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池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一、职称申报
1.职称评审范围是什么?
答:在皖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且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才;在我省就业的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
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含返聘在岗)不得申报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
对当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只要在其所属系列(专业)职称申报截止日期之前未办理离退休手续的,可以申报;否则,不可以申报。
企事业单位管理岗位人员应当依据工作性质区别对待。对于单纯从事管理岗位工作的,不可以申报职称评审;对于从事管理工作又兼职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可以申报职称评审。
2.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程序和要求?
答:自2022年开始进行网上申报。
(1)个人申报。申请人应按要求填写有关评审表格,并提供下列材料:
①《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
②《申报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简明情况登记表》;
③《个人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诚信承诺书》;
④继续教育证书,实行聘任制的企事业单位人员须提供聘任证书(聘用合同或聘任文件),事业单位人员还须提供事业单位岗位空缺情况确认意见;
⑤任现职以来的《年度考核登记表》复印件(非国有单位未进行年度考核的,由所在单位提供书面证明);
⑦任现职以来的论文、论著、译作和解决专业技术难题的专题报告或实例材料;
⑧近期二寸免冠正面照片一张;
⑨职称评审委员会和评审标准条件规定的其他材料。同级别转系列、专业评审的,应出具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变动有关证明材料及变动后专业技术水平、业绩情况等材料。
(2)用人单位审查。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申报的材料、证件进行逐项核实,查验是否真实、齐全、规范。必要时,成立由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技术主管、人事干部参加的考核组,对申请人任期以来的职业道德、工作表现、专业技术业绩、成果等进行考核。考核后应将申请人基本情况、评审材料、考核结果在本单位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有反映和争议的材料,要认真核查。在正式上报前,应将不符合要求和有争议尚未核实的材料剔出,并对申请人任现职以来的专业技术工作业绩、专业技术(学术)水平以及工作表现写出准确、客观的评价意见填入评审表中。对提交的复印件须与原件核对,逐项签署核对人员的姓名和审查意见,并加盖公章。
申报材料经用人单位审查确认后,按下列规定呈报相应评委会组建单位,并出具委托评审函。
①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市属及其以下单位的,由市人社部门提交;省直单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门提交。
②申报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县(市、区)属及其以下单位的,由县(市、区)属级人社部门提交;市直单位的,由市直主管部门提交;省直单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门提交。
③申报评审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县(市、区)属及其以下单位的,由其主管部门提交;市属及其以上单位,由申报人所在单位提交。
④无主管部门的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及新兴业态专业技术,其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材料,按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提交;人事档案放在各级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代理的,由代理机构提交。
(1)单位具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2)单位无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5.个人如何与单位绑定?
答:个人提交注册信息后,需单位审核通过后,才绑定成功。单位管理员选择“人员注册审核”,选择需要审核的人员信息,点击“审核”即可。或者在任务中心中,筛选个人注册信息,点击审核。
6.个人业绩库中的继续教育数据如何录入?
7.个人如何进行职称申报?
答:个人将职称申报时需使用的材料证明录入个人业绩库并经单位审核后,点击“职称申报”,选择当年需申报的评审计划,点击“查看”,进入“职称申报申请计划”页面,点击“马上申报”,完善“申报职称选择”界面,在线确认职称申报承诺书后进入申报信息页面,完善职称申报信息并导入职称申报材料,点击“提交”即可。
注:个人在一个申报年度中只允许申报一次职称(不限系列和专业),申报年度为评审计划年度。(非自然年度)
8.评审计划下的“马上申报”按钮无法点击怎么办?
答:出现无法点击主要为以下几种情况,请根据页面提示信息进行操作:
(3)个人未选择所在用人单位,或者选择后用人单位还未审核。
9.个人如何导出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
答:个人完善职称申报信息并导入职称申报材料点击提交成功后,返回职称申报页面,在当前申报记录中,点击“导出申报信息”。因存在主管部门审核时退回修改的情况,建议在评委会组建单位审核通过后再导出评审表线下逐级章。
10.用人单位如何选择属地问题?
