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一款徇私枉法罪

还有疑问?马上发起在线咨询,专业律师快速回复你的问题

刑法罪名

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执行判决、裁定活动中,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不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或者违法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当事人或者其他人的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有前三款行为的,同时又构成本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之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一款是关于徇私枉法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一、概念及其构成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司法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护人民、打击敌人,制裁犯罪,保护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职能。司法工作人员,手中握有执法权,依法享有侦查、预审、逮捕、起诉、审判的权力。这就需要他们在执法时,刚正不阿,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忠于法律制度,忠于事实真相,严格依法办事,力求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程序合法,不枉不纵。如果他们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就会破坏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损害它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破坏社会主义法制。

所谓司法机关是指行使国家赋予审判和法律监督权力的机关。在我国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总称。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依法行使审判权;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行使检察权;公安机关是公安机关,负责部分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预审。公、检、法三机关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所谓徇私、徇情枉法,是指出于个人目的,为了私利私情,而故意歪曲事实,违背法律作错误裁判。根据本条规定,徇私徇情可以表现为下列几种基本形式,即:

三是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其与前两种情况有所不同,上面两者可以发生在刑事诉讼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过程中,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都可以成为行为的主体而构成本罪;而这种情况则仅发生往刑事审判过程中,只有刑事审判人员才能实施这种行为而构成本罪。所谓枉法裁判,则是指有罪判无罪,多罪判少罪,无罪判有罪,少罪判多罪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等。根据2006年7月26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对明知是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其他依法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

2.对明知是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

3.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故意使罪重的人受较轻的追诉,或者使罪轻的人受较重的追诉的;

4.在立案后,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反法律的手段,应当采取强制措施而不采取强制措施,或者虽然采取强制措施,但中断侦查或者超过法定期限不采取任何措施,实际放任不管,以及违法撤销、变更强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脱离司法机关侦控的;

5.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判决、裁定,即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的;

6.其他徇私枉法应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三)主体要件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犯罪的目的是放纵罪犯,或者冤枉好人,动机是徇私、徇情,具体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是图谋私利,贪赃受贿;有的是报复陷害他人;有的是徇私情,袒护、包庇亲友;有的是横行霸道,逞威逞能等。

一、罪与非罪

司法工作人员如果不是出于徇私、徇情动机,造成错押、错捕当事人的,一般不构成本罪,但应根据不同情节,区别对待。对于出于严重官僚主义,极端不负责,草率从事,造成严重后果的,可按玩忽职守罪论处;对于情节严重,造成一定后果,可由所在单位酌情给予行政处分;对于因缺乏经验,思想方法主观片面,或因任务紧,案件多而粗枝大叶,调查研究不深人细致,事实证据不清,或因政策水平低,缺乏专业能力等原因而造成的,则应作为一般工作错误,给予批评教育,使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改进工作;必要时,予以纪律处分。

二、本罪的既遂与未遂

本罪属于行为犯,即司法工作人员只要对明知是无罪的人实施了足以使他受到追诉的行为,或者对明知是有罪的人实施了足以使其不受到追诉的行为,或者实施了违背事实私法律的裁判,完成了全部法定行为,无沦上述行为是否达到目的,均为本罪既遂。若司法工作人员布实施徇私枉法、徇情枉法行为过程中,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如被他人发现检举,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首,或行为人工作发生变动而未能继续完成法定行为,其已经实施的行为又不足以达到徇私枉法、徇情枉法的目的,为本罪未遂。

三、本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其区别在于:

(1)犯罪的主体不同。本罪的主体一般是司法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犯罪的客体不同。本罪所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诬告陷害罪虽然也妨害司法机关的正常工作,但主要侵犯的是他人的人身权利。

(3)犯罪的客观不同。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权使无罪的人受追诉,便有罪的人不受追诉,其行为一定与职务活动有关;而犯诬告陷害罪的行为人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加以告发。它与行为人是否担任职务或担任何种职务无关。如果司法工作人员不是利用职务之便,而是捏造犯罪事实,诬告陷害他人,则不能构成徇私枉法罪,而只能以诬告陷害罪论处。

