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从憨女人的一生聊聊果报

作者问我:用学佛的话说,她这辈子这样,上辈子得做多少坏事啊。老师你研究这块,报应是的确存在,为什么不能直接报应到干坏事的人身上呢?

1、天生残疾是不是果报?

是的。

这和遭遇意外还不一样。我以前写过《什么是果报》,说像飞机失事、无故被砍这些,都不是果报。有人会有疑问:天生残疾不是自己能控制的,遭遇意外也不是,同样不受自己控制,为什么一个是果报,一个不是?

这是因为,讨论“遭遇意外”,不需要引入“前世”“后世”,可以明确地把意外归因于其他,比如,歹徒冲向幼儿园,是歹徒的行为;飞机失事,是天气原因或飞机故障。但是,“天生残疾”,你不能说,是没有任何原因的、随机的。——这种见解,佛教称为“无因论”,是恶见。

可以说原因不明。但不是没有原因。今天,我们至少比古代更了解,遗传病史、基因缺陷、孕期生活与护理都会影响到胎儿健康。当把所有能了解的原因都排除在外时,剩下的不明了部分,把它归为“先天”“天生”。

佛教不认为有个“天”或造物主“生”出这样的小孩。而认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生。那么,“天生残疾”作为结果,它的原因是要追溯到小孩未生之前的。面对那种原因,才说“天生残疾”是果报,而非面对其他。

说“果报”,是针对引起它的“业”。就像张三只有在面对他父亲时,才是儿子。父亲不在场,张三面对其他任何人,都不是儿子。

在讨论“飞机失事”“暴徒砍人”时,我们很清晰地看到“飞机故障”“狂徒报复”这些原因,无辜者的遭遇和这些原因放在一起,好比张三和与他长相近似但不是他父亲的人站在一起,就可以明确地说,张三不是儿子——别人的所作所为,落到你头上,带来的任何结果,都不是你的果报。

如果没有任何人和张三站在一起,单独问张三:张三是不是爹娘生的?是不是儿子?

那自然要说,张三是儿子。因为,任何人都有父母。尽管是谁我们不一定知道。

2、果报为什么错综复杂?

因果的复杂在于错综。错综在于缘起。

比如,事件B和事件C之间,B是C的异熟因,C是B的异熟果(果报)。这很明确。A是B的能作因,B是A的增上果;C是D的能作因,D是C的增上果,也很明确。但如果问:C是A的什么果、D是B的什么果呢?

一般来说,是增上果。不过,如果A和B关系密切,说C是A的果报(异熟果),也是可以的。

佛教里,什么是果报?

比如,命,就是果报。命,在任何时候都是异熟果。《俱舍论》叫“命唯是异熟”。

说一个人“天生残疾”,是在说他的“命”,是考虑到“天生残疾”与“命”接近,说“天生残疾是果报”。而很多“不幸遭遇”,不宜看成是命——走在大街上,车轧过泥坑,溅了你一身泥,“这是命”——真的不是。就算出车祸死亡,一般也不宜看成是“命”。

有没有适合看成是命的时候呢?也有。一个人喝了2斤白酒,还要开车,在市区飙到180,人家说他“不要命了”——这样发生了车祸,就是果报。因为可以很清晰地看见他本人的行为和结果的关联。不过,被他撞到的路人甲的遭遇,不是果报,而是结果——因为路人甲的遭遇和路人甲的行为之间,没有明显联系。

可以给“果报”下个粗糙的定义:

果报是自身行为引起的结果。——这个表述并不严谨。严格来说,佛教不承认有真正的“自身”。不过,在行为(业)与它所导致的结果(果报)之间,可以找到一条毫不紊乱的线,把这条线说成“自相续”,或者“自身”。这里说的“自身”,不限于这辈子的自己——上辈子、无数前世,只要流淌在造业受报的河流里,都叫“自身”。说“命”是果报,因为这辈子的命,是前世自身的行为所引起的。

还可以更通俗地说:只有自己选择的结果,才是果报。只是,凡夫在选择的时候,根本看不清选择会带来什么结果。不管他是否看清,他的选择与结果之间真实存在的联系,就是业果关系。

一旦对应现实,会无比复杂,这是缘起的深邃。比如,出了车祸住院三十天,“住院三十天”是不是果报?

