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这样的,9月11日晚,一个身穿吊带,脚蹬高跟长靴的胡姓女子把高头大马骑到了市中心,还曾一度跑上了右侧直行加转弯的机动车车道。有些车辆从她身边飞速驶过,有些车辆的车主因为好奇,特地放低了速度与她攀谈了起来,她向别人介绍,这匹马被她养在了上海,是她的宠物。
实际上就在几天前(9月10号),她还因为在小区绿化带养马遭到周围居民的强烈反对。
经过多个部门共同劝导教育,执法人员要求她将马带离小区,可是谁也没想到,她竟然把马带离到马路上去了。
不得不说,这个创意一下子活络了大伙儿的思路,平时掐得死去活来的网友突然统一了战线,就想知道,这个美女她....在上海这种大城市,养一匹马要多少钱?
炫富新技能,为什么现在有钱的大佬都喜欢养马?
马,这种省油拉风又低碳环保的坐骑,古今中外都备受欢迎,各个国家都有崇马的民俗文化和历史记忆,如今养马还成了社会地位新象征,炫富的新技能。
在欧美国家,骑士文学赋予了马高贵俊美威武果敢的形象,爱马是一种文化传统,有些精英学校还要求新生入学每人养一匹马。在美国,西部牛仔一直以勇敢自由、野性浪漫于一体的形象出现,很多好莱坞明星在拍戏的时候遇到心仪的马索性就直接牵回家了。
深受英国文化的熏陶,香港也孕育了一大帮“马痴”,有“像疼爱子女一样疼爱马”的曾志伟,还有受父亲影响的超级马迷郭富城,武打明星洪金宝和甄子丹也都是娱乐圈著名的爱马人士。
韩寒也曾考虑在上海老家养马,想给马弄个上海的沪C牌照,却担心如果在马屁股后面上牌照,被马尾挡住会被认为是故意遮挡牌照,要扣马。
都说相声演员于谦的爱好是抽烟喝酒烫头三件套,然而那只是段子,实际上,他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养马,是德云社公认的富“地主”,并且生动形象地向我们诠释,什么叫做爱马,就给它们一片草原。
在寸土寸金的大帝都,他拥有60亩(4万平方米)的私人养马场,里面养有4只松鼠猴、两只鹿、30多条狗、100多只鸽子、1000多条锦鲤,以及17匹进口的迷你马,单匹马的价格在十万左右,人称宠物乐园,平时免费对外开放参观。
据他本人介绍,这是项烧钱的爱好,为了更好地饲养它们,他特地从北京动物园请来了专业的驯养员,喂的都是从海拉尔运来的草料,这些年投资马场已经超过了1500万。
此前,大多数人都认为内蒙古有两大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和锡林郭勒大草原,还有特产的蒙古马,要买马找内蒙应该没跑,有的养马场还特地假借了内蒙的区位品牌来造势,实际上发展最好的却是山东的养马场。
在中国,养马产业作为新型第三产业,现在还远不及其他国家发达。
新中国成立之后禁止了赛马这项运动,同时也禁止了赛马场的新建扩建,准确来说是为了禁止赌马。
(《广州市产业用地指南(2018年版)》)
然而这项活动却是香港的支柱产业,香港赛马会在广州从化斥20亿巨资投建的从化养马场在上个月(8月28日)开幕,成为了内地首个世界级的马场和马匹训练中心。
名马俱乐部和会所,面向的是高端消费人群,说到底,骑马也只是一小部分人的爱好。
(广州某马术俱乐部的骑乘价格)
据北京马协的数据来看,15年以来全国的马术俱乐部数量在大幅度上升,但亏损的比率也在上升,2017年约有40%的俱乐部都处于亏损状态,能实现收益只占33%。
除了马术俱乐部以外,我们偶尔还能在婚庆公司、动物园和旅游景区看到骏马们的身姿。
倘若作为第一产业用于农业的辅助输出,如肉食的产品加工,马皮,马奶酒,马骨白马阴茎等为药用就显得鸡肋,因为国人在这方面的需求并不多,不比日本对马肉的迷恋(他们称之为“樱肉”)。
一是因为比起猪牛羊驴,马肉的价格高昂纤维粗味道也酸,古书《随息居饮食谱》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提到马肉有毒,因而大家都敬而远之。
二是基于我们对马崇敬的传统心理。马的灵性忠诚和吃苦耐劳,向来是文人骚客笔下的歌颂的对象,更是荣耀和财富的象征,这要吃得“马什么都没”,那就真的要不上自行车了。
在大城市做铲屎的“弼马温”需要多少钱?
