕种承包地⑤精神慰藉⑥瞻养协议

(2)抚养与监护。老年人与配偶有相互扶养的义务。由兄、姐抚养的弟妹成年后,有负担能力的,对年老无赡养人的兄、姐有扶养义务。

(3)不得侵犯老年人婚姻自由、继承权等合法权益。不得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权;不得侵犯老年人对个人财产享有的权利;不得侵犯老年人继承权和接受赠与的权利。

2、老年人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

(1)社会保险,国家通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国家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医疗需要。

(2)护理保障,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3)社会救助,国家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给予基本生活、医疗、居住或者其他救助。

(4)社会福利,国家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增加老年人的社会福利。

(5)社会扶养,老年人可以与集体经济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养老机构等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或者其他扶助协议。

3、老年人获得社会服务的权利

(1)发展城乡社区养老服务。

(2)依法兴办养老机构。

(4)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5)加强老年医疗卫生服务。

(6)发展老龄产业。

4、老年人获得社会优待的权利

(1)社会服务优待

(2)法律服务优待

(3)医疗服务优待

(4)公共服务优待

5、获得宜居环境的权利

(1)制定宜居环境建设标准。

(2)推动宜居社区建设。

6、参与社会发展的权利

(1)老年人可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2)老年人有权提出老年人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鼓励老年人自愿和量力从事社会活动。

(4)老年人参加劳动的合法收入受法律保护。

(5)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

7、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方式

(1)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代理人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以及居民委员会应当反映老年人的要求,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为老年人服务。

【2023年真题示例】

1、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关于家庭赡养的说法,正确的有()

A.赡养人应当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B.赡养人放弃继承权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

C.赡养人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条件低劣的房屋

D.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

E.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

第十九条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B错误)。

第十六条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居住或者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C正确)。

第十五条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

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D正确);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等照料。

第十三条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E正确)。

1、政治权利;

①妇女有权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②妇女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③国家积极培养和选拔女干部、采取措施支持女性人才成长。

2.人身和人格权益

①妇女享有人身自由权

②妇女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③妇女享有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④禁止拐卖、绑架妇女。

⑤禁止对妇女实施性侵害。

⑥妇女享有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

⑦在恋爱等亲密关系中面临危险的女性可依法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⑧国家建立健全妇女健康服务体系。

⑨妇女享有生育权。

⑩国家逐步建立妇女全生育周期系统保健制度。

政府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时应考虑妇女的特殊需求。各

3.文化教育权益

①保证适龄女性未成年人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②妇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

③政府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的责任。

④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权利。

4、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

①政府促进女性公平就业的责任。

②禁止用人单位招录(聘)过程中歧视妇女。

③男女同工同酬。

④妇女与男性的晋升和培训机会平等。

⑤妇女的特殊劳动保护权。

⑥妇女的社会保障权。

⑦政府对困难妇女的关爱服务责任。

5、财产权益;

①妇女享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各项权益。

②妇女享有在城镇集体所有财产关系中的权益。

③妇女享有继承权。

6、婚姻家庭权益;

①妇女享有婚姻自主权

②婚姻登记机关应当提供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③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

④妇女对夫妻共同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

⑤妇女享有离婚经济补偿请求权。

⑥夫妻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

7、妇女权益的保障方式

(主管部门保护、司法保护以及妇女组织、工会组织、共青团组织)。

1.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利。下列单位在招聘录用过程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甲单位招聘办公室职员2人,规定男性优先

B.乙单位在招聘面试中,询问应聘女性婚育情况

C.两单位在劳动合同中,规定女职工特殊保护条款

D.丁单位在女职工入职体检时,加入妊娠测试项目

用人单位在录(聘)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应当具备女职工来保护条款,并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等内容。

1、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主要内容

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

2、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方式

(1)家庭保护

①家庭监护②家庭教育③身心健康保障④委托照护

(2)学校保护

①建立未成年学生保护的工作制度

②学校、幼儿园的教育、保育职责

③学校的安全保障责任

(3)社会保护

①明确社会保护的责任主体及其责任

②提供多样化的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及服务

③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性侵害等违法犯罪行为

④优化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⑤明确公共场所的未成年人安全保障义务

⑥强化未成年人的特殊劳动保护

⑦确立未成年人密切接触单位的从业查询制度

⑧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

(4)网络保护

②鼓励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创作与传播。

③强化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监督检查。

④防控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机制。

⑤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和个人信息。

⑥明确未成年人网络欺凌处置机制。

(5)政府保护

①细化政府职责

②加强政府保护工作机构和队伍建设

③确立国家监护制度

④国家建立性侵害等违法犯罪人员的信息查询系统

(6)司法保护

①加强司法机关专门化建设。

②昕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③保护未成年人的信息。

④依法提供法律援助或司法救助。

⑤检察院对未成年人受害人的保护。

⑥法院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⑦审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应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

