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东非冠鹤、东非冕鹤,栖息于非洲沼泽地和热带大草原。
在乌干达、坦桑尼亚和卢旺达,灰冠鹤被奉为国鸟。
2.盔犀鸟
盔犀鸟因其头骨因其头胄为实心,外红内黄,制成的各种工艺品被广为收藏,被称为鹤顶红。是华盛顿公约(CITES)一级保护物种(极其濒危。
主要以无花果等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蜗牛、蠕虫、昆虫、鼠类和蛇等。
产于缅甸南部、泰国南部、马来半岛、婆罗州和苏门答腊等地。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常绿阔叶林中。
3.鲸头鹤
现今世界头最大的鸟,正面蠢萌有趣。
在泥水中捕鱼,其食物主要是肺鱼类。
鲸头鹳的数量估计在5000至8000只之间,大多数生活在苏丹。国际鸟盟将其保护现状定为易危鸟类。
4.蓝脚鲣[jiān]鸟
大型的热带海鸟。主要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西海岸。
主要以鱼类为食,特别是鲅鱼和鲛鱼,也吃乌贼和甲壳类等。栖息于热带及亚热带的太平洋岛屿。
5.伞蜥蜴
食物则以昆虫为主,蟋蟀、面包虫、蟑螂、甚至小老鼠都是不错的食物,多数个体也会吃青菜、豆类、水果、鱼肉、虾仁等。
分布在澳大利亚北部,新几内亚南部的干燥草原,灌木丛及树林等地带。
颈部四周长有舌骨所支撑的伞状领圈皮膜,其色泽带有令人炫目的亮彩,遇到外敌时会瞬间张开独特的颈伞,并张大嘴巴,威慑力十足。
6.长耳跳鼠
被称为“沙漠中的米老鼠”,喜欢夜间活动,前肢短小和普通的米老鼠一样,后肢细长是身体的约两倍。
已被列为全球100最濒危灭绝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等级为濒危(EN)。
国内分布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
7.蝙蝠鱼
成年体形可以达到八米,重量超过1.4吨,温柔而优美,性情温和和好奇。
分布在全球范围内的热带以及温带海域中,马来西亚附近的海域是“蝙蝠鱼”的聚集点之一。
8.幽灵鲨
中文学名银鲛到目前仍有“活化石”之称。银鲛为银灰色或深褐色。
主分布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热带和温带较深海区,通常在深海的海底生活。
幽灵鲨呈黑紫色,外形非常奇特。不喜欢与阳光为伍。
棍棒状性器官长在前额,黑色幽灵鲨,性器官长在前额。
9.哥布林鲨鱼
又称欧氏剑吻鲨、欧氏尖吻鲨,加布林鲨,出没于阳光照射不到的深海,一般在深于200米水深处。
头顶长了一只长鱼吻来遮挡住鼻子下面锋利的牙齿,长鱼吻则有感应器。
依靠强而有力的双颚用来迅速捕食猎物。
要分布于日本、印度洋及南非周围海域。
10.南象海豹
它是动物界的“潜水亚军”,最深可潜至2300米的深海,是仅次于抹香鲸潜水第2深的动物。
象海豹形状奇特,有一个能伸缩的鼻子,当它兴奋或发怒时,鼻子就会膨胀起来,并能发出很响亮的声音,故名为“象海豹”。
11.椰子蟹
最大的陆生节肢动物。体型硕大,体重最高可达6千克,椰子蟹的外壳坚硬,有两只强壮有力的巨螯,是爬树高手。
椰子蟹生活于海边附近的热带树林中,善于爬树,能爬到椰子树、棕榈、栲树等的树顶,离地面可达18米。
椰子蟹居住的地区,在整个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域。
12.一角鲸
又叫独角鲸、长枪鲸,体长一般在4到5米,成年鲸平均体重800~1600公斤。
一角鲸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域,大多数集中在加拿大北部和格陵兰岛西部的海湾和水湾。
13.粉红色长手鱼
粉红色长手鱼利用鳍行走于海床之上而不是游泳。
一种非常罕见的鱼类,迄今为止只发现4条,均是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霍巴特周围区域捕获的。
14.水滴鱼
又名忧伤鱼或软隐棘杜父鱼、波波鱼,由于长着一副哭丧脸,被称为“全世界表情最忧伤”的鱼。
水滴鱼生活在澳大利亚和塔斯马尼亚沿岸,最深达1200米的海底当中,由于很难达到这种鱼的栖息地,所以很少被人类所发现。
15.鸭嘴兽
2500万年前就已出现,至今仍生活在澳大利亚。
鸭嘴兽是极少数用毒液自卫的哺乳动物之一。
鸭嘴兽栖息在河流、湖泊中,[平时喜穴居水畔。
常把窝建造在沼泽或河流的岸边,洞口开在水下,包括山涧、死水或污浊的河流,湖泊和池塘。
16.桨鱼
