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谈谈于琳琳老师和王晶老师“同课异构”《狐假虎威》。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各有侧重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教学目标是否切实可行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实施。
于琳琳老师教学目标的着眼点放在了词语教学上,通过聚焦词语落实了学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于老师抓住了这一训练重点,通过这些有特点的词语,训练学生的思维、表达和应用,使学生能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王晶老师制订的学习目标则是理解“狐假虎威”的含义,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想象、联想、记忆、分析、归纳、比较、质疑等思维训练。”王老师带领孩子们抓住“狡猾”一词反复读文,引发思考,最后读懂了课文,明白了“狐假虎威”的含义。读书,就应该这样边读边想。
第二,词语教学的方法灵活多样
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字、词、句的教学,学习过程中要教会孩子联系课文和生活了解词语的含义,积累下来,并学以致用。
三,朗读训练的指导各具特色
准确把握课文内涵、真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进行有效朗读的关键。崔峦老师也曾提到过,朗读是要很好地把握课文最基本的感情基调,才能读得更好。通过两位老师的课例,我感悟到,只有准确地理解并把握课文内涵,才能真正体验到作者所表达的独特情感,才能进行有效朗读。
王晶老师则是将学生带到一个想象的世界,抓住“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想出了什么鬼点子”引导学生反复练读、想象、细细揣摩,读出狐狸的内心世界。又提出“老虎为什么犹豫不决?它是怎么想的”来创设情境,读出老虎犹豫不决的语气,从而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代解的目的,读中有悟,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
尽管两位老师的设计思路不同、方法不同,但是她们都准确把握了学段特点,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导,让学生读出了课文的内涵,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这就是朗读的关键。朗读中情感的熏陶,需要潜移默化地体验和感悟。只有在“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基础上的朗读才是真正有效的朗读,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第四,拓展迁移的达成各擅胜场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对于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度,对于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要以语文的小课堂为载体,构建学生生活的大舞台。
王晶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重在学习表达方面的拓展延伸,低年级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是个弱点,王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有意加强学生语言表达的训练,很好地将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王老师充分发挥了低年级孩子思维活跃这一特点,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比如,王老师在学生理解了“狐假虎威”之后,设计“你们一定有话要对狐狸或者老虎说吧”这一环节,既升华了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思考。
特邀撰稿教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劲松小学钱霞
要求:
从小鸭、小狗、兔子、小松鼠、鼹鼠、狐狸、小马、小猫这几种动物中任选几种作为主人公,编一个童话故事。
快乐导航:
先回忆一下以前我们学过的关于小动物的童话,感受童话故事的不同风格。然后精心选择几种小动物,想象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故事怎么发展?最后的结局怎样?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词语加油站:
四通八达、撒腿就跑、耷拉、东张西望、和睦相处、两眼放光
句段加油站:
1.“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学语言描写)
2.说着就把又粗又长的鼻子伸进了井里,叫小青蛙抓紧,再小心翼翼地把鼻子提上来,小青蛙终于出来了。(学动作描写)
小鸭找水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劲松小学三年级倪涵宇
嘎嘎嘎!嘎嘎嘎!八月,天气非常炎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直吐舌头,蝉热得在树上叫着“知了,知了”,而小鸭子热得到处找水喝。
这时,小松鼠听到小鸭子的叫声,它大声地喊:“小鸭子,我这儿有水,你上我家来吧!”小鸭子仰望着天空,看到小松鼠的家在一棵参天大树上,树梢笔直地插入云霄。“太高了,我上不去,谢谢你,小松鼠。”小鸭子说完,告别了小松鼠,去找别人要水喝。
走啊走,突然,鼹鼠从地下钻出来。小鸭子问道:“鼹鼠先生,我口渴了,你有水喝吗?”鼹鼠回答道:“我不仅有水,还有甜品呢!你到我家来吧!”小鸭子把头伸进洞里,看见里面四通八达,鼹鼠还真是个著名的地宫建筑师呀!小鸭子为难地说:“算了,你家我可进不去,我还是不喝了。”
小鸭子继续往前找水喝。一条橙色的尾巴出现在眼前,狐狸挡住了去路,它亲切地问:“亲爱的小鸭子,你这是要上哪儿去啊?”小鸭子反问道:“有水喝吗?”狐狸说:“当然有,我带你去吧!”走到半路,狐狸转过身来,两眼放光,口水直流。它伸出锋利的爪子,扑向小鸭子。就在这时,狗急得跑过来,大吼一声:“住手!”狗一个箭步冲到狐狸面前,狐狸撒腿就跑。小鸭子感激地说:“谢谢你救了我。”“不用客气,我知道有一个地方能让你喝到水。”
小鸭子和狗一起去找水。它们来到一个水潭边,潭水清澈见底,像一面镜子。小鸭子“扑通”一声跳进水潭里,欢快地喝起水来。
指导教师钱霞
老师点评:
