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升级,7月23日,习总书记对此事作出批示,长生生物董事长也于当天被公安带走,媒体争相报道该公司多次行贿,证监部门也开始立案调查......
除了“主角”长生生物,另外几家与疫苗事件有牵连的公司也处于风声鹤唳中,
风波不断的疫苗行业,陷入“疫苗恐慌”的社会民众,国产疫苗的监管迫在眉睫!
欧洲:严格控制生产商资质,非营利机构参与监督
在疫苗监管的问题上,欧洲是全球最严格的地区之一,各国都有较为完善的疫苗接种系统,对疫苗生产厂商资质审核也很严格。
在英国,药品行业协会登记的成员有64家,但仅7家获得英国卫生部的疫苗生产商资质。
在德国,通过对并发症的分析,过去研发的80%的疫苗都不再推荐使用,包括预防天花和结核病的疫苗,指定两三家专业物流公司配送疫苗,禁止任何其他物流公司从事疫苗运输。
美国:管理、生产、流通三拳重重出击,推行无过错赔偿机制
在允许上市之后,FDA和CDC等部门还会对疫苗流通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管。
同时,国家疫苗伤害赔偿项目应运而生,基于“无过错”原则专门用于赔偿由于接种疫苗而引起的伤害。
加拿大:两级管理,联邦和省共同把控
在加拿大医保概念里,疫苗的接种品质是由联邦和省两级政府把握的,通过制订标准、统一进货和分发、定点接种及联网管理加以控制。一旦疫苗出现质量问题,加拿大独有的“全国联网医疗数据库”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不仅能做到准确、迅速,而且一支也不会少。
印度:层层把关,认证数量可观
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去年8月,印度通过世卫组织(WHO)预认证的疫苗数量达到44个,相较而言,中国通过这一标准的疫苗则只有2个。
日本:修正预防接种法补偿事故受害者
怎么办?把这个问题留给你,留给我,留给每一个医疗人。
原标题作为全球最大的疫苗生产国在监管上中国该向欧美、日本甚至印度学什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