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整体规划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环境整体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景观;存在问题;重庆商务职业

高职院校校园景观是学校的窗口和形象展示区,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指标。宜人高雅的校园景观能反映出学校的精神风貌、文化内涵,并感染人为之而积极奋斗。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作为一所高职院校,对其校园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就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

1校园景观概述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位于巍峨的歌乐山和连绵的缙云山之间的大学城中路81号。学校占地37.33hm2,背倚缙云神秀,远眺歌乐美景,三岔河至南向北贯穿而过,校园依山傍水,林木葱茏。学校的校园景观设计围绕着“现代化校园、活力校园、人文校园、生态校园”的建设目标,充分利用校区内天然的三岔河水景资源,形成两轴、一水、分片区的景观格局。整个校园分为主入口人文展示轴、校园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校园实训区、次入口生态景观轴及河流景观带。校园内河流景观带约占校区面积的8%,在三岔河交汇处形成1个约0.8hm2的人工湖(镜湖)。校园内建筑风格简洁大方,现代感强烈,建筑颜色纯粹典雅,体现了现代商务的时代特征。

2景观规划设计解读

2.1教学行政及入口景观区

教学行政及入口景观区主要包括学校的东大门,入口景观水景及广场,为整个学校的景观核心区。东大门入口以对称的轴线景观来打造,采用树阵打造入口轴线的庄严感,地面采用花岗岩铺装,体现了尊崇和品质感。树阵采用银杏、香樟、法国梧桐、天竺桂等乔木,体现了强烈的仪式感,起到引领人们走进校园的作用。

2.2学生生活区

学生生活区是学生生活和休憩的场所,该区域绿地的使用频率高,是人与自然关系最为紧密的空间。其植物的配置应将“以人为本”作为首要原则,该区宜选择色彩淡雅幽静和兼具保健功能的植物。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学生生活区选择清新淡雅的玉兰,香气宜人的桂花等植物,给人以温馨的感觉。

2.3河流景观带

校内有天然河流三岔河至南向北贯穿整个校区,形成占地约3.33hm2的河流景观带,作为整个校园景观的点睛之笔,肩负着师生休闲、游憩、观景的功能需求,师生可以在河畔学习、交流和思考。三岔河在校内的交汇处,人工开挖形成镜湖。镜湖的四周,配合师生对于交往空间的需求,规划了滨水休闲步道。对于三岔河河道驳岸与水体高差较大的地方,将采用大台阶把高差尽量消化掉。驳岸应结合水面的深浅设计成亲水型或观赏型驳岸,为师生提供多层次的开敞空间。

3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体现职业院校的特色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校园建设比较急促,资金缺乏,采用分期建设,目前只建设完成1期工程,2期、3期工程尚未完工,因此,校园景观建设没有创造优美的环境,更没有实现营造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的特色而树立该校名片的效果。校园景观没有亮点,没有体现学校作为商务院校的职业特点。

3.2缺乏校园文化底蕴

高职院校的历史文化往往通过校园景观展示出来,校园文化景观是诠释校园历史文化的最好方式。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在建设过程中缺乏对校园文化的深入研究,学科特点体现不足,内涵单薄、精神缺失,缺乏创新和文化底蕴。

3.3缺乏校园植物景观的整体规划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没有对整个校园进行绿化的整体规划设计,采取建设一块、设计一块、绿化一块,没有从整体着眼规划,导致校园植物景观布局凌乱,没有与校园的整体环境相协调。造成部分绿化是“有绿化、无美化”、“有造园、无景观”的现象。

3.4缺乏人性化设计及整体规划设计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相对于名牌大学,占地面积明显较少,在有限的空间里,往往忽视了师生对户外交流空间的需要。同时,学校在进行新校区建设时,往往没有按照最初的规划方案进行,边建边调,或是建一栋楼,设计一栋楼、建一处景观、设计一处景观,导致各个分散的子项拼凑起来,不能与校园的整体环境相协调。

4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的建议

4.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4.2体现商务院校的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的校园景观,应该以突出该校的学科特色为出发点和基础。重庆商务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商科为特色的学院,因此,学校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方面,应把传统儒商文化及现代商务特征融入到园林景观要素中,着力营造一种商务个性鲜明的校园环境,以激发、启迪和教导学生,从而形成学校独特的校园景观特色。

4.3校园景观规划体现生态自然的原则

校园的景观设计应依托现有的地势条件及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自然景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境内有1条天然河流三岔河至南向北贯穿整个校园,在规划设计河流景观带时,应该尊重生态自然的原则,尽量保持河流的原始走向,打造生态驳岸,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

4.4校园景观植物应突出本校特色

学校绿化所选树种、花种要因地制宜,适合本地生长。树种选择既要适应生态环境,又要能体现传统文化,不仅要考虑到易成活、耐修剪、寿命长,又要顾及到物种的多样性,体现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个性化。比如,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的行道树,可以选择具有本地特色的黄桷树、小叶榕。而学生生活区可以选择清新淡雅和兼具保健功能的植物,如玉兰花、桂花等。河流景观带的岸堤上,可用垂柳和桃花间种,水岸边种植球根花卉,如美丽水鬼蕉、石蒜、葱兰等,宿根花卉如香蒲、美人蕉、鸢尾等。镜湖中可用睡莲进行点缀。

5结语

校园环境作为师生生活的第一场所和学习的第二课堂,自然也会对他们的身心产生重要影响。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校园文化的氛围,对于学生陶冶情操、培养灵感、激发学习热情都很有帮助。因此,对高职院校校园环境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叶徐夫.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2张巍.高职院校校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园艺文摘,2012(12)

3戴添基.高职院校校园绿化景观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以广东省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园林论坛,2010(1)

4李林.我国高校校园景观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7(4)

关键词:休闲活动空间环境形式与功能

大学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美丽漂亮的校园环境会让师生感到舒心惬意,心旷神恰。适宜的景观设計能让校园充满诗情画意,学生们在丰富内涵、陶冶情操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景观的美、自然的美。在新世纪校园景观建设过程中,各所高校充分结合自己的学科特色和办学特点,并且结合学校所处地域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等因素,注重营造形式丰富并且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优美校园环境,从而形成形式丰富、功能合理的校园景观,这样使得不同类型的大学具有不同的景观元素,体现不一样的文化内涵,使之各具特色。

一般来说,校园景观是在校园环境格局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构筑物、绿化、小品等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旋律的加快,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对校园精神生活和周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要求我们对高校校园景观进行几近完美的设計。校园休闲活动广场设計不仅会优化师生的学习生活空间,而且使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更优美、舒适和人性化,并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人居环境质量亦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环境。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校园景观规划建设的热潮。

一,校园广场设計的研究现状

校园景观与其它种类的景观环境一样,包括了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文化环境,是校园内比较固定的存在方式,是人们可以感受到的、能够体验的室外空间,诸如山川、河流、植被、建筑、小品等等,它的基本名词是石头、水体、植物、动物和人工构筑物,它们的形态、颜色、线条及质地在校园空间上合理的组合在一块,便形成了统一的校园景观。大学校园景观作为一种特殊的空间景观,不仅反映了校园的环境特色和外部面貌。而且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因此—直是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

