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作为中国旅游的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扩展资料:
“马踏飞燕”是东汉铜奔马,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1983年国家旅游局在确定中国旅游标志时,铜奔马形象受到青睐,其“飞奔向前”的姿态,与当时“加速发展中国旅游业”的规划和要求十分契合,最终成了原型文物。
马是古今旅游的重要工具,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马踏飞燕的表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全世界的旅游者。
参考资料:
旅游标志是什么?
中国旅游标志是马踏飞燕。
之所以它能成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有三个原因。
第一,它象征着中国旅游天马行空,前程似锦。
第二,马在我国从古至今是非常重要的工具,有奋进的象征,旅游者可在中国尽兴旅游。
第三,它在青铜器中的绝世地位,也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1969年9月在挖防空洞时,在雷台下东南角发现了一座东汉晚期(公元186-219)大型砖室墓,墓葬由墓道、墓门、甬道、前、中、后室等部分组成,通长40米;
前室有左右耳室,中室有右耳室,墓葬虽经盗掘,但遗存尚多,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漆、石、陶等珍贵文物共231件,古钱币3万枚,被史学界称为一座丰富的"地下博物馆"。在出土文物中最突出的是铸造精致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艺术价值最高的是一匹铜奔马。
1971年9月全国著名考古学家、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陪同柬埔寨王国民族团结政府宾努首相在甘肃省博物馆参观时发现铜奔马,称其为"马踏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