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城市养狗的人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宠物狗咬人、流浪狗乱窜的现象时有发生,引发了不少争议。
近日,广州黄埔区科城山庄锦泽园物管贴出《锦泽园养犬管理规定》,要求狗主在重大节假日或小区举办重大活动期间禁止遛犬,而且不得携犬与他人一起乘坐电梯。
同时该通知还限定了犬只的活动范围,规定包括小区主要道路、公园、景观水池在内的业主活动场所30米范围内禁止遛狗。
广州市黄埔区科城山庄二期锦泽园的物业服务中心贴出的《锦泽园养犬管理规定》
此项管理规定一出,引起了小区内部分养狗住户的不满,但不养狗的住户却表示赞成,但也表示此类“条例”“规定”起不了实际作用,希望出台更严厉的处罚措施。
有记者随机走访了广州某小区,发现小区内聚集着不少遛狗的市民。在该小区一处角落,记者发现5只大小各异的狗中,只有1只有狗绳,且由狗主牵引,其余的都没有系狗绳。此外,这5只狗都没有带防护口罩。
“为什么不牵狗绳?”
记者向旁边闲坐的狗主询问。有狗主人回应:“这小狗很乖,很温顺,不会咬人的。”
那么禁止在小区内遛狗,是否有据可依?
甘律师表示,如果没有划定,那么可以理解为是不限定犬只的活动范围。业主可通过业委会划定犬只的活动区域,要求犬只在划定区域活动。但如果没有划定活动区域就禁止遛狗,那既不符合法律规定,也不符合现实情况。
事实上,针对城市养狗问题的争议声音一直不绝于耳,不养狗的住户对于不栓狗绳,不戴口罩的遛狗行为“深恶痛绝”,最近甚至出现了教人毒杀犬只的帖子,引起了轩然大波。
该帖子中称,可以放“异烟肼”在食物中诱惑狗食用,也可将药物直接放在草坪中。食用异烟肼的犬只一般20分钟内就会死亡。
该文作者认为认为异烟肼能够倒逼中国文明养狗。一些养狗、爱狗人士则认为,该文有推崇毒杀犬只的行为之嫌,是以暴制暴、违反法治的做法,无法倒逼中国文明养狗。
此外,也有市民担心异烟肼会被孩子误食,引起危险。
尽管该帖子强调异烟肼对人类有益无害,但根据媒体调查发现,正常人食用异烟肼会出现周围神经炎,表现为四肢麻木,反应迟钝,共济失调,严重时肌肉萎缩,严重的还会出现生命危险。
城市养狗的问题,说白了是人的问题,而非出在动物的身上。
毒杀狗之类简单粗暴的做法,只会助长社会暴戾之风。当下各地都出台了不少养狗“规矩”,用以规范养狗者的行为。
第十四届华农宠物嘉年华上,人们引导自己心爱的宠物比赛。记者高鹤涛实习生黄焕然摄
1、广州不牵犬绳要罚款,最高2000元
按照《广州市养犬管理条例》规定,不牵犬绳、不带犬牌、不避让行人尤其是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和儿童,不制止犬只吠叫和攻击行为,由未成年人单独携带的,由公安机关责令而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此外,对《条例》中明确规定的危险犬和禁养犬,执法队一经发现,一律没收。
2、济南推养狗计分制,12分扣完没收犬只
2017年1月1日,济南市研发出养犬管理APP,并正式实行养犬登记信用计分制。
第一次查处犬只扰民、遛狗不拴绳、不携带犬证犬牌的行为,民警将对犬主进行警告,并扣除3分;
第二次查处时,将按照情形对犬主处以200元至500元的罚款,并扣除6分;
第三次查处时,对犬主扣满12分,同时,狗证若未年审也将一次扣除12分。
计分制实行以来,济南共处罚了1430名犬主,其中,122名犬主被扣满12分,参加学习与考试。
据中新网报道,北京、西安、哈尔滨、兰州等地都出台了养犬规定,对于养犬证、犬只品种都列出具体要求,同时还对养犬人的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
其中,许多城市明确要求“一户一犬”。
诸如,在西安,于2012年2月1日正式实行的新版《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规定,重点限养区内每户限养一只,一般限养区内每户养犬不得超过两只;哈尔滨则规定,凡符合条件的、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有固定居住场所的,每户限养一只准养犬。
规矩立下了,却有一些地方的养犬规定被质疑为“一纸空文”。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当前中国各地相继出台养犬规定,但这些规定很难落实,主要在于“民不举、官不究”,遵守规定的民众不多,而且规定操作难度大,也让政府的管理成本增高。
如何制定更具体的监督惩处规定,并让这些规定落地到人的身上,或许这才是管好城市养犬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