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是用科学的方法,采用药物、器具以及利用妇女的生殖生理自然规律,使妇女暂时不受孕。避孕方法有药物避孕、工具避孕、禁忌避孕和安全期避孕等。
国内常用的多为人工合成的甾体激素避孕药,由雌、孕激素配伍组成,避孕原理为抑制排卵、干扰受精及受精卵着床。药物避孕的优点为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如能规律服药。避孕成功率可达99%,是一种易被接受的避孕方法。
【护理评估】
健康的育龄妇女均可服用避孕药。
避孕药物的禁忌证包括:①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血栓性疾病。②急、慢性肝炎或肾炎,内分泌疾病。③癌前病变、恶性肿瘤、子宫病变或乳房肿块。④月经异常,年龄大于45岁的妇女。⑤年龄大于35岁的吸烟妇女。⑥哺乳期。⑦严重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者。
【护理措施】
1、用药指导
(1)短效口服避孕药:应用最广。①常用制剂有复方炔诺酮片(避孕片1号)、复方甲地孕酮片(避孕片2号)、复方去氧孕烯片(妈富隆)。服药方法:月经周期第5日开始,每晚1片,连服22日。②三相片:将1个周期用药日数按雌、孕激素剂量不同分为第一相(第1~6片)、第二相(第7~11片)、第三相(第12~21片),自月经周期第一日开始,按顺序服用,每晚1片,连服21日;第2周期及以后改为月经周期第3日开始服药。用药注意:①若漏服须于次晨(12小时内)补服,以免发生突破性出血或避孕失败。②停药7日内发生撤药性出血即月经,如停药7日尚无出血于次日晚上开始服用第二周期药物。
(3)长效避孕针:首次于月经周期第5日和第12日各肌内注射1支,以后每次于月经周期第10~12日肌内注射1支。用药前3个月可能发生月经不规则,可用止血药或口服短效避孕药调整。
(5)缓解系统避孕药:将避孕药(主要是孕激素)与具备缓释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制成各种剂型,在体内持续恒定进行微量释放,起长期避孕作用。类型有皮下埋置剂、微球和微囊避孕针、缓释阴道避孕环。
2、药物副作用及护理
(1)类早孕反应:避孕药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食欲不振、困倦、头晕等。轻者坚持服药数日后减轻或消失;重者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B6、山莨菪碱等。
(2)月经改变
(3)其他:体重增加,但不致引起肥胖而影响健康、色素沉着
3、健康指导
(1)妥善保管药物,防止儿童误服。存放于阴凉干燥处,药物受潮后糖衣脱落可影响避孕效果。
(2)按时服药,漏服后12小时内及时补服;注射避孕针剂时,应注意将药液抽吸干净,行深部肌内注射;停用长效避孕药者,停药后改用短效口服避孕药3个月,防止月经紊乱。
(3)要求生育者在停用避孕药6个月后再计划怀孕。
工具避孕是利用器具阻止精子和卵子结合或改变宫腔内环境而达到避孕目的。
【常用器具】
1、阴茎套(避孕套):使用前选择合适阴茎套型号,用吹气法检查有无漏孔,每次性交前应更换新的阴茎套。正确使用阴茎避孕套有效率93%~95%,即可达到避孕目的,又能防止性疾病的传播。
2、宫内节育器(IUD):是目前我国育龄妇女的主要避孕措施。
(1)种类
1)惰性宫内节育器:国内主要为不锈钢圆环及其改良品,目前大部分已被淘汰。
2)活性宫内节育器:内含活性物质如铜离子、激素等,即可提高避孕效果,又减少了副反应。常用的有:①带铜IUD: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泛的IUD,有T形、V形、伞形(母体乐)等多种;②药物缓释IUD:含有孕激素T形IUD(曼月乐),吲哚美辛IUD。
(2)避孕原理:宫内节育器可改变宫腔环境,有干扰孕卵着床、毒害胚胎、杀伤精子等作用。
1、心理护理
(3)副作用及护理:①出血:表现为经量增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多发生于放置术后半年内。轻者一般不需处理,重者遵医嘱用止血药对症处理;②腰腹坠胀痛:一般在数月后好转,轻者不需处理,重者给予解痉药。以上情况治疗效果不佳者均可考虑更换IUD型号或改用其他避孕方法。
3、并发症及护理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感染、子宫穿孔、节育器脱落、带器妊娠或节育器异位、嵌顿、断裂等并发症。应做好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手术配合,注意受术者有无腹痛;术后观察体温变化、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持会阴清洁,定期随访。
4、健康指导
(1)术后可能有少量阴道出血及腹部轻微不适,无须处理,严重者及时就诊。
(2)IUD放置术后休息3日,取出术后休息1日,2周内禁性生活和盆浴,3月内月经期和排便时注意有无节育器脱出。
(3)放置术后1、3、6个月及1年各随访1次,随访于月经干净后进行,
(4)惰性IUD一般放置15~20年,活性IUD一般放置5~7年,到期者应取出更换,以免影响避孕效果。
1、紧急避孕
①放置IUD:性生活后5日内放置,有效率可达99%以上,尤其适合希望长期避孕且符合放置IUD者;②紧急避孕药:无保护性生活后72小时内服用。左炔孕酮片首剂1片,12小时后再服1片。该方法只能起一次性保护作用,其避孕有效率明显低于常规避孕方法,且激素剂量大、副作用大,可能导致不规则流血及月经紊乱,不能替代常规避孕。
3、外用避孕药如避孕贴剂或经阴道给药的外用杀精剂。正确使用外用杀精剂,有效率达95%以上。
