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我也养过,但并不成功。这次一定要学一些技能回去,好养好蚕宝宝。
上课了,地瓜哥哥给我们每人发了一本画册,让我们回家看看。地瓜哥哥给我们看了一本相册的第一页上面有许多的卵,其中还有许多卵已经孵出来了一条条蚕宝宝,白的卵是已经空了。
上个星期,妈妈的一个学生送给我两只又大又胖的蚕。他们在袋子里一路上不停地大口吃着桑叶,好像生怕别人和它们抢着吃!
回到家里,我把两只蚕宝宝和几片快被吃光的叶子一起放进一个小饼干盒子里。并且还放进了一片新鲜的桑叶。然后轻轻盖上盒盖,只露出几个小孔透气。
第二天,我打开盒子一看,昨天刚放进的一片桑叶已经被吃的只剩下几根叶脉和一些带有齿痕的小片桑叶了。这些小家伙的胃口可真大呀!要不了多少天,我又要去买桑叶了。
蚕宝宝白白胖胖,身上肉肉的,活像一个大胖“豆虫”。我在它们身上仔细看了又看,“咦?怎么没有看到它们的眼睛呢?”我疑惑不解,继续寻找,妈妈在一边等不及了,迅速在百度里搜索。
原来,蚕的眼睛极小,并且视力非常差,几乎看不见东西。它们只是靠鼻子来探路,闻食物的气味……所以有时候把别的带叶子的蔬菜挤一些桑叶的汁液,蚕也会认为它就是桑叶,继续去吃。嘻嘻,有意思吧!
今天一大早,我刚起来,就听到妈妈大叫:“快来看呀,验证奇迹的时刻到啦……!”我立刻奔了过去,妈妈此时正捧着小盒子看呢?我迅速凑了过去。
“咦?哇!”我的两只胖胖的蚕宝宝已经变成白花花的蚕茧啦!瞧!它们用晶亮的丝线把茧织在了几片干枯树叶的角落。椭圆形的蚕茧落落大方的躺在“荡床”上,好惬意!我还发现另一个角落里也有几根丝,我推测,它们开始是想在这里作茧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才换到了现在这个地方。蚕茧破了后会变成什么呢?
1蚕宝宝
我养了一条白白胖胖的蚕,它身穿一身雪白的衣裳。脑袋总是一摇一晃着,好像在乞求着我,说:“我饿了,快给我一点桑叶吧!”
于是,我拿来几片桑叶,放在它身旁。他看见了,立刻一扭一扭地爬到桑叶上,小脑袋沿着桑叶的边缘。
“沙沙,沙沙”,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它就这样一直吃了许久,仿佛它的小肚子是个无底洞似的。
望着蚕宝宝那有趣的吃相,心里不禁想:蚕尽管吃进去的是普普通通的桑叶,但吐出的却是珍贵的蚕丝。怪不得,有许多人都很喜欢它。
2蚕宝宝
今天放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放下书包,来到了我时刻牵挂的蚕宝宝面前。
我发现它们一天一个变化,身子变长了,我用尺子量了一下,足有1厘米。也变胖了,胖乎乎的很是可爱!它的脑袋也变大了,动作变敏捷了,身上的颜色也比以前变白了,饭量也变大了。下午上学时我给它们喂上的厚厚的桑叶已被它们一扫而光了,现在它们正悠闲地玩耍、嬉戏。
多彩动物世界中美丽的金鱼是水里的精灵,可爱的小白兔是大家的宠物,友好的小狗常常会对你摇头摆尾,但我喜欢的是神奇的蚕宝宝。
幼儿时的蚕宝宝是一个小小的黑点,不仔细看会把它当作一颗灰尘,过了几天它变成了一小段灰色的丝线,在我的精心喂养中蚕宝宝慢慢有了白白的身躯。
蚕宝宝也分懒惰和勤劳的哦!有的吃饱了就睡,睡饱了就吃;可有的总是像有用不完的劲到处蠕动,碰来碰去。这一天我正好把两片桑叶放进了它们的房子里,有个蚕宝宝好像突然反应过来直奔新鲜桑叶爬去,然后一口一口把桑叶消灭。不一会儿就吃光了桑叶,还莫名其妙地抬头望着我,好像在告诉我,这点桑叶还不够吃呢。我又放进了几片,它没吃几口就停了下来,静静地趴在那里,没多久就从尾部拉出了黑黑的东西,但它也不管不顾立刻又吃了起来。我心想,真是个吃货,吃完了就拉,拉完就吃。突然,它又停了下来,我仔细一瞧,看那片桑叶的边缘有些干枯,蚕宝宝挑剔地转过头,换了个地方又吃了起来,桑叶的边缘留下了一个个齿印。“沙沙沙”吃完一排又转过头吃下一排,从不打乱顺序,真是个守规律的蚕宝宝。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用来形容你你再合适不过了!你有着白白的身子,大大的额头,棕红色的嘴巴,短短的小腿在桑叶上爬来爬去,这就是蚕宝宝!
