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根据《莆田市财政局、莆田市医疗保障管理局关于做好2018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莆财社[2017]177号)文件和市卫计委有关会议精神,结合我区计划生育工作实际,就做好全区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家庭、二女绝育家庭免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免费新农合”)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免费内容
对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实行计划生育的农村独生子女户和二女家庭个人缴费资金,由区财政给予缴纳。
二、条件确认
免缴对象为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生育两个女儿并已绝育的家庭,其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生育两个女儿并已绝育的夫妻双方必须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
2、夫妻双方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或收养一个子女和二个女孩的家庭;
3、独生子女户是指夫妻在2016年1月1日前生育一个子女后,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家庭;
4、二女结扎户(含双胞胎)是指夫妻生育两个女孩后(最小孩子在2016年1月1日前出生)并在2016年3月10日前一方落实绝育手术的家庭。
三、申报程序
1、家庭申请,村级初审。符合“免费新农合”条件的对象,(今年度为所有“免费新农合”对象,往后年度为新申请的对象),在每年的10月31日前,由家庭为单位向村委会提出申请享受下一年度的“免费新农合”,填写免费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申请表(见附件1),同《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结扎证明书、户口本等复印件一并提交村委会,经村委初审后汇总后,把汇总名单进行张榜公布7天,无异议的,由村委会报镇(街)卫计办。
2、镇街审核,建宗归档。镇街卫计办要组织对各村上报的名单进行核实确认,并将确认名单在村和镇(街)进行二次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无异议的对象建立档案,编制花名册(见附件2)和汇总表(见附件3),确保人员精准、数据无误。花名册和汇总表一份报至各镇街新农合办公室,作为新农合办公室免收的依据,一份上报区卫计局备案。
有关参保方式、流程按照市财政局、市医疗保障管理局的有关文件执行。
四、有关“免费新农合”的计划生育问题解释和口径说明
1、农村居民户口,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生育,子女死亡,收养、再婚夫妇子女数确认,户籍迁移变动,均参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财政厅关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闽政办[2005]19号、《福建省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细则的通知》(闽卫家庭[2014]68号)文件执行。
2、曾经申办过《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独生子女证》,现遗失的或严重损毁,无法提交的,由镇(街)人民政府卫计办根据历史资料、结合全员数据库信息,为其出具独生子女证明,证明格式、内容可参照附件4。
3、夫妇生育二女已结扎,但绝育证明丢失或严重损毁,无法提交的,由镇(街)人民政府卫计办根据历史资料,结合全员数据库信息,为其出具已结扎证明,证明格式、内容可参照附件5。
4、关于“免费新农合”的终止和退出。
(2)“免费新农合”对象因婚姻、购房、就学、就业等户籍迁出原家庭户的不再享受“免费新农合”;
(3)“免费新农合”对象因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多生育或婚外生育子女,自违法生育行为被查出之日起不再享受“免费新农合”;
(4)夫妇生育子女时均为农业户口,因各种原因户口迁往城镇,须在2006年10月28日前又迁回农村的,方可享受“免费新农合”。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各镇(街)要把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户及二女结扎户家庭免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工作列入计划生育的议事日程,成立工作小组,落实责任,加强对该项工作的协调、指导,确保把这项有利于计划生育工作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农村独生子女户及二女结扎户家庭在政治上感到光荣,生活上感到温暖,经济上得到实惠。
2、加大宣传。各镇(街)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大对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宣传力度,加大农村独生子女户及二女结扎户免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制度的宣传,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切实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3、严格把关。各镇(街)卫计办要做好“免费新农合”的政策把关,指导村一级做好研究、记录、公示、申报等工作环节,认真核实把关,如实造册上报,确保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漏,不符合条件的一个不报。
本文件只适用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免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施行,具体事项由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负责解释。
附件:
1、荔城区农村计生独生子女户及二女结扎户家庭免费“参合”申请表
2、荔城区农村计生独生子女户及二女结扎户家庭免费“参合”花名册
3、荔城区农村计生独生子女户及二女结扎户家庭免费“参合”汇总表
4、已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证明
5、已施行绝育手术证明
荔城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7年10月18日
省内设区市
市政府部门
各县区市
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IE浏览器9.0版本及以上;GoogleChrome浏览器63版本及以上;360浏览器9.1版本及以上,且IE内核9.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