西方在高等教育上一直处于高度发展的状态,从中世纪至今几乎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尤以欧洲和美国的高等教育为代表。随着其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快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校园形态也在不断地的变化,形成了从传统封闭式的修道院模式,到现代开放式甚至多元综合模式的校园形态的发展过程。在规划校园形态的同时,在校园景观规划设計方面也形成了诸多的理论和实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校园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启迪作用。

通过对校园景观设計的研究,更加系统的把握校园景观设計的实质和内涵,使得校园景观规划更加合理,让校园休闲活动区域功能更加完善,以便于校园师生在饭后或者是体育比赛后能有个休闲放松的场所。将先进的设計理念和规范系统的设計手法运用到校园景观设計中,体现一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今后设計更加舒适美观的高校校园环境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校园休闲活动广场的设計理念、设計主题与设計原则

2.1广场的设計理念

校园景观设計的根本目的是为人而用、为师生服务。因此在规划设計阶段要多次与师生进行交流,了解群体的喜好,在设計过程中结合实际,注重实施,有规律性的进行设計改造,充分注入人性化的设計。塑造一个美好的的校园环境,必须要协调好景观设計与校园其他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校园应具有整体的美,所以在设計中将整体始终放在首位,力求广场的设計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2广场的设計主题

2.3广场的的设計原则

第一、人文氛围塑造的原则:

大学校园是文化环境,是社会文明的橱窗,大学校园的景观环境,理应具有浓厚的人文氛围,环境是无声的课堂,对青年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在对其广场进行设計时要着重反映出积极向上的时代风貌。

第二、功能凸显原则:

以人为本,努力营造开放式合理的校园休闲活动广场,其空间功能有:一、运动健身场地,二、观看体育比赛的平台,三、娱乐休闲空间,四、种植观赏亭台和景观座椅用来休闲放松。

第三、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原则:

尊重自然,尽量保持广场绿地可利用的原貌;种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景观。

第四、经济价值原则:

在对广场景观设施进行布置时既要考虑其观赏性,也要使用简洁和便于管理实施;要种植适宜该学校气候、土壤特点的植物,并且尽量避免名贵树种。

第五、艺术设計原则:

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以艺术的手法将各种景观隐匿于广场环境之中,使其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性。計成在《园冶》中注重使园林设計满足人之精神的需要也是造园因地、因人而宜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在强调园林的艺术独特性,地方性乃至民族性。这种理念也同样适用于校园休闲活动广场的设計。

三、广场的设計内容

3.1广场设計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休闲活动广场的设計在校园环境中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每一个因素不但自己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还为其它因素的存在和完善提供条件,它们的共同作用使校园景观环境成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中间的枢纽地带,广场的设計,既能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提供合理的疏散道路,又能开阔视野,使得校园师生在此能心情更加舒畅。

3.2广场的功能分区及人流路线

3.3绿化种植在设計中的运用

在校园休闲广场设計中,小型的休息设施铺设在地面上,而坐凳的背面可以栽植有芳香气味的海桐,从而满足了人们的安全感,特别适用于师生休息、聊天活动。在健身场地,边上设有坐凳和花坛,可以选择大众喜爱的色彩艳丽的花冠和奇特的乔木,如:石榴、马褂木、火炬树等。在植被的形式设計上应该充分利用规则式和非规则式的植物配置方式,保证夏秋有花,春冬有绿的景观特色。

3.4广场中的道路铺装及布置安排

在广场设計中道路分为主干道和次干道,并且有主入口和次入口之分,主干道的道路从主入口一直延伸到广场次入口,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使绿化景观风貌焕然一新。休闲区中再构建一些小规模的曲径,以疏散交通,实现娱乐、休闲、集散的功能。主干道路面宽阔,行人可自由在中间行走,而次千道路面的设計宽以1.6米为宜,汀步、石步会纵横穿过布置其中的休闲亭和水景雕塑。

3.5景观小品的运用

景观小品设計,受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指红线指示以内,外在因素则是指背景建筑,或周边环境。在校园休闲活动广场设計中,内在因素如,路灯、座椅、垃圾桶、运动器材等实用性因素,街道树,花坛、水景雕塑等审美因素,路标、路牌、地面标识等视传性。外在因素既是指周边环境,如足球场的绿地、体育训练馆的高度、墙体色彩和墙体材料,以及道路边的路牌等。

四、校园休闲活动广场的发展情景和展望

关键词:

大学;校园环境;自然生态;绿色设计

加州波莫那州立理工大学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郡波莫那市,该校是所实践技能型的公立大学,创立于1938年。学校占地7900余亩,在校学生23000余名,拥有100余个学科专业。同时该校也是全美七大理工大学之一,全美景观建筑学科排名第三的高校,加州州立大学体系的23所大学之一。2015年夏季,我们有幸来到该校进行访问学习,并被这所学校的校园生态环境设计深深吸引。这所校园坐落于连绵起伏、绿草如茵的山丘上,宽阔的校园、绿色的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生态环境都给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一、整体规划遵循自然规律

二、生态养殖丰富校园环境

三、校园建筑的绿色设计

加州波莫那州立理工大学的校园建筑都是遵循当地的自然环境而建造,设计中对自然的阳光、风、水等加以充分利用来减少其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3]。由于学校所处的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的地震高发区,所以校园内大多数的建筑都不高,层数一般是3至4层,且依山而建。最有特色的是1号至9号教学建筑群,这些教学楼均采用木质建筑结构,能够加强建筑的抗震力。并且每栋建筑都采用逐层递增或逐层递减的方式,随周边地形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自然环境合二为一、融为一体。学校的行政管理和学生服务大楼,这栋建筑是整座校园里最高的建筑。其顶部耸立着高大的三角形结构十分醒目,象征学校追求卓越、拼搏向上的文化精神。再往里走就是学校的图书馆,该建筑采用了有机形式的组合设计[4],将长方形的主体建筑与三角形的入口门厅建筑相结合,最大限度拓展了图书馆的自然采光区域与室内空间,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阅读环境。同时学校为了缓解学校师生的停车问题,在校园内设计建造了一座5层高的停车楼,每层可以停放100余辆汽车,并在每层设置电梯和楼梯通道,方便人们上下楼。这样既解决了师生们停车难的问题,又节约了学校的土地资源。