四、本罪与包庇罪的界限

(2)犯罪手段不同。包庇罪通过作假证明、帮助毁灭罪迹、隐藏或毁灭罪证等手段,实现包庇行为,不要求利用职务之便进行包庇;而本罪的包庇手段,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通过办案活动,实现包庇罪犯的目的。

五、本罪与伪证罪的界限

(2)客观要件不同。本罪在客观上须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徇私、徇情枉法的行为;而伪证罪除鉴定人、翻译人、记录人具有一定的身份,并有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作伪证外,证人只是具有证人的身份,了解案件情况的人,不要求身份条件和具有利用职务之便的行为。本罪的犯罪手段广泛,除在制造伪证、隐匿、销毁证明材料上与伪证罪相同外,还可以在起诉、审判过程中曲解或滥用法律条文,玩弄或违反诉讼程序,使无罪的人受追诉、使有罪的人不受追诉:而伪证罪的行为人只能在侦查、审判过程中作虚假证明、作不符合事实的记录、作违背事实的鉴定、作不符合原意的翻译。

(3)犯罪侵犯的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而伪证罪侵犯的客体主要是公民的人身权利。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起施行高检发释字〔2006〕2号)

一、渎职犯罪案件

(五)徇私枉法案(第三百九十九条第一款)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三、附则

(一)本规定中每个罪案名称后所注明的法律条款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条款。

(二)本规定所称“以上”包括本数;有关犯罪数额“不满”,是指已达到该数额百分之八十以上的。

(三)本规定中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乡(镇)以上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四)本规定中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以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虽然有债权存在,但已无法实现债权的,可以认定为已经造成了经济损失:(1)债务人已经法定程序被宣告破产,且无法清偿债务;(2)债务人潜逃,去向不明;(3)因行为人责任,致使超过诉讼时效;(4)有证据证明债权无法实现的其他情况。

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立案时确已造成的经济损失。移送审查起诉前,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友自行挽回的经济损失,以及由司法机关或者犯罪嫌疑人所在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挽回的经济损失,不予扣减,但可作为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处理的情节考虑。

(五)本规定中的“徇私舞弊”,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为徇私情、私利,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行为。

(六)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规定发布前有关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渎职和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与本规定有重复或者不一致的,适用本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年9月16日起施行高检发释字1999-2号)

二、渎职犯罪案件

(五)枉法追诉、裁判案(第399条)

枉法追诉、裁判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1.对明知是无罪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背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进行立案、侦查(含采取强制措施)、起诉、审判的;

2.对明知是有罪的人,即对明知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背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侦查(含采取强制措施)、起诉、审判的;

3.在立案后,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应该采取强制措施而不采取强制措施,或者虽然采取强制措施,但无正当理由中断侦查或者超过法定期限不采取任何措施,实际放任不管,以及违法撤销、变更强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脱离司法机关侦控的;

4.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判决、裁定,即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的;

5.其他枉法追诉、不追诉、枉法裁判行为。

四、附则

(二)本规定中有关犯罪数额“不满”,是指接近该数额且已达到该数额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三)本规定中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指与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而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直接经济损失引起和牵连的其他损失,包括失去的在正常情况下可能获得的利益和为恢复正常的管理活动或者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各种开支、费用等。

(五)本规定中有关贿赂罪案中的“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

(七)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规定发布前有关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的立案标准,与本规定有重复或者不一致的,适用本规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情节严重,一般是指犯罪动机、手段恶劣,造成了严重政治影响和其他严重危害后果等。情节特别严重,主要是指犯罪动机、手段十分恶劣,因被冤枉追诉、判刑致使被害人的人身、精神受到严重损害或者死亡,因包庇重大案犯,使其消遥法外并继续为非作歹,引起社会公愤等情况。