⑧对未成年人受害人的保护措施。

⑨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1.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的原则

A.平等保护

B.个人信息公开

C.最有利于未成年人

D.保护与惩罚相结合

(1)低保对象资格

3个基本条件: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

持有当地常住户口的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可申请低保。

(2)低保的申请与审核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以家庭为单位,由申请家庭确定一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实施网上申请受理的地方,可以通过互联网提出申请。

(3)低保申请者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

1)家庭收入主要包括:①工资性收入②经营净收入③财产净收入④转移净收入⑤其他应当计入家庭收入的项目。

2)不计人家庭收入:①国家规定的优待抚恤金、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奖学金、见义勇为等奖励性补助;②政府发放的各类社会救助款物;③"十四五"期间,中央确定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④设区的市级以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收入。

3)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自受理最低生活保障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启动家庭经济状况调查工作。调查可以通过人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或者提请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开展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等方式进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在收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家庭经济状况进行信息核对提请后3个工作日内,启动信息核对程序。

(4)低保申请的民主评议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核实情况,提出初审意见,并在申请家庭所在村、社区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5)低保申请的审核审批以及低保金发放

①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申请材料、家庭经济状况调查核实结果和初审意见等材料后10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确认意见。

②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工作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对低保审核确认权限下放

到乡镇(街道)的地方,一般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个工作日之内完成。发生公示有异议、人户分离、异地巾办或者家庭经济状况调查难度较大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至45个工作日。

1.根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口状况、收入状况和()

A.就业状况

B.财产状况

C.教育状况

D.健康状况

(1)劳动就业规定

(2)劳动合同规定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变更方面、劳动合同的效力方面、劳动合同内容方面、劳动合同解除方面

在休假方面:法定节假日;年休假;产假;婚丧假

(4)工资保障规定

工资分配的原则: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和工资支付: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最低工资保障方面: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1.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A.100%

B.150%

C.200%

D.300%

(1)失业保险金领取和停止领取条件

1)领取失业保险金应当符合:①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②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③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以上3个条件必须同时符合才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2)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同时停止享受其他失业保险待遇。包括:①重新就业的;②应征服兵役的;③移居境外的;④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③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或者机构介绍的适当工作或者提供

的培训的。

(2)失业保险金领取的期限

1.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个月。

A.6

B.12

C.18

D.24

(一)人民调解的原则

1.依法调解原则

2自愿平等原则

3.尊重当事人权利的原则

(二)当事人在调解中的权利和义务

1.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的权利

(1)选择或者接受人民调解员

(2)接受调解、拒绝调解或者要求终止调解。

(3)要求调解公开进行或者不公开进行。

(4)自主表达意愿、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2.当事人在人民调解活动中的义务

(1)如实陈述纠纷事实

(2)遵守调解现场秩序,尊重人民调解员。

(3)尊重对方当事人行使权利。

(三)人民调解的程序

1.受理纠纷

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纠纷的方式通常有两种:申请调解、主动调解

2.调查研究

3.进行调解

4.结束调解

(四)调解协议的内容、效力及确认

1.调解协议的内容

调解协议可以载明:①当事人的基本情况②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以及各方当事人的责任③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2.调解协议的效力

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

3.调解协议的确认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A.这次调解经费应由甲单独承担

B.这次调解经费应由乙单独承担

C.这次调解经费应由甲乙共同承担

D.这次调解经费甲乙均无须承担

(一)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

1.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治理党的领导体制

2.构建党委领导、党政统筹、简约高效的乡镇(街道)管理体制

3.完善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制度

(二)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

2.健全村(居)民自治机制

3.增强村(社区)组织动员能力

4.优化村(社区)服务格局

(三)推进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

1.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建设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3.发展公益慈善事业

(四)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

1.做好规划建设

2.整合数据资源

3.拓展应用场景

1.某基金会拟申请认定为慈善组织。根据《慈善组织认定办法》,该基金会慈善组织认定中申请应当经()表决通过。

A.发起人

B.理事会

C.监事会

D.秘书处

2024年社会工作者备考正当时,考生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打牢基础。社会工作者《干货笔记》融合各章思维导图,让你快速把握教材脉络,提升学习效率!

