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听众朋友,欢迎您收听我们的《政风行风热线》节目。今天应邀来到直播室的嘉宾是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杨昌林。杨主任您好,您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这项工作有三十多年的经验了,是这方面的专家,欢迎您来我们这个节目与听众朋友们互动。
杨主任: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好。很高兴通过电波与听众朋友们交流。借此机会,我代表疾控中心全体同仁向听众朋友们问好!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理解、参与到疾病预防与控制这项公共卫生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如:曾经肆虐的血吸虫病(俗称大肚病)我们已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疟疾(也就是打摆子)、丝虫病(又叫粗腿病),这些传染病已多年无本地感染病例;肝炎、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大幅度下降;出痧子、百日咳、小儿麻痹症等疾病也很难见到;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大家的健康知识显著提高,卫生行为明显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中心通过内强管理、外塑形象,发扬“团结、奋进、务实、创新”的中心精神,围绕“建一流疾控队伍、营一流服务环境、创一流疾控机构”的奋斗目标,成功处置了:我国长江以北地区首次报告的安丰恙虫病疫情、许河及周边八个镇的中小学发生的腺病毒感染疫情、唐洋的C型流脑暴发疫情、富东及新街等地发生的乙型流感暴发疫情以及在沿海滩涂地区首次发生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疫情。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东台疾控人不畏风险,冲锋在前,无条件服从分配、调度,努力当好“东台人民的守护神”。中心及时组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流行病学调查、消杀、健教宣传、综合协调、后勤保障等防控队伍,开展传染源溯源、密切接触者追踪、人员隔离观察、疫点终末消毒等,保证疫情不扩散、不流行。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深入现场指导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复课以及车站、农贸市场、宾馆等场所的疫情防控,保证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有力推进。
提问一:我家有一老人患有糖尿病,村医生要求他每年至少与他联系4次,而且去戳指头(采血),说是要进行管理,是否有这样的说法?
答:首先告诉你是有这项要求的。对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开展随访工作,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在此要谢谢你的配合和支持,同时请你对我们今后的服务进行监督。我简单介绍一下国家这方面政策:对糖尿病人健康管理是我国实施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惠民政策的重要举措。要求凡是确诊的2型糖尿病人都要建立档案,并每年进行一次基础体检,每季度随访一次,开展免费血糖检测(戳指头就是采血进行血糖检测),同时了解其吸烟、饮酒、饮食和运动等情况,观察其服药史和血糖控制效果,并提出健康指导意见,2022年还增加了免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和眼底检查。请你和家里老人说一下要积极配合、支持村医生工作呀。
提问二:我家小孩今年3岁了,这几天手上陆续出现了小的水疱疱,轻微发热,听说班上也有同学手上有,请问是不是“手足口病”,我该怎么办?
答:你好!小朋友手上出现小的水疱疱是不是手足口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由医生诊断,因为不少疾病都可以有类似症状。手足口病,一般情况下预后良好,1周内痊愈,无后遗症,但也有个别病例进展较快,甚至威胁生命。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儿童玩具和常接触到的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健康儿童与患病儿童近距离密切接触。疾病流行季节少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目前疫苗预防仅针对肠道病毒71型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可咨询我市各儿童预防接种门诊。
提问三:最近刷抖音,听说东台也有好几个新冠阳性了,家里人比较紧张,请问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是长期不外出的市民,可以这么做:
(1)每天做好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监测,如有不适,及时尽早去正规医院就诊。
(3)勤洗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手接触的人和物最多,最容易被污染,勤洗手和戴口罩同等重要,所以需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在公共场所按电梯时,可以用一张纸巾阻隔,按完把纸巾丢掉,洗手即可。
(4)加强锻炼。对付新冠病毒,最强大的武器是强健的身体和强大的免疫力。通过自我增强体能训练,跑步、打球、游泳等项目,用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6)定期核酸检测。积极按照镇区核酸检测要求,配合做好核酸检测,采样时佩戴好口罩,与他人保持1-2米距离,不交谈,采样后及时戴好口罩离开,特别提醒接种新冠疫苗48小时内不要采样。
二是外地特别是外省来(返)东台的市民,要提前向所在镇区报备,到东台后做好“落地检”,并配合镇区做好“3天3检”、健康监测等管控措施,3天期间,尽量减少聚集,不组织或参加线下会议,不从事线下教学授课或其他集体活动,不进入歌舞厅、浴室、电影院、网吧等室内密闭场所,不参加聚餐、婚宴等聚集性活动,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他人保持1米安全距离,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或参加人员聚集性活动,如果要外出的话,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好口罩。
提问四:杨主任,您好!请问现在孩子接种的水痘疫苗为什么有的免费,有的还需要自费啊?
