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影像粗糙,但好在情感足够真实、浓烈
作为一部院线纪录片,该片的影像质量可能是负分,其粗糙程度甚至会令人感到不适。但凭借题材本身的猎奇性,以及对人与狼之间细腻情感的捕捉,影片还是用“真实与罕见”战胜了硬件上的不足。下面,小电君也从三段式的情节点出发,来分析影片真实又罕见的情感亮点。
为狼正名,彻底扭转残暴形象
从古以来,与关狼的词语一般都是贬义词,比如“狼心狗肺、声名狼藉、引狼入室”。据《说文解字》记载,“狼,从犬,良声”,其本质并不恶劣。影片主角名为“格林”,寓意是打破格林童话里狼的坏形象,而影片也几乎全程都在为狼的“不良形象”翻盘。从开头交代小狼父亲为妻儿寻食不幸遇难、母亲殉情自杀的身世开始,狼本是性情动物的形象就开始树立。
其次,是它的嗜肉本性和学习能力,比如,在吃过一次带骨头的肉后,别的食物再也无法满足它。除此之外,它不仅通过观察学会了开电视换频道,还在看到动物吃鱼的场景后,特意去公园的水池里,学会了游泳和捕鱼。影片由此呈现了一个鲜活又可爱的小狼形象,与人们大多数看到和听到的状态决然不同。
探讨自由,是否比活着更为重要
向往自由,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在格林身上,这种原始属性也展现的一波三折。城市里层峦叠嶂的高楼,并不能构成困住它的牢笼,它的出逃,成为了重回草原的直接原因。但在若尔盖草原上,找到狼群并非易事。况且,当地人提狼色变,甚至挥刀驱赶。这引发李微漪与亦风第一次猜想,是否应该让它回到城市,少受野外磨难。
在这过程中,格林也出现了同质化的现象,因缺乏与狼群相处的状态,它反而与草原上的狗打上交道,并学会了狗的习性。以至于后来遇到狼群,格林竟发出了“狗吠”。这一次,又推翻了二人的第一种猜想,狼还是要有狼的样子。
与狗成为朋友的格林
不久,找到狼群的格林被迫离开帐篷,身上残留大量人性的它,先被咬伤后被驱逐。一瘸一拐的格林重返帐篷,让李微漪与亦风心痛不已。最后一次引发二人思考自由命题,还要属盗猎者的出现,对狼来说,这才是真正的残暴势力。但为了让它产生回归狼群的渴望,必须要先学会堤防人类。这段场景,是影片后半部分的重中之重,它告诉了人们自由那不可割舍的重要性,在爱与自由这道选择题下面,也产生了轻微的道德谴责。
感悟狼性,狼心也是肉长的
既然是记录个人放归野生狼的影片,肯定少不了人与狼的温馨相处的画面,本片也通过此类3个场景来探讨人性与狼性的界限,展现了狼最真挚的情感和表达方式。
第一次,是在李微漪生病时,格林看到床上的柔弱无力的她,转身把自己的“存货食物”叼到她身前,并来回发出担心的叫声。此处的情感随着李微漪上车前往医院,被渲染到极致,格林拼命的追赶着车,生怕被人抛弃。
第二次,是在李微漪外出扭到脚,格林直接从山的另一边牵来一匹马,给她当座驾。李微漪看到格林,懂事的让人心疼。
第三次,是在李微漪与亦风偷吃格林食物的时候。草原环境退化食物缺乏,二人弹尽粮绝只好偷拿一只格林存下的野兔,变成了人中之狼。发现食物不见的格林,看到二人留下的压缩饼干似乎很快懂了缘由,并且之后埋藏食物也没有更换地点,甚至会主动望向屋里的二人,变成了“狼中之人”。
影片最终点题不出意料的落在了动物保护层面上,片尾出现的一张由620张狼皮制成的皮袍,让人感到震惊。而在现实中,李微漪与亦风也依然遭受着盗猎者的威胁。面对这个厚重的主题,二人依然决定抵押房子,让片子进入院线。为的就是让大家重新认识狼性,凝聚更大的力量保护狼群,改变他们被扼杀的命运。
由潘耀明执导,刘德华、白宇、莫文蔚领衔主演的口碑电影《焚城》正在全国热映中,目前票房已累计突破8650万,豆瓣开分7.6,好口碑持续发酵!值得一提的是,影...
近日,2024金鸡国际影展片单揭晓。此次金鸡国际影展共展映37部影片。其中包括竞赛单元10部,全景单元21部,经典单元6部。《因果报应》《想象之光》《大...
近日,由潘耀明执导,刘德华、白宇、莫文蔚主演的《焚城》在面临11月电影市场淡季和好莱坞大片竞争的压力下,票房实现逆跌,口碑持续走高。据灯塔专业版数...
据外媒报道,邪典恐怖电影《孤儿怨》将拍摄第三部,系列主演伊莎贝拉·弗尔曼回归饰演伊斯特,《孤儿怨:首杀》的编剧大卫·麦戈德里克和导演威廉·布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