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六部委为奇葩证明开具立规矩

民政部等六部委《关于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发﹝2020﹞2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证明事项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经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银保监会、证监会、邮政局、中国残联,并报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出具证明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为居民群众提供高效、便捷、规范的服务,打通联系服务居民群众“最后一公里”,有效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面清理政府部门、公用企事业单位和服务机构索要的烦扰居民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的同时,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

——坚持群众自治。落实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为着力点,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促进居民群众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坚持依法治理。严格遵循法律法规规定,确保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于法有据、有章可循。

——坚持综合施策。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与“放管服”改革、“减证便民”、“互联网+政务服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实现协同推动、有效衔接,务求实效。

二、依法确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主要职责是依法组织居民群众开展自治活动,依法协助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

三、明确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减证便民、优化服务的部署要求,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未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保留证明事项清单的证明事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予出具。对虽有法律法规依据但已经不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或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没有能力核实的,有关部门要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按程序提请修改法律法规规定,明确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再出具。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适时分批明确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的事项。现明确《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见附件)。

四、加强对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统筹协调任务重,要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牵头协调,发展改革、公安、司法行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各有关部门参与的机制,共同抓好落实。省级人民政府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督促指导各有关部门抓好工作落实,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市县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各有关部门,在深入摸排基础上,抓好具体实施。各地区要部署开展“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上下联动、集中推进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民政部要会同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等有关部门,通过开展实地调研、组织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各地工作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加大督促落实力度,注意总结做法经验,形成长效机制。

(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大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强化对承诺事项的事后核查,对虚假承诺的,依法记入个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信用中国”网站进行公示,情节严重的依法予以处罚并公开。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意见,实施本意见情况及遇到的问题,请及时报送民政部。

附件: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

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司法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

2020年2月29日

B、附件

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的清单

1、《亲属关系证明》

2、居民身份信息证明(户籍证明)

3、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申请证明

办事途径:居民直接向公安部门申请办理姓名、性别、民族成份、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等5项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无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前置证明材料。

4、居民养犬证明

5、无犯罪记录证明

6、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情况证明(表现证明)

办理途径:由街道(乡镇)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机构出具

7、人员失踪证明

办理途径:利害关系人直接向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基层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宣告人员失踪。

8、婚姻状况证明(婚姻关系证明、分居证明)

9、出生证明

10、健在证明

11、死亡证明

12、疾病状况证明(急诊证明、意外伤害证明)

办理途径:疾病状况证明(急诊证明)由具备医学鉴定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意外伤害证明由当事人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保险公司提供就医记录等材料。

13、残疾状况证明

14、婚育状况证明(生育状况证明)

15、居民就业状况证明

办理途径:居民实际持有能证明失业身份的,如终止解除劳动关系证明、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停业证明等,由居民自行提供;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其申领的《就业创业证》上予以注明。

16、居民个人档案证明

17、居民财产证明(经济状况证明、收入证明、偿还能力证明、房产证明、银行存款证明、投资情况证明、车辆所有权证明等)

18、遗产继承权证明

19、市场主体住所证明(经营场所证明、同意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证明、社区经营性用房无扰民证明)

20、证件遗失证明

办理途径:居民遗失居民身份证、居民户口簿、出入境证件、结婚证、离婚证、老年人优待证、残疾人证、残疾军人证、车辆行驶证、《出生医学证明》、《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学历学位证书等证件、证明材料,以及银行卡、存折、保险合同、邮政汇款单、邮政包裹单、电卡、天然气卡等商业凭证,应当向业务归口管理部门或经办单位申请补发,无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前置证明材料。

THE END
1.常州养犬的市民请注意!爱犬犬证养犬人常州市自觉遵守《常州市养犬管理条例》,依法办理养犬登记。养犬人可通过“龙城汪微”微信小程序、“我的常州”或“犬卫士”手机APP线上办理登记业务,也可前往全市100家犬只免疫和登记“一站式”服务点线下进行办理。 附:全市100家办证服务点 来源:平安常州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IE9UBF0550C6KL.html
1.养狗责任书五篇证明人签字: 年月日 篇三:居民养犬义务保证书 一、 遵守《石家庄市养犬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办理犬只注册登记。 二、 科学饲养,按时免疫,保障健康安全。 三、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训练控制狗的吠叫,避免躁声扰邻。 四、 及时清理狗户外排泄的粪便,保护公共环境卫生。 https://www.yjbys.com/zerenshu/1672217.html
2.2024年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最新版第十一条 个人养犬,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合法身份证明: (二)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有固定住所且独户居住; (四)住所在禁止养犬区域以外。 第十二条 个人在养犬前,应当征得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同意。对符合养犬条件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出具符合养犬条件的证明,并与其签订养犬义务保证书。 https://www.77cxw.com/fl/224810.html
3.刚刚批准!福州养狗新规来了!这些情况最高罚5000元!接种狂犬病疫苗很重要,做不到位可能丧失养犬资格。 《条例》强调,饲养犬只的,应当自犬只出生满三个月之日起十五日内或者犬只狂犬病免疫有效期届满前到农业农村部门认定的动物诊疗机构为犬只接种狂犬病疫苗,并取得犬只狂犬病免疫证明。 养犬登记有效期为登记日至犬只狂犬病免疫有效期届满日,养犬人应当于养犬登记...https://m.fznews.com.cn/fzxw/20230922/5v5J0o195h.shtml
4.小兴知法文明养犬,这个证件很重要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2)养犬人应当自取得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出具的符合养犬条件的证明之日起30日内,持证明到住所地的区、县公安机关进行养犬登记,领取养犬登记证。 (3)养犬人取得养犬登记证后,携犬到畜牧兽医行政部门批准的动物诊疗机构对犬进行健康检查,免费注射预防狂犬病疫苗,领取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动物健康免疫证。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421130
5.村社区证明事项规定3、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申请证明居民直接向公安部门申请办理姓名、性别、民族成份、出生日期、公民身份号码等5项户口登记项目内容变更,无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提供前置证明材料 4、居民养犬证明养犬居民应当自行征求利害关系人的同意,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公安等有关部门应当按法律规定自主进行调查核实 ...https://www.yxfsz.com/view/17233250835844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