江西省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

你院《关于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构成徇私枉法罪共犯问题的请示》(赣检发研字〔2003〕7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非司法工作人员与司法工作人员勾结,共同实施徇私枉法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以徇私枉法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讨论了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主体的适用问题,解释如下:

在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在受国家机关委托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者虽未列入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为加强办案工作指导,加强渎职侵权案件管理工作,高检院根据修订刑法和《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制定了《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渎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已于2001年7月20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届检察委员会第九十二次会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施行过程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报告高检院。

五、枉法追诉、裁判案

(一)重大案件

1.对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的;

2.致使无罪的人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

(二)特大案件

1.对依法可能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分子,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的;

2.致使无罪的人被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

一、徇私枉法罪的概念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二、徇私枉法罪的公诉证据参考标准

(一)关于本罪主体的证据

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从事刑事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司法工作人员。具体证据参见【1】证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公诉证据标准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所在的单位性质

(1)机关、人民团体法人代码,国有资产登记表等

(3)其他证明犯罪对象系公共财物、国有财物或本单位财物的证明材料,如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的证明

2.证明是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证据

(2)职责证明:依法从事公务人员从事公务的法律依据,如有关单位出具的委派其从事公务或委托其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证明,包括任命书、推荐书、协议书、合同、批示、批复、会议记录等材料,规定从事公务活动范围的公司章程,实际履行职责情况的相应证据

3.证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个人身份的证据

(一)证明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公诉证据标准

证明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公诉证据有:

1.个人身份证据

(1)居民身份证、临时居住证、工作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以及边民证

(2)户口簿、微机户口卡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籍证明等

(3)个人履历表或入学、入伍、招工、招干等登记表

(4)医院出生证明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

(6)有关人员,(如亲属、邻居等)关于犯罪嫌疑、被告人情况的证言

通过以上证据证明:自然人的姓名,(曾用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居民身份证号码、民族、籍贯、出生地、职业、住所地等情况

2.前科证据

(1)刑事判决书、裁定书

(3)不起诉决定书

(4)行政处罚决定书

(5)其他证明材料

(二)收集、审查、判断自然人犯罪主体证据需要注意的问题

1.居民身份证、工作证等身份证明文件的核实对居民身份证、临时居住证、工作证、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以及边民证的真实性存在疑问,如有其他证据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实情况的,可根据其他证据予以证明,现有证据无法证明的,应向证明身份文件上标明的原出具机关予以核实,原机关已撤销或者变更导致无法核实的,应向有权主管机关核查,经核查证明材料不真实的,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户籍所在地的公安机关、原用人单位调取证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真实姓名、住址无法查清的,应按其绰号或自报情况起诉,并在起诉书中注明,被告人自报姓名可能造成损害他人名誉、败坏道德风俗等不良影响的,可以对被告人进行编号并按编号制作起诉书,同时在起诉书中附具被告人的照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为公安机关提取的法定书证(户口簿、身份证等)所记载的个人情况不真实,但没有证据证明的,应以法定书证为准

通过上述证据的收集和固定,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为时系年满十六周岁,(或十四周岁,如果罪行严重可能判处死刑的要收集其行为时是否年满十八周岁)、具有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符合犯罪的主体要件

司法实践中,经常发生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其亲友通过伪造、变造身份证明以减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年龄的情况,可能影响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认定,对此要努力收集上述各项证据,由此判明其真实年龄,同时,要注意发现身份证明上是否有涂改的痕迹,必要时进行文证痕迹鉴定以甄别真伪

2.国籍的认定

审查起诉犯罪案件时,应当查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国籍,外国人的国籍,以其入境时的有效证件证明,对于没有护照的,可根据边民证认定其国籍,此外,根据有关国家有权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材料,(同时附有我国司法机关的《委托函》或者能够证明该证据取证合法的证明材料)也可以认定其国籍,国籍不明的,可商请我国出入境管理部门或者我国驻外使领馆予以协助查明,无法查明国籍的,以无国籍人论,无国籍人按外国人对待

