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学复习资料

1:中兽医学:是中国传统兽医学的简称,是研究中国传统兽医理法方药及针灸技术,以动物病证防治和动物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2:阴阳:是对相互关联又相互对立的两种事物,或同一种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3:五行:“五”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行”是指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4:脏腑:即内脏及其功能的总称,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动物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称为脏腑学说。

4、疫疠一种具有强传染性的外感致病因素“疫”,指瘟疫,有传染的意思,“疠”指天地之间的

一种不正之气。

5:气:习惯上,把弥散无形的气称为气,是不断运动的、极其细微的物质。

6:血:是一种循环于脉中含有营气的红色液体。

7:津液:是动物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清而希者为津,浊而稠者为液。

8:经络:是动物体内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机体联络脏腑、沟通内外和运行气血、调节功能的通路,是动物体组织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9:病因:即致病因素,也就是引起动物疾病发生的原因。

10:病机:是指各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引起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机理。

11:七情,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12:辨证论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对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诊疗体系的概括。辨证:即分析、辨认证候,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论,确立相应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13:八纲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到的各种病情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对疾病的部位、性质、正邪盛衰等加以概括,归纳为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14:升降浮沉:指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四种趋向。

15:归经: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即主要对某经或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16: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

17:相使:即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使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为辅,能提高主药功效。

18: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19: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20: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的功效降低,甚至丧失。

21: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

5、水飞法:是药物炮制方法的一种,利用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其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而分离获取细粉的方法。

9: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10: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或相互关系,可以从阴阳的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五个方面。

11: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12:五脏,即心、肝、脾、肺、肾,是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器官,具有藏精气而不泻的特点。

13:六腑,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是受盛和传化水谷的器官,具有传化浊物,泻而不藏的特点。

14: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

15: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营养作用。

15: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四种。

16:血的生理功能:营养和滋润全身的功能,是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17:津液的生理功能:具有滋润和濡养的作用。

18:气和血的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以载气。

19:津液是血液的组成部分,故有津血同源之说。

20:经络系统的组成:经脉、络脉、内属脏腑部分和外连体表部分。

21:经脉:主要由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构成。

22:头为:“诸阳之会”,胸为“诸阴之会”。

23:任脉行于腹正中线,总任一身之阴脉,称为“阴脉之海”。督脉行于背正中线,总督一身之阳脉,有“阳脉之海”之称。

24:六淫是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反常气候。

25:疾病的分类:邪正消长,升降失常,阴阳失调。

26:辨证论治过程:辨证论治(辨证施治)是中兽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也是中兽医理、法、方、药整个体系的核心。四诊(搜集)症体,状征(认识)疾病(综合、分析、判断)症候(确定)治则(拟出治法)方药。

27:四诊:望、闻、问、切,闻包括闻声音和嗅气味两方面。切包括切脉和触诊两部分。

28:临床常见的气病有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种。临床上常见的有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

29:津液病变,常表现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个方面。

30:卫、气、营、血是对温热病四类证候的概括,同时又代表着温热病过程中由浅入深,由轻转重的四个阶段。

31: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32:治病法则包括:扶正与祛邪、治病求本、同治与异治,三因制宜和治疗与护养等方面的内容33: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

34: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种药物治疗的基本方法。

35:外治法临床常见有贴敷、掺药、点眼、吹鼻、熏、洗、口噙、针灸等方法。

36:中药的贮藏:药材的防霉,药材的防虫,药材的其他变质情况。

37:四气也称四性:指药物具有的寒、凉、温、热四种不同药性。

38:五味:中药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药味,代表药物的不同功效和应用。

39:配伍关系:相须,相使,相杀,相畏,相恶,相反,单行。

1:五行的相互关系:1五行相生2五行相克3五行制化4五行相乘5五行相侮6母子相及

2:五脏的功能:1,心:心主血脉,心藏神,心开窍于舌,心在液为汗。2,肺: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肺通调水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肺在液主涕。3,脾:脾主运化,脾主统血,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脾在液主涎。4,肝: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在液主泪。5,肾: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内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司二阴,开窍于耳,在液主唾。1,风邪:①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②风性善行数变,③风性主动。

4:温热病(卫,气,营,血)的过程:温热病邪首先犯卫,邪在卫分不解,则内传于气分;气分病邪不解,则入营分,邪在营分不解,则入血分。如此病邪步步深入,病情逐渐加重。就温热病四个阶段病变的部位来说,卫分主表,病在肺与皮毛;气分主里,病在肺、肠、胃等脏腑;营分是邪热入于心营,病在心与心包;血分是邪热已深入肝、肾,重在动血、耗血。温热病的一般治法是,病在卫分宜辛凉解表,病在气分宜清热生津,病在营分宜清营透热,病在血分宜清热凉血。5:中药炮制的目的:1.清除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保证药物的纯净清洁,2.减少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3.增强药物的疗效或转变药物的性能和作用,4.便于制剂、服用和贮藏,5.改变药物作用趋向,引药入经,6.矫味、矫臭

6:中药炮制的方法:一,修治:纯净处理,粉碎处理,切制处理。二,水制:1.淋法2.洗法3.泡法4.润法5.漂法6.浸法7.水飞法。三,火制法:炙、炒、烘、焙、炮、煨、煅等。四,水火共制:1.蒸法2.煮法3.燀(抄)法(水烫法)4.炖法5.淬法。五,其它制法:发芽、发酵、制霜及法制等加工炮制方法。

