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hu.com/question/28933532/answer/2651527527
我当年想开驴火店,为了整明白货源,真的花了几万,跑了好几个地方做调研,所以应该能回答这个问题。
01
首先驴这东西,古今中外,都是把它当成役畜使用的,拉磨拉车好用,从来没有哪个民族把它当成肉畜用来吃。
因此,这和肉禽肉畜的驯养方向差异极大。
没有对比就没伤害,不伤害印象就不深刻。
我们就用猪和驴做个对比,看看我们的人类,为了吃口肉,可以把事情做到多么极致的变态——肉类生产的一切环节都需要精准科学的算计。
现代化的规模化养猪场,比如年出栏十万头猪的中小型场,大约得养有近百头种公猪。
为确保精子质量,每半月取精一次,一年24次。
每次取精冷冻,可为10头适繁母猪受孕。
每头适繁母猪一次产仔10-12头以上。
所以你看,科技强大吧,一头公猪一年要产近2500个后代,四、五年的壮年适繁期内要产上万个后代。
这计划生育搞得猛啊。
公猪采精一次可受孕十头母猪,保质保量,高效省钱
母猪妊娠期平均114天,不足4个月,扣除分娩后哺乳期,两年可产5次,四年产10次。
之后产仔量数量下降,经济上不划算了,就得逐渐淘汰,所以一头适繁母猪总共大约产120头仔猪以上。
规模化养猪场都是人工取精和人工受精,这样效率高,经济性好,便于控制。
看,肉畜的饲养多么偏执高效,因为不精算不行,成本会稀里糊涂就比别人贵上去了。
个体养殖户,也得每年出栏2、3百头猪才比较经济划算。
02
驴呢,古今中外人类养驴可都是为了自耕农干活,没有人养驴是为了吃肉。
我们见过羊群、马群、牛群,也见过猪圈、鸡舍、鸭塘,但谁见过驴群、驴圈?
其他畜禽都有过群养或产业化养殖,也都有中外的畜牧科学家对其进行研究,品种筛选、杂交、繁育、防疫等科技成果非常浩繁。
然而驴都是农耕个体单只饲养,只对农户松散个体很重要,但对国家和集体而言,研究驴、养好驴,很紧迫吗?
所以,对驴既不会立项更缺乏投入。
总之,养驴这事,至今都缺乏科技支撑,因为不划算。
母驴一次产仔1只,偶尔2只,一生满算产仔8到11只,妊娠期一年,出生到出栏近两年,生长期漫长。
如此饲养效率,根本不适合肉用,只是活着拉车,老了进锅。
过去驴是役畜,现在都机械化了,毛驴基本全都退出役使。
30年前,国内著名的泌阳驴,也就是我们过去最标准最漂亮的形象驴,已经近乎灭绝。
泌阳驴,也叫三白驴,十几年前曾濒临灭绝,近期正在抢救扩繁。
驴肉消费主要集中地是河北、北京、天津和山东部分地区,也就是华北平原地区,消费地并不广泛。
但是,正是由于养驴不再增长,华北人民十几年间几乎吃掉了中国绝大部分的驴。
03
驴肉不是都快吃绝了么,价格不是该飞在天上么?
但我们现在华北地区还能到处见到驴肉馆子,价格依然那么接地气,这是咋回事呢?
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驴肉飙涨让部分人开始养驴,但毕竟未能科学的大规模化繁育,所以虽价格高企但利润微薄。
然而更大量的,是进口。
中国是摩托车制造大国,但现在除了山城重庆不禁摩之外,全国的大城市市区已经全部禁摩了。
那么多的摩托厂生产的摩托车卖去哪里呢?——你真聪明,猜对了!卖给第三世界的穷哥们了。
他们逐渐的用中国的摩托替换了役驴,然后把冻驴肉卖给中国。
这种从亚、非、拉世界各地进口到中国的冻驴肉量大,价格只有国内的三分之二,也压制着中国的驴肉价格。
04
说到养驴,就不能不提东阿阿胶。
十几年前,阿胶风靡大涨,山东的东阿阿胶公司也大幅提高了山东本地驴皮收购价格,平均每张皮近千元。
如此其他省份喂养半大的驴被运到山东再喂养大半年卖给东阿,可增收千元,此举间接拯救了国内养驴产业。
山东省还专门成立了驴业养殖研究所。
05
马肉、骡子肉的价格大约是驴肉的60%,价格差异不小,当然口感也很悬殊。
马肉纤维粗,颜色深,口感粗糙不少,外观和驴肉区分很明显,口感也不如驴肉细腻鲜香。
有些驴肉馆子也备有马肉,问的话都忽悠说是驴肉,卖价跟驴肉一个价格(成本和进口冻驴肉价格确实差不多)。
不过有喜欢有嚼头的人也爱用马肉下酒。
内行人离远就能看出来马肉驴肉区分,不懂的吃两次一对比就知道了。
国内有些驴肉馆或驴肉火锅店外边会养几头活驴,有时候会用活驴现杀来招揽顾客。
这些活驴都是国产的,价格较贵。
所以这事不要太较真,只要卫生合格,质量好,味道鲜香,脱腥干净,口感爽滑软嫩就好。
我当年详细考察驴肉市场之后,发现回本难度较大,所以没开驴肉馆,而是开了个小龙虾馆,只可惜生意很好,被权贵人家眼红抢占而砸关张了。
但驴肉馆这事我是一直惦记着呢,无论河间还是保定风味,驴肉都是我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