3.刑事责任能力的确定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言行举止反映其可能患有精神性疾病的,应当尽量收集能够证明其精神状况的证据,证人证言可作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责任能力的证据经查,不能排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有精神性疾病可能性的,应当作司法精神病鉴定

【2】证明“受委托从事公务人员”的公诉证据标准

实践中,对于特殊主体身份与职责不相符的情况,应当注意收集相应证据予以补足以证实行为人实际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而判断其对于主体的特殊身份认定是否构成影响

(二)关于本罪主观方面的证据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证实:

(1)行为人徇私枉法的动机与目的,如徇个人私情私利等;

(3)共同犯罪的,犯意的提起、意思联络、分工及在共同犯意支配下的行为。

4.物证、书证、鉴定意见等:

(2)行为人伪造、隐匿、毁灭的证据原物、残片、作案工具及鉴定意见,以及刑事诉讼中的决定书、裁判文书、通缉令、送达回证等书证,证实行为人采取伪造、隐隐置、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背法律的手段及造成的后果。

通过上述证据,证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即因徇私枉法、徇情枉法,明知是无罪的人而希望使他受追诉,或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希望他不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主观心态。

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明知、是否具有故意,应注意收集、审查以下方面的证据,并结合其他证据综合判断:

1.行为人与诉讼参与人及其委托人的关系,是否存在私情、私利;

3.行为人的专业水平、知识层次、办案能力,以及对类似案件的处理情况。

(三)关于本罪客观方面的证据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实:

(2)包庇或者陷害的对象及相互关系、动机、目的;

(3)是否受人请托,有无接受现金、实物或者服务等物质性利益,以及接受的具体经过,现金、实物的种类、数量、特征、去向

(7)案件的事实真相,以及反映事实真相的证据的存在形式、去向等;

(8)作出的决定书、裁判文书是否违背了实体法律及程序法律,如故意采纳虚假内容的证据认定事实,故意错误引用法律条款,改变犯罪性质、在法定刑之外量刑等;

(9)造成的后果情况,包括括有无控告、申诉、上访、自杀、伤残、精神失常及经济损失情况等。

2.被害人陈述。证实:

(1)案件的事实真相;

(2)因徇私枉法而受到人身、精神损伤、财产损失的具体情况及诉讼请求等。

4.物证、书证:

(1)接受的现金、实物及其他物质性利益,证实行为人的动机和徇私情、私利等情况;

(2)作案工具、伪造、涂改、隐匿匿的证据材料、残片,证实行为人采取的手段、方式等情况;

(3)卷宗材料,证明案件真实情况和行为人徇私枉法事实的;

(5)释放证明、通令、医疗诊断和扣押、冻结法律文书等,证实实徇私枉法行为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失等情况。

5.鉴定意见

(1)指纹,足迹等痕迹鉴定意见;

(3)被害人伤亡、血型等法医鉴定意见;

(4)被害人精神病鉴定意见;

(5)可法会计、物品估价等技术鉴定意见。

6.助验,检查笔录:

(1)受贿物藏匿现场、犯罪工具藏匿现场、隐置证据现场、毁灭证据现场、伪造证据现场物验、检查笔录及勘查图、照片;

(2)搜查、收缴书证、物证等勘验、检查笔录及勘查图、照片;

(3)对尸体、人身的勘验、检查笔录及查图、照片。

8.其他证明材料。包括举报、控告、中诉材料,起赃笔录,收缴笔录,辨认笔录,指认笔录等。

通过上述证据,证明行为人私情、私利,实施了下列具体枉法行为之一:

1.对明知是无罪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事实、违背法律的手段,以追究刑事责任为目的进行立案、侦查(含采取强制措施)、起诉、审判的;

2.对明知是有罪的人,即对明知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人,采取伪造、隐匿、毁灭证据或者其他隐瞒事实、违违背法律的手段,故意包庇使其不受立案、侦查、起诉、审判的;