四、可持续性发展的校园景观

五、美国加州波莫那州立理工大学的校园生态环境设计启示

1.坚持传统地区生态特色

2.鼓励发展新能源新技术

加州波莫那州立理工大学的校园环境建设依托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实现了生态功能的创新。在校园建筑和景观设计中,通过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打造更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既能减低校园的碳排放,也能为学校提供一定的能源支持与储备[6]。在加州波莫那州立理工大学,太阳能发电中心、水资源循环中心等新兴能源技术得到了充分运用,为这所拥有两万余名师生、数十座建筑的学校带来了强大的能源储备,学校可以依靠自身的生态设施解决部分的能量供应问题,同时也能降低户外碳排放。对新能源与新技术的大力倡导,并加以运用给学校带来了清新的校园生态环境,提升了师生们在校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时加州波莫那州立理工大学的垃圾处理中心、废弃物回收中心等再生能源项目的投入使用,都有效降低了这座大学校园对环境的污染,避免了学校对周边环境形成超负荷的压力。同时通过废弃物分类回收也能促进资源再生,垃圾焚烧处理也能够为学校提供部分电力。所以,新能源新技术的大力运用要突破传统的校园环境审美观念的局限,将校园的生态效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考虑,使大学校园从节能环保向自给自足的方向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大力倡导先进生态技术的实验与运用。

3.构建和谐共生校园环境

六、结语

“崇尚自然、回归田园”是加州波莫那州立理工大学校园生态设计的特色,这所学校也是美国加州众多高校中的一个代表。这些不仅仅只是培育孵化出“硅谷”,同样也拥有生态景色优美的大学校园,每年都能够吸引全世界众多师生前往学习访问。目前在社会高度重视人类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大学校园环境的生态内涵正得到快速的发展,并成为未来大学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原则和趋势。

作者:刘波史青单位:湖北商贸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1]谢浩.适应地域特征的校园生态设计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2006(12):55-58.

[2]刘华东,腾华忠,刘新田,等.美国高校的校园规划建设与后勤管理措施[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61-63.

[3]毛琳.美国大学校园道路交通景观设计探析[J].华中建筑,2015(9):117-120.

[4]张晓燕.美国南加州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研究[J].艺术教育,2014(3):192-193.

[5]张健.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下的美国大学校园规划——以马里兰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10):114-115.

[6]杨修明,赵辉,陈杰,等.美国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技术解析及思考[J].建筑节能,2014(12):17-20.

关键词:特色;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教学过程实施实践训练的场所,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障[1]。我院园林专业开设于2011年,校外实训基地资源丰富,有东莞植物园、深圳园博园等。校内实训基地相对较少,作为一名园林专业课老师,需身临其境、现场分析的教学内容,用PPT讲解,总觉有些纸上谈兵、相去甚远。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建设必不可少。因同时负责学院团委宣传工作,团委每年艺术节工商模拟市场、绿色植物领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等活动深受学生喜爱。这些工作交织,促使展开校内园林实训基地与校园文化结合的特色实训基地建设探索。

一、校内园林实训基地与校园文化结合的特色实训基地建设可行性调查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2]。在论证特色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时,进行了四项调查:

1.省内外五所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比对

我校园林主要课程有园林树木栽培养护等,有园林规划制图室;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主要课程有公共景观规划设计等,有实训平台――“创意工场”;广东科贸职业学院园林主要课程有园艺企业管理、园艺产品营销等,有“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资助的“省级园艺技术实训基地”多功能智能园艺温室等;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主要课程有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等,有花艺制作实训室等16个实验实训室、4000园艺综合实训温室、1800植物多样性温室等;贵阳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主要课程有园林植物栽培及运用等,因搬入新校两年在建校内实训基地“绿林花园”,待建“盆景园”等4个校内实训基地。

2.本校园林大二学生对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需求调查汇总

学生需求:①学会基本园林经济植物种植培育与养护;了解园艺公司经营流程;②建立有关设计与规划的园林模型室,学生设计规划的成果能以模型形式展现出来;③把植物栽培、施工管理、设计分开,建立必需的实训基地;④基地实训的内容和市场、社会联系要密切一些,也可以和校外一些企业小项目合作,让同学积累经验,帮助就业。

学生建议:①插花实训室;②模型制作实训室;③制图室;④建立植物培养基地;⑤建立植物标本或模型展房;⑥提供全套测量工具的设计规划实训室;⑦建立苗圃基地和植物营销管理基地;⑧室内花卉培养室;⑨插花专业实操室;⑩室外微型楼盘展示基地。

3.61份园林大二学生《东职校园景观规划书》规划意见汇总

现状分析:①环境优美,原生态自然景观特征明显;②校园面积大、空旷,缺乏特色代表景观和文化元素;③自然环境利用不够,绿化结构欠合理,绿化过于简单,缺少细节表现等。

设计思路:①突出岭南地域性特色,传统与创新、历史与未来结合;②静态改动态;③打造校园文化旅游景点、设计独特新颖、富内涵的景观小品等。

规划项目:①校园正门入口校道改造规划;②活动中心右侧草坪改造规划;③学生宿舍前景观改造规划;④、新教师楼前空地规划设计等三十余处规划意见。

4.第五届科技文化艺术节部分活动内容

①“绿植领养”环保活动;②“科技文化伴我行”系列活动;③摄影展;④模型制作大赛;⑤圣诞工商模拟市场活动等39项活动内容。

二、校内园林实训基地与校园文化发展结合的特色实训基地建设优势

1.从专业建设上,打造特色专业

学科特色是大学特色最主要、最鲜明的标志。要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点,办出公认优势[3]。

把校内园林实训基地当成企业来经营,提高实训基地效益最大化。实训实习、生产、销售与校园文化结合,有目的的针对专业实习、生产、管理、营销设计校园和社会活动,加大效益产出,让社会参与进来,提高学校知名度、学生就业率。

例如:针对园林专业课程(园林树木及栽培养护、插花与盆景艺术、园林植物造景、园林花卉学等),建设室外植物栽培园,按照园艺公司的运营模式经营管理。让学生一边实践植物栽培,一边了解植物订购、装运、销售、发配等,为学生走入真正工作岗位做好衔接。

2.从校园环境上,打造特色校园。

校园环境与实训基地融为一体,建造露天实训基地,体现实训基地的教育性与实用性,后期建设利用实训基地的效益产出,达到自给自足、不断更新,取得一举多得,突显特色所在的优势。

建设具有科学、前瞻、现实、通用性的大型校内园林实训基地。既满足教学需要且统一规划校园环境,使校园环境有整体性和人文内涵。解决师生教、学、生活需求,在建设过程中倡导师生参与,让师生们感受到人文关怀和归属感。

例如:针对园林专业课程(插花与盆景艺术、园林植物造景、模型设计与制作、园林设计规划、设计鉴赏学等),在新教师宿舍楼前空地建造类似深圳园博园形式的中外著名景观微型园,突出特点--让学生自己打理微型园。学生在园中能一边学习体会微型实景,一边模仿制作模型,还可以种植盆栽制作花艺,不断丰富和改造此园,将此园打造成学校的一个特色旅游景点。

3.从校园活动上,打造特色品牌项目

校园品牌建设都有一个契合点,如何寻找这个契合点,体现文化传承性与创造性,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21世纪职业发展趋势预测指出,21世纪急需农业科技、环境保护等人才[4]。园林专业人才培养顺应时代需求,我们开发品牌可以挂靠园林专业的特点进行。

三、校内园林实训基地与校园文化发展结合的特色实训基地建设前景

在实现这一特色实训基地之前,这些都还属于设想阶段,这一切设想都是站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展开。结合半工半读、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建立适合的校内实训基地,真正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学到的知识,缩小在校教的、学的,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衔接差距;平衡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操作技能;让职业学校教的不是跟在社会需要的后面跑,而是与社会需要并行甚至领着社会需要跑。在建设的同时加入特色,突出特色。相信这样的发展,是能使学生真正受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宇恒.园林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J].河北农业科学.2012,(03).