注:省属单位的属地直接选择安徽省;市属单位的属地选择对应的市,如“安徽省合肥市”;县区单位的属地则需选择对应县区,如“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
11.事业单位如何设置岗位空缺数?
答:若单位性质为事业单位,单位管理员进入系统后在“管理设置”页面会有“岗位核准信息”菜单,点击“新增”,选择核准年度,录入各职称级别的岗位数(空岗数),同时上传经人社部门审核盖章后的岗位核准表,设置的信息一旦提交后,不可再更改。当设置成功后,方可进行职称申报审核,审核时需要确定申报人员是否占用岗位数,并输入相应说明。
12.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当年不得申报职称。这一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握?
答:以印发考核结果的文件为准,发文当年如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不得申报职称。如:2019年度的考核结果文件于2020年印发,对其中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2020年度不得申报。
13.对驻皖中直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否在中直单位及地方同时申报两个相同专业的职称?
答:不可以。既不可以同时两头申报,也不可以在一头申报未通过后再从另一头申报。
14.同一年度是否可以多头申报不同系列(专业)的职称?
答:不可以。根据《安徽省职称评审工作实施办法》(皖人社发〔2018〕5号)文件规定,专业技术人员在同一年度只能申报一个系列(专业)职称,不得同时申报两个以上不同系列或同一系列两个不同专业的职称。对在同一年度多头申报职称资格的,取消其申报资格;已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原则上予以取消。
15.对于以考代评的专业(如会计、审计、统计、卫生等专业),在没有空岗时,专业技术人员(含公务员)能否报名参加考试?
答:如所在单位同意,可以报考。
16.目前有哪些专业技术资格实行“以考代评”?
17.在皖人社发〔2018〕5号文件实施之后,硕士研究生毕业达到符合初次认定中级职称任职年限的,可否直接申报中级职称?
答:对于不是以考代评的系列(专业),符合条件的可以直接申报。2019年之后入职的硕士毕业生,在入职当年认定为初级(以考代评的除外),3年后符合条件的可以申报中级。
18.皖人社发〔2017〕72号文件所建立的对应关系,可否用于申报职业资格考试?能否直接申报职称?
答:不可以申报职业资格考试。皖人社发〔2017〕72号文件明确的对应关系仅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用人单位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时的依据(常见对应关系:理工类学历造价工程师对应工程师或经济师,非理工类学历对应经济师;一级建造师对应工程师,二级对应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初级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对应助理工程师或技术员,中级对应工程师,高级对应高级工程师;助理社会工作师对应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社会工作师对应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各类资格考试仍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19.破格申报高级职称如何受理?
答:评审委员会受理破格申报高级职称材料后,必须报经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同意方可提交评审,否则评审结果视为无效。
20.申报职称或报名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时需要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吗?
答:1.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专业技术资格时,无须提供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但申报人必须签署《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诚信承诺书》,承诺提交所有申报材料真实可信。用人单位须对申报材料认真核实、严格把关,充分公示、接受监督,并签署审核意见、加盖单位公章。对违背诚信承诺、申报材料弄虚作假的,按照皖人社秘〔2018〕422号文件处理。报名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依照国家考试规定办理。
2.报名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资格考试,依照国家考试规定办理。
21.双专科学历能否享受本科学历待遇申报职称?
22.技能人才是否可以申报职称?
答:可以。根据《关于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意见的通知》(皖人社秘〔2019〕130号)和《关于印发安徽省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标准条件(试行)的通知》(皖人社发〔2020〕26号)文件精神,以支持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为重点,促进两类人才深度融合。按照“遵循现状、归口评审”总体原则,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高技能人才申报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工作,不在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评审范围之内的职业(工种),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评审工作。
23.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申报职称有哪些优惠政策?
24.博士后如何直接申报职称?
答:根据《安徽省博士后研究人员高级职称评审认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皖人社秘〔2020〕230号)要求,对留在我省各类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在站博士后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研究成果突出的出站博士后可直接认定高级职称。
25.援派、扶贫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有哪些倾斜?