又称皇带鱼,长10-50英尺(3-15.2米),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东部和地中海,深及3,000英尺海洋。
它是海洋中最长的硬骨鱼。
桨鱼属于肉食性鱼类,其食物包括各种中小型鱼类、乌贼、磷虾、螃蟹等。
17.食蚁兽
头骨细长而脆弱,无齿。吃蚂蚁、白蚁及其他昆虫。
一头食蚁兽在一个蚁穴中只吃140天左右的蚂蚁,吃完后就离开再另换一个蚁穴。
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从墨西哥最南端到巴西、巴拉圭的广大地区。
18.土豚
又叫非洲食蚁兽,是一种身强力壮的动物。“土豚”在非洲语中意思是“土猪”。土豚是食虫动物,靠吃蚂蚁和白蚁为生。
爪强而有力善掘洞。栖草原和林地。食蚁和白蚁。夜行为主。
19.袋獾[huān]
一种有袋类的食肉动物,现今只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州亦被称作塔斯马尼亚恶魔。
身形与一只小狗差不多,但肌肉发达,十分壮硕。
20.澳洲毛鼻袋熊
又名昆士兰毛吻袋熊,是一种袋熊。
栖息于半干旱的沙质草原或桉树林、金合欢林地。昼伏夜出,白天躲藏在地下洞穴中,属植食性。是世界上稀有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
只分布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埃平森林国家公园的3平方公里范围内。
21.裸鼹[yǎn]鼠
裸鼹鼠表面皮肤上几乎无毛,并完全没有疼痛感。这些古怪的动物生活在地下巢穴里,数量可多达100只。
泥土。裸鼹鼠的寿命可达到30岁,是其它鼠类生物寿命的10倍。其身体中具有癌症的天然抗性物质,为此裸鼹鼠成为健康科学家们的最爱。
22.星鼻鼹
它的特点是它在鼻尖长有只触手,环绕着鼻尖,就像星星的光芒一样,因而为名。
透过这些触手,星鼻鼹得以在完全黑暗的环境内找到猎物。
常灵活且狡猾,怕人,活动鬼鬼祟祟,出洞时两只前爪在洞边一爬,左瞧右看,确保安全方才出洞。
星鼻鼹的鼻子可以在水中搜索猎物。
23.貘科
它们是奇蹄目中在美洲唯一的代表。
貘体型似猪,有可以伸缩的短鼻,善于游泳和潜水。
貘全年均可繁殖,每产1仔,极少两仔。孕期390-400天,寿命约30年。
24.眼镜猴
一种珍贵的小型猴类,是全世界已知的最小猴种。
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眼睛——在小小的脸庞上,长着两只圆溜溜的特别大的眼睛,眼珠的直径可以超过1厘米。
主要分布于东南亚的菲律宾等地,属于濒危动物。眼镜猴出现于距今6000万年以前,一直延续到现代。
25.皇绢毛猴
皇绢毛猴这种灵长类动物的得名,是因为胡子酷似德国君主威廉二世。
这种绢毛猴在西南亚马逊盆地、东秘鲁、玻利维亚北部和巴西西部的阿克里及亚马孙州都有发现。
他们生活在热带雨林的密林深处。
26.黑须僧面猴
又名红背僧面猴,栖居在热带稀树山地和高山雨林。
主要以水果和植物种子为食,也吃少量昆虫。
栖居在热带稀树山地和高山雨林。分布南美洲奥里诺科河以北、巴西亚马逊河以北。
27.秃猴
稀有动物,分布限于亚马逊河流域的某些森林地区。
面部赤裸,兴奋时发红。
28.白面粗尾猿
这种长相怪异的动物生活在巴西、法属圭亚那和委内瑞拉等国家。
白面粗尾猿主要以水果、坚果和昆虫为食。
它们采食几乎所有的水果、坚果、种子和昆虫,拥有无可匹敌的消化能力,能对付各种各样的毒汁毒液,被喻为“抗毒之王”。
29.长鼻猴
东南亚加里曼丹的特有动物,东南亚加里曼丹的特有动物。
常发现于沿海低地森林,包括红树林泥炭沼泽及淡水沼泽森林。长鼻猴很少远离水源生存。
30.树懒
树懒是唯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它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
终年栖居树上,用爪钩住树枝倒挂身躯,并在树上移行,可防备食肉兽的袭击,天敌为蟒蛇和猛禽。嗅觉灵敏,视觉和听觉不很发达。
夜行性,以树叶、果实为食。分布于中美洲及南美洲。
树懒是一种懒得出奇的哺乳动物,什么事都懒得做,甚至懒得去吃,懒得去玩耍,能耐饥一个月以上,非得活动不可时,动作也是懒洋洋的极其迟缓。
就连被人追赶、捕捉时,也好像若无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面临危险的时刻,其逃跑的速度还超不过0.2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