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教授把家打造成梦幻动物园!养了羊驼、鸵鸟。。。。。。4岁儿子骑驴去上学
2013年,他把家搬到成都郊区,在10亩院坝里,养了豪猪、鸵鸟、大灵猫、狍子、羊驼等100多种动物,大部分动物都是从野味馆和地下市场救下来的。
昨日,记者联系上了李里,他说,其实,生活在这片园里,更像回归了古时候的农耕生活之中。
这片园子有10亩地大小
常带儿子骑毛驴上学
李里常带着4岁的儿子小七,让他骑着毛驴或牛去幼儿园上学
李里常带着4岁的儿子小七,让他骑着毛驴或牛去幼儿园上学,单程要走40分钟。
“一般人住在里面会觉得恼火,苍蝇、蚊子、跳蚤,或有动物气味,但我却更享受这里的鸟语花香,鸢飞鱼跃,文化就是要把‘文’化在生活中,化在衣食住行中。”在李里看来,园子里的生活,就像古时候的农耕生活,与自然事物和谐相处,让他感到乐在其中。
李里和动物们
李里每天都要照看园子里的动物们
园子里都是救养动物
随着救下来的动物越来越多,2013年,李里在成都郊外租下了这块约10亩的院坝,就是如今的“赞化园”,“租下来的时候一片荒芜,现在已经佳木成荫了,只要不拆迁,打算一直租下去。”
园内救助了许多动物
动物习性用对联介绍
在赞化园内,有少部分动物是林业局送的,或是用救助来的动物生的孩子与成都动物园交换所得。
“我们这里许多动物,都是动物园内没有的,像是野生猫、猪獾狗獾等动物。”李里解释称,动物园之所以没有,主要是因为它们属于夜行性动物,而且体积较小,而动物园都是白天开放,“动物交换并不是进行动物的售卖,并非交易。”据了解,该园于2016年正式对外开放。
园里有许多动物
自费维持定期放生
除了出去讲学,李里在赞化园一般都是从早忙到晚,他要和几名工人一起,巡视所有的动物,观察它们的饮食、粪便、体温,并给它们喂食等。
李里说,救养动物开始直至如今的规模,他的家人是很反对的,认为这是倒贴钱的苦差,不过,如今定居成都的李里父母还是会来帮忙。
李里说,园内这么多的动物,吃喝、人工等开销非常大,“我们有一点点爱心券,但主要就靠我到处讲学的经费,还有卖字卖画的经费在维持。”
李里说,每年春秋两季,林业局会组织放生,还有适应野外生存的能力的动物,能成功放归,没有野外生存能力的动物,李里就会将其留下来,一直饲养。
园内风景如画
有人质疑养动物资质
对此,成都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工作人员赵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野生动物救助,确实需要民间力量的参与,因此近些年也有一批由林业部门挂牌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成立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