答:根据中组部办公厅、人社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援藏援疆援青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19〕67号)精神,各行业主管部门在修订完善职称系列(专业)评审标准条件时,要切实降低“援疆”“援藏”“援外”“援青”“扶贫”专业技术人员的评价标准,对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对论文不作硬性要求,降低获奖等次、减少论文数量或科研条件等政策。严格落实好“援疆”“援藏”“援外”“援青”“扶贫”专技人才“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的政策,从2020年起援派期为3年的,期满后可提前一年申报高一级别职称。
二、审核评审
26.怎样把握职称评审对学历及专业的要求?
答:应坚持既重视学历又不唯学历的原则。重视学历,一是因为一定的学历代表着专业技术人员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二是不同的学历反映着不同的培养目标,三是涉及到国家教育政策的导向问题。不唯学历,就是对虽然不具备规定学历,但确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破格等渠道参加评审。
27.所具有学历的专业与所申报职称的专业不一致时怎么办?
答:凡申报人所具备学历的专业与申报职称的专业不一致或不相近时,应视为不具备规定学历,这种情况可通过参加累计3个月以上所申报专业(或相近专业)继续教育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或在完成正常年度继续教育规定学时后再参加所申报专业(或相近专业)继续教育专业科目学习,申报高、中、初级职称需分别完成400,200或100学时;或参加市以上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转岗培训取得培训证书。
2.任现职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以上等次的,其任职年限连续计算;年度考核有基本合格等次和不合格等次的,扣除当年度任职年限,其余任职年限累计计算;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当年不得申报职称。
三、职称转评
29.因工作岗位变动、新旧岗位所对应职称不属于同一系列(专业)的如何参加职称评审?任职年限如何计算?
答:1.因工作岗位变动、新旧岗位所对应职称不属于同一系列(专业)的,应当进行转评。未经转评的人员,不得跨系列(专业)申报高一级职称;转评人员当年度不得申报高一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申请转评,须在现任专业技术岗位工作1年以上,经单位考核合格,能履行相应岗位职责,并取得现岗位工作业绩方可参加同一级别的职称考试或评审,并按新系列(专业)标准条件申报材料。
四、职称认定
30.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初次认定如何办理?应注意哪些事项?对于人事档案在人才服务机构代理的非公经济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的初次认定应当由哪个单位办理?
2.初次认定注意事项:(1)须是教育部认可的中专学历以上(含本级)全日制毕业生;(2)所学专业与认定的专业一致或相近;(3)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工作满3年不再认定中级职称但可在毕业当年直接认定助理级;(4)对会计、审计、经济、统计、卫生、标准化、律师等中、初级资格以考代评的专业不能直接认定;(5)直接认定仅限初次,对已取得职称的人员不得再次认定。
31.认定职称对学历、资历有哪些要求?
答:对教育部承认的全日制院校毕业生(专业一致或相近),按以下学历、资历条件直接认定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中专毕业,1年见习期满,直接定员级;大专毕业,1年见习期满,再从事本专业工作2年直接定助理级;本科毕业1年见习期满,直接定助理级;硕士研究生毕业直接定助理级;博士研究生毕业直接定中级。
五、异地确认
32.如何进行异地职称确认?
33.如需人社部门确认,需提供哪些材料?
(1)职称证书原件及人事档案保存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2)依法签订的劳动(聘用)合同或工作协议原件一份,同时出具由社会保险经办部门加具业务专用章的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情况表或参保缴费凭证原件一份。通过单位调入、军队转业安置的人员还须提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调令或行政介绍信(当地军转办开具的部队安置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一份;
(3)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及近期正面免冠一寸彩照1张;
(4)原职称任职文件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发文单位公章)1份,军队转业安置人员提供任职命令原件或复印件(加盖发文单位公章)1份;
(5)国家规定考评结合取得的职称证书,还需提交原考试合格证明原件及复印件1份;
(6)《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审核表》一式3份;
34.对于省外调入或部队转业到地方的专业技术人员,其取得的职称系列(专业)与本省现有系列(专业)不对应的,如何进行确认?