3.在立案后,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应该采取强制措施而不采取强制措施,或者虽然采取强制措施,但无正当理由中断侦查或者超过法定期限不采取任何措施,实际放任不管,以及违法撤销、变更强制措施,致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际脱离司法机关侦控4.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出枉法判决、裁定,即有罪判无罪无罪判有罪,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的;

5.其他枉法追诉、不追诉、枉法判行为。

(四)关于本罪客体的证据

通过上述主、客观方面的证据,证明行为人的行为侵害了国家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

【争议焦点】

1.警务工作人员,纵容他人盗窃,包庇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应当如何定罪处罚?

【案例要旨】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警务工作人员徇私枉法,纵容他人的盗窃行为,明知他人有罪而故意包庇,使得犯罪嫌疑人不受追诉的行为,严重干扰和侵犯了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应当认定为徇私枉法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犯徇私枉法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案情简介】

被告人张保观,男,1962年3月14日出生,原系成都铁路公安处龙潭寺车站派出所警长。2005年2月27日因涉嫌盗窃犯罪被刑事拘留,2005年4月5日被逮捕。

七、2005年1月10日晚20时许,程辉警组在成都火车站候车厅值勤时,接到旅客原某报案,称其钱包被盗,内有现金1800元和1364次旅客列车车票一张及其它物品。被告人程辉明知是何人所为,而瞒案不报、不予查处,从中收取欧建交纳的“烤火费”900元。程辉分得300元。

【法院观点】

1.边防缉私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徇私枉法,给国家税收造成巨大损失的,应如何论处?

徇私枉法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边防缉私人员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徇私枉法,给国家税收造成巨大损失的,其行为已构成了徇私枉法罪,依照我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规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被告人邓野,男,44岁,捕前系湛江市公安局边防分局局长兼党委副书记。

被告人陈恩,男,44岁,捕前系湛江市公安局边防分局政委兼党委书记。

【关键词】

玩忽职守罪、徇私枉法罪、受贿罪、因果关系、数罪并罚

【要旨】

本案要旨有两点:一是渎职犯罪因果关系的认定。如果负有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履行其监管职责,从而未能有效防止危害结果发生,那么,这些对危害结果具有“原因力”的渎职行为,应认定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二是渎职犯罪同时受贿的处罚原则。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渎职犯罪并收受贿赂,同时构成受贿罪的,除刑法第三百九十九条有特别规定的外,以渎职犯罪和受贿罪数罪并罚。

《刑法》第397条、第399条、第385条、第69条。

【基本案情】

被告人杨某,男,1958年出生,原系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同乐派出所所长。犯罪事实如下:

一、玩忽职守罪

2008年3月,根据龙岗区“扫雷”行动的安排和部署,同乐派出所成立“扫雷”专项行动小组,杨某担任组长。有关部门将舞王俱乐部存在治安隐患和消防隐患等于2008年3月12日通报同乐派出所,但杨某没有督促责任区民警跟踪落实整改措施,导致舞王俱乐部的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排除。

2008年6月至8月期间,广东省公安厅组织开展“百日信息会战”,杨某没有督促责任区民警如实上报舞王俱乐部无证无照经营,没有对舞王俱乐部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舞王俱乐部未依照消防法、《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等规定要求取得消防验收许可,未通过申报开业前消防安全检查,擅自开业、违法经营,营业期间不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导致2008年9月20日晚发生特大火灾,造成44人死亡、64人受伤的严重后果。在这起特大消防事故中,杨某及其他有关单位的人员负有重要责任。

二、徇私枉法罪

三、受贿罪

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杨某利用职务便利,为舞王俱乐部负责人王某谋取好处,单独收受或者通过妻子何某收受王某好处费,共计30万元。

【诉讼过程】

【裁判要点】诉讼监督,是人民检察院依法履行法律监督的重要内容。实践中,检察机关和办案人员应当坚持办案与监督并重,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善于在办案中发现各种职务犯罪线索;对于行政执法人员徇私舞弊,不移送有关刑事案件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裁判要旨】个人终止投资并将股权转让给他人,其股权转让所得与实际出资的差额部分,属于个人所得税应征税款,但尚未收取的股权转让所得不应计入征税范围。行为人徇私舞弊不征该部分应征税款,致使国家税收遭受重大损失的,构成徇私舞弊不征税款罪。

【摘要】

如何认定徇私枉法“情节严重”?

