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试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主观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图一律用2B铅笔或0.5毫米黑色签字笔.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米字格中。(2分)
运筹帷握危中寻机,急风劲草扬势谋远。
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爱秀美的谷城的人文风貌,我爱江城襄阳的纤()柔魅力;我爱荆楚大地的强势崛起,我爱九省通衢的丰厚底蕴。我愿用我嘶()哑的喉咙为你而歌唱!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抗疫斗争的“中国答卷”,充分展示
..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
....的亲情。
....。
D.在更长远的人生之路上,我们需要涵养
..更多的沉静与耐心,让一本本好书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不同的人生阶段。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近60年来,樊锦诗与风沙为伴,将敦煌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视为自己的使命和宿命,人们都亲切地称她为“敦煌的女儿”。(这句话没有语病)
B.“热爱祖国”“五星红旗”“奋勇搏击”“跳起来了”依次是动宾短语、并列短语、主谓短语、补充短语。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
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D.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这朴素话语所唤起的责任意识,对国家对社会来说都弥足珍贵。②而经历了这一切的年轻
人,都将从中沉淀下一生的记忆和财富。③疫情面前,奋勇冲锋的英雄自不必说,普通人的韧性和努力同样令人感佩。④“待在家里就是贡献,国家的事就是个人的事。”⑤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和传统,再一次爆发出磅礴之力。
A.⑤③①②④
B.⑤①②④③
C.⑤③④①②
D.⑤④①②③
6.诗文默写(每句1分,共7分)
①□□□□□□□□,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富贵不能淫》)
③培根曾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漫步春天赏“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的美景;闲居夏天听“黄梅时节家家雨,□□□□□□□。”《约客》);停留秋天望“千嶂里,□□□□□□□。”《渔家傲·秋思》;走进冬日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8分)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活动的氛围,语文老师也为活动拟写了一副对联,不过老师只出了上联,你能根据句子提示写出下联吗?(2分)
金风飒爽,一轮明月高挂树梢。这个中秋的夜晚,月光洒落在地上,仿佛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远在天涯的游子抬头看看月亮不禁想起了故乡。把人们的思绪带向远方……
上联:满地月如霜下联:
【我办校刊】学校要创办一期以“中国节中华情”为主题的校刊,你所在的班级负责校刊栏目的设置,请仿照示例设置一个栏目,请说说栏目内涵。(2分)
慎终追远,民归德厚。作为中华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承载着人们对逝去故人的祭奠和思念,对礼俗社会人伦情感的尊重,因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
示例:大家话清明,邀请知名人士畅谈清明节的由来和风俗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
探究结论:
【针锋相对】春节期间有些地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为此九(4)班学生召开了一场辩论会,请你陈述正方观点。(2分)
反方:我方的观点是过年不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烟花爆竹在我国传承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无论是过年过节,婚嫁升迁,人们都会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喜庆,是人们的传统。如果说连过年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那人们该少了多少欢乐。
正方:
三、阅读与欣赏(45分)
(一)名著阅读(6分)
8.【阅.朝花】散文集《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先生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①语段中,鲁迅对她有不同的称呼。因她谋害隐鼠等,幼年的鲁迅憎恶地称她为“”;多年后,当他回眸这件事,鲁迅先生对她充满敬意和怀念,深情地称她为“我的保姆”“长妈妈”。(2分)
②《朝花夕拾》中还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请在其余篇目中,自选两篇,各列举一个情节。(2分)
【阅.夕拾】从《朝花夕拾》的阅读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童年鲁迅?结合内容简要作答。(2分)
(二)古诗赏析(4分)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身为主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
B.“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C.“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来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1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