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简单心理APP简单心理收录于话题#你的心理咨询室96个相信很多人对小李子都不陌生,说起他的八卦新闻也信手拈来,可是有一个事情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小李子经常受到强迫行为的困扰。
小李子在采访中表示,有时候他需要对抗想要反复通过一扇门的冲动,或者踩地上每一块口香糖的冲动,他的这些强迫型行为在饰演电影《飞行员》里一个强迫症的角色的时候甚至恶化了。
你也有被强迫行为困扰吗?希望本期问答可以让有过相似困扰的你得到解答与帮助。
问题:
很难把所有的说完,包括东西的摆放,摸固定遍数,固定的仪式,洗手的次数,洗脸的顺序,无时无刻不在心里重复的各种话...这些我都可以忍受,最折磨我的是对于秽物的恐惧和每天内心的紧张。
我一直在学校做心理咨询,老师给了我一种支撑感,有人愿意倾听并且看见,这让我很感激,但是我觉得紧张和恐惧的感觉好像没怎么改变,甚至我说不清楚我每天的紧张和痛苦的感觉。
有时候真的感觉很绝望,好像永远都要这样,我担心它会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影响我,甚至也会影响到我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和伴侣的关系。
刘宇真咨询师:
在看你的描述的时候,我感觉到了一种非常深的无力感,好像你一直都在尝试改善这样的状况,你希望你可以减少紧张恐惧的感觉,但是似乎还没有找到非常好的方式可以去实现这个目标。
在心理学和精神科学上,我们会把强迫症划分到焦虑障碍的谱系下,也就是说强迫症最让我们感觉到痛苦的,其实是会因此产生的焦虑情绪,继而这些情绪也会影响到我们的社会功能。
关于强迫症的出现原因,不同的心理咨询流派会有不同的说法,但这些说法当中会相同的一点,就是强迫症的强迫症状,在某一些方面可以让当事人的焦虑稍微减轻一些。
其实任何的焦虑情绪的出现都是会有一些原因的,我也会注意到,你也一直想要去找到这个原因,所以你做了很多的努力。我在想可能我们需要回想一下在你刚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强迫症状之前是否发生了什么,或者是在这么多年的不断抗争当中,你都经历了什么。
你现在正在进行心理咨询,这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个部分,让咨询师去跟你一起去看看你的痛苦和无力,同时也可以一起去探索一下强迫对你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很多人会担心服药,可能是因为之前听说过一些精神科药物所造成的副作用,例如精神萎靡、行动力下降等。但我们可以相信的是,在详细诊断的基础上服药带来的好处要远大于他可能会对我们的身体存在的伤害。相信你的精神科医生,也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看你到底适合哪种药物,哪种药物给你的帮助是最大的。
很多时候可能我们会觉得一旦开始服用精神科药物就不能进行心理咨询了,好像两种干预方式之间我们只能选择其中一种,但事实上,两者完全可以一起进行,而且这样的干预效果可能要明显好于只有一种干预方式。
心理咨询可以为来访者提供一部分的社会支持,让来访者可以做好足够的准备应对在服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检查来访者的服药情况,可以让药物达到的效果最大化。
而精神科药物的使用也可以促进心理咨询的进行,强迫症是属于焦虑障碍谱系当中的一种精神障碍,那有可能来访者的焦虑情绪会非常严重,严重到在咨询过程中并不能很好的和咨询师进行工作,甚至也会造成脱落的出现。
最后想要说一下关于服药的周期问题,会有很多的病人可能在感觉到自己的状况有一部分的改善之后,就自己停药了,其实这种状况对于当事人来讲是没有任何好处的。精神科药物的使用是会有周期的,很多药物需要坚持服用,才会起到比较稳定的效果。
如果自己停药的话,可能会导致病情的反复,而一旦出现复发,可能要比首次发病更不容易治疗。所以我会很建议病人或来访者可以遵循医生的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当觉得自己的情况有波动或者是减轻的时候,可以及时复诊,听医生对自己病情的判断。
王颖咨询师:
关于强迫症的几个概念:
强迫思维:反复出现持续的,倾入性的,不必要的想法和意象,并且会带来痛苦。担心,焦虑感觉“我房子的门锁好了没有”
强迫行为:为了缓解我们的痛苦,有时候我们不得不严格按照某种规则作出重复性的外在行为或内心活动。“我必须要不停的洗手才能避免手上有细菌”“我出门前要一遍又一遍检查门锁好了没”
回避行为:我们为了缓解痛苦,在有些时候会减少某些行为:“为了防止出门被病毒细菌感染,我就不出门了”
安全行为:我们将所有的强迫行为和回避行为统称为安全行为。(为了让自己感受更好,避免直面痛苦)
强迫障碍的诊断:
强迫症已经不再是一种罕见疾病,但是国际上强迫症的年患病率在1.1%-1.8%,终生患病率在2%-3%,略多于一半的患病者为女性,男性(拟态发生在12-15岁)比女性(拟态发生在20-24岁)发病要早。
认知理论:
而这种错误信念大概率会集中在:污染、对伤害负责、精确(对称,排序)、不能接受的想法(性)这几个方面。
对于强迫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血清素吸收抑制剂(SRIs)的药物疗法是一种已经确定的治疗强迫症的方法。有不少药物已经经过试验确定为是有效地抗强迫剂。
我的工作中也有像你一样的有各种奇怪的强迫思维和行为的来访者,他们通常都会在药物和咨询的配合下一步步战胜强迫症状,他们会习得强迫的原理,理解强迫的机制,更重要的是,他们更进一步理解了自己。
其实上述的一些理论背景不知道你是否可以意识到,事实上,所有的行为是为了对抗我们内在的恐惧(焦虑)而存在的,而存在的原因似乎又源自于于我们存在着非常强烈的错误认知。有些我们觉察的到,有些却没有,他们又是在很多的影响因素(生理,心理,社会)共同作用下演变至此。
对抗强迫症需要家人,朋友,医生,咨询师的帮助,愿你可以尝试开始依赖你周围的人,而不仅仅是独自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