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实验猴价格高涨,或许会引发新一轮“养猴潮”。金融投资报记者发现,目前国内从事实验猴养殖的企业较少,四川仅有4家。
实验猴价格3个月涨7.2万元
“近两年猕猴的价格都在成倍涨,去年是6万元左右一只,现在的价格大概在16万元左右。”养猴厂老板红梅说。
据红梅介绍,她的养殖场内主要饲养猕猴,目前园内还有七百多只未售的猕猴,每一只的价格在15-16万元左右,主要供货给陕西境内的生物医药公司和有资质的研究机构。红梅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在陕西用灵长类生物做实验,一般都是用猕猴,外地的生物医药公司向其大规模购买时,需要履行一系列手续,比较麻烦。
谈及猕猴价格,红梅表示,16万元是现在市场的平均价格,但这两年来,试验用猴的价格波动较大,可能一个月内,一只试验用猴的价格就要波动好几万。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实验用食蟹猴采购项目中标公告》显示,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购食蟹猴数量为30只,成交金额为366万元,每只食蟹猴单价高达12.2万元。6月15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再次就食蟹猴采购项目公开招标,预算金额970万元,预计购买数量50只,平均每只食蟹猴的价格达到19.4万元。这批食蟹猴的价格与3个月前相比,每一只高了7.2万元。
尽管试验用猴价格节节攀升,但有价无市的情况时有发生。金融投资报记者联系到四川眉山一家实验动物养殖企业,其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公司饲养的食蟹猴全部都被预定了,没有多余的猴子售卖,如果有购买需求可以接受预定,但并未说明预定周期。
在“一猴难求”境况之下,不少生物医药公司开始收购候厂自给自足保证其实验猴供给。
2020年初,药明康德(603259)全资子公司苏州康路生物完成对广东春盛(猴场)的收购。
2021年4月,康龙化成(300759)宣布以购买股权及增资的形式,收购新日本科学旗下肇庆创药50.01%控股权。
肇庆创药主要经营范围驯养繁殖国家二级野生动物猕猴和食蟹猴。但鉴于我国养猴产业规模问题,仍然有一些生物医药企业陷入买不到猴的困境。
“一猴难求”原因何在?
值得一提的是,将猴子用作实验中,并非医药领域首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值人类航天领域发展初期,猴子便经常代替人被送进火箭飞船中,科学家通过监测猴子在试验中的生理数据和生存状态,了解太空飞行对人类生理机能的影响,并以此验证飞行器的生命保障功能。
一位不愿具名的医药领域人士表示,实验猴作为非人灵长类动物,相对于非灵长类动物,进化程度更高,形态和基因上与人类最为接近,因此,它们具备与人相近似的生理生化代谢特性和相同的药物代谢酶。
科学家大量试验证明,灵长类动物在药物代谢、动物模型构建等诸多方面可以无限近似的接近于人。其他用作试验的啮齿类动物,如小白鼠、兔子等,缺乏灵巧的大脑、免疫系统和新陈代谢等功能,不能复制很多病原体,对于比较复杂的试验成本投入较大的试验来说,猴子是相对最好的选择。
近两年来,国内医药企业新药研发起势,加之新冠疫情助推,让试验猴需求水涨船高。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孙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到2020年,中国存栏母猴约有69000只,其中8岁以上有39000只。理想状态下,在猴子4-15岁的生育年龄里,年出栏率可以达到40%;也就是说,一年的新猴产量大概3万只。孙强同时表示,目前国内动物实验如火如荼,在2020年,国内实验猴的内需便已达到4万只,超过了国内实验猴的生产能力。
养猴成新赛道可能性不大
实验猴的价格即将突破20万元,对此有不少网友表示:仿佛看到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也有投资者提出疑问:试验猴养殖会不会成为生物医药行业的新赛道?
为此,金融投资报记者以意向养猴户的名义致电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猴子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需要履行的手续较多。
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告诉金融投资报记者,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支持有关科学研究机构因物种保护目的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但应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同时,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应当使用人工繁育子代种源,人工控制条件下繁殖出生的子代且其亲本也应该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出生。
“办养猴场还并非最麻烦的环节。”,有业内人士表示,一只猴子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4年,受孕、怀孕需要半年,生出来的小猴子一般要养到大约2岁时才能卖出,一只实验猴完成迭代的周期至少是6年。
也是就说,就算从现在开始养殖,也要等到6年后才能售卖第一批实验猴。届时,实验猴价格如何尚不明了;而且,现在的实验猴价格处于行业高点,此时买进也并非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