要看面向什么。住院本身,不是车祸的异熟果,是车祸的增上果——住院是“选择住院”的异熟果。问题是:住院是不是有选择的余地?在很多时候、很多人看来,没得选,“医生说了,必须住院”——如果从“车祸”到“住院”这个环节看成必然,那么,“住院”就是“车祸”邻近的增上果。这时候,问“住院是不是果报”,就等于问“车祸是不是果报”。如果“死亡”和“车祸”有极紧密的联系,车祸后连抢救的可能都没有,问“死亡是不是果报”,也等于问“车祸是不是果报”。——事件邻近的增上果,有时候是可以替代事件本身来说的。

前面提到的事件A和D,虽然D严格意义上是A的增上果,但如果B与A邻近,D与C邻近,而C是B的异熟果,那么,说D是A的果报,有时候也可以,但有时候就不合适,要视情况而定。

比如,A0是张三很穷,A1是他快饿死了,A2是他遇见一个卖面包的,A3是他想吃面包,……An是他想偷窃,B是他偷了面包,C是他下辈子天生残疾,D是残疾的他一生不幸。

这里,C是B的果报,比较明确。C、D关系密切,说D是B的果报,也可以。能不能说D是A的果报呢?大部分时候不能。——因为,B才是明确的“业”。在B之前,引起B的无穷多原因,我们统称为A,A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无数事件的集合,在A当中,作为状态的A0、A1、A2,都不能说是与B很邻近的能作因,换句话说:穷,并不决定你偷;饿,也不决定你偷。在偷窃与饿死之间,偷窃并不是唯一的选择。不过,到了“想偷窃”的An,这就是业了,可以把An看成与B邻近的能作因,甚至同类因、遍行因,B是由An引起的,说D是An的果报(异熟果),没有问题。

3、憨女人前世造了多大恶业?

现在,回到开头的故事。

先说憨女人的丈夫。他的结果是:妻子跟别的男人上床、把妇科病传给他,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果报。因为,是他选择了娶憨女人——他不娶,没人逼他,但他还是娶了憨女人。

这样说其实也不严谨,也粗糙。因为,逼迫虽然不在明显的地方,但在潜在的地方:在农村,打光棍是可耻的,抬不起头。以他的条件,又娶不起正常女人。

严格说来,娶憨女人,既有他的选择,又有难以选择的成分。属于他的选择导致的结果,就是果报;其余不是。

娶了憨女人是不是一定会有那些结果?当然不是。如果是城里人,住在文明的社区,到处有监控,也可以避免。哪怕在农村,如果天天在家守着妻子,也可以。但不现实,因为不下地干活、不赶集,就没饭吃。如果丈夫走到哪儿把她带到哪儿,会有很大拖累。丈夫想得到女人的好处(性生活、传宗接代),又不愿承担或承担不起照看的负担,就会有这样的结果。所以,丈夫的遭遇,在相当程度上是自己的选择。自身选择的结果,就是果报。

对憨女人来说,哪些是果报?