虽然刑法和有关司法解释没有规定徇私枉法“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的具体情形,但参照审判实践经验,对于刑法规定的情节犯和情节加重犯,一般应当从行为人的手段是否恶劣、后果是否严重、是否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等方面综合分析认定。就徇私枉法罪而言,对于因行为人的徇私枉法或者徇情枉法行为,致使无辜的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或者使已经构成犯罪的人逃脱了刑事追究,或者重罪轻判、轻罪重判,严重损害社会主义法制尊严的,应当根据具体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认定为徇私枉法“情节严重”或者“情节特别严重”。

THE END
1.★工作证明工作证明范本大全下面是无忧考网整理分享的2022年工作证明怎么写,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2022-10-13来源:无忧考网 2022年工作证明范文(集锦7篇) 【导语】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写过证明吧,证明是持有者用以证明自己身份、经历或某事真实性的一种凭证。下面是无忧考网整理分享的工作证明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https://www.51test.net/shuxinhan/zmgz/
2.职务证明书的范文怎么写特此证明。 单位负责人签字(或盖章): 岑溪市×××学校(盖章): 20xx年x月x日职务证明书的范文怎么写 篇2 兹证明,男,“政治面貌”,19xx年XX月生,自X年XX月至今,在我公司工作,系我单位正式在职员工,现任。 特此证明。 年月日职务证明书的范文怎么写 篇3 Certificate of employment Date: 时间 To: ...https://m.zuowendang.com/fanwen/1669696596.html
3.霍山县市场监管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指引招标公告需取得被招募人 员所在单位的证明材料, 以对其身份确认,教师等特殊供职人员 应取得其在相关监管部门的认证或备案材料。需注意收集企业工 作人员和被招募人员的证人证言,也可要求直销企业提交留存的 培训资料等,以核实直销企业是否未与直销员签订推销合同、未 对拟招募直销员进行培训考试或考试不合格即发证。同时需...https://www.bidcenter.com.cn/newscontent-85494407-1.html
4.在职证明模板.doc在职证明模板.doc,在职证明模板 在职证明模板/lizhi10300/【篇一:单位在职证明模板】 我单位XXX出生于xx-xx年3月5日。于xx-xx年11月10日在我单位工作至今,担任总经理一职。 特此证明。 单位地址: 单位电话: 负责人电话: 月薪:3000元/月 注: 1、在职起止时间确保在此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7/0116/84361639.shtm
5.曲阜师范大学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党支部可对照党章规定,在综合分析入党申请人情况并听取有关意见的基础上,经党支部委员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下同)研究,将入党申请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进行公示。其中,教工应在本单位选择适当方式公示,学生应在所在班级、学院公告栏、学院网站等同时公示(下面涉及公示的均按本条要求执行)。https://gxy.qfnu.edu.cn/info/1019/2321.htm
6.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任职证明20230122.docx电话签字年月曰人事关系所在单位(章)年月曰身份证复印件:本医疗机构印章:负责人印章:年月曰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任职证明(示范文本)XXXX卫生计生委:兹证明XXXX同志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的条件,经正式任命(选举、选聘)拟在XXXXXXXX担任XXXX职务,是该医疗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按照规定代表...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38996974.html
