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注重疏堵结合,完善配套服务和支持政策,大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蓄电池以旧换新等工作,在加强安全监管的同时更好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末,我国两轮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5亿辆。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快速增长,消费者对于电动自行车的充电需求与日俱增,而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动自行车上楼和“飞线充电”等安全隐患。截至2023年12月8日,北京市已累计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接口95万个,2024年拟新建20万个充电设施接口。
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在给消费者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暴露出各种问题。即日起,《中国消费者报》将刊发“电动自行车充电桩乱象调查”系列报道,聚焦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市场出现的各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记者杜科
车充安、智慧易充、河马充电等按小时扣费不合理
据王女士统计,她个人在车充安充电桩充电一年大概要多扣费3.6元,占应扣费的比例约18.7%。多收费涉及的不仅是她一个人,需要给电动自行车充电的消费者都会被多扣费。
记者发现,除全来电以外,其余3个品牌均未提前告知消费者充电不足1小时要按1小时扣费。
充电有礼收费有点“无理”
“因为没有充满自停的选项,为确保电动自行车能充满电,我几乎每次都选择购买3元充电9小时的套餐,每次实际充的电量都不同,但扣费却是一样。”高先生质疑,商家通过该方法多扣费。
小蚂蚁充电直接多扣费
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一年半以来,一共有71笔订单,总充电时长为25851分钟,应扣费金额是143.62元,实际扣费金额是147.65元,多扣费4.03元。其中有多笔订单均扣费0.33元,但充电时长却分别为53分钟、43分钟和34分钟;有多笔订单均扣费3元,但充电时长却分别为540分钟、520分钟和512分钟。
乾润科技、闪开来电等不显示具体充电量
专家观点
涉嫌侵权和违规
“上述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多扣费的几种情况,以及订单详情页未显示具体充电量的问题,反映出其计量的不准确,涉嫌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存在多扣费的行为,同时还可能构成价格欺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