出嫁不是。——嫁给谁不是她说了算,不是她的选择。是她娘家人的选择。憨女人母亲的遭遇,也在相当程度上是果报,是她决定把智力障碍的女儿嫁到外村,她想让憨女儿生个孩子来照顾女儿后半生。

头脑正常的人,果报会多一些。因为可选择的余地更大。为什么轮回中主要是人在造业?因为其他众生相比人来说都是弱智,选择少之又少。狼一辈子吃肉、杀生,造业很少、很轻,比不了人拍死一只蚊子。

村里男人拿出糖果,向憨女人提出上床的交换时,同意是不是憨女人的选择呢?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但也不是在完全的程度上。就像一辈子只上过两天班,可以说一辈子没上过班,但也不是完全没上过。

作者讲到一个细节,有个麻子图省钱,没买糖,用糖纸包了冰糖去骗憨女人,憨女人事后发现不对,跑到麻子家闹。——这说明,憨女人不是完全无知。只是她对糖果和性的价值,没有建立起符合她所处环境的普遍标准。这里不是说“普遍标准”就对。假如不是几块糖,而是几万块钱,村里人也许会觉得合情合理——“彩礼”嘛。如果不是几万块,而是几套商品房,恐怕城市里的人也觉得合理。人们笑她憨,只是因为她对糖果和性的价值判断,与周围人差异太大。

相比憨女人的遭遇,更适合看成“果报”的,是她的价值判断(你或许可以说那是“错误认知”,假如认为拿彩礼或者商品房去换性和婚姻就是“正确认知”的话;憨女人有她的憨,而生活在一个时代的人却未必了解时代的憨和时代感染给自己的憨)。

价值判断带来的悲剧、不幸和痛苦,是绝不限于憨女人的。智商情商非常高的人,也会因为价值判断带来极大损失,陷入极大痛苦,甚至自杀。难道憨女人的一生就注定比那些看着光鲜内心痛苦的“成功人士”更不幸吗?恐怕也不见得。

憨女人的价值判断是怎样形成的?

一方面,抚育她成长的母亲,有重大过失。她在抚养傻闺女的过程中,为了好哄,用廉价的糖果不断强化她的渴望,让憨女儿渐渐坚牢地以为糖果是世界上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这是用养猫养狗的方式养女儿——源于憨女人母亲本身的无知,她不知道她的行为将给自己带来多大痛苦。

另一方面,是憨女人本身的智力障碍。智力障碍是她建立那种价值判断的基础。相对“价值判断”,更应该说,天生的智力障碍是她的果报。

一个人出生就有智力障碍,或者其他残疾,这些先天缺陷,佛教是看成果报的。也就是说,把它看成是由自身行为引起的——又不可能由这辈子自身的行为引起,那就只能由前世的行为。

有人会质疑:前世干坏事的不是我,他干坏事,这辈子我生下来智力障碍,合理吗?为什么不让他本人受报?我跟他又没有关系。

需要深入理解自己和众生的关系,才能明白这一点:我跟他不是绝然没有关系。昨天的小偷偷了东西,今天被抓,他能不能说“我太冤枉!我今天根本没偷,应该去抓昨天偷东西的那人”?

——如果这样认为,就是断见。从断见出发,会引生邪见。邪见,是认为不存在因果,认为痛苦不是错误行为的结果,而是纯属偶然。

一个人会忘掉自己所做的坏事,看不见自己的无知。如果能准确看见,就不无知了。憨女人的母亲,在养育过程中不断向憨女儿灌输糖果的珍贵稀有,是绝对想不到这种灌输也要为女儿后来的悲剧负责的。——她为什么这样灌输?因为傻孩子这样哄起来省事。在她咒骂那些作践女儿的人时,是决计想不到自己也要负一部分责任的。

若更严重地猜测,憨女人的智力障碍,也有可能是她母亲的过失——憨女人的姐妹智力正常、她自己产下的女儿也智力正常。憨女人在妈妈严格的三年监护后,产下女儿,她妈妈立即让孩子和她分开、隔绝,一口母乳没喝过,三年不允许见面,认为只有这样才可能让孩子不像她一样憨。后来,孩子果然智力正常,但对憨女人一点感情都没有,孩子外婆慢慢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不再管憨女人了。可以想想:真正憨的到底是憨女人,还是她智力正常的母亲?

作者问:憨女人上辈子是造了多少业,才有这样的报应?

