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部门联合发布‖《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耐药药物防控医疗

加强执行过程监测和结果评估,推动任务落实。充分发挥专家力量,提供技术支撑。从多个方面保障遏制微生物耐药工作的有效落实和可持续。

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

《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采取遏制耐药综合治理策略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部分常见微生物耐药问题仍在加剧,地区和机构之间耐药防控水平存在差异,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为加快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遏制微生物耐药,更好地保护人民健康,在总结评估前期工作基础上,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二、主要指标

2022—2025年,主要达成以下指标:

(一)医疗机构内耐药菌感染及社区获得性耐药菌感染发生率持续下降。

(二)人类和动物源主要病原微生物的耐药率持续降低或耐药增长率下降。

(三)城乡居民对微生物耐药问题的知晓率和感染预防、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正确率均达到80%,使用行为的正确率达到60%;全国中小学生微生物耐药、感染预防和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的健康教育达到全覆盖。

(四)全国医务人员、规模养殖场执业兽医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实现全覆盖,知识掌握正确率达到80%以上。

(五)全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和住院抗菌药物医嘱的适宜率均达到75%以上。

(六)药品零售企业凭处方销售抗微生物处方药物的比例达到100%;兽药经营企业凭兽医处方销售兽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比例达到80%。

(七)人类、动物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和耐药监测网络覆盖率持续提高;抗微生物药物应用和耐药评价体系更加健全。

(八)研发上市全新抗微生物药物1—3个;研发新型微生物诊断仪器设备和试剂5—10项。

(九)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临床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折点标准体系。

三、主要任务

(一)坚持预防为主,降低感染发生率。

1.加强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将医疗机构感染防控与抗微生物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统筹推进,加大对感染防控工作的投入力度,包括感控专业人员配备和感控技术能力建设等。监督指导医疗机构落实感染防控各项制度、规范及标准,研究制订重要耐药微生物感染的循证防控措施,降低医疗机构内耐药菌感染发生率,加强医疗废物源头分类。加强对医疗机构内保洁、保安等非卫生技术人员感染防控的基础知识教育和行为规范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水、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全社会形成文明卫生习惯。保障家庭、社区、卫生保健机构饮用水安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加强养殖场所、屠宰场所、食品生产车间等场所卫生管理,预防动物疫病,保障食品安全。多措并举,预防和减少社区获得性感染。(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国家疾控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环境污染防治

4.加强感染病疫苗接种工作

(二)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耐药认识水平。

1.加大城乡居民宣教力度

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微生物耐药问题的认识,提高感染预防和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的知识水平。促进个人卫生防护,纠正无处方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治疗行为,引导公众在医师、药师指导下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国家广电总局、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2.广泛开展中小学生科普宣传

3.定期举办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

(三)加强培养培训,提高专业人员防控能力

1.加强院校人才培养

2.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3.加强养殖业与兽医从业人员教育

深入推进“科学使用兽用抗菌药”公益宣传接力行动。加大兽医和养殖从业人员动物疫病防控、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力度,不断扩大覆盖面。将兽用抗菌药物使用规范纳入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课程体系。(农业农村部负责)

(四)强化行业监管,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物

1.提高抗微生物药物临床应用水平

医疗机构要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抗微生物药物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等,以改善感染病转归和提高医疗质量为目标,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监管能力和效率。加强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病科建设,规范诊治细菌真菌感染;强化临床微生物室建设,通过参加实验室室间质评、推广耐药菌快速诊断技术等,提升病原学诊断能力;大力培养抗感染领域临床药师,率先在儿科等重点科室配备专职药师。加强对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私人诊所等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和监管,督促其不断提高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强兽用抗微生物药物监督管理

推动制定兽用抗微生物药物安全使用指导原则和管理办法。加强动物医院、动物诊所、养殖场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兽用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围绕实施乡村振兴和食品安全战略,推进养殖业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推广使用安全、高效、低残留的兽用中药等兽用抗菌药物替代产品。严格执行促生长用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计划。推行凭兽医处方销售使用兽用抗菌药。继续开展兽用抗微生物药物安全风险评估和兽药残留监控,维护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农业农村部负责)

3.严格抗微生物药物销售监管

严格落实药品零售企业凭处方销售抗微生物处方药物,加大对零售药店、药品网络交易第三方平台等药物流通渠道的监管力度。严禁使用未经诊断自动生成的处方。严厉打击药品经营领域销售假冒伪劣抗微生物药物行为。(国家药监局负责)

4.发挥医保支付对合理用药的促进作用

(五)完善监测评价体系,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1.完善抗微生物药物临床监测系统