蚕宝宝一般只生活在阴暗又潮湿的地方,蚕宝宝走起路来非常有趣,像刚刚蹒跚学步的婴儿一扭一扭的,又像毛毛虫一样弯起身驱,慢慢的向前蠕动。蚕宝宝不喜欢水,如果它进入一个很潮湿的环境,会不适应而死去,所以抚养蚕宝宝是很有难度的。它不像其他的小动物一样能发出叫声,他的嘴巴像锋利的刀刃似的啃食着桑叶。
蚕宝宝从一个小小的虫子幻化成一只美丽的蝴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它的身上有一层茧紧紧的包裹着它,蚕宝宝努力的挣脱它的束缚,这时候我们不能去帮助它,只有等它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才可能成为一只漂亮的蝴蝶,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
“织纺工人聪明透,人人赞它是能手。自己独造一间房,四周不设门和窗?”这个谜语大家都猜到了吧?那就是有几千年历史,起源于中国的一蚕。刚好,今天我就要介绍一下科学界的对象名闻天下的——蚕宝宝。
蚕宝宝刚生下来时,还是黑色的卵,过了十几天,它孵出了一只只黑色的小蚕。那时,它头大大的,身子却很细很小。过了几天,它会渐渐变白,身子渐渐变粗了。它从一龄蚕慢慢的变成了二龄蚕、三龄蚕。
蚕主要生吃桑叶为食,而吃其它叶子也可以存活。但是,存活周期并不长,我为了证明这一观点,把两只蚕放在了两个盒子里,一个盒子装桑叶,另一个盒子装普通树叶。过了几天,装桑叶的盒子里的蚕生机勃勃,可装普通树叶的蚕已有气无力了。
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蚕宝宝。
它一开始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小家伙”黑百相间的皮肤。些小小的脚,爬起来慢悠悠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蚕宝宝一生要脱四次皮。你可别看它现在皮肤有点黑。它每脱一次皮,皮肤会白了很多。脱到第三次皮的时候,白得好像在发光。
你们可别看蚕宝宝那么小,它也很爱干净。每天要清理三次,早上一次,中午一次,晚上一次。还有桑叶要一到两片,蚕宝宝很少的时候桑叶要磨碎,因为它很小时候很虚弱,没有那么大的力气咬。
这些年,我养过许多小动物,比如说小白兔、小蝌蚪、乌龟、仓鼠、蚕……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蚕。
蚕,拉丁学名叫Bombyxmori,属节肢动物门。蚕的一生分为卵、蚁蚕、一龄蚕、二龄蚕、三龄蚕、四龄蚕、五龄蚕、蛹、成虫。蚕吃桑叶,蚁蚕的身体是黑色的,但吃桑叶后会慢慢变白。蚕排出的粪便像一粒粒黑芝麻。蚕的养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候就有一条与蚕有关的“丝绸之路”。不久前,蚕还随神州十一号进入了太空,进行科学实验,两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上为我们展示了一条能“飞”的蚕,真是太神奇了。我养了一条蚕,白色的身体,灰色的嘴巴,还有一身肥肉。根据我的判断,这应该是四龄蚕。几周后,那条蚕开始吐丝,吐出的丝竟然是金色的!这是一只金丝蚕!我小心翼翼地捧起蛹,没错!的确是金色的。又过了几周,蛹变成了飞蛾,这只飞蛾拼命地产卵,卵却是黄绿色的。
我的蚕已经变成飞蛾了,生下了自己的小宝宝啦!
又经过4次蜕皮、吐丝变成了蚕蛹,我高兴地想:“等变成了飞蛾”,我又会有许许多多的蚕卵,又可以发出更多的小蚕了……我想着想着,突然一只手抓起了一个蚕蛹,盯着蚕蛹说:“你赶快变成一只飞蛾吧,我就可以有更多的蚕宝宝了。”我把蚕蛹放进了属于它的“家”,我等呀等呀,蚕宝宝的蛹里的飞蛾慢慢的走了出来。我说到:“太好啦,小飞蛾,你可以产卵了吧!”我盼啊盼,但还是没有产卵,我失望极了,但有两个小飞蛾碰碰尾巴,然后才产卵,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就去问妈妈,妈妈说:“因为两只蚕结婚了,所以才碰碰尾巴。”我恍然大悟,好有趣!
每年当桑叶抽出新芽时,一年一度的养蚕季也就开始了。这不,我也养了许多蚕宝宝。
蚕宝宝刚刚出生时,又黑又小就像几只小蚂蚁在桑叶上扭动一样。过了一阵子,蚕宝宝白中带青,它那十条又大又肥的腿白里透明。虽然长了很多,但是还是很小。每天晚上一关灯,我就能听见“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仿佛像一群饿了好久的蝗虫在啃食庄稼一样。
过了好一阵子,在蚕快要爬山的前几天,蚕儿要完成它最后一次蜕皮。开始蜕皮了,蚕儿左右扭动了几下身体,颈部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蚕皮像一张狗皮膏药一样套在了蚕的身体上。它用第三双腿用力地抓住了桑叶的茎,再用后两条腿也紧紧地抓住了桑叶。抓住桑叶的蚕,头向上轻轻一仰,用前两条腿用力往前爬,身体一扭又一节身体出来了,聪明蚕用这个方法把一节又一节的身体都抽出来了。看看刚出来的新皮,再看看皱巴巴的老皮,简直是天差地别,一个又亮又白,一个又黄又皱,真实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呀!蚕宝宝虽然在脱中间皮时比较容易,但是到了最后一节身体,蚕宝宝好像遇到了问题一样一直抖动着尾部,它一个伏地挺身终于甩掉了那难缠的“狗皮膏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