[2]《光明日报》[N].载于2005年11月10日

关键词:大学新校园;环境景观;文化氛围;设计策略

Abstract:UniversitiesarebeingconstructedwiththehighspeedinChina.Inthisperiod,theyfacesthedifficulties,likethecampuscultureconnotationflaw,theculturalatmospherecannotformintheshorttime.Throughtheenvironmentlandscapedesignpracticeof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Yuntangcampus,weinquireaboutthemethodofcampusenvironmentlandscapedesignwithhumanities.Weproposetheculturallandscapedesignstrategy,suchas:arrangementinheritance,thestorymemory,thehumanitiesaccumulate,naturalecology,personalizedfacilityandsoon.

Keywords:universitynewcampus;environmentlandscape;cultureatmosphere;design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B

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的大学校园建设发展迅速。从征地到拆迁,从规划到单体建筑,从土石方到道路,从市政管网到设施设备,从场地平整到广场绿化,无不体现出建设的速度和能力。两到三年,几十万平方的建筑拔地而起,一个个崭新的校园陆续投入使用运行。作为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新校区建设的参与者,在参观考察国内多所大学新校园以及本校新校区建成之后,反思建设的过程和结果,新校园建设中最大的难题是文化。人文环境的建设是新校园建设的重中之重。

1新校园环境的文化氛围

大学校园环境包括物质的硬质环境和人文的软质环境。物质环境包括校园内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宿舍、食堂、体育馆、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室内室外的物质空间,它是校园人文环境的物质载体。人文环境是建立在物质环境上的校园历史、校园文化的精神空间,它是校园物质环境的精神依托。两者相互相成,共同构建大学校园环境的个性特色。大学校园环境不仅是校园精神、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体现。好的大学校园环境能够激励学生、教师职工的内在精神特质,潜移默化,感染师生的情绪,提高学生和教职员工的道德品质和艺术修养,形成富有特色的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

但是,高速发展的大学新校园建设带来了大学自身历史性、地域性以及自然环境特色的缺失,流程化的规划方式和批量生产式的建筑和环境设计使大学的校园环境个性差异减小,校园特色丧失,大学的人文精神无以寄托。在多数大学新校园建设中,文化氛围缺失,文化驱动不足,文化指向迷失。其结果,校园空间冷漠、校园活力下降,学生老师对校园环境失去认同,没有场所的归属感。物质空间环境的优越与校园环境的人文氛围散失带来了大学发展建设的困境。

2新校园文化景观规划

新校园环境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应当遵从本体文化的深层驱动,以文化内涵指导环境建设。尊重校园环境的生活内涵,塑造具有场所精神的校园空间环境,构建具有文化特质的是校园环境是大学发展建设的核心原则与价值基础。

长沙理工大学于2004年元月在距老校区12km的长沙县暮云镇云塘村征地建设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新校区。校区占地138hm2,2005年开工建设,2006年一期投入使用,2008年8月全部搬迁,学生规模达2万人。新校区整体建设本着传承文脉,积淀历史,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指导方针。在营造新校园的文化氛围过程,我们制定了校园的整体文化景观规划(图1)。这是文化积淀的基础,也是个性化人文校园环境构建的前提。文化景观规划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校园的空间格局和原有校园的人文内涵而进行。在校园中轴空间上,从南到北依次设置富有记忆场所的学校大门景点、学校地标、中心专业柱林交流广场、生态自然的人文聚集地――云影湖、以奠基石为中心的学校发展脉络――年轮广场、以学生生活为历史记忆的场所――T台广场和云霞山上的精神高地――九云方鼎等七个核心文化景点。依托原有的文化资源,在新的校园空间环境中设置引起学生和教职员工回忆和历史记忆的环境场所,通过多个富有场所精神的环境景点,形成校园文化景观轴,以点成线,以线带面,带动整个新校园环境的文化特质提升。

3文化设计策略

大学新校园环境景观是新校园的视觉景观和人文精神景观。在设计方面,为增加环境景观的文化特质,为校园文化积淀做好准备,我们采用了文脉传承、人文积淀、自然生态、交流交往、名家书法和个性化设施等文化景观设计策略。通过文化景点、校园文化景观轴,以点成线、以线成轴、以轴延伸等方式构建新校园的文化特色和人文环境氛围。

3.1文脉传承策略

大学新校园,文化需要积淀。环境景观设计,应该从学校原有校区的历史文脉中寻找设计的灵感,将原有学校的文化资源在新的校园环境中充分体现。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环境景观设计,依托原有校区的历史文脉,设计了富有场所记忆的学校新大门、学校历史发展和理工精神的九云方鼎、学校历史记载的年轮广场和由学校校徽演变而成的特色路灯。通过这些环境景点和个性化设施来强化校园环境的历史文脉。

记忆大门学校大门是学校与城市连接的节点性建筑。它在两个空间之间起到联系、通行、标识等作用。大门因其位置的特殊性和良好的标识作用,是构建场所的重要记忆空间。云塘校区南大门、东大门皆是依据原有校园的大门的形态和历史人文内涵进行设计(图2老校门)。大门形态简洁,场所记忆性强,增加了新校园的历史人文感(图3新校门)。

九云方鼎位于校区北端,云霞山顶,是整个校区中轴线的末端。作为山顶标志,起着高屋建瓴和在城市空间中界定场所的作用。云塘校区地形曲折通幽,九个山脚平缓伸向中心腹地,呈“九龙戏珠”状。山川形胜,巧夺天工。为尊重校园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特在云霞山顶筑“九云台”,台上立鼎,其名曰“九云方鼎”。鼎高19.56m,喻意学校之肇始和的未来之腾飞。鼎的造型既有“一言九鼎”理工学子诚信为人之意,也有“桥墩”坚固且甘于奉献的精神内涵,同时,方鼎也暗喻着四校合并共同打造理工大学美好未来。九云方鼎建成投入使用至今,深受学生喜爱,这里既是校园最好的观景平台,也成为了学生学习、交流、休闲的重要场所。(图4,5,6,7)

年轮广场现代环境景观设计不应局限在基本形式的表述上,而应该带有文化或地域的印迹。

长沙理工大学年轮广场环境景观设计构思,以2005年11月28日云塘校区建设工程奠基石为中心,结合自然坡地环境,用900x600x350mm本地丁字湾麻石,沿中心展开,每块石头记载学校一年中的一件或两件大事,寓意学校发展的历史,一年一个烙印。2006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备受学生喜欢。早晨学生在这里晨读、学习英语,课间是休息交流的场所,晚上学生三五成群在这里活动,也是学生社团重要的室外活动空间(图8,9)。

