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倒骑驴”丨胡同长春丨李春昌
欢迎进入--胡同长春
有一种脚踏人力三轮车,叫做“倒骑驴”。
正常的脚踏人力三轮车是单轮在前,双轮在后,那是正三轮。
骑三轮跑运输,
可以载客也可以拉货,叫做“蹬三轮的”,使用的大都是正三轮。
【↑1990年代,长春站前等待中的“倒骑驴”】
双轮在前,单轮在后,扶手与车厢互为一体的,那是倒三轮。
“倒骑驴”是对这样一种一种人力三轮交通运输工具的俗称。
“倒骑驴”多用于短途货物运输、载客,
相对其他运输工具来讲,价格便宜,成本低,操作灵活。
【↑1980年代有轨电车旁的“倒骑驴”】
“倒骑驴”这种三轮车比普通三轮车更安全、更好操作,
是东北的大街小巷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有人说“倒骑驴”灵活性强,
对于机动车不好出入的街道或者人流汹涌的商业街区极为方便,但“倒骑驴”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也不轻。
【↑“倒骑驴”竟然骑上城市快速路】
“倒骑驴”在前行时可以方便地照顾到车上的货物安全,防止丢失。
“倒骑驴”可以骑行,也可以推行,灵活方便。
只是,笔者没有蹬三轮的经历,不好做出什么评价。
【↑2017年伪满皇宫门前的雪糕箱子“倒骑驴”图源《影藏长春记忆》】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倒骑驴”,从来就不是
城市道路交通运输的主力工具,
不过是起到一个拾遗补缺的作用。
【↑1980年代,与有轨电车并行的“倒骑驴”】
查看长春老照片,在东北沦陷时期,街上除了汽车就是马车,
人力车以自行车和双轮徒步人力车为主,几乎没有“倒骑驴”。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老照片上,长春的街路上更多的是自行车,
“倒骑驴”出现的几率也是很少。
【↑伪满时期的非机动交通工具,没有“倒骑驴”】
记忆中,是随着经济发展,搞活市场,
流动就业人员增多之后,“倒骑驴”才大量出现的。
尤其是公共交通不能够到达的地方,“倒骑驴”载客和拉货都很方便。
胡同里更是“倒骑驴”的主场。
【↑1990年代初,新民胡同里的“倒骑驴”,老人河摄影作品】
还记得“倒骑驴”当年的样子,很少有正规厂家生产的。
“倒骑驴”都是能工巧匠们加工生产出来的,没有统一的尺寸和质量标准。
其中不乏加高加长版,这样的车子参与交通,其危害也是可想而知的。
【↑胡同里等待中的“倒骑驴”2016年拍摄】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汽车进入人们的生活,
这种"倒骑驴"人力脚踏交通工具,开始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退出了历史舞台。
【↑1986年横滨正金银行旧址门前的“倒骑驴”图源《影藏长春记忆》】
补充一句,在人力车与机动车发展的夹缝中的是电动车的出现。
电三轮以其更便捷,更大载重量迅速替代了“倒骑驴”。
虽然是这样,但是在很多大的市场或大仓库内
还是活跃着一些“倒骑驴”的,主要用于货主在仓库之间短途运输,
早已不上路参与城市道路交通了。
【↑池宫城晃先生在1986年拍摄的“倒骑驴”】
以至于在汽车发达的今天,
人们已经很少提及“倒骑驴”这个形象词汇了,
说到这个词汇,有些人还以为真的和动物驴子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的光复路附近,不见“倒骑驴”的身影2021年10月拍摄】
现在看,“倒骑驴”的盛行,
说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够的一种表现,
也不为过。
抑或,“倒骑驴”是经济建设从较不发达到更加发达的一种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