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袁崇之跟许多人一样,原本有着一份稳定的工作,经营着一家饲料添加剂、兽药的销售门店。凭着多年来对市场的了解,袁崇之觉得畜牧业“大有可为”,可以瞅准项目搞创业。几番考察,他最终选择毛驴特色养殖,打开了自己的创业路。
“养驴市场前景广阔,投资风险小、利润回报高,加上寿光蔬菜秸秆多,有足够的饲养原料,一定能养出膘肥体壮的毛驴。”通过对不同产地的驴子特点做进一步了解,对比各地的养殖方法,袁崇之首批引进了100多头德州驴。“德州驴也叫三粉驴,因为它的眼圈、嘴巴、肚皮底下都是粉色的,这种驴耐粗饲、好管理,且养殖效益比较高。”袁崇之告诉记者,相比其它养殖类牲畜,驴生性温顺,比较好喂养,从配饲料、喂食到清理驴舍、卫生防疫等,只要各环节工作做细心,管理不难,收入也稳定。
养驴探索产业化
农村创业天地宽
“这种驴子的疾病抵抗能力很强,所以平时的管理主要就是驱虫。”袁崇之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摸索,积累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后,袁崇之又将发展目光转移到“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方面。
“驴在全国的存栏量较低,市场价格稳定,尤其是驴肉、驴皮这些产品,经过深加工以后,综合效益更高。”为此,几年前,袁崇之也开了一家餐饮店,让高品质的驴肉走上百姓的餐桌。“主要是驴肉好吃,且有‘两高两低’优点,高蛋白、高氨基酸、低胆固醇、低脂肪,无论是从口感还是营养价值上来说,驴肉都是不错的美味佳肴。”
“育肥这个环节,饲养周期在10个月左右,一头驴能带来的利润是1000元左右,但如果再考虑上游的繁殖环节、屠宰环节等,一头驴大约有四五千元的利润可挖。”就这样,从当初的“坚定选择”到如今的“风生水起”,袁崇之的特色养殖事业越做越好。
下步,袁崇之筹划着采用“养殖场+农户”的运作模式,在寿光发展更多养殖户,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回购,推进“养殖、加工、销售、富民”一体化发展,带动更多养殖户一同致富。同时,还会通过网络销售、专卖制模式拓展销售渠道,逐步提升市场竞争力。“回首自己的创业经历,我的收获就是,年轻人就业、创业不一定非要固守城市,在农村、在基层,也有着广阔的天地,同样能干出一番事业。”(寿光日报记者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