理工路灯作为校园的市政设施,在晚上照亮校园,在白天也是重要的文化设施。景观设计中在保障电气照明的功能基础上,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路灯与学校校徽结合,学校环境特色突出,收到了良好的记忆效果(图10,11)。

3.2自然生态策略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建立在清新自然的山水环境之中。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就是对人类本身的尊重。人是自然的部分,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是最好最高层次的人文环境。云塘校区规划建设,是尊重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建设的。校园东北角、北端和南端,皆保留原有自然山体和植被,通过对原有植被的梳理和整治,在依循校园整体文化规划的基础上,赋予自然山体以诗意的名称:云霞山、梅岭,将自然环境特色与人文环境特色相结合,形成了师生乐于停留的场所。

云影湖是云塘校区的空间中心,也是校园的人文核心。云影湖在保留原有自然水塘的基础上,经过自然生态的设计,形成东西走向的宽阔水面。依据原有地形高差设置三级水面,湖水清澈、充满活力。湖体驳岸设计遵循自然生态法则,驳岸与沿湖道路留有5至10m的绿化生态带,给植物、水体和生物留有足够的栖息空间,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生态链。通过调研,师生最满意的新校园场所,云影湖排在第一位。这里安全舒适,宁静清新;这里天光云影,晴岚荡漾;这里尺度宜人、有清和感和身份感;这里是师生最有环境归属感的地方。云影湖将成为长沙理工大学自然和文化的中心福地,也将变成学校的代名词(图12,13)。

3.3交流交往策略

世界建筑大师路易斯康这样描述学校:“学校源于一个人坐在树下,与另外几个谈论自己的想法。谈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老师,听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学生。‘学生’们听得出神,不禁惊讶万分,要是这个人能留下来多好啊。于是他们就在那个所在地划出一个地方,于是世界上就诞生了第一所学校。学校的诞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代表了人类欲求的一部分。”这段话表达了大学的几个要素:一、大学是为了留住“高人”而产生的;二、交流是大学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的事情,大学的空间是为了各种不同规模的交流而存在的。大学的空间为交流而存在。大学新校园建筑室内,我们应该营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交往空间,同样,在校园的室外环境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学科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交往的场所和平台。

专业柱林广场位于云塘校区南向中心广场,南北长280m,东西宽140m,除去两厢道路宽度,广场空间有280m×90m,在这样一个空间尺度中做环境设计,重点是把握整体的空间关系,运用现方景观设计手法组织好空间的划分,流线的组织,功能的定位,同时,整个广场必须设置一个主题。设计构思中我们将学校52个专业以12个7.5m高的文化柱围合成一个中心。赋予广场以文化意义,体现学校独特的文化个性。作为专业学习,学科之间交流和影响是构建学校学风校风的重要手段,专业柱林广场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形成了中心绿化广场的主题内涵,在环境文化属性方面,构建了同学之间、学科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营造校园生动的文化氛围(图14,15)。

3.4故事记忆策略

东南大学建筑系王建国教授对校园环境这样认为:许多年后,毕业了的学生回来寻找什么就是寻找充满了记忆的场所,大学校园在规划中要留出可以创造的空间,成长的空间。学生在大学期间发生的故事的地方是重要的校园文化成长的空间,云塘校区学生T台广场就是这种思路的尝试。

学生T台广场位于综合教学楼和综合实验楼之间,间距为70m。原设计为联通两栋楼的天桥,在实施过程我们提出设置学生为主体的景观性广场,提供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场所,让学生在校园留下回忆,留下故事。投入使用之后,效果非常好,甚至,有些功能在设计时根本没有想象出来,这样的场所很受学生欢迎,它在积淀校园的文化(图16,17,18,19)。

理工外语角采用天然的鹅卵散落在“云影湖”东向自然坡地,每块卵石上刻有英、法、德、日等国日常单词,让学生在游玩时学习外语,感受学习的乐趣。外语角中心设置“眼睛”抽象雕塑,隐喻名言“放眼看世界”,体现景观的湖湘地域文化特色。在设计手法上体现自然的精神和现代的功能属性(图20)。遗憾的是该景观没有实施。

3.5名家书法与文化名称策略

在校园建筑名称方面,校方聘请文学教授取了很好的励志和文雅的名称,如行健轩、弘毅轩、至诚轩、汀香园、甘怡园等。在环境景观设计上,我们建议邀请名家书写名称,再将名家书法刻在景观石上,这样,文化名称、名家书法和自然景观石,再配上特色的植物,从而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校园环境增加了许多文化的内涵,彰显了学校的人文艺术特色,提升了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图21,22)。

参考文献:

[1]刘万里,张伶伶.大学校园发展中的文化困境.新建筑,2009.05.

[2]欧阳国辉著.建筑钢笔速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8.06.

[3]何镜堂,郭卫宏,吴中华.现代教育理念与校园空间形态.建筑师,2004.02.

一、合理布局重规划

清浦区本着以人为本、就近入学的原则,合理调整布局,保障学校布局与学龄人口居住分布相适应。结合城区东扩南移,投入近3亿元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所初级中学和一所小学。重视农村中小学建设,每个乡镇都建有一所中心初中、一所中心小学、一所中心幼儿园、一个社区教育中心,绝大多数乡镇都保留一至二个教学点。全区中小学布局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完全符合“学生每天上学单程步行不超过40分钟”的要求。注重建筑风格的规划,原有学校建筑和新建的建筑风格完全一致,整体融合。在校园环境设计上,高标准整体规划,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结合学校的办学底蕴和办学实际,对校园环境实行美化亮化,所有学校全部进行了内外出新和景观提升。走进全区中小学,各校风格各异,教室宽敞明亮,环境美观整洁,校校都是一所崭新的校园。

二、硬件建设全覆盖

一是基础建设全覆盖。基建项目覆盖全区所有学校,包括农村教学点。今年新建中小学、幼儿园7个,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8个,另外还有4所中小学和12所幼儿园进行了内外出新和景观提升;新建16个塑胶运动场。新建校舍12.1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37.5%;维修、改造校舍16.3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50.5%。二是教育装备全覆盖。全区中小学将实现“三个所有”:所有学校实现光纤联通,建成校园网络管理中心,实现备课、教研及日常管理数字化、网络化;所有中小学都建成符合省规定标准的网络教室、课件制作室、校园安监系统及校园广播系统;所有学校实现“班班通”,每位专任教师都配备教学用笔记本电脑,班班建成多媒体教室,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或数字触摸一体机。

三、发展创新破难题

我区在教育现代化创建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着力破解“四个难题”。

一是着力破解农村学生上学路途远、交通不便的难题。加强农村中小学建设,从最偏僻的学校做起,从条件最差的学校做起,从每个教学点做起。今年,农村的五个教学点,基建投入就超过1000万元,学校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美化绿化,铺设了塑胶跑道。目前,各校硬件条件设施基本均衡,不少农村中小学和教学点的硬件设施已经超过了城区中小学。