THE END
1.子女养老人的法律规定在确定抚养方式时,需综合考虑子女的经济能力、老人的生活需求以及实际情况,以保障老人得到充分的赡养。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7815046.html
2.民法典不赡养老人会怎么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第10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人。这种义务是无期限的,只要父母需要赡养扶助,子女就应继续履行这一义务。并且不能以放弃继承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https://m.zhiwu.com/flcs/380880.html
3.农村老人养老生活费标准是多少法律问题大全我想问一哈,农村老人子女每个月应该支付多少生活费 农村老人赡养费标准要综合子女的经济能力、当地人均消费支出、老人日常生活基本需求等方面来认定,赡养费除了生活必须之外,还应当考虑老人就医的医疗费等必须费用。<br/> 现在农村老人。每月应该是多少生活费? 法律规定,应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https://m.findlaw.cn/ask/jz/zt_75361/
4.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的范围标准时限是什么?需留存什么资料?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0号):“第三条 纳税人享受符合规定的专项附加扣除的计算时间分别为:(六)赡养老人。为被赡养人年满60周岁的当月至赡养义务终止的年末。 第十六条 纳税人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应当填报纳税人是否为独生子女...https://tianjin.chinatax.gov.cn/11200000000/0300/030005/p20220328110713592.shtml
1.赡养老人2024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老人赡养费标准华律网老人赡养专题,为您整合了老人赡养相关知识,包括:老人赡养费标准、老人赡养费如何计算、赡养老人协议书、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等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https://www.66law.cn/special/sylr
2.普法便利贴百善孝为先,有关赡养老人的法律知识更是法律规定的公民应尽义务 然而现实中 子女拒不赡养老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如何让老人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PART 1 除了子女,还有哪些人 是赡养义务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四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58867
3.瞻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什么瞻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1、《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变,也不得附加任何条件进行限制。2、《民法典》: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第一千零...https://www.64365.com/special/18836611
4.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每月多少钱赡养老人本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但是呢,现实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子女是另类。都知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更何况父母是你真正的直系父母。我们国家是崇尚孝道的,对于老一辈的人也是有法律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那么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每月多少钱呢? https://www.fljg.com/baike/261875.html
5.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每月多少钱赡养老人本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但是呢,现实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子女是另类。都知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更何况父母是你真正的直系父母。我们国家是崇尚孝道的,对于老一辈的人也是有法律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九条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那么赡养老人的法律规定每月多少钱呢? https://www.jinrilvsi.com/pfzs/6884.html
6.警察网第一条 为切实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发扬尊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医、老有所乐,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教育后代中的作用,根据宪法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http://www.law-lib.com/cpd/law_detail.asp?id=22174
7.老年人权益保护法(通用8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和社会应健全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对老年人的社业保障项目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区服务、住房保障、老年教育、法律援助等内容。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gkaxytrs.html
8.子女赡养老人的具体金额标准,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吗?我国民法典有明确规必定子女有瞻养老人的义务有应尽的孝道但并没有规定具体养老金是多少依我看有子女...https://www.haian.com.cn/thread-1360190-1-1.html
9.老年人法律问题8篇(全文)老年人要求再婚,找一个自己满意、能共同安度晚年的伴侣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也是国家法律所给予保护的。婚姻自主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人都不得加以干涉,即使亲生子女也无权干涉和指责。 2、《婚姻法》明确规定再婚老人的赡养问题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xhto6mv2.html
10.主要赡养义务怎么界定的(赡养义务具体指哪些)法律资讯3.我国法律鼓励儿媳赡养公婆。 (1)《继承法》第12条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2)我国法律是鼓励丧偶儿媳赡养公婆、丧偶女婿赡养岳父母的。赡养是指给老人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 https://www.kstnjscl.com/flzx/211616.html
11.儿女养老的协议书(精选17篇)为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发挥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促进家庭和睦、和谐,切实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根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继承法》等有关法律规定,赡养人(本协议以下简称“子女”)和被赡养人(本协议以下简称“父母”)签订本协议。 https://m.ruiwen.com/xieyishu/6974601.html
12.养老服务调查报告4、文化教育“活到老,学到老”文化是一种精神食粮,能为老人们带去精神上的慰藉,所以社区工作人员特别重视对老人们的文化教育为了让老人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社区开办了不少的老年大学,鼓励老人学习一些实用的知识。为了增加他们的法律知识,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社区定期开展了法律知识研讨班;社区还组织老人学习信息技...https://mip.jy135.com/diaochabaogao/1279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