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讯(记者林玉尘)流浪犬火花救助站的负责人杨阿姨手里握着500元钱,坐在凳子上发愁。她的身边围着几十只各种品类的小狗,汪汪叫唤。不远处的笼子里关着8只刚刚生下来的中华田园犬,嗷嗷地等着喂食。有一条白色的小母狗最近不是很欢,趴在墙角一动不动,可能又怀孕了。
火花救助站内有大约200只流浪犬,犬舍里、院子里到处都是。“地方太小,狗太多。”杨阿姨说,“还有几十只狗在志愿者家里养着。”
“这只是在故黄河边上捡到的,这只是在垃圾场捡的,这只在火花村捡的,这只是被人送到救助站门口的……”每一条狗杨阿姨都能说得出来历。近十年来,她陆续捡到流浪狗不止上百只,有的养好病都送人养了,多数收养在救助站里。
“它们都是我的孩子”
杨阿姨能够叫出救助站里每一只小狗的名字。她说:“它们都是我的孩子。”
“这些小狗多数是遭主人弃养,或因主人疏于照管自行走失,或者干脆土生土长在街头巷尾。它们躲藏在已成废墟的自家旧址中等待主人回来,或者游走到可以找寻食物的其他地方,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而打斗,依靠一点点侥幸,与寒冬酷暑和疾病周旋,就算这一时活了下来,下一刻也许就要因为人类的虐害……”杨阿姨说,“甚至,有些流浪狗还糊里糊涂地落入动物黑色产业链,经历漫长痛苦后变成一件皮毛衣服、一道滋补菜品。流浪不是它们的选择,数量的增多于它们而言就是苦难的叠加,且永无休止!”
捡到的弃狗,一般都是生了重病或者受了伤的。前年冬天,杨阿姨捡到一只遍体鳞伤的中华田园犬,不知道是被人打了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杨阿姨带小狗去医院给它挂水,整个疗程花了2000多元,终于救回了一条小狗命。
“中华田园犬,就是俗称的草狗。只值几百块钱,花2000多元救它,值吗?”
“一看你就没养过狗,怎么不值?是条命啊!”杨阿姨说。
流浪狗的绝育手术
四五月份,阿猫阿狗都进入发情期。虽然“救助站”的饲养员已经细心防范,将犬舍分为“男犬区”、“女犬区”,但是这些小狗机灵得很,稍不留意就有去对方宿舍“串门”的情况出现。上个月刚刚生下来的那一窝就是一次“意外”造成的。
“这么下去真不是个办法。”杨阿姨手里捏着钱喃喃自语。让杨阿姨发愁的是这些流浪狗的“计划生育”问题。虽然自己是爱狗之人,但是流浪狗救助站如果再不控制一下,明年开春就麻烦了。
保守预测一只流浪母犬每年产崽成活6只,其中母犬3只,到第2年时整体数量增至25只,第3年79只,第4年241只,第5年727只,此时的总量是第1年的104倍,其中母犬数量攀升至243只,是第一年的61倍。
随着基数的不断膨胀,后续数量裂变的速度将更加惊人。
上述推算只是假设,实际情况通常更加严峻,因为每只成年母犬1年产崽2次,每次约5-6只。
如果想减少“意外”,只有给这些流浪狗做绝育手术。这也是外地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但是前几天,下了一场大暴雨,本来就不结实的犬舍到处漏雨,刚刚花了500多元把犬舍加固。手头的钱只够买一次狗粮了。再给这些流浪狗做绝育手术,实在拿不出钱。
面对有限的精力与财力、面对一双双渴望生存的眼睛,杨阿姨和志愿者们只能选择继续前行,可再坚强的脊背也终究不堪有增无减的负担。
现在徐州市面上宠物医院给狗做绝育手术,公狗价格在300元左右,母狗价格300到500元不等。当然也有一些宠物医院价格比较低,但是杨阿姨说:“那些宠物医院真的不靠谱,这些都是我的孩子,我不能让它们受那个罪。给它们做手术必须打麻药,不然它们疼!”
救助站偶尔会接到爱心人士的捐助,但是那点救助只能算得上杯水车薪。救助站只有5位常驻管理者,年龄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50多岁,大家已经把能捐的都捐出来了。有些志愿者的老伴儿甚至说:“对狗比对我都亲!一个月3000元的退休金,花在狗身上2000元都不心疼。”
杨阿姨的两个愿望
杨阿姨有两个愿望,一是有爱心的市民可以为救助站的这些“孩子”捐助做绝育手术的费用。二是有资质且有爱心的宠物医院能以较低的价格为这些小狗做绝育手术。
杨阿姨大概算了一下,救助站里的200多只小狗,急需手术的大约有60只,如果宠物医院能把价格降到100元,甚至200元,大约5000到10000元就能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