二是着力破解老城区学校面积小、校内住户多的难题。老城区学校改造是创建的难点,投入大,难度更大。今年上半年,清浦区对老城区校园进行整体规划,拆除纪家楼小学、新民路小学等四所老城区学校宿舍85户,总拆迁面积6000多平方米,拆迁费用高达5680万元。

显而易见,校园公共艺术就是对校园空间环境的美化,让大多数的使用者在公共空间中能够亲近和欣赏艺术作品,给人美丽视觉冲击的同时陶冶各自的情操。以吉林师范大学为例,在学校的后面的道园里(图1),有着和苏州相似的园子,在雪后的朦胧中给人一种烟雨江南、小桥流水的错觉。地理位置的差异,使得整个园子更显可贵,增加了一丝南方庭院不会有的魅力。主教学楼旁的杏子林(图2),四季变幻韵味不断,给原本单调的校园环境增添情趣的同时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不同的季节漫步在杏子林里,有一种远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的亲切感,就像疲惫的心灵被静谧的歌安抚那般舒爽自在。

除此之外,校园公共艺术还起到教育的作用。学校处处是教育,校园环境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无形教育力量,比如说校园公共艺术就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校园公共艺术不仅使校园充斥着自然的美,还使校园有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教育氛围。台湾学者曾说过“校园公共艺术有其艺术教育之责任,更有其校园空间对莘莘学子身心影响力。”

比如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前的孔子雕像(图3),他不仅给校园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风景线。同时,他还不断提醒着莘莘学子在学习时要时刻警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哲学思想,教导学生始终用端正的态度去学习。这个雕像使整个校园有着浓厚的学习氛围。此外,在建筑内部,根据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公共艺术。如美术楼,在走廊的墙上,悬挂着学生和老师的作品。在楼梯每层的门口都有着不同特点的雕像,使整栋楼被浓郁的艺术气息所包围,让学生们沉醉于艺术的领域。由此可见,校园精神文化是通过校园中的每一件公共艺术品来体现的。

通过校园公共艺术,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校园精神。每所大学都有校训,校训正是学校精神的灵魂和核心。“学校为训育之便利,选若干德日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辞海里是这样解释校训的。吉林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好学近知,力行近仁。”它出自于《中庸》。任何学校的精神、气质都可以付诸于一定的公共艺术形态,并通过公共艺术的存在来传递校园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趋向。因而,公共艺术也就自然成为该大学的“名片”和“代言”。

吉林师范大学的校训(图4)很巧妙得运用石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石刻坐落于主教学楼广场前,学校的交通枢纽之地。时不时有学生停下匆匆的脚步来欣赏他。短短几个字,透射着其独特的感染力、凝聚力和震撼力,陶冶和启示着一代代的学子们。还有布置在校园各个位置的秋千。它们不仅丰富了校园建设,还在视觉上美化了校园,给学生的生活添加了一份乐趣。这指导学生如何快乐得生活。校园公共艺术的教育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直观感受、耳濡目染的同时既能接收审美训练又能进行自我陶冶,审美教育的目的便可达到。

校园物质文化,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它既是校园物质文化的空间物质形式和外在表现,又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它分为环境文化、设施文化、装饰文化。

二、校园物质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它是当代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它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教育功能、示范功能、凝聚功能、创造功能、熏陶功能等,为当代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格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应坚持的原则

1.思想性原则。中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纪律观念、行为习惯正在形成中,校园文化所营造的和谐、健康的环境氛围,对铸造学生性格、品德会产生良好的效益,因此校园环境建设要注重思想性。

2.教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即校园布局和设计力求完美,把尽量符合“教育性”作为最高原则,把教育渗透到设计与建造的全过程,突出建筑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校园环境的影响。能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生活知识经验,形成种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可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如:内容丰富多彩的“知识窗”,记录学生成长足迹的宣传栏,异彩纷呈的“文化走廊、宣传画廊、活动剪影、读报橱窗”等人文景观更发挥出自然景观不可替代的作用,营造人文景观,让学校内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堵墙壁都能起到教育人的作用。

3.创新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设计和建设校园物质文化,也要紧跟时代步伐,根据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体现校园物质文化的高层次性、超前性和创新性。

4.整体性原则。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全员参与,持之以恒。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应与本地区社会文化建设相适应,协调一致,构成一个完成的整体。

6.立体性原则。校园物质文化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它表现在教育目标的多层次、多侧面、多方位。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要实施全方位、立体性教育原则,教育设施的直观性,教育橱窗的启迪性,教育内容的秩序渐进性,教育对象的因材施教等都要体现出来。

四、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实施

(一)美化、绿化、净化、规范化、教育化。美化要有醒目的校风、校训;校园内外、办公室内外、教室内外的墙壁布置体现教育、激励的警句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宣传,真正形成“点、线、路、面、”结合的立体文化育人空间。规范化要反映学校个性与特色的六项标志,校徽、校服、校训、校刊、校旗、校歌齐全规范。

标识的整体是一个圆形,意寓着我们生活在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数字“5”底色是红色,表现出学生热情、活力,张扬的个性特征。也像一个跳跃的小人,意为在五中这个平台上刻苦学习、努力拼搏。“5”的外侧延伸了五个环,将“5”紧紧围绕起来,“五环”意为各民族互相离不开,学生与学校互相离不开,新疆与内地发展离不开,既体现了新疆地域的特殊性,又体现了内地援疆的重要性,还体现了学生们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的积极性。

2.我校的校服设计是红白相间,背面写有“和田市五中和其拼音”,正面印有校徽,,体现了学生身份的归属,校服春夏秋冬各一套,要求在校期间都要穿校服;

3.我校校训为:尚德、务实、勤奋、进取,

4.校旗设计为红底中间喷绘校徽,

5.校歌为《五中校歌》

教育化要做到有宣传窗、板报、广播,学校应将教风、学风、校风、校训上墙,写于学校醒目的位置。名人画像、名人雕塑、名言警句挂于校园适当的位置。

(二)、标志性设施。学校标志性设施要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激励和导向功能。我校造型结构是:两栋L型主教学楼,靠后侧分别有栋实验楼和艺术楼,寓意是从正上方俯瞰形象“北”字,寓示北京援建的标志。

(三)、大型标语。大型标语能强化环境育人的教育氛围,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校园主体彰显育人功能。

1.我校校园教学楼面向街道的一侧顶部镶嵌着红色的标语,即:打造平安校园,构建和谐教育。

2.我校校园内主路两侧根据校园阶段性活动主题更换宣传标语和橱窗。

3.其它标语:我校左侧L型楼上方:探索、求知、乐学、博学;右侧L型楼上方:团结、进步、互助、和谐。

(四)、教室的布置。1.为班级布置良好的文化环境,设置班级标语,使班级具有和谐的气氛。2.每个学习小组的展示板上都要有体现小组目标的口号;3.注重学生责任感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教育学生以班级为家,积极主动地布置并维护清新整洁的学习环境,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4.建立班级图书角,积累图书、工具书及其他资料。5.建立班风、班训、班级公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对学生的言行既有明确的要求又有潜移默化的教育。