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细菌耐药监测网、真菌病监测网和医疗机构感染监测网建设,扩大监测覆盖范围。完善监测指标和监测方式,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效率,充分发挥监测网对临床诊疗和行业管理的监督、指导作用。加强监测网之间数据联动,探索建立监测网即时数据对多重耐药菌暴发流行的快速预警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建立健全动物诊疗、养殖领域监测网络

3.实现不同领域的监测结果综合应用

加快建立人类医疗、动物诊疗、养殖领域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和微生物耐药监测的协作机制,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医疗与养殖领域加强抗微生物药物应用管理提供依据。建立国家微生物耐药参比实验室和生物标本库。建立耐药研究与监测技术标准体系,收集保存分离到的各种耐药微生物,提供临床与研究所需标准菌株。(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负责)

4.建立健全微生物耐药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制度

加强微生物耐药生物安全风险监测,提高微生物耐药生物安全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根据风险监测的数据、资料等信息,定期组织开展微生物耐药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建立预警制度。(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1.加快临床急需新药和医疗器械产品上市

推动抗微生物药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单位加强协作,围绕原辅料、新型制药设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技术产品攻关,补齐产业链短板弱项。鼓励企业开发和应用连续合成、生物转化等绿色生产工艺,加强生产过程自动化、密闭化改造,提升“三废”综合处置水平,促进抗微生物药物原料药生产绿色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

(七)加强微生物耐药防控的科技研发

1.推动新型抗微生物药物、诊断工具、疫苗、抗微生物药物替代品等研发与转化应用

建立多学科协同创新的联合攻关机制,推动微生物耐药防控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的成果产出与转化应用。鼓励研发耐药菌感染快速诊断设备和试剂,支持开发价廉、易推广的药物浓度监测技术。支持耐药菌感染诊治与防控研究,包括新的治疗方案、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以及抗微生物药物上市后评价等。开展临床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折点研究和标准制定。重点加强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适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进一步加强中成药等可替代抗微生物药物的研发。推动动物专用抗微生物药物和兽用抗微生物药物替代品的研究与开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科技部、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支持开展微生物耐药分子流行病学、耐药机制和传播机制研究

及时掌握我国不同地区、人群、医疗机构、动物、环境等微生物耐药流行病学特点及发展趋势,阐明微生物致病、耐药及其传播机制,为制订耐药防控策略与研究开发新药物新技术提供科学数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开展抗微生物药物环境污染防控研究

研发环境中抗微生物药物分析技术,开展环境中残留的抗微生物药物可能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科技部、生态环境部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围绕全球微生物耐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开展多层面交流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加强与有关国际组织、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微生物耐药领域先进理念、高新技术和经验做法,积极为全球微生物耐药防控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结合工作开展情况和科技发展优势,在防控策略与技术标准制订、监测评估、研究开发、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专题研讨等方面,继续推进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和多边科技合作。在“一带一路”和“健康丝绸之路”等合作框架下,重点推进国际耐药监测协作、控制耐药菌跨地区跨国界传播等工作。积极支持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开展耐药防控活动。(国家卫生健康委牵头,农业农村部、科技部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开展监测评估

(三)发挥专家力量

《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及过程

二、文件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包括四方面内容,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

(一)总体要求

《行动计划》确立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施策的原则,聚焦微生物耐药存在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模式。到2025年,在微生物耐药国家治理体系、公众健康素养、专业人员防控能力、抗微生物药物合理应用、科技研究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均取得明显进步。