麻黄辛温解表药贝母止咳化痰平喘药黄连清热药益母草理血药或活血祛瘀药神曲消导药人参补气药或补虚药

生地黄为清热凉血类药。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血分实热证,出血;热病伤津,口渴贪饮,津亏便秘。熟地黄为补血类药。功效:补血滋阴。主治:用于血虚诸证,肝肾阴虚所致的出汗、滑精。

1: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苔薄白,脉浮紧。

2:白虎汤:石膏(打碎先煎),知母,甘草,粳米。功效:清热生津。主治:阳明经证或气分热

THE END
1.鱼病检查之"四诊"摘要: 中医诊断讲究四诊,即望、闻、问、切,这四诊在鱼病检查和诊断中也同样适用。一、望即看水质、水色、生物种群,看饲料质量,观察鱼群的活动状况、抢食情况、独游情况,是否狂游、跳跃、露鳍。检查体色变化,有无红肿 ... 中医诊断讲究四诊,即望、闻、问、切,这四诊在鱼病检查和诊断中也同样适用。 https://www.gzbnzw.com/article-20880-1.html
2.兽医临床诊疗学.pptx第11页三、学习兽医临床诊断学旳目旳规定和办法根据教学计划旳规定,在本课程旳全学程结束时,规定学生做到纯熟掌握临诊检查旳常规办法(特别是一般检查、心脏血管系统检查、呼吸器官检查、消化器官检查、血液和尿液常规化验)、理解症状学旳诊断意义、熟悉各个项目检查旳部位、辨认有示病意义旳体征、一般理解特殊检查旳办法...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2762384.html
3.兽医临床诊断学.pdf该【兽医临床诊断学 】是由【小辰G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兽医临床诊断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https://www.taodocs.com/p-898757362.html
4.一例猫癃闭的中兽医诊治技术前沿1.临床病例 薯片,10M,雌性,体重2.7kg,BCS4/9,已绝育。 2.诊察检查方法 2.1 中兽医四诊 望诊 患猫消瘦,骨盆位置有明显术后伤口,右侧腹部有绝育后伤口。舌色淡粉,鼻尖偏白,可视黏膜粉偏白。食欲差,粪便干燥正常,无排尿意识,肛周有粪便欲出,但动物无排便意识,需辅助排尿。尾巴自然下垂,梳理尾部被毛,尾巴无任...http://rp.rp-pet.com/jsqy/412.html
5.兽医临床诊疗技术,Veterinaryclinicaldiagnosistechnology...兽医临床诊疗技术1. Veterinary clinical diagnosis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key curriculums of the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ajor. 《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是高职高专畜牧兽医专业的关键课程之一,对兽医临床诊疗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畜牧兽医专业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和诊疗水平。http://www.dictall.com/indu/160/1594962D237.htm
6.中兽医诊疗学课件四诊.ppt中兽医诊疗学 第二篇 辨证论治基础(中兽医诊断) 第四篇 针 灸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临床教研室 中兽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兽医学理论,研究如何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 诊察病情—四诊 判断病种—辨病 中兽医诊断体系 辨别征候—辩证 辨证: 以中兽医的理论为指导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107/7120123155003014.shtm
7.《中医词典》t~w中医书籍中医典籍中医参考全书既有前人论述,又有个人经验,可供临床参考研究。现存初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望诊 诊断学名词,系四诊之一。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体表各部、舌体与舌苔、大小便和其它分泌物等,从而获取与疾病有关的辨证资料。一般以望神色和舌诊为重点。 望形态 望诊内容之一。形指形体,包括肌肉、骨骼、皮肤...https://www.zycankao.com/shu/detail/199-2-7
8.中兽医学教学大纲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大纲doc大学课件预览1、本大纲是根据动物医学本科教学计划和中兽医学教学基本要求而编写。 2、中兽医学课程是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临床理论课。本课程以基础理论研讨为基础进而研讨辩证论治,中草药及方剂,针灸,病证防治等理论与方法。 3、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是: ...http://read.cucdc.com/cw/3865/30524.html
1.中兽医系列讲座第八讲——四诊合参关乎动物降语出《难经悬解》的“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是“四诊合参”的核心内容,只要我们心中熟记这些内容,也才会在临床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位合格的医师。 1 望诊(包括:全身望诊和局部望诊) 四诊之首,《司牧安骥集》八邪论说:“夫马出相者,是马五脏之神...http://zgdwbj.com/archives/39606
2.兽医临床诊断学试题(精选6篇)兽医临床诊断学试题(精选6篇) 篇1:兽医临床诊断学试题 福建省2016年执业兽医师临床诊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表面麻醉是___ A.将局麻药涂于黏膜表面使神经末梢被麻醉 B.将局麻药注入手术部位使神经末梢被麻醉 C...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1p7rupr.html
3.兽医实习计划范文9篇(全文)能将这些课程有机融合,使学生学习各课程能够相互贯通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从事动物医院的临床实习。学生在动物医院实习,在指导教师和临床医师的指导下,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亲自动手操作,全面了解动物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防控与治疗技术,掌握兽医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能够独立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467qu5f.html
4.中国兽医科学<正> 舌诊属于诊断学中望诊的一部分,是中兽医诊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它标志着中兽医诊病的传统经验和特色,现仍是我们诊察疾病和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舌是反映机体内紊乱的良好指标,优于口腔粘膜之其它部分。《元亨疗马集》说:“色脉者,医之准绳也,疾之龟鉴也。”可见前人对舌诊之重视。我们在临床中亦感到:舌诊较...http://zgsy.cbpt.cnki.net/WKB3/WebPublication/wkTextContent.aspx?colType=4&yt=1982&st=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