1.任职证明书模板(通用14篇)兹证明___先生自___年___月___日起至今在我公司工作,现担任公司___一职,月薪___元。 特此证明! 联系人:___ 电话:___ 开立单位:___ 开立日期:___年___月___日星期 【任职证明书】相关文章: 任职证明书模板怎么写03-15 法定代表人任职证明书12-28 法定代表人任职证明书(9篇)12-28 法定代表人...https://m.ruiwen.com/zhengming/1160512.html
2.职务证明格式范文3篇特此证明。 单位负责人签字(或盖章):___ 岑溪市学校(盖章):___ 20___年___月___日 职务证明格式范文篇三:___ 职务证明 兹证明___,男,于___年___月___日出生,自___年起至今在我单位任局长一职。 特此证明。 ___市___区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20___年___月___日 查看全文 若对以上...https://m.66law.cn/contractmodel/6717180.aspx
3.职位的证明(15篇)特此证明。 单位负责人签字(或盖章):___ ___学校(盖章): ___年___月___日 职位的证明3 ___,身份证号码___。自___年___月___日一直从事___工作,担任___一职,至今工作已满___年。 特此证明! ___公司 ___年___月___日 职位的证明4 兹证明___...https://www.jy135.com/zhengming/1178506.html
4.工作职位证明(通用17篇)特此证明。 证明人: __年__月__日 工作职位证明 8 ___,身份证号码___。自___年___月___日一直从事___工作,担任___一职,至今工作已满___年。 特此证明! ___公司 ___年___月___日 (单位盖章) 工作职位证明 9 兹证明我公司(___公司)员工___在...https://www.yjbys.com/gongzuozhengming/3579906.html
5.真正强大的人,不用向任何人证明自己。生活中,那些总想通过一些行为、言语,证明自己了不起的人,大都是外强中干。 就像越是缺什么越会去炫耀什么意义,越是没本事的人,才越是拼了命去证明自己。 真正的优秀,不是证明自己,而是不需要证明自己。 王菲,就是一个自我价值感极高的人。 无论是事业,还是感情生活,她从来不向任何人证明自己。 https://m.douban.com/note/724649275/
6.1953人!事业单位学校银行……河北一大批单位招人,抓紧报名!河北唐山市第二医院第二批招工作人员12人 为满足我院工作需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做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及《河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经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实行人员使用控制数管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9761673
7.2024日本永居/PR/绿卡申请攻略(移民条件+方式+好处+申请时间及...职业说明(自由格式)和证明材料 如果申请人和配偶都失业,请在使用说明书(自由格式)中注明并提交。 6. 以下任何证明申请人(过去一年)或依靠申请人和纳税人身份的收入的文件 证明居民税缴纳状况的文件 证明国税缴纳状况的文件 其他(“存款存折复印件”相当于) ...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7562717
8.离职的证明15篇离职证明应当并且只能写“四要件”,即:工作岗位、工作年限、合同期限、终止或解除期限。对于离职原因,或者对员工的任何评价性内容,则不是离职证明的必备条款。因为任何评价性的内容有可能“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离职证明范本】 兹证明×××(先生/女士)曾在本公司担任×××部×××一职。劳...https://www.wenshubang.com/lizhizhengming/2144617.html
9.公司员工规章制度范本(精选10篇)3、聘用:由招聘人员向候选人沟通薪资,并确认入职日期和发出员工聘用书。 4、入职体检 员工在入职时必须提交有效的体检证明,方可被公司录用。公司每年定期为员工安排体检,如发现员工患病、身体健康条件不符合工作岗位要求的,公司将视情况调动其职位或建议病假。如发现员工患有精神病或按国家法律法规应禁止工作的传染病的...https://www.fwsir.com/fanwen/html/fanwen_20211106080512_1444717.html
10.单位员工在职证明优秀14篇公司在职证明 6 我单位___出生于xx-xx年3月5日。于xx-xx年11月10日在我单位工作至今,担任总经理一职。 特此证明。 单位地址: 单位电话: 负责人电话: 负责人亲笔签名:(必须手写) xxxxx司 (公章) XXXX年XX月XX日 公司员工在职证明 7 兹证明_https://www.baihuawen.cn/fanwen/shuxin/649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