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常见的致癌驱动基因,发生率约为5%,常见于无吸烟史、女性和年轻(中位确诊年龄为51岁)患者中。目前,已有三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包括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布格替尼、恩沙替尼、洛拉替尼、伊鲁阿克和依奉阿克)在ALK融合基因阳性的NSCLC患者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治疗效果[1]。其中,III期CROWN研究结果表明,与克唑替尼相比,洛拉替尼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的疗效更优,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NRvs9.1个月,降低81%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HR=0.19);5年PFS率分别为60%vs8%,为晚期ALK阳性NSCLC带来了一线优选方案[2]。
研究一:与ALK和ROS1融合NSCLC患者
研究背景
研究设计
该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4至2023年在多伦多玛嘉烈公主癌症研究中心接受治疗的150例ALK融合阳性患者及32例ROS1融合阳性NSCLC患者,从患者的外周全血标本中获取胚系DNA,同时收集患者临床人口统计学、治疗和结果数据。
将ATE和VTE作为时变协变量,经Cox回归评估VTE或ATE对患者总生存期(OS)的影响。使用Infinium全基因筛查阵列(v3.0Illumina)检测基因分型(其中3例未通过基因检测质控的患者被排除出研究)。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179例患者,女性vs男性患者分别为97例(54%)vs82例(46%);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4岁,70%患者的疾病分期为IV期,96%患者为腺癌;35%患者在病程中发生过VTE/ATE事件;13%患者发生过≥2次VTE/ATE事件。在发生VTE/ATE事件的患者中,Khorana评分为1vs2vs3的患者分别为32例vs22例vs6例,Khorana评分高于未发生VTE/ATE事件的患者(P=0.04)。较高BMI是VTE/ATE事件重要的危险因素。
累积风险曲线显示,NSCLC诊断1年时VTE/ATE事件累积发生率约为20%,此后患者的VTE/ATE事件风险逐年增加,至诊断8年时,NSCLC患者的VTE/ATE事件累积发生率约为40%。与未发生VTE/ATE患者相比,发生过VTE(风险比[HR]=3.15,P<0.001)或ATE事件(HR=2.51,P=0.036)患者的OS更短。
图1.入组患者死亡或VTE/ATE事件累积风险曲线
研究结论
研究二:在转移性ALK和ROS1阳性NSCLC患者中,
ALK和ROS1NSCLC与诊断时TE发生率增加有关。在ALK、ROS1和EGFR突变NSCLC患者中,尚不明确TE与一线TKI的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该研究对2014-2024年间在Colorado接受一线TKI治疗的转移性ALK、ROS1或EGFR突变NSCL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TE定义为诊断后90天内发生的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动脉栓塞或中风。收集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结局和基因组数据。使用KaplanMeier方法单变量和多变量模型评估PFS和OS。
135例患者的基线特征如表1所示。
表1.患者基线特征
图2.患者生存结局
多因素建模发现,脑转移(HR=0.77,95%CI:0.18-3.02,P=0.36)、治疗方案(HR=1.04,95%CI:0.52-2.09,P=0.92)、TKI的CNS渗透率(HR=1.36,95%CI:0.80-2.33,P=0.25)或TP53突变(HR=1.20,95%CI:0.72-1.99,P=0.48)与PFS或OS无关。
精彩资讯等你来
参考文献:
[1].何丽媛,王玉栋.ALK激酶域耐药突变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应对策略[J].中国癌症杂志,2022,32(8):736-746.
[2].SolomonBJ,etal.JClinOncol.2024Oct10;42(29):3400-3409
[3].SamKhan,etal.2024ASCOAbstract#12092.
[4].M.Sakamoto,etal.2024WCLC.Abstract#P1.12B.08
本材料由辉瑞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用于推广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