马的血统、年龄、身体结构等因素决定了他的价格,品种大致可以从血统和体型、地域、体质性情几个大方向上来划分,根据体型可分为大型马、小型马和矮马。
现今尚存的种类有阿拉伯马、蒙古马、英国的纯血马、汉诺威马、汗血宝马、伊犁马、三河马、河曲马、法拉贝拉马、安达卢西亚马、俄罗斯奥尔洛夫马等,根据品相纯度价格在几万人民币到几千万美元之间浮动,受过训练的成年马会比小马驹贵上一倍左右。
拿国产的伊犁马和三河马来说,对血统没有什么特别要求的话,两万软妹币可以拿下,纯种的价格需10w起步。
连铲屎感受都不能和其他的小宠物同日而语,毕竟马平均一天能产生36斤的粪便。如果在郊区,兴许还能兜售给隔壁家的农民,这要是搁在市内,冲厕所都要分批次冲,冲上1小时,还随时有堵厕所的风险。
为了保证马的健康成长,别忘了请“家教”,一般的驯马师一小时200-300,一个星期最好上两到三节课,一年下来“教育”花销在2w-4w块钱不等。训练不宜过度,偶尔要带它去散散步,舒缓情绪。
这么算来,活动场地至少也该是个篮球场吧?也就是420平方米,人缘好或许可以冒着被举报的风险征用一下小区的花园,人缘不好那就买块地皮,按照上海的平均房价1.5(万/㎡)来算,那就是672w。
值得注意的是,马是个色盲+惧强光,视觉感受很差,相对的,它的听觉神经却非常发达,所以很容易受到惊吓,需要耐心照料和专业的调教。自己hold不住的话,还要请专业的“保姆”照顾,包吃包住,价格不比菲佣便宜,算他5k-8k一个月,一年就是6w-10w。
2013年,有人质疑大连女骑警浪费公款,大连公安便公开了骑警大队的花销成本,每日要用到的草料、精饲料、进口盐块、蹄钉、防滑蹄钉、劳保用具等生活用品,兽药和医用器械平均每日80元,一年3万左右。
最后将上面的费用统计一下,标准套餐(马匹2w+教育费2w+马的日常生活费3w)第一年是7w,之后是5w/年。豪华套餐(马匹10w+场地费672w+教育费4w+专人保姆10w+马的日常生活费3w)第一年是699w,之后是17w/年。请大家根据自身需求谨慎购买。
其中最重要的是养殖场地的问题,根据《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修正的第三十三条来看: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的市区内,禁止饲养鸡、鸭、鹅、兔、羊、猪等家畜家禽,因教学、科研以及其他特殊需要饲养的除外。
说的明白一点就是,除非搞科研教学,市中心是不允许养马的,惊不惊喜?
“马路”不给上马,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或许有人就想皮这一下了,如果马不能上路,那那条路为什么叫“马路”?如果马是公的是不是也可以上“公路”?
今年1月,咸阳一父亲因为车辆限号,改带儿子骑着马上学,画风太美,路人纷纷侧目。
以上都还算是好的,江苏的佘老板就没那么好运了。上一年的大年初一,江苏龙游湖公园的一个路段发生了车马对撞的悲剧,马场佘老板贪图方便骑着马回家,机动车道上车辆较多,有人不停地按动喇叭,马受到惊吓,失控与一辆轿车相撞。虽然马和车都没什么事,但佘老板却腾空飞起受了重伤。
面对可不可以上路这个问题,实际上各个城市对于饲养马匹以及是否可以上路的规章制度并不完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0条提到“驾驭畜力车,应当使用驯服的牲畜;驾驭畜力车横过道路时,驾驭人应当下车牵引牲畜;驾驭人离开车辆时,应当拴系牲畜”,却没有说马不能上机动车道或非机动车道。
也只能是劝阻而已。
结语
养马和养大型犬之间有一定的共性,这个共性在于,它们不在人的可控范围内。一匹马的拉力大概是1600N,马在横过马路时容易受到过往车辆和行人的惊吓,正常成年男性最大的拉力在200N,要拖住一匹受到惊吓的马,除非拖家带口上路。
饲养宠物是一种责任,遵守法律,不妨碍他人的生活是最基本的社会公德,不用无赖粉饰虚荣和无知,才有资格说自己是喜爱它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