童话故事伴随着我们长大,它丰富了我们的童年,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启迪了我们的思想。小作者为了使故事生动、打动人心,插上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绪,抓住了小动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合理地进行夸张和缩小,写出了小鸭找水的种种遭遇。故事一波三折,很吸人眼球,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关键词:单元复习课;兴趣点;信息点;知识点
在新课程实验中,以“专题”组织单元已成为语文教科书编写的新取向,“单元复习课”是基于教材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课型强调的是单元的整体性。从单元思想出发实施“单元复习课”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激活课堂教学,抓住学生复习的兴趣点
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问激趣
单元复习课,注重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在复习三年级上册以秋天为主题的课文时,我是这样引入复习的:“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走进了秋的世界。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支歌,秋天更是一幅迷人的风景画。面对这样美丽迷人的秋天,你想说些什么?”教学这一组课文时,正处金秋时节,学生有切身的生活体验且都能说出自己的独特体会。接着我便顺势进入“读词语谈体会”的环节,出示一组关于描写秋天的成语,问:“读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旨在激起学生感知“秋天”的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来铺垫整组课文的底色。
2.充分利用课文插图,以图激趣
二、利用单元导语,捕捉单元复习的信息点
小学语文的教材编排是按专题组织单元的,并且每一个主题单元开篇都设有“导语”。别看它好像和课堂教学无关,其实它在专题单元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一个单元的学习到了尾声时,教师如果不去着力引导学生纵观全局,那就等于错过了整体把握学习内容的最好时机。研读导语始终让单元整体存在,学生通过系统复习单元内容,留下的印象也是整体的。这样就能培养学生从整体上复习单元内容的一种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单元导语的作用。
以下案例作以示范:
(案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
1.走进秋天的色彩
(1)同学们,秋天是多姿多彩、色彩斑斓的!这一单元有不少描写颜色的词,你一定积累了不少吧?(2)其实描写颜色的词可多了!我们来看几组(课件出示):
黄金黄杏黄橙黄
红火红橘红桃红
绿嫩绿翠绿碧绿
蓝宝蓝碧蓝蔚蓝
(3)这么美的词语要是把它放到句子中就更美了!许多颜色的词都跑到了这些句子里。
出示: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4)这样的句子在课文中你还能发现吗?
2.聆听“秋天的声音”
同学们,秋天是色彩斑斓的、五彩缤纷的。听听――秋天的声音更美妙呢!
(1)在这个单元中,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2)秋天的声音还藏在哪儿?
(3)老也找了许多表示声音的词,一起来看看!
出示:啦啦哗哗汪汪唧唧啪啪
扑哧扑通啪嗒哗啦呼噜
叽叽喳喳乒乒乓乓哗啦哗啦
(4)在诗人的笔下,秋天就是一首首小诗呢!你也能把自己听到的声音写成这样的小诗吗?出示:听听,
秋的声音,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教师小结:看来我们也能把听到的声音写成一首小诗啦!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就会发现秋天里的每一种美妙的声音。
就这样,以单元导语为主线,分别从秋天里缤纷的色彩和美妙的声音两方面将整组课文的复习串联起来,不仅条理清晰,而且使整组课文的复习有一种整体感。
三、拓展学习方法,掌握单元训练的知识点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复习课上不仅要教会学生复习旧知,更应当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从而能举一反三,提高学习能力。
在童话单元复习课上,复习完整个单元后,我总结了加提示语的方法。我是这样进行拓展的:
师:今天,我们畅游了童话王国,遇到了许多故事中的小动物,在这几篇故事中,最有趣的就是人物的对话,在对话前加上提示语,我们就仿佛看到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这样对话就更精彩了。下面我们也试着根据故事的内容来给对话加加提示语。自己先把《狮子和狐狸》这篇故事的内容读一读。我们一起来看它们的对话。你能想象到狐狸是在怎样说这番话吗?
生1:狐狸假惺惺地说。
生2:狐狸摇摇尾巴说。
……
师:那狮子是怎么说的呢?
生1:狮子有气无力地说。
生2:狮子不怀好意地说。
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充分地演,不仅学得兴趣盎然,也学会了加提示语的方法。
“单元复习课”是一个较新鲜的课型概念。通过单元复习,就能使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无论“单元复习课”将会如何发展,要设计哪些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学习特点以及单元内容为前提。“单元复习课”应该与其他课型一样精彩、有趣、有效!
参考文献:
一.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
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民族对客观世界认识上存在共性,并且具有共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汉英语言中,对动物的感知和认知具有一些相似之处,在文化上也就存在着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下面仅以大家都熟知的四种动物为例加以说明。
1.蜜蜂(bee)
汉语里提到蜜蜂,人们就会联想到忙碌。英语中也有asbusyasabee(象蜜蜂一样忙碌,极忙)的用法。汉英两种语言中蜜蜂的文化内涵都是指勤劳、忙碌。
2.狐狸(fox)
汉语中狐狸用来形容狡猾、奸诈的人,例如“狡猾地像狐狸一样”,用“一只老狐狸”来形容老奸巨猾之人。英语中afox指acunning,tricky,orshrewdperson(狡猾的,诡计多端的,狡诈、或聪明的人),如asslyasafox(像狐狸一样狡猾),foxy(狡猾的)。
3.驴(ass)
汉语中有“笨驴”、“蠢驴”的说法,指人“笨”或“蠢”。英语中anass意为asillyandstupidperson(傻瓜),如Youstupidass!(你这头蠢驴!)