(二)主要目标

以定量指标为主设立了9项指标,作为遏制微生物耐药工作的重要导向。同时,将作为《行动计划》年度进展监测和评估的主要依据。

(三)主要任务

(四)保障措施

《行动计划》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和监测评估,建立完善应对微生物耐药有关部门间协调联系机制。加强执行过程监测和结果评估,推动任务落实。充分发挥专家力量,提供技术支撑。从多个方面保障遏制微生物耐药工作的有效落实和可持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THE END
1.科普形堂兽用抗菌药物安全使用知识有问必答(一)兽用抗菌药安全使用知识小百科http://longshang.cjyun.org/p/59108.html
2.兽用药管理和休药期管理制度.docx兽用药使用管理和兽用药品休药期制度一、兽用药使用管理制度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2、进行预防、治疗、诊断时使用的兽药,应来自具有《兽 药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批准文号的生产企业,所用兽药标签 符合《兽药管理条例》规定。 3、疫苗等生物制剂符合“兽医生物制品质量标准”要求, 并按规定运输、保管和使用。 4...https://m.book118.com/html/2022/0906/6031142114004233.shtm
3.法规第六单元兽药管理法律制度*2. 下列行为中违反兽药使用规定的是(2009 真题上17) A.不使用禁用的药品 B.建立完整的用药记录...D.具有完善的使用核对管理制度 E.具有完善的出厂保管制度 *19. 兽药产品的内包装标签必须注明的事项不...D.正文部分包括初步诊断情况 E.Rp 包括兽药名称、用量等内容 *60. 《兽药管理条例》规定,兽药经营企业...https://www.wjx.cn/jq/94771659.aspx
1.科普视频科学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九)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兽药...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科普视频 | 科学合理使用兽用抗菌药(九) 来源: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如何辨别真假兽药请下载 “国家兽药综合查询APP”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付费...https://m.163.com/dy/article/JH24M8BB0530LNT0.html
2.中兽医与西兽医的区别模板(10篇)3.3 完善与深化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创立中西兽药学结合的最佳临床用药形式 篇2 [中图分类号] F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11-01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江城镇位于江川北部,农业资源较为丰富,其中有20个村居委会,119个自然村,132个村民小组,城镇面积222平方公里,气候条件较为优越,是农...https://www.haofabiao.com/haowen/48394.html
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药事管理与法规》形考任务一二三四参考答案...诊断试剂 B. 兽药 C. 血清 D. 草药 下列不属于药事的是( )。 A. 药品生产企业生产药品 B. 药物研究机构研究药品 C. 零售药店销售药品 D. 患者购买使用药品 由国家主管部门从目前应用的各类药物中经过科学的评价而遴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可供临床选择的药物是( )。 https://www.diandahome.com/9854.html
4.临床合理用药论文(12篇)综上所述,对西药进行合理应用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医院要建立起严格的西药合理用药管理制度与用药制度,临床医生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 临床合理用药论文:内科消化疾病常见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内科消化疾病常见的用药不合理现象,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https://www.youfabiao.com/fanwen/21853.html
5.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通用11篇)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制度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一般制度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不合格处方不合理用药干预制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https://www.jy135.com/zhidu/917943.html
6.兽药管理条例通用12篇关键词:桐城市;兽药经营管理;对策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4-117-02 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动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的物质。《兽药管理条例》对兽药的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加强兽药管理,是保证兽药质量,防治动物疾病,促进养殖业...https://ncjygl.xueshu.com/haowen/71356.html
7.动物防疫制度范本(通用8篇)动物防疫制度 7 一、正确配伍,协同用药使用兽药时,正确配伍,合理组方,协同用药,增加疗效,避免产生拮抗作用和中和作用。 二、辨证施治,综合治疗经过综合诊断,查明病因以后,要迅速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三、按疗程用药,勿频繁换药一般情况下,首次用量可加倍,第二次应适当减量,症状减轻后使用维持量,症状消失后,要追加用药...https://www.yjbys.com/zhidu/2085659.html
8.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兽医法规(一)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条件:有与动物诊疗相适应并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场所;有与动物诊疗活动相适应的执业兽医;有与动物诊疗活动相适应的兽医器械和设备;有管理制度。 (二)动物诊疗许可证的申请与审核申请人凭动物诊疗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取得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动物诊疗活动。 https://www.med66.com/new/322a1299a2010/2010824zhangf174049.shtml
9.卫生年度考核个人总结15篇1、加强药品管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把好用药关,药品严格实行集中招标采购,完善《临床用药制度》、《药物不良反应监督报告制度》。坚持做好合理使用抗生素,指导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倡使用中草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2、公开了价格,规范了收费。价格和收费是病人及家属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医院既要在诊断、治疗上尽...https://mip.wenshubang.com/nianduzongjie/2945699.html
10.每日热点1227第三批目录收录39个品种,涉及75个品规、13种剂型,覆盖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抗感染用药、神经系统用药、放射性诊断剂、心血管系统用药等12个方面治疗用药。 据介绍,第三批目录以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一是填补国内临床用药空白。第三批目录收录的多个药品为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品种。如治疗成人遗传...https://www.sccdc.cn/Article/View?id=32768
11.基次3对于谈判药品的医保支付相关内容错误的是D.旨在抓好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以及老人用药的供应问题 90.以下有关药物研制政策与改革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有 A.加强药物研究质量管理,避免药品的研发缺陷,做好上市后药品风险管理 B.国家支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对人的疾病具有明确或者特殊疗效的药物创新,鼓励运用现代...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348886
12.药品质量事件论文11篇(全文)(10) 药师用药交代不到位, 患者不清楚丙泊酚用途; (11) 医生、药师对高危药品认识不足, 没用引起足够注意; (12) 管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管理重视不够, 对高级别高危药品管理不到位; (13)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不详细, 使用流转环节有纰漏; (14) 岗前培训时对高危药品的培训缺乏针对性, 没能掌握要点; (15) 注射室...https://www.99xueshu.com/w/ikey5yqvcr8i.html