在佛教看来,一件报应由一件业引起,不会由很多业。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憨女人前世(不限于上辈子)一定造了比常人更多、更重的恶业吗?

不见得。

别人以为憨女人今生承受的痛苦,和她今生真正承受的痛苦,是两码事。她是人们眼中被侮辱和被伤害的人,但于她自己而言,智力障碍让她并不能理解其中的绝大部分侮辱和伤害,也就让她免于很多精神上的创伤与痛苦。同样由于智力障碍,憨女人今生所造恶业少之又少——因为她不够清醒、无法选择。

之所以说她的很多遭遇,诸如出嫁、被骗、染病、遭毒打、死去……几乎都不是果报,正因为,她在今生能选择的余地极小极小。这些都不是她选择的结果。包括染病,也不是她的自愿。虽然看起来是经她同意的“交换”,但发生在双方智力极不对等的情况下,不能说是她的选择。因此,真正是她果报的,就是天生的智力障碍。假如智力障碍不是天生,而是她母亲的过失导致,那么,连智力障碍都不是果报,只有投胎是果报。

正常小孩两三岁的时候,也不知道糖果和性孰轻孰重,五六岁后就慢慢知道了。在性发育之前就能明白诸事价值几何,由此能避免憨女人的悲剧。但未必能避免别的悲剧、时代社会施加的重负。人们所明白的“诸事价值几何”,往往也是他所处的时代环境赋予的。

比如重男轻女的地区,一个人因为生不出儿子担心绝后,痛不欲生,这种苦也很难受。甚至不能说就比憨女人一生所受的痛苦轻。这是精神上的痛苦。肉体上,也有害了其他病,晚年一年又一年在屎尿堆里捱到死的老人,他们身体上的痛苦,也未必就比憨女人轻。憨女人所遭受的淫辱、作践,主要是给憨女人的母亲、丈夫带来痛苦,而憨女人本身浑然不觉。这种痛苦,也是来自憨女人母亲、丈夫的价值判断。

再想:生为憨女人更痛苦、不幸,还是生为一只猫、一只狗更痛苦、不幸?

假如在两者中选,你是愿意过流浪猫的一辈子,还是过憨女人的一辈子?憨女人还有好心邻居给她施舍剩馍剩饭,而流浪猫狗要到垃圾箱里扒拉吃的,身上长满臭藓、毒虱,不见得就比得妇科病的女人痛苦更轻……

不说流浪猫,就算宠物猫,吃高级猫粮,得到精心照料,活到十几二十岁,一辈子关在房间里,半岁绝育,一生意义只在供人娱乐——这样的一生,和憨女人的一生,谁的痛苦更少谁的痛苦更多?

憨女人知道自己的遭遇意味着什么吗?很大程度上她不知道。用性交换糖果,她不痛苦,也不羞耻,这本身对她而言,难说是不幸,只有染上妇科病,疾病的痛苦和丈夫的毒打,才是她能亲身感受的不幸。她作为被人嫌弃、可怜、哀叹的女人,在生理心理上的苦楚,未必比得上哀嚎咒骂村里畜生、守护她三年最终无奈把心思放在外孙女身上而不再管她的母亲。

来思考:一人曾造很大恶业,一人曾造中等恶业,一人曾造较小恶业,如果这三种业对应投生为憨女人母亲、憨女人、猫,会怎样对应呢?