4.猪(pig)
汉语里猪的文化内涵是“懒”、“谗”、“贪”、“笨”和“丑陋”。英语中apig文化意义为afatperson(肥胖的人)或agreedy,dirtyorbadmanneredperson(贪婪、肮脏或举止粗鲁之人)或者意为eatlikeapig(喧闹而贪婪地大吃大喝)。如,tomakeapigofoneself吃得或喝得过多,Don’tbesuchapig!别这么贪心!
类似还有诸如鹦鹉(parrot)、狼(wolf)、猴子(monkey)等实例,都体现出文化认知上的相似性。
二.汉英两种语言中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动物词汇
因为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发展历史、行为规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的动物词汇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以龙和狗最具代表性。
1.龙(dragon)
2.狗(dog)
在中国,人们(特别是农民)养狗主要是为了看家,而不是玩赏。虽然近年来,在城市中将狗当作宠物养的人在逐渐增加,但总的来说,人们对于狗的看法仍然不同于西方人。英语民族养狗不仅是为了用来打猎、看家,而且也常常被视为人的伴侣和爱物。狗在西方社会享受高级待遇。因此汉语中狗的文化内涵大多含有贬义,“狗”是受鄙视、被诅咒的对象,如“走狗”、“狗仗人势”、“狗尾续貂”等等。而英语中许多带有dog的词语都含有明显的褒义,大多用来形容和描述事物好的一面,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aluckdog(幸运儿),Dogsareman’sbestfriends.(狗是人之良友。)无论中外,狗的基本功能都是看家护院(当宠物喂养是后来的功能),狗实现看家护院功能的基本手段是又叫又咬,这往往妨碍人际交往。中国人强调集体观念,注重人情交往,而西方国家强调个体的独立性。狗在不同地方的“职业”功能虽然基本没变,但在具有不同文化的社会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却有着不同,因此,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狗的不同遭遇应是非常自然的。[1]
另有神话中与龙(dragon)相对的凤(phoenix)也属此类,在此不作展开介绍。
三.在一种语言中有特殊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的动物词汇
由于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一种动物有关的词汇在本民族文化中常常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仅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没有什么文化意义。
1.龟(tortoise)
汉文化中乌龟的形象既有褒义也有贬义。褒义是象征长寿,有“龟鹤延年”、“龟鹤遐寿”等成语。古代的庙宇、宫殿、府第等建筑物前常有石龟,企求万古永存。贬义是指用龟比作外遇者的丈夫,骂人的话“绿毛乌龟”是对人极大的侮辱。另外还把胆小的人说成是“缩头乌龟”。而在西方文化中turtle,tortoise只是普通的爬行动物,没有此类的文化意义。
一、我能做到姿势正确,书写美观。(5分)
二、我会看拼音写词语。(20分)
huànxǐnɡzhōnɡyúcǎihóngɡēbohúdié
()()()()()dùjuāntǎoyànshībàibiǎoyǎnzhùfú
()()()()()
三、我会辨字组词。(10分)
未()绕()期()奖()继()
末()烧()欺()桨()断()
四、给多音字组词。(6分)。
jiān()shènɡ()huànɡ()
间盛晃
jiàn()chénɡ()huǎnɡ()
五、照样子填上合适的词。(12分)
一(台)电脑(美丽)的花朵(仔细)地看
一()小刀()的小路()地说
一()先生()的枝叶()地写
一()房子()的春风()地跑
一()报纸()的羽毛()地跳
六、把下面词句补充完整。(10分)
1.多多()()高高()()()()往往
2.湖()碧()灯()闪()勤学()()
()()高照
3.(1)花要叶扶,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暖万家。
(3)知识是我们飞向_________________。
七、选字、词填空。(5分)
进、近、尽
(1)我家附()有一座新建的立交桥。
(2)农夫从中午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
(3)李老师说我又()步了。
往常常常
(1)春天,我们()到野外去看风景。
(2)()我总是七点钟起床,今天我六点半就起来了。
八、用带点的词写句子。(6分)
(1)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3)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九、默写一首你最喜欢的古诗,别忘了写上作者姓名哦。(7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1分)
森林里的动物
森林里住着各种鸟兽,美丽的小鹿在林子里跑着。长着一条蓬松大尾巴的狐狸从树洞里钻出来。笨重的小黑熊在密林里慢慢地走着。活泼的小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灵巧的小黄鹂站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可爱的啄木鸟不停地敲着树干,认真地寻找着小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