【关键词】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师生在校园教育理念指引下,在特有的教育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也是一所高校在管理建设、文化建设长期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在师生的直接参与和精心培养下发展起来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它的存在,在校园出现时,它便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产生并存在。

校园文化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办法。随着大学教育的逐渐兴起和高校改革的逐步深入,急需建设一种适应大学的新型的校园文化。那么,应该如何建设大学的校园文化呢?大学校园文化又包含哪些方面?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剖析。

二、校园文化的结构特征

校园文化由五部分组成――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媒介文化,这五方面相互作用,构成了和谐校园文化的有机整体。

(一)校园物质文化:是指具有明显文化意味的物质设施,主要指图书馆、活动场所、校园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这些物质设施和外在环境是校园内在精神的文化,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启示。

(二)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师生在交往中缔结的校园关系以及用于调控这些关系的规范体系,包括各种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和工作守则等,对规范校园内各项活动、规范师生言行起到必要的导向和约束作用。

(三)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在学校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得到师生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要求、行为规范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核,既表现在校风、学风中,也表现在校园的学术气氛中,它凝结了校园内师生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深刻地影响着后来者,代代相传,形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四)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在校园精神文化的指导和校园制度文化的规范下,从事的各种群体性文化活动及个体文化行为。校园行为文化是校园文化中内容最丰富、方式最灵活的部分,是校园文化沟通各个层次的中间环节。

(五)校园媒介文化:是校园文化氛围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校园文化存在的传播方式和重要载体。包括网络、广播、校报、电视、宣传栏等,这些媒体传播的内容,给高校带来特有的文化特征。

三、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创立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也是学校创新发展的生命所在。建议学校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校园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进展。

[1]黄达人.建设基于使命与和谐的大学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7(20).

关键词: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存在问题

引言:

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与发展,其中大学教育在国民教育中也尤为重要的,培养的人才不但为祖国的未来提高国家民族的素质,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恰恰这么重要的教育场所,高校校园空间环境的建设完善及质量更是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校园的公共空间建设不单单是美化环境的功能,亦能影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比如学校的公共环境景观能潜移默化的激励学生的信心。在日益发展的社会中,这些也越来越重要,对于大学生的交往、健康、信心等方面都逐渐得到好的激励暗示及塑造。因为环境空间能对人有潜移默化的暗示及激励塑造的作用,所以在高校校园的公共空间环境建设上更为重要。

一、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要性

“公共空间”这个名称的解释是相对于私人专用空间来说的,指的是一切非限于特定人群使用的外部公共空间,并在这个空间里,可以向群众提供进行一定社会群体或独体活动的场所。而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主要服务于学校的师生,而对学生服务更是主要的。大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社会群体,置身于校园这个特定空间里,他们在校园中的活动比较有规律可循,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既有具公共活动的普遍性又具有其个体的特殊性。公共空间,狭义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广义是指公共空间不仅仅只是个地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进入空间的人们,以及展现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互动。这些活动大致包括公众自发的日常文化休闲活动,和自上而下的宏大政治集会。

此外,随着国家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国家的综合国力逐渐提高。国家对于高等教育更加比以往重视。各地区的综合性大学也相应增加,逐步发展壮大,各门学科也兴起并发展的如火如荼。也有更多的新校园都建设在远离城市的郊区乃至更远的地方。而新校园的公共空间设计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因为环境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学习兴趣、品德修养、价值观取向等有一定的影响。而那些建校比较早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所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将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作为研究符合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及对校园建设的需求。

二、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存在的问题

与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这一代学生物质上无疑是丰裕的,但他们在精神上却是痛苦、迷茫的。给高校校园内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实现自己、与人交流的公共空间,将对大学生精神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指的是在高校校园内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文化、相互交往、漫步休息、公共业余活动等功能的空间。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交往空间。从我国目前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现状看,普遍存在着以下的问题。

1、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缺少。现在,大多数的高校校园公共空间大多是以往的规划设计,进入大学校门,要么是广场,要么是雕塑,伴随点缀花池,中心对称式,大多显得单一枯燥,印象也深深得留在了大学生的心里。但继续进入大学校园,会发现,除了功能用的建筑楼群及美化作用的设施环境外,高校公共空间环境的建设更是显得不足及缺少,没有真正在高校校园环境规划中真正的得到展现。

2、高校公共空间环境的作用不大。“有时候设计者期望的设计达到某种效果或者产生某种氛围,并能让人们得到满足,但是却恰恰相反,往往都是浪费空间,或者不被人认可。在高校校园公共环境空间内,它有这么几种:第一种是非人性化的空间,比方在很小的场地上设计布置公众活动性强的环境空间,恰恰得不到满足,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反作用;第二种是非文化空间,比很普通很没有意义的很俗的雕塑、踏步、走廊等;第三种是矛盾的空间,比如在人流密集的路侧安放休息学习用座椅,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下设计安排封闭性的私密空间等。在长春城市的高校的调查调研中大多存在这么几种情况。有的学校更是留着空地浪费不利用闲置。大多数的公共空间环境在高校校园公共环境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4、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普遍存在雷同的现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受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高校及所在城市的主题文化所影响的。比如南方、北方的高校的公共空间设计受地域及气候影响就有所不同;理科、工科、文科不同种类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受学科影响也有所不同;甚至同一地区不同城市文化主题下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也有所不同。高校校园环境营造的公共空间环境,应该满足和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相互的活动可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团结和凝聚力以及对高校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因此,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影响作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及学校的环境氛围。纵观现在的校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没有着重考虑到这些影响因素,以休闲娱乐为目的居多,故设计理念大多雷同。

三、结语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该多强调人性化,因地制宜,创造出优秀的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心灵空间、文化空间等,关爱学生的心理健康。此外,环境与人的心理及行为有密切关系,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作为人的外部心理环境,它对人心理的意义尤为重要,高校大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对校园公共空间环境的重视也体现了设计者及学校对学生心理的人性化关爱。最后重要的是,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仅是高校校园整体规划众多内容中其中的一个部分,一个好的高校校园的设计规划,不仅仅体现在的是高校校园的某个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规划,但是一个出色的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却能成为校园整体规划中的一个亮点,并为师生尤其是学生更好的服务,也关系到学生群体的发展、高校教育的发展、国家经济的发展及国家的繁荣昌盛。

[1]陈家琦。从学生需求看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J]。山西建筑,2007,(07)。

[2]欧诗,陈建。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探析[J]。规划师,2003,(09)。

[3]郑堡元,秦华,何为。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以西南大学共青团花园为例[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9,(01)。

[4]刘静,梁天一,董和壁。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构架与效用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主校区为例[J]。管理与财富,2008,(09)。