女性绝育是通过切断、结扎、电凝输卵管或外用药物粘堵输卵管管腔,使精子和卵子不能相遇而使妇女达到永久不孕的目的。方法有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经腹腔镜输卵管绝育术等。
目前应用最广的绝育方法。
适应症:①育龄女性自愿接受绝育手术而无禁忌证者,②患有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不宜生育者。
禁忌证:①各种疾病的急性期,盆腔感染或腹部皮肤有感染灶;②术前24小时内两次体温≥37.5℃;③全身情况不佳不能耐受手术者;④患严重精神症者。
(2)麻醉方法:一般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3)手术过程:①受术者排空膀胱,取仰卧臀高位,消毒铺巾;②麻醉后取下腹正中耻骨联合上方1~3㎝处做约2㎝切口,逐层进入腹腔;③寻找提取输卵管,采取抽心近端包埋法结扎输卵管;④清点器械辅料,关闭腹腔。
手术过程:受术者排空膀胱,取仰卧臀高位,消毒铺巾。麻醉后脐孔下缘做1~1.5cm的横弧形小切口,插入气腹针,冲入二氧化碳气体约2~3L,然后插入套管针,放置腹腔镜。在腹腔镜直视下将弹簧夹钳夹或将硅胶环套于输卵管峡部,以阻断输卵管通道。
人工终止妊娠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方法有药物流产、手术流产、乳酸依沙吖啶引产术及水囊引产等。
【人工终止妊娠的方法】
(一)药物流产
适用于手术流产的高危对象,如瘢痕子宫、多次手术流产等。流产成功率达95%。
1、适应症:妊娠≤49日,年龄<40岁,已确诊为宫内妊娠者。禁忌证:①肝、肾及内分泌疾病患者;②心血管系统疾病、癫痫、青光眼、高血压等;③过敏体质,带器妊娠者;④疑为宫外孕者。
2、药物及用法米非司酮25mg,口服,每日2次,连续3日;于第4日上午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空腹温水服药。
3、注意事项
(1)服用米索前列醇需入院观察,通常服药1小时后出现宫缩及少量阴道流血,胚胎多于服药后6小时内排出。
(2)服药前需确诊为宫内妊娠,流产后按时随访。
(二)手术流产
主要有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妊娠10周内采用负压吸引术,妊娠10~14周采用钳刮术。
禁忌证:①各种疾病的急性期或严重的全身性疾病;②生殖器官急性炎症;③术前两次体温在37.5℃以上。
手术过程
(1)负压吸引术:①暴露宫颈,消毒宫颈及阴道;②探宫腔、扩宫颈;③吸刮宫腔;④再次探测宫腔;⑤取下宫颈钳,用棉球拭净宫颈及阴道内血迹。
(2)钳刮术:①暴露宫颈,消毒宫颈及阴道;②探宫腔、用器械或药物扩张宫颈;③卵圆钳入宫腔夹破胎膜,羊水流尽后再夹取胎儿胎盘组织(以免羊水栓塞),最后用刮匙清理宫腔。
4、并发症及处理
(1)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因精神紧张、机械性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兴奋,术中或术后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胸闷甚至晕厥等症状。发现上述症状者应立即停止手术,给予吸氧,静脉注射阿托品0.5~1mg,多可缓解。
(2)子宫穿孔:是手术流产最严重的并发症。如手术中出现子宫穿孔应立即停止手术,注射子宫收缩剂。
(3)吸宫不全:按不全流产处理。
(4)感染
(5)其他:漏吸、术中出血、羊水栓塞。
(三)中期妊娠引产
1、依沙吖啶(利凡诺)引产术:依沙吖啶又名利凡诺,是一种强力的杀菌剂,注入羊膜腔内,胎儿吸收药物后,损伤胎儿主要生命器官,使胎儿中毒死亡,胎盘变性坏死,刺激子宫收缩,最后娩出胎儿,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是目前常用的引产方法,有效率达90%~100%。
(1)适应症:①适用于妊娠13~28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证者。②因患某种疾病不宜继续妊娠者。③孕期检查发现胎儿畸形者。
(2)禁忌证:①急、慢性肝肾疾病。②各种疾病的急性期。③生殖器官急性炎症。④剖宫产术或子宫肌瘤剔除术后2年内,陈旧性宫颈裂伤。⑤术前24小时内两次体温≥37.5℃。
2、水囊引产利用水囊机械性刺激引起宫缩,促使胎儿及附属物排出,无药物反应,尤适于肝、肾疾病稳定期的病人,应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1、知识宣教
2、心理护理
3、术中护理术中操作细致,严格无菌观念,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及流血、腹痛情况,钳刮术中与中期妊娠引产术中注意识别有无呼吸困难、发绀等羊水栓塞症状;术后检查妊娠产物排出是否完整,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尽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4、术后护理
(1)护送受术者到观察室休息1~2小时,注意阴道流血及腹痛情况,无异常方可回家休息。
5、健康指导
术后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中期妊娠引产的产妇及时采取回奶措施。保持外阴清洁,术后4周内(中期引产术后6周)禁忌性生活和盆浴,预防感染。吸宫术后休息3周,钳刮术后休息4周,若有出血多、发热、腹痛随时就诊。术后1个月随访并提供避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