答: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1.省外调入的,根据调出地人社部门颁发的证书或批准文件确认其职称系列(专业)和级别;
2.军队转业到地方的,对于通用专业,所认定的职称应当与其在军队取得的职称系列(专业)、级别相同;对于特殊专业,暂时不予认定和换发证书,其原有职称依然有效。
答:可以累计计算。同时在《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确认审核表》上签发意见并盖章;不换发我省职称证书。
六、证书管理
36.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如何办理?
答: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办理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补(换)发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9〕127号)规定执行。
37.补发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证书有哪些要求?
答:1.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的补办工作按属地原则,由证书持有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对申报材料认真审核后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受理,对超越权限范围的申请材料,须逐级审核(加盖公章)、登记,填写《补(换)发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情况汇总表》或《补(换)发职业(执业)资格证书情况汇总表》,连同受理的申请材料一并上报,不得让申请人直接向上一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递交申请材料。
2.补办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全国、全省统一考试资格证书的申请材料,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窗口受理。对于未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未履行审核程序或个人提交申请材料的,窗口单位原则上不予受理。
3.全国统一考试证书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于每年11月份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申请补(换)发。省统一考试证书和评审通过的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定期办理,原则上每季度办理一次。
38.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如何查询?
39.电子证书是否和纸质证书同等效力?
答:电子证书和纸质证书具体同等效力。并且从2022年开始,我省原则上只发放电子证书,专业技术人才可以通过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进入平台首页,选择“职称申报”,直接打印电子证书。
七、资格考试
40.非国有经济组织建设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能否报考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
八、继续教育
答:经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并报主管部门备案后,可选择相近的专业科目学习,或到高等院校旁听专业课。
42.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年度学时如何把握?
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包含公需课和专业课。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须完成公需科目学习不少于30学时,因故未及时参加学习的,可顺延至下一年度补学,但不得在一个年度内突击完成任期内所需学时。专业科目学习每年不少于60学时。专业技术人员补学,只能在当年度的选题中选择。
43.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学习途径?
44.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如何补学?
答:因故未及时参加学习的,可顺延至下一年度补学,但不得在一个年度内突击完成任期内所需学时。补学只能在当年度公需课选题中选择。
45.我省非社会化评审取得的职称和外省调入的学时如何把握?
答:对通过非社会化评审取得职称的,在申报社会化评审时,继续教育学时自2018年度开始计算;自省外调入的专业技术人员,从其调入后当年按照我省继续教育政策执行。
46.2022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有哪些?
答:2022年公需科目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弘扬时代精神,凝聚前行力量》、《数字技术与安徽数字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驱动引领安徽“三地一区”高质量发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48.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学习如何取得合格证书?
答: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公需课学习后,须参加考试,成绩合格者可打印合格证书。
九、绿色通道
49.如何鉴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中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答:在海外留学或工作过,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属于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中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1.其中申请参加正高级职称的考核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海外或国内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海外连续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2)在国内已取得相应系列副高级职称后,在海外连续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
2.其中申请参加副高级职称的考核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海外或国内获得博士学位后,在海外连续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或在海外或国内获得硕士学位后,在海外连续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2)在国内已取得相应系列中级职称后,在海外连续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50.如何鉴定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中的急需紧缺人才?
答:从省外引进回皖工作或创业的,符合下列条件的均属于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中的急需紧缺人才。
1.其中申请参加正高级职称的考核认定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在国内已经取得经社会化评定的相应系列副高级以上职称2年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
(1)取得博士学位后具有2年以上科研工作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硕士学位后,具有5年以上科研工作经历的专业技术人员;
(2)完成博士后科研工作并考核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51.通过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取得的职称是否有效力?
答:通过绿色通道考核评议取得的职称与通过社会化评审取得的职称具有同等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