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行为是动物其中一个用来适应环境的正常行为。
---劳伦兹(动物行为研究的先驱者,1973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EthologistKonradLorenz)
动物的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和物种的特异性。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而且越是高级的动物其类型越多。
攻击行为是一个习得行为。跟所有习得行为一样,攻击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攻击行为得到强化将会诱发更大的攻击行为
·我们训练员有能力去辨别其起因
·若迫得动物到死角,牠们有可能反击
攻击行为的起因
攻击行动也可从观察中习得–班德拉的理论
在一个充满攻击性的环境中,提供了学习与练习攻击行为的机会,因此增加了发生攻击行为的可能性。攻击性经常通过眼睛的观察所习得:小动物练习攻击行为
A.社交
1.领域性
·新成员的加入
·优势/防卫
·将动物放置于一个易受攻击的环境中
支配性攻击(Dominanceaggression)多发生在雄牲中,主要用来保持其领导的优势.
领土性攻击(Territorialaggression)种内同性间攻击如争取异性和占领或保卫领地等的行为。这类行为与生殖有关。
防御性攻击(Defensiveaggression)此攻击会在动物受吓或受袭时发生.当该等威吓或攻击停止,攻击便会停止;社交的攻击性环境
2.获得资源
1.偷窃食物
2.威逼因食物或繁殖
3.掠夺,猎食
猎食性攻击(Predatoryaggression)大多发生在捕食动物物种之间,其生物功能是争夺食物。许多习性学家认为这不是一种真正的攻击,而是一种出于本性的搜集食物反应。
躲避导致的攻击(Avoidanceinducedaggression)此等攻击的发生是当动物学会攻击能逃避厌恶刺激.若果攻击能去除挫折,这攻击便会得到强化,而同一情况而令动物引起攻击牲的机会率也会增加.
3.先天性/影响
·母性
·同巢的竞赛
母性攻击(Maternalaggression)其他动物对一雌性动物的幼仔作出威胁性姿态或靠近它们时,该雌性动物作出的任何类似攻击的反应。属于保护子代的行为。
失控症状的攻击--由脑部局部神经元的异常活动触发的攻击性行为。
挫败性攻击(Frustration-inducedaggression)由挫折引起的攻击行为。因为人为的失误、被忽视、外来过大的压力所诱发的挫折而引起。
B.激素
1.正常/季节波动
2.求偶企图受到中断
3.生产/觉醒水平
种内异性间攻击--主要是与性行为有关的攻击,如雄性攻击拒绝接受它的雌性,雌性攻击强迫它的雄性。
C.身体上的不适
因伤害,疾病,或药物处理
1.医药治疗中可能引起的不适
2.动物自身的疾病或受伤
3.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因某痛苦诱导的攻击性行为(Pain-inducedaggression)ü惧怕、挫折或疼痛引起的攻击。这实质是防御性行为,可以发生在种间,也可以发生在种内
D.行为
1.对厌恶刺激的反应
·对惩罚行为
·在厌恶刺激下无处逃离
·因重复做或厌恶刺激
·动物受惊吓
厌恶性攻击(Aversion-inducedaggression)动物由痛觉引起的进攻。可能指向可触及范围的旁观者或无生命的物体。
逼近导致的攻击(Approachinducedaggression)此等攻击的发生是当动物学习到攻击会引致奖励;由攻击的结果所诱发的攻击行为
·不正确的强化程序
·在一组中,仅饲喂其中一头动物
·过多的无强化测试
·变化或不清楚的偶发事件
·要求同一行为重复
行为消失:当一曾获得强化的行为在不能得到强化而出现消失时,这得不到强化而产生的挫折有时可能引起其出现明显的攻击
·此为一自然现象(ExtinctionBurstisafunctionoffrustration)「消失的爆炸」是挫折中的一作用点(由此可见,突然性消失会产生挫折感.)。在训练中,也有应用此种技术,但必须是有经验者或是在经验者指导下才进行,不然,将可能诱发攻击行为。
·基于此原因,不要企图去在一节训练中,强行压制一个行为,那是不明智的。
4.观察所习得
乘机攻击也就是合伙攻击,组合攻击
·被动攻击(PassiveAggression)=反应性攻击(ReactiveAggression)由一定的情境线索引起的攻击行为。如由受捆绑或阻拦而激怒引起的攻击行为,因惧怕而引发的攻击行为,为维护自身身份或防御对手而采取的攻击行为等。
·转向攻击(Displacedaggression;Re-directedaggression)又称“移置性攻击”。心理应对的一种方式。有机体在愤怒或遭遇挫折时攻击无关的有机体的现象。
·工具性攻击--作为获得奖赏手段的攻击行为,…。许多动物都有特殊的攻击武器,如鹿、羚、羊、黄牛等的犄角,大多攻击对方身体上被保护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