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麻醉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121种】
二、《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149种】
三、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液体制剂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2015年5月1日起施行)【1种】
四、116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116种】
五、卡芬太尼等4种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2017年3月1日起施行)【4种】
六、N-甲基-N-(2-二甲氨基环己基)-3,4-二氯苯甲酰胺(U-47700)等4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2017年7月1日起施行)【4种】
七、4-氯乙卡西酮等32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2018年9月1日起施行)【32种】
八、芬太尼类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2019年5月1日起施行)【整类】
九、含羟考酮复方制剂等品种列入精神药品管理(2019年9月1日起施行)【3种】
十、瑞马唑仑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2020年1月1日起施行)【1种】
十一、合成大麻素类物质和氟胺酮等18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2021年7月1日起施行)【18种+整类】
十二、奥赛利定列入麻醉药品目录,苏沃雷生等品种列入精神药品目录(2023年7月1日起施行)【7种】
十三、泰吉利定列入麻醉药品目录;地达西尼、依托咪酯(在中国境内批准上市的含依托咪酯的药品制剂除外)列入第二类精神药品目录(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3种】
(上下滑动查看)
值得注意的是
有一类披着外衣的“网红药”
如“聪明药”“减肥药”“安眠药”等
↓↓↓
一
“聪明药”
01
主要成分
莫达非尼、哌醋甲酯,属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
02
滥用危害
此药具有一定的兴奋效果,可短暂提高注意力,但实际并无提高智商的能力,大量摄入可导致焦虑、兴奋过度和精神狂躁,长期使用可成瘾。
二
“减肥药”
芬特明、芬氟拉明、安非拉酮,属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
三
“安眠药”
氟硝西泮(蓝精灵)、地西泮、艾司唑仑等,属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安眠药”能使人快速入眠的特点,哄骗受害者服用后实施犯罪。它会干扰人的记忆力,一旦和酒精混合使用,可令服用者肌肉处于过度镇静状态,一定程度上使人丧失行动能力。如大量使用,可致神经兴奋,产生幻觉,产生强烈的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