依佛教,一般来说,造很大恶业,投生为猫;中等恶业,投生为憨女人母亲;较小恶业,投生为憨女人。

我们看憨女人那样不幸,一生悲惨、短寿,被人糟践,切勿以为她前世造过大恶。生为智力正常的我们,完全可能前世造过比她更大更多的恶业,也完全可能今生承受比她更深更重的痛苦。

THE END
1.微博在佛经上曾提到,佛教徒不得畜养牲畜,不与畜生结缠缘。 但常有人疑惑,依佛理来说众生皆有佛性,那又为什么不可以畜养畜生呢?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里,很多人曾经养过狗,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进出时常带着它在身边,跟它非常亲近,有一天你无法带着它时,它会像小孩子般的撒娇(呜呜地叫)或一直跟在你后面,你叫...https://m.weibo.cn/status/NFBqSyqTa
2.人的一生,冥冥之中都有安排,不要跟自己较真正如孔子所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懂得变通,仁者安于现状。愿我们都能在命运的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与安详。 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搜索 佛说男女偷情的恶果 佛教讲养猫的因缘果报 弘一法师 谈出轨 佛说养狗是自己的因缘 佛家谈偷情报应 无后代的因果...https://www.meipian.cn/54ydcfnp
1.佛说养宠物佛说养宠物养死的果报,佛说狗狗和主人的因果宠物的出现让很多的生活变得丰富和多彩了,长时间饲养宠物就会将其当做自己的家人,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在其中,但宠物寿命相对比较短一点,所以可能几年之后就会出现死亡,那佛说养宠物养死的果报都是什么啦,一起来通过文章了解吧。 养宠物养死就相当于是自己制造了杀业,是因为自己对其照顾不好才导致的死亡,从而也成为了自...https://www.haoyunbb.com/baike/tlist-124587.html
2.师父师父观察徒弟的真实故事师父我用念佛机在旁边放一碗水,能叫大悲水吗?应该我 净土宗 净土宗弟子一边听师父说法,一边手拿佛珠念佛,这样一心二用 净土宗《开示问答》学净土可不可以看禅宗的书,请问师父禅净 净土宗《开示问答》请师父开示,静坐时心中念佛还是念咒,还 净土宗《开示问答》师父,放念佛机二十四小时给众生听对吗?http://wuming.xuefo.com/znxg_68283_1_1.htm
3.湃书单澎湃新闻编辑们在读的15本书:生命之道翻书党我想补充的是,中国变身谭中狐狸的道教修行的因素和佛教轮回果报的因素是并行不悖的,且狐狸认同甚至屈从于人类伦理道德规范的意识也很强。换句话说,日本变身谭中狐狸故事相对类型更单一,而中国狐变身谭的类型则很丰富,同时又不溢出现实社会的基本规范。 作者还比较了蛇、犬、龟的变身谭,其中提到“因怨恨变身为蛇”的...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814450
4.前行引导文·上师瑜伽如果没有这样回向,那么所成办的任何善事,它的果报成熟一次便会耗 尽。如果回向于获得究竟菩提之因,即使感受了百次善果,但是它的善根在没有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之前就不会穷尽,反而日日增上。如《慧海请问经》中云:“水 滴落入大海中,海未干涸其不尽,回向菩提善亦然,未获菩提其不尽。” 同样,自己希求获得声闻、...https://www.guwenxue.org/zhangjie_75952.html
5.观音灵感录续编吾人生逢乱世,杀劫弥漫,天灾人祸,变幻莫测,核子毁灭,恐怖尤甚,以何因缘,招是果报?华严经曰:‘五浊众生,不修十善,专造恶业,杀盗邪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三、猫犬皆愈 余次子毛志仁,喜养小动物,曾数养狗,皆因病屡医无效而死。民国六十一年养一花猫,次年忽病重不食,喂以大悲水而立愈。因猫杀生,六十三年...https://www.jinyunsi.com.cn/boruo/books/0927.htm
6.灵异故事1001(连载)很奇怪,我们当地没有一个人养狗,我们也从来不吃狗肉。猫的存在给了当地人很大的实惠。没有老鼠的...究其因,不信果报也。如以上事观之,果报之事,历历在目,何假之有? 来源:公zhong号 “老飘讲故事...姐姐后来和笔友都成为了虔诚的佛教徒 来源:公zhong号 “老飘讲故事了” 赞(1) 回应 今何在 楼主...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7159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