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最珍贵的心肝宝贝,当家长把自己最珍贵的宝贝双手捧给你的时候,这里充满着无上的信任,这是生命之托,重于泰山,我们每一个儿科医生都应该珍惜这个信任,担起这份重托。”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山东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新利是一名资深的儿科医生,他的业务专长是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儿童哮喘、儿童过敏性疾病等。
在医院儿科病区内,打吊针的小患儿络绎不绝。每个患儿身旁都有神情焦急、表情凝重的父母。护士们在病房和走廊里来回穿梭,不时停下脚步,驻足查看患儿的情况。张新利走在其间,关切着孩子的病情。
专家介绍,相应的预防措施,就是要及时接种、补种各种疫苗,包括计划免疫和必要的非计划免疫疫苗。比如手足口疫苗、肺炎球菌疫苗等。另外,孩子外出公共场所还是要佩戴口罩,回家及时洗手,当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隔离。“如果确定是细菌感染可以适当应用抗生素,要根据患儿的病情和症状,用药得当,过度治疗对孩子也是一种不必要的伤害。”
分析病症,对症下药
儿童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近30年来我国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1990年全国城市14岁以下儿童哮喘的累积患病率为1.09%,2000年为1.97%,2010年为3.02%。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在采访中,张主任谈到儿童哮喘80%与过敏有关,儿童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由于种族、遗传、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等原因,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存在差异,但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过敏性鼻炎(儿童患病率约为5%~14.6%)、过敏性结膜炎(儿童患病率约为3.4%~40%)、荨麻疹(儿童患病率约为3.5%~8%)、过敏性哮喘(中国儿童2年患病率约为2.38%)、特应性皮炎(儿童患病率约为2.7%~20.1%)、湿疹(儿童患病率均为0.2%~24.6%)、食物过敏(儿童患病率约为1%~10%)、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全身性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过敏性胃肠疾病、过敏性咽炎、婴儿湿疹、过敏性咳嗽和药物过敏等多种疾病,而且存在一个患儿共患多种过敏性疾病的情况,给儿童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身心和经济负担,这些应该引起广大家长和全社会的重视。
治病以孩子的利益为出发点
术业有专攻。从医三十多年,医者张新利所秉承的理念是“孩子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是诊断过程还是治疗用药,孩子的利益永远是最大化,孩子的痛苦和伤害永远最小化。从不多用一粒药、多做一次检查,把孩子的痛苦降到最低。“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呢?你抱过来,让他张嘴就张嘴,让喝水就喝水,这么弱小,让人心疼。”弱小的生命交到他的手中,容不得半点马虎。孩子得病容易加重也快,好转也快,当无数次看到孩子带着病痛而来、高兴而归的情景,作为儿科医生幸福感还是很强的。
“我认为儿科医生是最幸福的职业,虽然时时充满着艰辛,但也时时充满着快乐。”孩子的一双双清澈的眼睛永远鼓励着儿科医生,不断探索和前进,也倍感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