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10.06广东
一、案例背景
兴华东里社区,一个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的温馨家园,在旧房改造后焕发了新的活力。其优美的绿化环境和宜居的居住条件,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也意外地吸引了一群无家可归的流浪猫前来寻找栖息之地。然而,部分居民只喂不养的行为,让附近的流浪猫聚集,导致了流浪猫数量的激增,引发了一系列社区问题。
居民反馈,及时发现流浪猫治理需求
多名居民拨打12345反映因社区内流浪猫过多导致跳骚丛生,小区垃圾桶屡次被翻找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更令人担忧的是它们不仅会在社区内四处游荡,还会在不经意间攻击宠物狗与行人,尽管居民已报警,但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受伤居民只能自行接种狂犬疫苗。同时也有居民表示流浪猫无家可归十分可怜,它们也是一条生命,给予一些食物也是为了让它们不饿肚子。
公益引领,探索解决流浪猫治理新挑战
面临挑战,兴华东里社区居委会迅速采取行动,从居民的实际困扰出发,以焦点问题为突破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通过开展“抓捕流浪猫议事会”的方式,以公益引领汇聚合力,联合社会组织、社会公益机构、专业社工和社区红袖标志愿者,共同发起了“爱心护猫,共建美好家园”流浪猫治理行动,发挥“多元共治”社区治理模式,共同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
(征求民意会)
此次“爱心护猫,共建美好家园”流浪猫治理行动采用国际通用科学、有效的TRN(诱捕、绝育、放归)方法,旨在实现人与城市流浪动物的和谐共生。
(设置诱捕笼)
在实施TNR计划的过程中,兴华东里社区充分发挥了居民的主体作用。动员物业人员、居民志愿者、学校保安等等社区成员,鼓励他们发挥各自的专长和热情,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共同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
(社区巡逻)
国庆假期结束后的工作日发货
科学救助,多方助力流浪猫治理行动
兴华东里社区成立由动物医院、抓捕手、专业社工、志愿者组成的流浪猫救助治理小组,对居民志愿者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参与者在捕捉、绝育、释放过程中能够专业、安全、有效地进行。随着行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群内从最初的10人发展到30人。
治理小组在流浪猫常出没区域设置踏板式诱捕笼,常规、特殊、大型等多种形式抓捕流浪猫。
(抓捕现场)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获得了更多居民朋友的支持和帮助,还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居民们积极参与到流浪猫治理的巡逻、喂养、护理等各个环节中,共同为改善社区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被捕捉的流浪猫送往动物医院进行健康检查、驱虫和绝育手术。
(医生检查猫的照片)
手术前,医生对流浪猫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和驱虫,术后,流浪猫在动物医院的看护下住院直至身体恢复。
(贴海报的照片)
住院期间,兴华东里社区流浪猫救助治理小组将猫咪的“证件照”通过张贴宣传栏、网上发布等形式,吸引爱猫人士无偿领养。
(猫咪认领海报)
目前,这一举措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两只流浪猫找到了新家。
(爱心人士领养)
对于未被认领的流浪猫,项目组采取了安全放归措施,将其安全地放归社区和公园,这一做法不仅让社区爱猫人士能够放心流浪猫后续的生活,还有助于保护社区内的流浪猫种群稳定,避免外来猫种入侵,减少其他害虫如老鼠的繁殖。
流浪猫放归后,项目组也并未放松警惕,而是持续进行定期的巡查和健康监测,保障流浪猫的安全,确保其不会对居民造成威胁,进而维持社区的和谐稳定。
(流浪猫放归)
多元破解,共创和谐美好家园
通过这一系列治理行动,兴华东里社区既保障了居民的人身安全,有效解决了社区环境卫生,又保障了流浪动物的生命,成功实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破解流浪动物治理难题,为构建美好家园作出了积极贡献。
社区治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反思、调整和创新。
兴华东里社区通过创新的“多元共治”治理模式,将看似棘手的问题转化为促进社区和谐与发展的契机。既能够充分发挥社区治理的主体性,即社区居民应当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而非被动的接受者。又能够尊重和利用社区内外的多元力量,通过合作与共享,实现社区问题的共同解决,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兴华东里社区在流浪猫治理方面的成功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让我们以“多元共治”为起点,共同探索更多的可能性,为构建更加美好的社区生活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