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麻花的《驴得水》真的是一部不可多得好作品,改编自话剧,借用民国一个小学的内部光景,讽刺了很多现实的人和事。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围绕一个小学里,因为吕得水老师的一系列麻烦展开的,主要吕得水老师根本不存在,本来就是用一头驴的名字申报的老师的工资,然后被学校里的大家把钱给瓜分了,但后来,教育部的特派员来视察,校长直接报说这个吕得水老师是一个英文教师,并且找了一个铜匠来凑数,还真把特派员给蒙了,特派员后来从外国人那里申请了更多的款项来支持吕得水老师,结果在这一层骗一层的局面下,事情越发失控了。
吕得水老师的骗局,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官僚式结构骗局。
就是下面骗中间,中间再骗上面,一层压一层,利益链最终一环勾一环,谁也没办法脱身,只能把骗局进行到底。
这个故事,可以聊的主要是两件事,一个是吕得水老师这个骗局,一个是张一曼老师的自我选择。
在咱们这个社会里,性这个事,算是提及就非常羞耻的,也导致了很多人压抑自己,本来很正常的一个事,变得提起就非常不堪。
张一曼老师的选择是自由,浪荡,不想被所谓的婚姻,责任所束缚,她想过一种自己的生活,能勾搭一个是一个,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是最重要的。
她值得大书特书的批判么?肯定是不值得,她只是想过自己的生活而已。
所以当裴魁山因得不到她,因为她和自己想象的传统女性不一样,而大肆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判她时,裴魁山显得非常无耻。
他之前跟张一曼说的话,也属于自话自说,并不是真的懂她,而是认为女性如果做出这样的浪荡行为,是因为一个自以为是的缘由,是因为他觉得她在用浪荡隐瞒真实的自己,她过去肯定是内心受过伤。
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认知啊,包括我在内,其实有些时候,也很难完全排除这种传统带来的思维局限性。
通过张一曼这条路线的剧情继续发展,电影里,也把出轨小三最终如何发展这件事表现得淋漓尽致,那就是原配刚开始不是找自己老公算账,而是要来找张一曼算账。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这事,我三年前吧,看过一个女性人大代表的发言,我算是惊了,下图就是,我也就不详细解释了。
当然张一曼是完全无辜的么?其实也不算。
虽然裴魁山因为得不到张一曼而重伤她,不过张一曼也为了铜匠别继续迷恋自己,而重伤铜匠,这都是现实中很常见的事。
虽然看起来,张一曼是为了铜匠好,毕竟她也不能真跟铜匠过,铜匠也需要继续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天天捧着书沉迷在另一种生活里,但问题在于,这么说话,你觉得自己目的达到了,还是好心好意,但你是真不知道听的人什么心情。
这也是我的亲身经历,对方觉得自己好心,但你怎么就不能理解呢?哈哈哈哈。
说到这个主线吕得水老师,如果我们看特派员的嘴脸,他第一次来,虽然名义上来视察,但他根本不懂英文,这时候,学校只要能给他面子,然后并且吕得水老师能给学校挣到钱,那一切就是最完美的。
而且,在特派员来之后,铁男说了一句特别经典的话,这话我真的想对咱们的学校们说,“没有学生,视察啥啊,那不就视察老师呗。”
真应该视察视察老师,别领导一来,就组织学生们集体表演。
校长刚开始还说,“特派员能不懂英语么。”
结果是啥,特派员就还真不懂。
我举个例子,光绪皇帝就不知道鸡蛋多少钱一个,还以为30两银子一个,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这都无知到什么地步了?
所以在高位的人,不一定就真懂。
这部剧真是有不少经典台词,裴魁山还有一句,“你凭什么用你的道德标准来绑架我的利益。”
简直是贪赃枉法的每个人都想大喊出来的一句话啊。
最终教育部从美国人那里是获得了十万法币,然后既然每个人都抽一笔哈哈,那就大家就得一起说谎。
就算铁男不愿意同流合污,但他作为一个个体,发表意见没用,最后所有人只能一锅黑。
之后,铜匠决心彻底当吕得水老师,并且受到了特派员尊重,但他尊重的其实不是吕老师,而是吕老师背后的利益。
铜匠这种把谎言自己都当真的得意,是被捧杀惯了,谎言听多了,自己也会觉得是真的。马保国老师其实就是其中典范了。
铁男也在逃过一劫之后,彻底被恐惧所折服,进入了这个体系里。
然后,整部电影里,最明白的人其实是校长的女儿,她在驴被杀的时候,念叨:“是我把人教坏了,这句话真的是……完美符合罗素的那句名言,“人生而无知,但是并不愚蠢,是教育使人变得愚蠢。”
而校长的表演更是牛了,在利益面前,用伟大的初心来标榜自己,其实他可能确实有初心,但因为利益的蚕食,起码给自己女儿跪下表演的时候早就忘个精光了。
我们只要童年不过度扭曲,相信每个人都有初心,但在社会的鞭打和利益的诱惑面前,大多数人都会忘记这份初心。
今儿就说到这儿吧,这部电影真的非常值得推荐。
最后推荐一下自己的小说,以人工智能的觉醒映射人类自身在新时代的自我认同,追寻平等,突破基因与谎言的枷锁,惊悚科幻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