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上骑士头盔,穿上防护背心,戴上手套,翻身上马,策马奔腾,实在是一种惬意、潇洒的生活。近日,记者在古城街道见到马术爱好者王磊时,他正在骑马奔驰,一招一式尽显骑士风范。今年43岁的王磊已经在养马圈摸爬滚打了七年,养马、驯马、赛马早已经融入这个皮肤黝黑汉子的血液里,他也靠着热爱和坚持,不断突破自我。
花两万元买第一匹“半血马”
内蒙古拜师后把爱好变职业
谈及与马的结缘,还要回到王磊的儿时。“小时候,姨夫家中有匹马,我活泼、调皮,经常爬到马背上过瘾。”爱马的种子自那时起就在王磊心中埋下了根。后来上学、工作,忙于生计,王磊对马的喜爱也暂时放了下来。
2015年,机缘巧合下,王磊认识了青州的一位养马爱好者,再次燃起了心中的梦想。“他养了很多马,知道我也喜欢马后,主动邀请我去他的马场参观。后来见我十分喜欢,就半卖半送地给了我一匹半血马。”就这样,2015年6月份,王磊花两万元淘到了一匹阿拉伯半血马。
有了教练的指导,加上王磊有着良好的运动素质和平衡感,王磊的马术技艺突飞猛进,很快就可以在马背上做各种高难度动作。期间,王磊的马术俱乐部硬件设施也不断完善,占地6.9亩的马场有14间马房,调教圈、骑乘场地5处,纯血、半血、温血等不同类型的马匹最多时16匹,价值100多万元。其中,一匹名为“坏女孩”的英国纯血母马,是王磊在2018年花费25万元从青岛一马术俱乐部购买的,是王磊的至爱,也是他的“镇场之马”。
驯马像“养孩子”般细心
希望能培养出高水平运动员
身为一名骑手,不仅要懂马,更重要的是有一颗“为马服务”的心。对于心头挚爱,王磊也是照顾有加。
与马接触久了,王磊对马有了更深的认知。“马是很敏感的,和小孩子一样需要照顾;马也是有灵性的,你怎样对它,它就怎样对你。”王磊说,马会有小情绪,撒娇时会像小孩一样调皮,训练累了也会发脾气。为了更好地与马“交流”,王磊专门制作了“马匹福利”:一天精心喂食四次,一周洗澡三次,40天“钉蹄”一次;对于训练表现比较好的马匹,王磊还会奖励胡萝卜、糖块等零食,沟通一下感情。“平常不但要打扫马厩、给马刷洗身体,还要亲自清洗马的绑腿,这也是一种交流手段,只有先成为出色的马工,才能成为出色的骑手。”
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骑马也受到不少都市人的喜爱,每当周末或节假日,王磊的马术俱乐部都会迎来不少骑马爱好者。如今,王磊的马术俱乐部有150余名学员,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69岁。王磊在2015年成立的集教授马术、调驯马匹、组织比赛于一体的专业马术俱乐部,于2021年成为山东省马术协会会员单位。王磊培养的学员也多次在潍坊市马术运动协会举办的公开赛中取得好成绩。
据了解,今年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马术作为运动训练专业的项目之一,被107所大学列入招生计划,其中不乏知名高校。随着参与人数的增多与各级好政策的推行,王磊也有了更大的“野心”:“玩就要玩出个名堂,希望有一天能培养出专业的马术高水平运动员,代表省市、国家去更高的舞台参赛,赢得更高荣誉。”(寿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贾小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