答:你好!水痘疫苗确实分免费和自费的。盐城地区水痘疫苗自2019年7月1日起免费实施,对2015年7月1日以后出生适龄儿童满12月龄、48月龄免费接种各1剂,江苏省自2023年1月1日起,对我省居住满2个月以上满12月龄、48月龄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各1剂。发生水痘疫情实施应急接种的水痘疫苗也享受免费政策。上述适龄儿童,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是指小于18周岁的人群。除上述免费政策涉及人群外,其他群众需根据自身防病需求,知情、自愿、自费接种。
提问五:我是一家饭店服务员,听说现在办健康证体检不收费了,是不是啊?
提问六:请问一下,我打算到非洲打工,听说那里的疟疾比较高发,我应该如何做好预防?
提问七:我今年58岁了,身体一直很好,今年体检血压上压150、下压95,医生说可能是高血压,听后很紧张,请问杨主任我该怎么办?
提问八:听说打防疫针属疾控中心管,我想问一下领导,我的宝宝打防疫针有时候收钱,有时候又不要钱,我们又不懂,都听医生的,能不能告诉我们怎样分辨?
答:党和政府一直都很重视儿童疫苗预防接种工作,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只要是政府为群众免费提供的,我们俗称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时都不应收取任何费用,目前我市免费向适龄儿童提供的免疫规划疫苗有13种。非免疫规划疫苗就是群众根据自身患病风险,知情、自愿、自费接种的除免疫规划疫苗外的其它疫苗,具体非免疫规划疫苗品种及价格以及免疫规划疫苗品种可看各预防接种门诊内公示或咨询专业医生。若怀疑免疫规划疫苗收费,可举报至市卫健委疾监科85222492或咨询市疾控中心急传科85289710、85289711。
提问九:现在农村养狗,台城养宠物狗、宠物猫的越来越多,人被咬伤、抓伤的也越来越多,听说这东西容易死人,想问一下,一旦被咬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如果狗打了防疫针后咬人,人是不是还要打针?
答:你好!我市犬养殖密度确实比较高,每年被咬伤的人也确实不少。被犬咬伤的人不及时规范处置伤口,不及时或不接种疫苗,得狂犬病的风险很高,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要将被犬咬伤而得狂犬病的风险降到最低,最关键的预防措施就是规范处置伤口,并按要求接种狂犬病疫苗,严重者还要接种免疫球蛋白。规范处置伤口,一般情况下,就是要用弱碱性清洗剂(如肥皂水)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条件允许,建议用专业清洗设备和专用清洗剂对伤口内部进行清洗(我市四院海陵门诊部及部分单位有专业清洗设备,需自费),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可以最大可能清除残留伤口处的病毒和细菌,避免感染的可能。若伤口创面很大还要先进行外科处理。伤口冲洗处置后要按狂犬病暴露风险等级进行免疫预防,二级暴露必须接种狂苗,三级暴露必须接种狂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果暴露伤口比较严重,建议还要接种破伤风疫苗,这样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关于狗子打了防疫针后咬人,人是不是还要打针,若从确保安全的角度考虑,建议仍要根据医生建议,按规范处置。
提问十:听说现在艾滋病人蛮多的,可能身边人就是,那么我们平常生活中要如何预防?
答:谢谢你提这个问题,平时也有不少人咨询这个事,艾滋病在我国的发病态势总体是平稳的,仍属于低流行,我市确实也已有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但大家没有必要恐慌和害怕,因为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不安全的性行为;二是母婴传播;三是血液传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注意好这三个环节,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日常的生活接触,如共同就餐、握手、一起洗澡和一起工作等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
提问十一:我小孩今年7岁刚上小学一年级,老师反映小孩上课常会出现眯眼、揉眼睛的现象,请问是怎么回事?
提问十二:听说女性宫颈癌现在可以用疫苗进行预防了,而且有好几种,请问是真的吗?有什么区别吗?
答:这位朋友你好!预防女性宫颈癌的疫苗确实有几种,目前上市的有二价、四价、九价共三种,分别适用于9-45岁、20-45岁、16-26岁女性人群,主要预防HPV持续性感染、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从现有的文献数据来看,预防宫颈癌的效果三种疫苗的差别不是很明显,其中二价可预防84.5%左右的宫颈癌,四价比二价多预防HPV病毒导致的疣,九价比四价多覆盖五种亚型,可预防约90%左右的宫颈癌。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二价HPV疫苗已上市,并已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整体预防效果与进口的相当,价格明显低于进口疫苗,可至各预防接种单位预约接种。不过,不能因为接种了疫苗就放弃常规性预防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