THE END
1.动物科技学院开展兽医文化节之兽医故事会决赛“乘故事会之清风,揽兽医文化之皓月”,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于2024年4月27日开展了本校第二届兽医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兽医故事会,动物科技学院团总支书记郝永峰老师,专职辅导员万怡君老师,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本次活动深刻阐释了“何为兽医,何为兽医日”,并让动科学子们惊叹于兽医文化的魅力,也让兽...http://www.cqsxedu.com/dwkjxy/info/1014/2587.htm
2.中国传统文化故事.docx中国传统文化故事.docx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7页 该资料是网友上传,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请放心下载。 点击预览全文下载后只包含...大学生兽医职业生涯规划书 7页 肿瘤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与处理详解演示文稿 33页 室内设计师招聘 2页 农业推广学课程试卷及参考答案 3页 教研员招聘笔试试题...https://m.taodocs.com/p-628214702.html
3.潮汕文化―民间故事―无头猪的传说潮汕文化―民间故事―无头猪的传说, 潮州归湖金丰蛇地山的西北面,有一明代瀛湖王公墓。墓前,蹲着一只无头猪。 潮州归湖金丰蛇地山的西北面,有一明代瀛湖王公墓。墓前,蹲着一只无头猪。 传说宋礼部尚书王大宝墓前的两只石猪,每到晚上,常常双双出没。有一次,一只跑到仙洋市埔附近,另一只跑到蛇地山前,偷蕃薯吃。刚...https://m.zupu.cn/lishi/20170601/41966.html
4.[共同关注]光阴的故事·村里有个“龙兽医”龙殿俊:心里装的是...[共同关注]光阴的故事·村里有个“龙兽医” 龙殿俊:心里装的是责任 也是乡情 00:00:34 [共同关注]日本执政党自民党“政治黑金”丑闻持续发酵 自民党调查结果显示85人政治资金有问题 00:00:45[共同关注]光阴的故事·村里有个“龙兽医” 龙殿俊:心里装的是责任 也是乡情来源...https://tv.cctv.com/2024/02/13/VIDEA7JJRkUHCCGTHvelPPBJ240213.shtml
5.妇女节丨她们在村里的故事先锋文汇阳春三月,我们迎来了第113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我国第100个妇女节。在我国广大的基层乡村,活跃着许多女性身影,她们在乡村振兴一线奋斗,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跟随先锋文汇作者,一起看看她们在村里的那些故事。 脚踏实地 调研走访了解村情 ...https://tougao.12371.cn/gaojian.php?tid=5059564
6.#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超话]##牧院故事#...来自山东畜牧兽医...今天我们讲述的是“孝文化石”背后的故事,同时欢迎师生、校友讲述文化景观背后的动人故事。作者简介:江志明,1987年9月入校(山东省畜牧兽医学校)学习畜牧专业,1991年7月毕业留校工作,现任学校总务处处长。2015年,学校60周年校庆之际,为感恩老师的辛勤付出和栽培,向学校表达树高百尺不忘根的深情,我们1987级畜牧2班几...https://weibo.com/3107037527/MCPqg7L7p
1.瑞派宠物医生“拓荒”异宠之境,倾心温情诊疗她以温柔的目光,见证着生命的萌芽与蜕变,亦在生命的脆弱与消逝中,悄然埋下了对生命敬畏的种子。即便彼时还未有专为小动物而设的临床专业,但这份热爱,引领她踏入了畜牧兽医的殿堂。她是瑞派北京祥云关忠动物医院院长姚晓媛,中国兽医协会兽医异宠专科委员会委员、兽医异宠专科第一批专科医师。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230796
2.兽医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中兽医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不能因为西医的冲击就放弃阵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阎汉平指出,近年来,动物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关心焦点,而中兽药历史悠久,低毒、低残留的特性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前景广阔,要充分挖掘。 相当一部分动物普通病如慢性腹泻、慢性咳喘等,用西医的方法治疗...https://www.l0dm1h3tk.cn/liang-you-zuo-wu-zhong-zhi/452768.html
3.动物防疫与检疫守护自然的守望者未来的动态防疫与检疫管理将更加智能化。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收集来自不同来源的大量信息,然后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更加精准的地面监测系统。这不仅能帮助我们实时跟踪并预测兽医事件,还能提高整体响应速度,为保障公众安全提供强大的支持。 六、教育培训:增强专业知识 ...https://www.fvxfladfl.cn/niu-yang-yang-zhi-bai-ke/431999.html
4.002集挖姐姐墙角的美女好故事文化高音质在线试听专辑:极品小村医|开挂爽文|多人剧|猫朵朵 歌手:好故事文化 本字幕由酷狗AI语音识别技术生成 第二集 怎么 看到是我你很失望啊 梅小双的脸色就跟他的名字一样 虽然和梅小雪相比较起来 只是眉心里少了一颗 小小的心型的红痣 可是他们两个真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 ...https://www.kugou.com/mixsong/9p9yr765.html
5.《淄博历史文化故事》丨汉唐名士:贾思勰对如何提高土地肥力,使农作物不断从土地得到充足的养料,更是有着独到而精辟的见解。 《齐民要术》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也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全面、最权威的农书,对后世农业及手工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 主播:邹林津 原标题:《《淄博历史文化故事》丨汉唐名士:贾思勰》...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795368
6.3兽医民警项宇轩与流浪狗之间的故事【内容简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青年说》联合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总队共同策划18期融媒体节目——“忠诚——献礼党的100年”,邀请治安总队优秀干警讲述 “忠诚故事”,为青年群体树立正能量榜样精神。今天,我们继续来听北京治安管理总队养犬管理大队民警项宇轩的讲述。预付...https://m.btime.com/item/508dll7djpp8js9g9g2mm6h3rct
7.这个暑假,我们“交换”故事③丨在加拿大学兽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欢迎分享你的暑假故事,过去的或者正在发生的,在评论区留言互动,或发送至邮箱english@jschina.com.cn,你将有机会获得精美小礼品哦! 今天的故事来自一位在加拿大学习兽医专业的南京姑娘。 我叫于沁加,平时朋友们也叫我Jessica。我来自江苏南京,目前就读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圭尔夫大学(University of Guelph),主攻兽医专业。https://www.xhby.net/index/202208/t20220813_7656768.shtml
8....我院畜牧兽医专业99届校友薛栋梁创业故事薛栋梁,男,1981年生,1999年毕业于我院畜牧兽医专业,后参军两年,北京大北农集团任职12年,现任河北省邢台大盘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曾荣获中国金牌讲师奖、优秀学生、优秀士兵、优秀党员、大北农集团优秀干部、邢台好人、创业新秀等荣誉称号。 一、家庭熏陶养成感恩情怀 ...https://dongyi.hebau.edu.cn/info/1115/1534.htm
9.让优秀价值观成就梦想——从秦英林讲授企业文化说开去袁合宾说自己是个有故事的人,刚到企业,曾有被有关部门列为辞退对象的可能,但“只要你按照公司的文化要求去做,没经验,师傅可以教你,实践可以锻炼你,没经历,公司可以给你一个又一个机会,总有一天,你会超越自我的。” 这种超越,是对一个人价值观的考量,也是对一个人内心世界是否强大的检验。后来,牧原成立法务部...https://xinm123.nfncb.cn/html/people/439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